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 春 天 教学内容:春天(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7页)。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天沂河、春等到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重点、难点:歌曲的表现以及听辩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内容:1、 聆听春天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2、。二、表演嘀哩嘀哩。1、谈话导入。2、听歌曲范唱;要求: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的叫声(嘀哩哩 嘀哩)。3、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在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X”的长短,结合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4、再听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5、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6、有感情学唱歌词,唱好歌曲。7、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8、边唱边表演,师加入表演行列。三、聆听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导入欣赏。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的情绪有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
3、的形状与音色特征。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6、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嘀哩嘀哩。三、聆听春。1、在歌曲嘀哩嘀哩的歌声中导入本课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2、听春的主题音乐。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是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4、完整聆听全曲。过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
4、填写的答案。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四、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1、谈话导入,聆听范唱。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2、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2)在有感情熟读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4、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且伴以动作表演。5、打击乐伴奏渲染气氛。选择乐器,选择节奏。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听辩三条节奏,哪两条相同,并进行模仿。 1、节奏图示: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5、 XXX 要求:1、辩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2、让学生他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辩。3、三条节奏同时拍击,重复二到三次。4、听辩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三、创作活动。1、启发引导谈话。2、结合课本上的四幅图,启发学生用图画、人声、打击乐器表现一组以“春”为题的创作。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四、小结。今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可爱的动物(第二单元第二课第813页)教学目标:1、认识低音“567”,掌握“5-5”的八个音高与唱名。2、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试用“5-5”即兴创作4
6、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3、在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表达我对动物的一片爱心。重点、难点:1、体验并感受四首作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2、掌握“5-5”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教具准备:钢琴、U盘、音符卡片、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顽的杜鹃。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12345671”,注意唱准“4、7”两音的音准。2、认识低音“567”,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3、唱准“5-5”八个音,同样注意唱准“7、4”。学生边唱边打手势。4、学生视唱歌曲前4小节曲谱。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6、听辩训练:听出乐句
7、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7、视唱全曲。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9、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三、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1、谈话导入,解释什么是“森林”。2、初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四、小结。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反映大森林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欣赏。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顽皮的杜鹃。三、听辩“5、7”两音填入括号内。四、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1、聆听全曲:设问: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2、师生讨论。3、复听全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8、4、简单介绍圣一桑的动物狂欢节。5、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五、表演花喜鹊与小乌鸦。1、谈话导入,听歌曲录音。2、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3、按节奏有表情朗读歌词。4、听录音范唱。要求:把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5、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6、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地方,师给予指导纠正。7、完整唱全歌,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8、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10、完整地表演歌曲。六、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三、唱一唱。用56712345八个音,用X·XX、XXX、X节奏组合,编4小节自己的歌,唱一唱。四
9、、聆听赛马。1、课件出示一段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播放录音赛马。2、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3、揭题赛马二胡独奏。4、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声原理。5、聆听第一乐段主题,随主题哼唱一次。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6、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并哼唱。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7、再听第二乐段。设问: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8、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把这场赛
10、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9、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五、小结。 第三课 童 趣 教学内容:童趣(第三单元第三课第1421页)。教学目标:1、为一支短笛轻轻吹、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2、从猜调、摇船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图片等。第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1、谈话导入,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2、讨论
11、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3、分句学唱。(1)难点突破,先慢速学唱曲调:335|2|335 25|321 2|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3)用听唱法学唱第二乐段。4、歌曲处理。5、歌表演。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三、聆听猜调。1、直接聆听。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2、解释-问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3、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4、复听猜调。四、分析小结。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室去找,也可以自己编,下节课交流。 第
12、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三、创编与活动。四、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形象导入:(1)设问: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2)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3)再次听第一部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师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
13、木偶的怎样形象?3、完整地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交响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似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总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五、小结。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摇船调。1、猜调导入,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2、再听老师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3、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4、老师的伴奏下试唱歌曲。5、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6、各组排列成船形,学生边唱边观摩各组的表演,师生评价。7、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8、评
