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1. 鉴赏、欣赏、观赏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上的享受,适用范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
2、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 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2. 宽敞、宽广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 “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范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
3、、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范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3. 雄伟、宏伟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 “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4. 精美、优美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异】“精美”侧重在人工制品外表精
4、致美观,表示“精致美好”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艺术品、装饰品、食品等。 “优美”侧重在好看或好听,表示“美好、美妙”的意思,多形容景物、动作、姿态、语言、声音等。 5. 气候、气象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大气的状态和现象,都是专业术语,都用于书面语。 【异】“气候”指地区较大、时间较长的气象情况,指“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例: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还可以用来比喻“动向或情势”,也可以比喻“结果或成就”,(例:政治气候)。“气象”没有这些意思。 “气象”没
5、有地域、时间限制,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结霜、下雪等;还可以指“情景、情况”的意思,多用于社会现象,一般不用于自然景观;“气象”还有“气派、气势”的意思;也可以指“气象学”。而“气候”没有这些意思。 6. 损害、侵害 【同】都是动词,都有“使受危害损失”的意思,可用作谓语,都兼用口语和书面语。【异】“损害”侧重在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蒙受损失,语意较轻,表示“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最大。常与“利益”、“健康”、“身体”等词语搭配,其反义词是“爱护”“保护”“维护”。
6、0; “侵害”侧重指有害物(如害虫、病毒等)侵入而使受到损失,是“侵入而损害”的意思;也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地区或生物机体等,适用范围较小,语意较重,常与“人体”“牲畜”“庄稼”等词语搭配。其反义词是“保护”。 7. 称赞、赞誉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赞”,即“称颂、赞扬”之意,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等成分。 【异】“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使用范围广,其对象可以是人又可以是物,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赞誉”着重“赞美并颂扬”,赞美的程
7、度比“称赞”深,但使用范围比“称赞”窄,其对象多是物,如“技巧”、“文章”等,多用于书面语。 8. 景物、景致、景色 【同】都是名词,都指人们看到的景象,对象通常是山水、花木、建筑物以及自然现象(如雨、云、雾)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异】“景物”着重于具体的物,可以指供观赏的,如山石亭台、山川河流,也可以指不供观赏的自然物,如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多着眼于物体。“景致”着重指风景。景:风景;致:情致。意义范围较小,一般指好的风景,尤其是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是褒义词。“景色”一般指有特色的风景,意义范围更小,多着
8、眼于色彩。 9. 忘记、忘却 【同】都是动词,都是补充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不记得”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近义词有“忘怀、忘掉、遗忘”等。 【异】“忘记”有两个义项: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应该做的或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词义较轻,但使用范围广;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忘却”强调过去记得的东西从记忆中失掉、忘记。词义较重,但适用范围较窄,仅用于书面语。 10. 顽固、顽强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坚持某种信念不易改变、不易动摇的意思,在句子
9、中充当谓语、状语等成分,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常见的近义词有“坚强、刚强、固执”等,应注意区别它们彼此间的细微差别,以便达到准确运用。 【异】“顽强”多指意志、精神等坚强、强硬;属中性词,现多用于褒义;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 “顽固”多指思想、态度方面强固有力,但重于力图守住旧的一套、反对新事物或坚持反动立场,是贬义词,语意比“顽强”重,但适用范围较窄。 11. 居然、猛然、竟然 【同】都是副词,都是附加的合成词,都表示“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一般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在句子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
10、宾语),多充当状语成分;常见于书面语。 【异】“居然”:着重指“出乎意料、竟然”之意,语气略重,常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偶尔用于主语的前面,起修饰作用。 “猛然”着重指“忽然”“骤然”之意,除具有动作变化的迅速、快、急以外,还具有力量巨大与来势凶猛的意思。 “竟然”也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的意思,多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12. 简直、几乎 【同】都是副词,都含有“差不多”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不过二者语气轻重及词语意义等方面有所不同。 【异】“简直”是单纯词,表示“完全如此”之意,带夸张或强调语气
