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必修II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
2、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和线索,将原子结构、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紧密结合。本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元素周期表:它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且通过碱金属和卤素两个典型的族,引入同一族的元素的性质递变,最后基本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等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是元素周期律:本节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用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性质递变,引入元素
3、周期律;第三节是化学键:介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和结构式,本节主要是为了选修内容和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基础。全章内容的设计,通过实验和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利用探究模式,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本章重要知识点分布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分布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旧教材的教学要求元素周期表结构第三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变化的递变规律。 在学习过原子结构和周期律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学习元素周期表同一族的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在之前的卤素和碱金属的内容中已经初步了解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似通过碱金属、卤
4、素的实验探究同一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并且能够通过反应的激烈程度、酸碱性的强弱来判断元素活泼性。在已经学习过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基础上,直接推测同一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碱金属、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在之前的卤素和碱金属章节中学习过探究并且知道碱金属、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熟悉掌握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原子结构第一节基本了解原子结构,电子的分层规律新旧教材基本一样元素周期律第二节通过实验和阅读探究第三周期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科学重要意义。新旧教材基本一样化学键第四节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选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初中已经基本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不要求
5、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本章重要知识点分布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分布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旧教材的教学要求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难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和非金属族的性质递变规律的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第三课时:“核素 同位素”重点: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难点:核素、同位素、元素、原子的概念区分与联系第四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五课时:“元素周期律”重点
6、: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难点: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第六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难点: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应用第七课时:“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第八课时:“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重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的本质理解 难点:共用电子对的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第九、十课时:组织全章复习(包括单元练习题讲评)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碱金
7、属、卤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的相互计算难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的相互计算;化学键;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五、本章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及建议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以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引入学生学习“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应用范围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师综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给学生学案练习。建议:本课时容量不大,课堂时间比较多,但是内容却比较枯燥,教师可以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兴趣,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周期表的结构和使用。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也可以把第二课时的一部分内容放在本节上。以减轻第二课时的压力。第二课时教学流
8、程实验前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碱金属的原子结构表格学生通过表格预测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比较Na和K的化学性质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Na和K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小结碱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卤素之间实验验证卤素性质小结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探讨金属族与非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的本质练习巩固。建议: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可以把碱金属和卤素的实验作为复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完成,课堂上学生实验的时间要控制好,必须要注意学生对于非金属的置换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谈论小结金属族和非金属族性质变化的异同以及原因。本节时间比较紧,上课内容可以视学生情况而定,如果讲
