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_第1页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_第2页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_第3页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_第4页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小组成员: 王文芳 安秀花 雷佳娣(德) Christiane Nord 著 张美芳 王克非 主译内容提要 3.重点摘要 2.作品目录 4.读后反思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诺德诺德(19431943),),1983198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她集译者、教师、翻学位(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她集译者、教师、翻译研究者于一身,发表了约译研究者于一身,发表了约8080多篇有关翻译教学与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多篇有关翻译教学与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论著主要涉及: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2、、译员培训、翻译功能类别等,论著主要涉及:翻译中的语篇分析、译员培训、翻译功能类别等,是功是功能翻译理论界的领袖人物能翻译理论界的领袖人物。诺德的功能翻译观主要受到了她的老师。诺德的功能翻译观主要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卡塔琳娜琳娜. .赖斯赖斯(Katharina Reiss) Katharina Reiss) 的影响。的影响。 译有所为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功能翻译理论阐释(Translation as a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Purposeful Activity:

3、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一书介一书介绍了人们通常所指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绍了人们通常所指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的理论,以及诺德本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以及诺德本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作品目录1. 1.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2. 2. 翻译与行为理论翻译与行为理论3. 3. 目的论理论目的论理论4. 4. 功能理论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功能理论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5. 5. 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6. 6. 从功能主义途径探讨口译从功能主义途径探讨口译7. 7. 批评批评8.

4、8. 功能加忠诚功能加忠诚9. 9.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1.历史回顾早期观点翻译批评 理论的功能类别翻译行为论 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 (Holz-Manttari)目的论Skopos汉斯.弗米尔(Vermeer)尤金.奈达(Nida) 科勒 (Koller)1.历史回顾 早期理论尤金.奈达(Nida)(1964)区分了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科勒(Koller)(1979 ):以对等为基础的语言学途径侧重于原文,原文的特性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留。翻译批评理论的功能类别(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按照主体交际功能分为:传意、

5、表情、使役三大功能。当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目的功能时,翻译的功能视角便优先于对等论标准,应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1.历史回顾 目的论 Skopos 汉斯.弗米尔(1982)翻译行为论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1981) Skopos专指翻译的目的。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明显低于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提供信息”,这种信息可能部分或全部为目的语受众接受

6、。 曼塔里把翻译解释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通称“翻译行为”。 特别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方面,重视对行为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的分析。 偏爱“信息传递者”一词,而非“翻译”。 强调译员在其领域的专家地位。2.翻译与行为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的、以源语文本为基础的、部分口头形式的跨文化交际。(Vermeer 1989)添加文本5.文本处理行为 翻 译3.交际行为1.有意图的互动2.人际 互动4.跨文化行为发起人、委托人、译者、原作者、译文目标读者、文本接受者、目标文本使用者 根据目的论,决定翻译

7、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认为,特定翻译任务的目的要求的可能是意译,可能是直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它策略,这些都是依翻译服务的目的而定。目的准则并不意味着好的翻译就因此要符合或适应目标语文化的行为方式或期望值。篇内一致&篇际一致(忠信准则)(Reiss& Vermeer 1984)文本类型按主体交际功能分为:传意(准确再现原文)、表情(塑造相似文体效果)、使役(读者有同等反应)(Reiss 1989)。3.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功能主义学者与语言学理论家的不同在于:他们关注翻译中独立于语言之外的语用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强调和语言水平相对的翻译能力的特性。翻译的

8、功能类型:(1) 隐性翻译&显性翻译 (House 1977)(2) 按文本概念划分的翻译类型(Reiss 1977)(3) 文献型翻译&工具型翻译 (Nord 1989) 4. 功能理论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 文献型:翻译功能:为目标语文化读者提供源语文化交际活动的文件 译文功能:元文本功能 翻译形式:逐行对照、逐词对应、异化翻译 关注点:源语词汇、结构、句法、语篇 例子:对比语言学、希腊拉丁经典名著、现代散文 工具型: 翻译功能:效仿源语文化交际活动,为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工具 译文功能:指称、表情、诉求、寒暄等 翻译形式:等效、异效、同效翻译 关注点:原文的功能单位、可转换的功能、原文的独创性程度 例子:说明书、名著改为儿童读本、诗人翻译的诗歌 (意识不到在读译文)读后反思1.1.目的论中的目标(目的论中的目标(aim)aim)、目的、目的(purpose)(purpose)、意图、意图(intention)intention)、功能(、功能(functionfunction)的区别?)的区别?2.2.翻译与行为理论翻译与行为理论 & & 翻译行为论翻译行为论3.3.能否认为功能加忠诚理论更多倾向于翻译伦理,而非能否认为功能加忠诚理论更多倾向于翻译伦理,而非实用的翻译策略?诺德的理论是否属于功能翻译理论中实用的翻译策略?诺德的理论是否属于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