11、,强调相差无几或几乎相同,接近完全等于。 “几乎”是附加的合成词,有两个义项:表示十分接近;表示差点儿。强调的语气轻些,表示相差微小,适用范围比“简直”广。13. 珍藏、珍爱 【同】都可作动词,都有认为有价值而特别看重的意思。 【异】“珍藏”侧重在珍视保藏,表示“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的意思,其对象多为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友谊、感情等抽象事物。“珍藏”还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指“收藏的珍贵物品”,而“珍爱”没有这样的意义和用法。 “珍爱”侧重在保护、爱惜,表示“重视爱惜”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14.慢慢、渐
12、渐 【同】都有缓慢、速度低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 【异】“慢慢”是形容词,侧重在动作前后的速度没有什么变化,指“走路、做事行动迟缓,费时多,速度低”; “渐渐”是副词,侧重指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进行,速度前后有变,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15. 理想、幻想 【同】都可作名词,都可指对未来的想象,都可以充当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异】“理想”侧重在合理、有根据,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有庄重的色彩,常用于积极的方面,是褒义词;还可以做形容词,指“符合希望的,令人满意的”。 “幻想”侧重在虚构、虚幻,指“超
13、越现实或凭空虚构的想象”,可用于消极的方面,也可用于积极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方面,是中性词;还可以作动词,有“超越现实的想象”的意思,即指“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16. 仍旧、依然 【同】都是副词,都可以表示某中情况保持不变的意思。 【异】“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者虽有间隙或变化,之后又恢复原状;还可以做动词,有“照旧”的意思; “依然”侧重表示不论情况怎样变化,事物或情况都没有变化;也可以作动词,表示“跟原来一样”的意思。17. 悼念、纪念 【同】都是动词,都有对人表示怀念的意思,都可
14、带宾语。 【异】“悼念”只限于对死去的人表示怀念,指“怀念死者,表示哀痛”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纪念”侧重在对过去的人或事表示怀念,指“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还有名词的一样和用法:一是指“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如“纪念碑”;二是指“纪念品”,如“这张照片给你留作纪念吧”。18. 屹立、耸立 【同】都是动词,都有直立的意思,都可用于建筑物或山峰。 【异】“屹立”即又高又稳的站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立着”,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上的威武、稳重;可用于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可用于人。 “耸立”即向上突起地
15、站立,指“高高地直立”,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的突出;一般不用于人,如果要用,也需加比喻词和喻体,如“像一样耸立”。 19. 嘱托、嘱咐 【同】都是动词,指将自己的愿望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照着去做;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谓语。 【异】“嘱咐”侧重于劝勉、告戒、叮嘱,告诉被嘱咐的人应该做什么,希望被叮嘱的人避恶趋善,避害趋利;语意较轻,适用于晚辈、平辈、友人,范围较小。 “嘱托”侧重于委托别人帮自己做好某事,或实现某一心愿;寄托了嘱托者的殷切期望与信赖之情,语意较重;嘱托的对象可以是晚辈、平辈、长辈;常作谓语和定语,常带双宾语。20.&
16、#160;颓废、颓丧、颓唐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萎靡消沉的意思,都常用于书面语。 【异】“颓废”侧重于思想意志消沉;语意较重;可用于形容个人或群体的思想、人生观、意志、生活、穿着打扮以及文学艺术等。 “颓丧”侧重于情绪低落;语意较轻;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情绪、神志、神情。 “颓唐”侧重在精神不振,情绪消极;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举止、境况等。21. 琐屑su xiè、琐碎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细小繁多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都能重叠成AABB式;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异】“琐屑”侧重在事情很小、
17、很零碎;书面语色彩很重;多用于消极方面。例: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琐碎”侧重在事情或头绪很多;多用于消极方面。22. 迟疑、踌躇chóuchú、犹豫 【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拿不定主意。 【异】“迟疑”侧重于从时间角度来说,指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不果断,侧重在时间上的耽搁;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定”、“不决”等连用;不能重叠。 “踌躇”侧重于就具体行动的角度说,强调的是拿不定主意时动作上欲行又止、进退两难的状态;多用于具体行动;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此外,还有“得意的样子”的意思,常组成成语“踌躇满志”;“迟疑”和“犹豫”
18、没有这个意思。 “犹豫”着重表示人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的状态;多用于人的心理;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决”“不定”连用,能重叠成AABB式。 23. 佩服、信服 【同】都是动词,都有心悦诚服的意思,都表心理活动;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带宾语,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都没有重叠形式。 【异】“佩服”侧重于因崇敬钦佩而心服;有褒义色彩;常与“才干”“能力”“精神”“胆识”“为人”等词语搭配。 “信服”侧重指因值得信任、值得钦佩而心服;常与“言论”“观点”“事实”等词语搭配。24. 讨厌、厌烦、厌恶 【同】都可做动