9、不完,卤素的内容可以放到下节课。但是一定要小结一个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变化的规律。第三课时教学流程教师通过学案或者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顺便由初三的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提出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提出第11页课本作业第5题的问题将课本第10页的表格空出来让学生填写引出核素同位素两个概念比较元素原子核素同位素四个概念,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练习巩固列举同位素的各种应用让学生自行小结归纳本节内容。建议:由于本节内容的概念性比较强,所以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元素原子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多举例子,让学生多一些感性的认识。此外建议在课前进行上一节内容的复习练习,以巩固第一节内容的重点知识。第四课时教学流程学
10、生通过学案复习第一节的内容并且讲评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前18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排布教师结合电子排布知识和第一节的知识让学生练习学生完成第13页下方的表格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小结电子排布。建议:本节电子排布的内容并不多,也不难。建议上新内容之前练习巩固第一节的一些重点内容。下一课时的内容比较多,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安排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相互推导,先引入部分元素周期律的线索。第五课时教学流程由同一周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引入提出问题,同一个族的元素化学性质存在相似性和规律性,同周期的元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推测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查找资料验证
11、非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学生自行小结一个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建议: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可以让学生用探究模式自行探究推理,实验验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死记硬背十分枯燥,也容易忘记,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动脑思考探究,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记忆最牢固的。当然学生的探究结果不一定十分全面,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修正。(另:镁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服力不强,建议改用食盐水。)第六课时教学流程典型例题引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原子结构推导同一族
12、的元素和同一周期的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本质引入“位、构、性”三者之间联系综合性联系强化三者之间的综合应用。建议: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三者结合起来,必须通过综合性的联系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这节课的例题要精心准备,可以是分阶段的大题,让学生从练习中体会到“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联系。第七课时教学流程动画引入学生直观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以及电子的排布展示各种实物后提出问题物质如何由各种元素组成引入课题化学键动画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化合物学会写电子式练习教师当堂随机批改学生自主总结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注意事项小结建议: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刚开始学,能够用动画课件实物等
13、,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非常重要。学生有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时,再接受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等枯燥内容时会比较容易。电子式的书写不必要求太难。第八课时教学流程复习引入设问“分子是什么” 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引出共价的概念通过结构模型解释共用电子对对比练习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说文解字“极”的意义引出极性键非极性键归纳什么是化学键引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通过石墨变成金刚石是什么变化来理解)小结本节内容建议:第三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微观,概念性比较强,用探究的模式似乎超过学生的能力,可以采用直接切入或者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尽量多举一些实物事例让学生了解,让他们感到高深的化学其实就在身
14、边。本节内容重要为了化学专业选修的同学铺垫基础,不必过于深入。有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辅导其学习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六、本章综合活动的建议安排本章一共要安排3个活动,都是以学生分组实验的活动方式呈现,包括探究 “Na、K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Na、Mg、Al与水、酸反应的比较”、“Na与Cl2的反应”。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把握知识原理和活动要求。现将具体活动的建议安排分述如下:1Na、K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比较,卤素之间的置换: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
15、该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2Na、Mg、Al与水、酸反应的比较:实验前教师先准备好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讨论该实探究的要点和目的。该实验中Mg与水的反应用酚酞显红色验证生成了碱,说服力不强,建议用食盐水代替水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再用酚酞检验,更有说服力。3Na与Cl2的反应:此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学生仍难以从中理解离子键,建议同时用动画等多媒体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离子键的本质。七、本章知识线索图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核素 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6、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核递变性元素周期律八、本章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检测:第一课时:1几个概念:原子序数= = = ,这个关系只能用于 情况 周期:与行是什么关系? 按照什么原则划分? 族:与列是什么关系? 按照什么原则划分? 2写出Al、C、O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分别找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请你整理好之后用文字表达出来。 3写出K、N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 (思考)两者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哪一个比较活泼?与原子结构有关吗?4(2004年全国)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5已知某元素R原子