14、价小结。三、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新创作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四、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第四课 音乐会 教学内容:音乐会(第四单元第四课第2226页)。教学目标:1、在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美的享受。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3、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重点、难点:创编并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掌握并运用八分休止符。教具准备:钢琴、U
15、盘、图谱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辩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揭示作品的名称以及演奏的乐器名称。3、聆听游击队歌。 (1)初听乐曲,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 (2)师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全曲,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段。 4、聆听苗岭的早晨 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赛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三、聆听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介绍欧
16、州文化中的音乐、舞蹈,导入本课欣赏。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全曲。 设问: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乐曲。 设问: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3、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 设问: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 (2)复听乐曲。 设问: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化?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四、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我是小音乐家。 1、说说自己的理想,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 2、聆听歌曲录音。 设问:
17、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3、讨论上述问题。 4、再听歌曲,找出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5、师用点谱法指导在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 6、学唱第三乐句,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05433 34322 25433 34322 2 7、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8、以第一人称的角色即兴表演唱。 9、自编歌词。三、活动与练习(二)唱熟曲调,然后在四分音符上分别用 XO XO OX OX节奏进行唱与奏。4 1 1 3 35 5 3-4 4 227 7 5- 1、唱熟曲调。 2、分别用XO XO或OX OX节奏改编,再唱与
18、奏。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活动与练习(一) 1、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友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2、全班学生齐唱。 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3、分组讨论。 4、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三、表演嘹亮歌声。 1、演唱形式导入。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 要求能听辩出同一曲调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 4、学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全班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师指导。
19、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部分。先学唱第二声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3)填入歌词。 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 牧童之歌 教学内容:牧童之歌(第五单元第五课第2830页)。教学目标:1、在学唱小小羊乐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他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重点、难点:处理歌曲,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音符卡片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20、一、组织教学。二、表演剪羊毛 1、课件出示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 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5、再次聆听。 启发学生讨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7、把歌中的“X·X”节奏改为“XX”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回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10
21、、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三、聆听牧童短笛。 1、谈话导入,听第一部分音乐。 2、再听一遍。 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对照图形谱哼唱, 5、聆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一起讨论。 7、完整地听全曲。 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
2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剪羊毛。三、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 1、由剪羊毛导入,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两遍。 设问:歌曲表达了哪些内容,它的速度与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 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X;X;X-;X”。 (3)新授全音符“X-“。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出现几次? (5)跟着琴轻轻哼唱,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有表情按节奏朗读歌词。 (2)跟着琴轻声把歌词唱准。 (3)
23、师生讨论剪羊毛与小小羊儿要回家演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从对比分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 ”。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可激请外组同学参加,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三、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直接聆听。 2、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都“,这是谁的歌声?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 5、复听歌曲。 在“来咿噢都”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24、。 1、讲解游戏规则。 2、由老师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3、此游戏也可穿插在每堂课中,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 第六课 爱祖国教学内容:爱祖国(第六单元第六课第3439页)。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2、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3、在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五首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重点、难点:通过聆听与演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具准备:钢琴、U盘、图谱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我
25、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提问:十月是个怎样的季节? 2、欣赏全曲。 设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 设问: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图形谱 ,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图形谱 ,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并与第一、二部分作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边表演。三、表演一个妈妈的女儿。 1、谈话导入。 2、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3、学唱曲调。 先唱第1-12
26、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4、学唱歌词并作处理。 (1)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再学第二段。 (2)学生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方法,并逐一试唱。 5、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四、小结:这节课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红旗颂。1、谈话导入,完整聆听。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学生跟琴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天哪一首歌的音调?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这部分主题音
27、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处?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6、完整聆听全曲。 (1)要求学生安静专心地聆听音乐。 (2)每个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表现对乐曲的理解。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初听全曲。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2、再听全曲。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3、师生一起归纳讨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4、在歌曲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5、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三、表演只怕不抵抗。 1、由救