19、词,都有不满意、反感的意思。 【异】“讨厌”指不拘什么原因引起的不快,表示对某一种事物或人不喜欢,适用范围懊大;除做动词外,还可做形容词使用,表示讨嫌、费事的意思。“厌烦”对反复多次的现象不满,不耐烦;一般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小。只有动词用法。“厌恶”指对人或事物表示讨厌、反感;感情较强烈,语义最重;常用于不好的事情或人,适用范围较小。只有动词用法。25. 规矩、规定 【同】都可作名词,都是指必须遵守的要求、规则。 【异】“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侧重于过去长期延续下来的行为标准、习惯和法则,内容可以具体、周密,也可以只是局部的要求,或多或少,一
20、般在小范围内口耳相传,也有名门望族形成文字代代相传;适用范围较小,可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常用于口语;还有形容词用法,指行为端正、老实。 “规定”是指对某一事物做出的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侧重于根据客观需要而拟定的具体办法,当作行为准则,内容一般较具体、周密,多数形成文字,以书面形式保存供查阅,多用于具体事物,使用范围广,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26. 大略、大概 【同】都是副词,都表示估计或推测。 【异】“大略”有三个含义:一指“大致的情况或内容”;二指“大概、大致”,表示对情况的推测;三指远大的谋略,如“雄才大略”。 “大概”侧重于
21、对情况的猜测,也有三个含义:一指“大致的情况或内容”;二指“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三指“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27. 精通、通晓、知晓 【同】都是动词,都有“了解、知道”的意思。 【异】“精通”侧重指有深刻的研究和了解,语意最重,表示“对学问、技术或业务有透彻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的意思,常用于专门的学问或技术,含褒义。 “通晓”侧重指透彻地了解,语意较重,表示“透彻地了解”的意思,常用于带技术性、专门性的知识,是中性词,但多用语好的方面。 “知晓”指一般的了解,语意较轻,表示“知道、晓得”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人、事物和情况。 “通
22、晓”和“知晓”的书面色彩比“精通”更浓。28. 熟悉、熟识 【同】都是动词,都有“知道、了解得详细明白”的意思。 【异】“熟悉”着重指知道得清楚明白,语意最轻,表示“知道得清楚”的意思。使用范围最大,不限于技术、知识等,可以用于人或其他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能重叠成“熟悉熟悉”。 “熟识”侧重在认识时间久,了解透彻,语意较重,表示“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的意思。使用范围较窄,而且通常指人,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29. 鼓励、激励、勉励 【同】都是动词,都有“劝勉人上进”
23、的意思。 【异】“鼓励”、“激励”侧重在激发对象的积极性,使其行动起来,“鼓励”表示“激发、勉励”的意思,“激励”表示“激发、鼓励”的意思。“勉励”侧重在督促、劝勉而使其受到鼓舞,表示“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勉励”、“激励”是褒义词,“鼓励”是中性词。“勉励”、“鼓励”既可用于他人,也可用于相互之间,施动者是人或组织;“激励”只用于对他人,不用于相互之间,施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或行为事迹。“勉励”、“激励”侧重在精神上的鼓励;“鼓励”可以伴有物质上的资助或奖励,如: 校长亲自给优胜者发奖,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他的这种献身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老师勉
24、励大家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30. 羞愧、惭愧、愧疚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内心不安”的意思。 【异】“羞愧”侧重在因羞耻而不安,语意最重,表示“感到羞耻和惭愧”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惭愧”侧重在因为自己的失败或不足而感到不安,语意较轻,表示“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的意思;“愧疚”侧重在因为对不起别人而感到痛苦不安,语意较重,表示“惭愧”不安的意思,是书面语。31. 责备、责怪、责难 【同】都是动词,都有“批评指责”的意思。 【异】“责备”侧重在批评,语意较重,表示“批评指责”的意思
25、;“责怪”侧重在埋怨,语意较轻,表示“责备、埋怨”的 意思;“责难”侧重在严厉地责问,语意最重,表示“指责非难”的意思。“责备”“责怪”既可以用于对别人,也可以用于对自己;“责难”只用于对别人。例:是我没有说清楚,不能责怪她。这点小事,你何必责难他呢?其实老师的责备是爱的另一种方式。32. 闪烁、闪耀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指“一种光亮的闪动给人以耀眼、醒目之感”;共同的语素“闪”,意思指“动摇不定的光亮”;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多用于书面语。 【异】“闪烁”着重于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光亮程度不太高;也可用于比喻说话
26、时吞吞吐吐,稍微露一点儿意思,但又不肯明确;可重叠为“闪闪烁烁”的形式,但很少用。 “闪耀”着重于闪光耀眼,光亮程度较高,词语意义及适用范围都比“闪烁”要窄,也不能像“闪烁”那样重叠使用。例:对待这个问题,他闪闪烁烁,总是不肯做出明确答复。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33. 感到、觉得 【同】都是动词,都是补充式的合成词,都有“感官对外界产生某种反应”的意思,也都有“认为”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多用于口语,也用于书面语。【异】“感到”即“觉得”之意,但它侧重于强调亲身的感受,往往指亲自接触或经历的事;大多从当事人或参与者、知情者的角度来说;语
27、意较重;语气比较肯定。 “觉得”有两个义项:产生某种感觉;认为(语气不是特别肯定);“觉得”侧重于表现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运用者意在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语意、语气比“感到”轻些。34. 怒吼、咆哮 【同】都是动词,都有“猛兽发威吼叫,比喻人、水、风等发出雄壮宏大的声音”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成分;多用于书面语。 【异】“怒吼”偏正式的合成词;着重于形容愤怒或气势雄壮宏大的声音,常比喻众多人(或个人)或某物的声音;语意较轻;适用范围较窄,是褒义词。 “咆哮”并列式的合成词,有两个义项:(猛兽)怒吼;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多比喻个人的