17、的质量数是A,其阴离子Rn-含有x个电子,则m g Rn-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第二课时:1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总结整个碱金属的性质规律有哪些?(1) (2) (3) 2如何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你认为,金属活泼性应该是Fe Cu Ag3下列那个选项不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 )AA常温下可以与水反应,B不与水反应。 BB 不能从任何含A的盐中置换出金属AC用氨水可以制取B对应的碱,却不能制取A对应的碱 DA在空气中比B耐腐蚀4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它的熔点很高 B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它的碳酸盐不易
18、溶于水D氯化铯易溶于水5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原子的 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还原性 ,金属活泼性 。通过碱金属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的总结,请你推测卤素的相似性和规律性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原子的 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氧化性 ,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6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B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7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C稳定性为HF>HCl&g
19、t;HBr>HI D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难,生成物越不稳定8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晶体 BKI晶体 CCCl4 DMg第三课时:1氢元素有氢H、重氢D、超重氢T三种氢原子,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3。H、D、T三种原子的 都是1, 相同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所以 不同,所以它们是不同的 ;但是由于它们又都属于氢元素的不同原子,所以它们又可以相互称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位素 BH2和D2互为同位素 C某物质只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C和O是不同的核素3(04年全国高考)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
20、材料。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2He 和31H互为同位素 B32He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32He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3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4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合成新核素13564Gd。下列有关13564G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元素 B其原子核内有135个中子C它是元素钆(Gd)的一种同位素 D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55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铂的一种新原子20278P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202 B核外电子数202C原子序数78 D核内有124个中子6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Q,K2,它们隶属元素的种类A2种 B
21、3种 C4 种 D5 种71mol的H2、D2、T2分别燃烧后,消耗的氧气n之比 ,生成的水质量比为 ;相同质量的H2、D2、T2分子个数比为 ,中子个数比为 第四课时: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写出Li、S、K、Cl-、Ca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LiSKCl-Ca2+2填空题(阅读课本12页之后完成)能量 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能量 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按照 把原子核外分成七个运动区域,又叫电子层,分别用n=1、 表示,分别称为K、 ,n值越大,说明电子离核越 ,能量也就越 。电子排布的规律是: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个(第 层不能超过 个);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量公式为 ,比如第二层
22、最多容纳 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画出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且从示意图判断S元素属于 周期, 族,表现为S原子易 电子,化合价最低为 价,最高正价为 价。 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子是 ,分子有 共六种,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 短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3倍的是 ,4倍的是 ,1/2倍的是 ,1/4倍的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原子各电子层都满足2n2的有 。第五课时:1请在右侧空位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Mg、Al的化合价分别是 ,推测:它们的失电子能力逐渐 ,金属活泼性逐渐 2Na与冷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Mg与热
23、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能够证明Mg与热水反应放出的气泡是氢气的方法是 能够证明Mg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的方法是 ,现象是 。证明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的现象是 从以上实验得知,三种金属化学活泼性顺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3请画出Si、P、S、Cl四种非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主要化合价是 ,根据推测金属活动性的经验,可以推测这四种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 。写出Si、P、S、Cl四种氢化物的化学式 ,它们的稳定性依次 可以从非金属与 反应,生成 的难易程度,或者 的热稳定性,或者非金属之间的 反应,推测非金属之间的活泼程度。Si、P、S、Cl的活泼性顺序为 ,或者说非
24、金属性逐渐 。4综合第三周期的8种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规律:同一个周期的元素, 相同,但是 逐渐递增, 电子能力逐渐 , 电子能力逐渐 ,从宏观方面看来,就是 性逐渐减弱, 性逐渐增强。这种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规律性的变化,称之为 。5第四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氯化物难溶于水C 、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大 D、碳酸盐易溶于水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则X的最高正价含氧酸的分子式为 A、 H2XO3