28、国军歌导入新歌。 2、聆听范唱。 设问:谁能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师范唱曲与词。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3)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反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地唱,并在歌谱中要唱得强的部位涂上。 (6)师范唱歌曲最后一句。 (7)学生自学全歌。 4、表演歌曲。 (1)认真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2)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师巡视指导。 (3)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5、综合表演: 顺序可由学生自编,
29、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四、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小朋友们你们应怎样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最崇高的祝福。第七课 老师的歌教学目标: 1、掌握并比较常用的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辩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指导学生用真挚的感情,轻声有表情地演唱,表达自己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重点、难点:掌握常用的单纯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教具准备:钢琴、U盘、多媒体。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聆听我爱米兰。 1、直接聆听。 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细细品味。 (1)要求:指导学生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 (2)讲
30、解二重唱的形式。 3、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爱。 4、再次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三、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谈话导入,欣赏歌曲范唱。 2、朗诵歌词 (1)轻声有感情朗读歌词。 (2)以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朗诵歌词。 3、学唱曲调: (1)跟琴哼唱第一乐段。 (2)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部分学生自学第9-16小节曲调。 (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成果,师及时给予指导。 (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地唱全曲,;加入同学的朗诵。 4、学唱歌词。 (1)跟琴轻声把歌词填入。 (2)分成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3
31、)各组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并进行试唱,大家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 (5)让学生讨论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四、小结。小朋友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 1、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2、设问:哪个音符时值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间符?再一半 3、反馈设问: (1)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2)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3)有没有三分音符、五分音符、六分音符、七分音符名称?为什么? 4、探究学习: (1)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 (2)休
32、止符是怎样的规律?三、表演甜甜的秘密。 1、谈话导入,听歌曲范唱。 2、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唱好第一乐段歌曲。 5、学唱第二乐段歌曲。 6、完整地唱全歌。 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 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9、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四、听辩练习。听辩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用手势表示。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直接聆听。 设问: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歌名的含义。 2、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3、再欣赏飞
33、来的花瓣。 设问:(1)歌曲的天堂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4、讨论为什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 5、复听歌曲。 要求:从内容、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6、完成课本上作业要求。三、拓展延伸。 1、把采访老师的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 2、小组合作把收集的内容串起来,中间再穿插本课的四首歌曲或自己会唱的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形式一个敬师小品唱唱我们的好老师3、在班上交流敬师小品,体现师生的亲密友情。四、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八课 爱和平 教学内容:爱和平(第八单元第八课第4853页)。教学目标: 1、从聆听小小白鸽、欢乐颂中进一步了解人声
34、分类的常识。 2、从编创节奏的组合中,用“1-1”八个音编创自己的歌。 3、通过演唱启发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友爱,为全世界人民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教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和友谊花开万里香。教学难点:用“1234567”八个音按组合节奏组合编自己的歌,唱一唱。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每人伸出一只手。 1、谈话导入。 2、聆听范唱。 设问:歌曲唱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手?他们是哪些国家的人。 3、再听一次范唱。 设问:(1)歌曲分几部分?(2)速度有什么变化?(3)演唱形式有几种? 4、学唱歌曲。 (1)学习点谱法。 (2)师带
35、领学生按节奏点谱,及时纠正音高与节奏,在大跳音程时用手势提示唱准。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词曲结合完整地唱全歌。 5、轮唱与齐唱。 让学生自己处理轮唱与齐唱,以及两部分的不同情绪处理法。 6、歌表演。 按教材提示或自己重新设计表演,体现世界儿童大团结。三、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表演每人伸出一只手。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编创:编创二拍子节奏型。 2、旋律编创:用“1-1”八个音按编创的节奏编自己的歌。四、聆听小小白鸽 1、谈话导入欣赏,初听全曲。 设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2、再欣赏小小白鸽 设问:(1)从音乐声中你获得什么感受? (2)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
36、想到什么? 3、边看谱边听录音。 设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请你用“XX XX|”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4、再次聆听小小白鸽,学生可作自由选择。 (1)随录音轻轻哼唱。 (2)随音乐合着节奏翩翩起舞。 (3)边聆听边画画,画和平鸽。 (4)合着音乐轻轻击拍。 5、表演小小白鸽。 选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歌唱、舞蹈、画画五、小结。1、同学们,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的祝愿飞向远方。2、再次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欢乐颂。 1、谈话导入。 设问: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谁能说出他的作品名称? 2、介绍欢乐颂。 3、初听欢乐颂。 感受庄严而宏伟的气势。 4、再听欢乐颂。 思考:你能听辩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 5、复听欢乐颂。 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及各声部进入的声音类别名称。 6、讲解混声合唱,各声部的组成,介绍人声的分类(二)。三、表演友谊花开万里香。 1、谈话导入,欣赏范唱。 设问:这首歌与每人伸出一只手在内容题材、情绪、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师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对比。 3、学唱歌曲 (1)听录音,看歌谱,能唱的句子随录音哼唱曲调。 (2)老师随时调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备质检员招聘与职责协议书3篇
- 个性化仓储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协议范本版A版
- 2025年度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服务合同范本8篇
- 中美洲2024年原材料供应协议
- 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治服务合同(2025年度)3篇
- 2025版围栏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买卖合同担保条款修订版及风险防范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供暖设施安全检测与暖气安装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共有产权住房定金监管及分配合同4篇
- 2025年旋挖桩施工现场垃圾处理与环保合同3篇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人员安排方案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代数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一病一品成果护理汇报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第2版 课件 第6、7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建筑公司资质常识培训课件
- GB/T 26316-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包括洞察与数据分析)术语和服务要求
- 春节值班安全教育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