28、喊声;语意比“怒吼”重,适用范围较广;属于中性词。例:远处传来野兽的咆哮声。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35. 骄傲、高傲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有贬义用法,又有褒义用法;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通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异】“骄傲”指自高自大的态度,也指自满的情绪;属于贬义;“骄傲”也指“自豪”之意,属褒义。“高傲”一般指为人处世的态度,含“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之意,属贬义; “高傲”用于褒义的情况较少,用于褒义时,表示“蔑视困难”之意
29、。此外,“骄傲”可用作名词,意思是“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属褒义,一般可充当句子的宾语等成分;“高傲”无此功能。36. 发明、创造 【同】都是动词,都可指前所未有的制造。 【异】“发明”侧重在通过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制造新的东西,指“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其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发明”还可以做名词,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创造”侧重在实践活动,有开创、首创的意思,指“首先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其对象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创造”不能做名词。37. 美丽、壮丽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好看”的意思。 【异】
30、“美丽”侧重从形到神给人以美感,指“使人看了发生快感、好看”的意思,可用于人和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具体和抽象的事物,但不能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美丽”还可以表示“美好的、高尚的”的意思,用于青春、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壮丽”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38. 表现、体现 【同】都是动词,都有表示出来的意思,有时二者可以通用。【异】“表现”可指事物本身显示出某种意义或面貌,也可指凭借具体的人或事物表示出来,指“表示出来”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 “体现”侧重指凭借具体的人或事物表示出来,指“某些性质或现象在
31、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适用范围较小。“表现”还可指“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的意思;“体现”则不能。“表现”还有“故意显示自己”的意思,含贬义;“体现”没有这层意思。39. 监督、监视 【同】都是动词,都含有为了达到目的而对他人进行察看的意思。 【异】“监督”侧重表示为了办好事情而对他人进行公开的察看和督促,表示“察看并督促”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组织对个人、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等上对下的关系,也可用于工程、计划、物价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监视”侧重表示为了发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而暗中注视,表示“从旁严密注视、观察”的意思,多适用于可疑的或对己不利
32、的人或事,还可用于对某一特定的空间、处所进行观察、注视,适用范围比“监督”小。“监督”还可作名词,指“做监督工作的人”,如:他是该剧的舞台监督。而“监视”没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40. 损失、丧失 【同】都可以作动词,都有“失去”的意思。 【异】“损失”侧重指无代价地消耗或失去,表示“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可与“钱财”“物质”“利益”等搭配;“损失”还可作名词,指“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能作“造成”“遭受”、“避免”、“有”、“无”等动词的宾语,如:这次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丧失”不能。 “丧失”侧重指不该失去而失去,表示“
33、失去”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与“主权”“国土”“天良”“理智”“记忆”“人格”“勇气”等词语搭配。41. 履行、执行 【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 “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
34、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42. 嘲笑、讥笑、讪笑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
35、,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43. 美丽、漂亮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 “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
36、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44. 原因、缘故、缘由 【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发生的条件”的意思。这三个词有时可以通用,既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异】“原因”着重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运用范围广,常用于重大的事物,也可用于一般的事物;可用于具体因由的前面,也可用在具体因由的后面。常与“结果”配合使用,运用的场合较郑重。“缘故”着重指“引起事情发生的因素”,使用范围较“原因”窄,常用于一般事物,并多用在具体的原由之后,常与“因为”配合使用,还可构成“无缘无故”等词组。 “缘由”着重于“发生事情的条