25、B、H2XO4 C、HXO3 D、HXO47 X、Y是元素周期表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少 B酸性:HXO4>HYO4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第六课时:1X、Y是元素周期表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少 B酸性:HXO4>HYO4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置换出来2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铷不与水反应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26、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是弱碱3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其中以 最不稳定。(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4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已知X、Y、Z的质子数之和为31。 XYZ (1)它们的元素符号是:X_;Y_;Z_(
27、2)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电子式_;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_, (3)Z的最高价氧化物.是_(两性、酸性、碱性)氧化物。 (4)Y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第七课时:1画出Na和Cl、 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两种离子和原子的活泼性。从电子排布可以看出Na原子的 电子能力比较强,Cl原子的 电子能力比较强,但是两种离子的外层都达到了 结构,所以性质非常稳定。这种带相反电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 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人们把这种 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象NaCl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 。2判断下列四句话的对错,并且说出理由A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8、 B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分子 D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3写出Mg、C、Al3+、Cl-、Ne等的电子式 4写出NaCl的电子式 ;K2S的电子式 5用电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过程 KF的形成过程 第八课时1原子间通过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 。象HCl这样以 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 。你能举例哪些物质是这样的化合物吗? ,通过观察,你可以发现,这样的化合物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一般说来,共价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是也有一些物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却是离子化合物,它是 。2请写出NH3、CO2的电子式 3用电子式写出CO2 、H2O的形成过程 4按照
29、共用电子的偏向与否,我们可以将共价化合物分类,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的,比如类似XX结构,这样的共价键我们可以成为 共价键,简称 ,举例 ;当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时,比如类似XY结构,我们称这样的共价键为 ,简称 ,举例 。5我们学习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变,只是有新的分子形成的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分子被破坏的过程中,就有 被破坏,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中,就有 生成。所以化学反应的过程不单是新物质新分子生成的过程,其中也包含了化学键的破坏与生成。6在干冰中,CO2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是 ,C和O原子之间的作用是 。干冰汽化的过程是 被破坏的过程,这是 变化。7请分析下列变化中是化学键
30、或者分子作用力有怎样的变化?A碘升华 BNO2被木炭吸收 CHCl溶于水 DNaCl溶解 ENaCl 熔化F电解水 GNH4Cl受热分解 H用石墨制人造金刚石 I天然气燃烧8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错误的进行分析并且改正。A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分子间作用力 D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氢键 E 一种物质有了极性键就不可能有非极性键 F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生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两者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04全国)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
31、数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CO2 BN2O CH2O DCH4 11在化合物YX2和ZX2中,已知X、Y、Z都是前三周期的元素,X与Y同周期,Y与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ZX2的化学式 (3)YX2的电子式 ,分子内的键是 (极性键或非极性键)九、本章典型课教学设计案例元素周期表 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2 了解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有关知识,能够依据有关数据和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3 初步学会依据元素
3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和解释其原子结构特点和相关性质。4 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重点:1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 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 难点:1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相关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预测引入练习:完成第五页,碱金属原子结构的表格,从中找到什么变化规律?完成表格,相互讨论发现电子层数增加,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变。知道一个族的原子结构变化规律。请学生从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思考,K和Na哪种元素比较活泼?讨论各自有自己的选择让学生独自通过实验探究K、Na活泼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注意安全)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了解Na、K哪
33、个更加活泼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是K比Na活泼,实验现象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之处?阅读实验,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发言金属活泼性的本质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叙述实验操作锻炼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从原子结构上能够独立判断K的金属活泼性为什么比Na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碱金属族性质的相似性和规律性的本质。阅读课本,完成相关学案练习能够独立从原子结构上判断金属族的性质变化规律。引入问题,卤素是否也如同碱金属族有相同的性质变化规律?请同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分组探究,利用碱金属的分析方法同样对卤素的原子结构做出大胆预测。实验验证。独立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与自己的预测结果可能不吻合。引导学生从金属活
34、泼性与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是否相同进行思考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讨论、思考、分析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找出自己探究上的错误之处。学会对探究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能够进行反思。知道非金属活泼性指的是得电子能力,即氧化性。指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碱金属与卤素表现出相反的活泼性变化规律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上找出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变化相反的原因学会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从多个角度探讨问题,而不是一概而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1一个族的性质变化规律,能够从碱金属与卤素两个典型的族拓展到其他的族。能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来判断一个族的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 2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通过思考,基本掌握了如何从原子结构分析一个族元素的
35、性质变化规律。知道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知道非金属也可以相互置换。布置课后练习反馈课堂学习效果十、本章教学资源链接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1)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有力的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2)在自然科学方面: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首先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都是重要工具。(3)在生产中的某些应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
36、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比如说农药的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寻找,催化剂的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矿物的寻找等等。2 元素周期表的重点在哪里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并留下一些空格,预示着这些元素的存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按因索骥”找出了这些元素。元素的种类到底是否有限?周期表是否有终点?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发现了92号元素,就有人提出92号是否是周期表的最后一种元素。然而从1937年起,人们用人工合成法在近50年时间又合成近20种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尾巴增长了。这时又有人预言,105号元素该是周期表的尽头了,其理由是核电荷越来
37、越大,核内质子数也越来越大,质子间的排斥力将远远超过核子间作用力,导致它发生蜕变,然而不久,又陆续合成了106109号元素。这些元素存在的时间很短,照此推算元素周期表是否到尽头了?1969年起,理论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探索“超重元素”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具有2,8,14,28,50,82,114,126,184等这些“幻数”的质子和中子,其原子核比较稳定,这大批元素,这样,第七周期32号元素将会憋填满,第八周期也将填满(按理论计算可,第八周期元素共50种,其中7种主族元素,1种惰性元素,10种过渡元素或副族元素,还有32种超锕系元素,列在元素周期表锕系元素的下方)。然而理论的唯一检验标准是实践,
38、能否不断合成新元素至今还是一个迷,科学家将上天(如到月球)入地(如海底)或反复在粒子加速器中进行实验,企图合成新元素,其结果将会如何可,人们正拭目以待。更为有趣的是,有些科学家还提出元素周期表可以向负方向发展,这是由于科学上发现了正电子、负电子(反质子),在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由这些反质子和正电子以及中子组成的反原子呢?这种观点若有一朝被实践证实,元素周期表当然可以出现核电荷数为负数的反元素,向负向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3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化学键理论应该回答原子怎么形成分子(或晶体),以及分子为什么可以稳定存在等问题。历史上曾出现各种理论,从贝采里乌斯的二元学说起,到热拉尔的类型论、凯库勒何布特
39、列洛夫的结构理论、维尔纳的配位理论、路易斯等的电子理论等,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逐渐形成现代的化学键理论。1812年,贝采里乌斯发表了二元学说。当时已知道水经电解后,氢气从负极析出,氧气从正极析出。他从电解现象中得到启发,认为每种化合物都是由电性相反的两部分组成。电解时,正的部分在负极析出,负的部分则在正极析出。它们靠正电性何负电性两部分以静电吸引结合而成稳定分子。二元学说较好地结实无机化合物,解释有机化合物则遇到了困难。热拉尔完全抛弃了二元学说,提出类型论,他八化合物分为四类:(1)氢类型 (2)氯化氢类型 (3)氨类型 (4)水类型这四个母体化合物种的氢被各种基团所取代,可得到各种各
40、样的化合物。如(1)乙烷 (2)氯代乙烷 (3)乙胺 (4)乙醇类型论只能总结实验结果,使有机化合物初步系统化,但没有遇见性。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四价,并注意到碳的原子价布分正负,因而碳与碳原子可以结合形成链状。后来,凯库勒又提出在芳香族化合物里,碳具有环状结构,对于苯分子提出了凯库勒结构式,并指出原子间可以单键、双键和三键联结。凯库拉的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61年, 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理论。他认为分子布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原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化学结合;这样结合起来的每个原子之间又复杂的化学力相互作用。这种化学力的分配叫做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称分子中原子间的相
41、互作用。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含相邻原子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和不相临邻原子间的间接相互作用。他还认为每以个分子只能有一个确定的结构,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1893年,维尔纳提出了配位理论来解释络合物的结构。认为金属有两种原子价,即主价合副价,后者称为配位数。每一种金属有一定副价。主价必须由负离子来满足,而副价则可由负离子或者中性分子来满足。副价有方向性,如副价为6时,指向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副价为4时有两种情况,可以指向正方形的四个角,或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以上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经典结构理论,它们是概括了大量化学事实而提出来的,又能解释许多事实,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对许多问题