37、件、因素”,一般用在具体结果之后,使用范围比“原因”“缘故”窄。45. 事情、事件、事故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发生的社会现象。 【异】“事情”的意义范围最大,使用范围最广,适用对象最多。它可以泛指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也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口语和书面语都经常使用的词汇。“事件”主要指历史上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这些事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得多,窄得多;“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但一般是指已经发生的。“事故”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是造成损失的以外的事情。它的
38、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一般也比“事件”小,它只适用于坏的事情。46. 剧烈、激烈、猛烈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表示“厉害、势盛”的意思,但意义和适用对象有差别。【异】“剧烈”着重指急剧、厉害,强调力量和作用很强,刺激性强,变动大。多用来形容社会进程中的巨大变革、事物的急剧变动、物体的强烈变震动、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等。书面语色彩较浓。 “激烈”着重指激昂、尖锐,常用来形容有斗争性和对抗性的言论行动,一般与“斗争”、“冲突”、“战斗”、“竞争”“辩论”、“竞赛”等词语搭配。 “猛烈”着重指迅疾、凶猛,强调气势汹猛,来势急迫,力量巨大。通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
39、与“炮火、进攻、搏斗、暴风雨” 等词语搭配。47. 专心、用心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词,都含有“多用心力、用功”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近义词有“专注、潜心”。 【异】“专心”侧重指“心意集中,全神贯注”;而“用心”则指“多用心力,用功”。“专心”的意思比“用心”的语意重些,但没有“用心”的使用范围广。 “用心”可作名词用,指“怀着某种念头;居心;存心”之意。而“专心”没有这个用法。48. 观察、视察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察”表示“有目的地、仔细地审视,看出对象的特点或问题”的
40、意思。近义词有“考察、检查、巡视、察看、观测”等。【异】“观察”含有“一边看,一边进行估量、分析”的意思,使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对象,如人、地、形等,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如问题、矛盾等,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视察”多指“检查”,是“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之意,适用范围比观察窄,多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平级之间,对象是比较具体的,包括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及其他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等,仅用于书面语。49. 希望、愿望 【同】都是动词,所指物都是未来的美好图画。 【异】“希望”指一种急切改变现状的心理期待,侧重指常处于急待改变的现状。所希望的事物
41、具有更迫切、更现实的性质。 “愿望”是指对一种兴趣或理想的追求,“愿望者”所处的现状相对要好一些,他所期盼的东西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除了这种选择,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不具有“希望”的迫切性、现实性。50. 平凡、平常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指人或事物。 【异】“平常”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普通,不特别的人和物;一是指平时,一般情况。“平常”跟“特殊”相对。 “平凡”是“普通,不稀奇”的意思,跟“伟大”相对。“平常”和“平凡”用于人和事物时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如“不平常的人”可能指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不平凡的人”一般指较杰出的人。51. 坚决、坚定
42、60;【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坚决”指确定不改变,不犹豫;常用于态度、行动;还可以当动词用。 “坚定”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常用于立场、观点。52. 贡献、奉献 【同】都可作动词,都有“献出”的意思;也都可以作名词,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 【异】“贡献”作动词时,表示“拿出物质、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作名词时,表示“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贡献”动词、名词都常用。 “奉献”作动词时,比“贡献”更强调恭敬地献出,书面语的色彩更浓,表示“恭敬地交付;呈现”;作名词时,表示“奉献出的东西,对国家或公众所做
43、的有益的事情”。“奉献”常用作动词。 “贡献”比“奉献”更常用。53. 自豪、骄傲、高傲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感到光荣”的意思。 【异】“自豪”是单义词,指“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是褒义词。“骄傲”和“高傲”是多义词,中性词。 “骄傲”用在好的方面,表示“光荣”的意思,与“自豪”同义;用在不好的方面时,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与“高傲”同义。 “高傲”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或“极其骄傲”的意思。常用于贬义,如“高傲自大”“神态高傲”;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又不可侮”,如
44、“他高傲地昂着都,怒视着敌人”。54. 永恒、永久、永远 【同】都有“长久、长远”的意思。 【异】“永恒”“永久”是形容词,“永恒”侧重在恒定不变,表示“永远不变”的意思; “永久”侧重在时间长久,表示“永远、长久”的意思。 “永远”是副词,侧重在长久而没有终止,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的意思。 “永恒”“永久”常作定语,“永恒”可单独作谓语,也可作状语;“永久”常作状语,一般不单独作谓语;“永远”只能作状语。“永恒”是书面语;“永久”和“永远”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55. 赞美、赞赏、赞扬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对人或事