42、还搞不清楚。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电子、放射性的发现,在量子论和原子模型上出现了原子结构理论,这些为创立化学反应键的电子理论打下基础。“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是的,若要改变自己,让我们从思想开始人要昂扬不要张扬昂扬,是乘风破浪的船帆,张扬,是折戟沉沙的暗礁。人们常说:“人要斗志昂扬,切不可趾高气扬”,说明人活于世,还是要有点儿精神的。生活中,大凡张扬者,总是傲慢自恃,目空一切。由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43、必然遭人嫉恨,以致于众叛亲离,郁郁而不得志;而一个昂扬向上的人,由于心态积极,大气随和,且与人为善,一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多都能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要执着不要固执执着,说到底是对信念的不懈坚持,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而固执属于非理性的,固执虽然也是坚持,但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因此,我们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许多时候固执是非理性的想当然,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性决断。现实中,我们既要做到不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随意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要因为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提醒或规劝而固执己见。人要执着,只有执着
44、才能成就人生;人不能固执,一旦固执,人生也必受困人要自信不要自负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于:自信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既能恰当的评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的自信和长处;而自负的人总是目空一切,习惯性高估自己,也不会尊重和采纳他人的正确主张或建议。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起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一旦没了自信,做起事来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仅难以干好工作,也容易丧失机遇。当然,倘若自信过了头,也容易变成自负,因为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一叶障目。因此,做人既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为过往的挫折或不幸而丧失信心,低估了自己的能徐悲鸿曾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傲骨指的就是骨气
45、。做人绝对不能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无知。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自命不凡,容易变成井底之蛙,从而目光短浅,目中无人,这无异于人生的“毒药”,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幸;做人不可以没有骨气,因为,人有了骨气才会有原则和立场,才可以处理好身边复杂的事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骨气,既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也是人性的大美。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仅人格有高度,做人也有温度人要大气不要小气大凡“小气”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对自己抠门却对外大方。这种人其格局也是大气的,无疑值得敬佩和交往;二是对自己大方却对外小气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时间久了朋友都会慢慢疏远或离去,自然难有真心朋友;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外人都吝啬的
46、人。这类人最为悲哀,既缺乏生活乐趣,也没有朋友难以享受人生。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厚重而爱不释手。人要多些书卷气,少些书生气显然,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书卷气的人,身上不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带着纸的气息,透着墨的芬芳,千百年来,那一缕缕飘逸的书香,也把一批批文人志士,熏陶和浸润得文雅儒雅、优雅高雅。现实中,有些人虽然读书不少,由于不接地气,充其量也只是个“书生”.古人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因为,一旦读书读成书呆子,看问题就会简单片面,做人若不懂得变通,就容易活在真空和
47、虚幻之中,以至于既成不了大器,也很难成大事示强,并不是看谁的嗓门大、音量高、话语狠。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示强,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既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顽强态度的对外宣示,也是一个人力量和立场的刻意表露。如果说逞强,是一种耀和显摆,是嚣张、狂妄的耍威风;那么示强,代表了秀肌肉、亮剑和示人心。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有一种说法,示强是力量的表露,逞强是自不量力的表演。在我看来,示强而不逞强,威而不怒,屈人而不以战,且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示强人可示弱不可软弱虽然人的本能是不轻易向人示弱,但适度地示弱,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气度。现实告诉人们,人可以示弱,决不可软弱。因为,人若软弱,就会扛不住事担不起责,就会习惯性仰人鼻息、寄人篱下而苟且,没志气没骨气没底气。而示弱则不同,很多时候,示弱者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事不生非,给人的感觉不具挑战性和威胁性,既可以说是变通之计,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一种策略。如果说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示弱而不软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人可以示好不可讨好人与人交往,若有矛盾和裂痕一直僵着,绷紧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力机械的流体动力特性分析考核试卷
- 3-9数据选择器2电子课件教学版
- 笔的制造业国际市场拓展与贸易实务考核试卷
- 皮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与设备考核试卷
- 教案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训练卷
- 煤炭直接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一年级数学上册《常考试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与治疗 2
-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临床骨折救治应急预案
-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带答案
- 【MOOC】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
- 【MOOC】模拟电子电路与技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天车技能培训
- 会计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 病理性近视怎治疗
- 儿科护理一科一品
- GB/T 44804-2024声学自由场条件下18岁至25岁耳科正常人听力阈值的统计分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