45、物表示称颂、夸奖”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赞美”支配式合成词,侧重于“对美好的人或事物的颂扬、赞叹”,具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抒情性文字,适用范围广,其对象既可是好人好事,又可是美好的风物人情等。“赞赏”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赏识、欣赏”之意,语意、语气比“赞美”轻些,适用范围较广,对象多指人或事物特别出色,让人刮目相看。“赞扬”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称赞、表扬,把好的评价说出来,传开去,让大家知道”。重在公开肯定,更具理性色彩。适用范围窄,对象常是人的行为、思想、精神等。56. 艰苦、艰辛、辛苦 【同】都能作形容
46、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困难多、条件差,身体、精神受苦受累”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近义词有“艰难”、“困难”、“辛劳”、“劳苦”等。 【异】“艰苦”着重指“艰难困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以形容客观上的各种艰难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观上的坚韧刻苦等。“艰辛”意思重在“艰苦”,语意较轻,使用范围较窄。常说“艰辛的劳动”、“多么艰辛”等,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见。 “辛苦”着重指“身心劳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凡使人劳苦的活动,都可以用“辛苦”来形容。“辛苦”可重叠为“辛辛苦苦”,而“艰辛”和“艰苦”不能重叠;“艰辛”和“艰苦”多用于书面语,“辛苦”通用于
47、口语和书面语。57. 厌恶、厌烦、讨厌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不喜欢、很反感”的意思。 【异】“厌恶”侧重对人和事物抱有很大的反感,语意较重,表示“(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的意思,是书面语。“厌烦”侧重在不耐烦,语意较轻,表示“嫌麻烦而讨厌”的意思。“讨厌”侧重在不喜欢,语意较轻,表示“厌恶、不喜欢”的意思,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58. 呈现、显现、浮现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 【异】“呈现”表示“显出、露出”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且多用于积极的方面。如: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那是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
48、力量的脸。“显现”指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了,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常为眼睛看得见的事物。如: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 “浮现”指原来没有的显露出来,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看得见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还有“(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的意思。如: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59. 简便、简单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复杂”的意思。 【异】“简便”侧重在不繁琐,指“简单方便”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办法、方法、手续等,其反义词是“繁琐”。 “简单”侧重在不复杂,指“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和
49、处理”,可广泛地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简单”还有“平凡”的意思,常用来形容经历、能力等,多用于否定句式,如:这个人真不简单;还可以指“草率、不细致”的意思,如:简单从事。“简便”没有这样的意思。另外,“简单”可重叠成“简简单单”,“简便”不能。围比“简便”大,其反义词是“复杂”。60. 国事、国是 “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今统指国家大事。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燕(三):“(鞠武)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国是”是指国家大计,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公元前77前6)的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
50、褊bin国骄士民哉!”“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除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祸等具体的国家事物。61. 动作、举措 【同】“动作”和“举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宾语,是个名词。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早有不少这样的词语,如“措施”、“办法”、“点子”、“招数”等。人们使用“动作”和“举措”这些新词语,并不是说原来的“措施”、“方法”等词语已不适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个时髦而已。62. 棘手、辣手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 【
51、异】“棘手”的“棘”指“酸枣树”,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故曰“棘手”。“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如: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折崔宁:“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棘手。”(“狠心棘手”现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时也可以作褒义,如元代王义山在送按察王佥qin事除行台察院诗:“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这里的“辣手”是指“手段厉害,执法公正无私。” “棘手”比“辣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别在口语中。63. 依稀、模糊、飘渺、朦胧 【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 【异】
52、“依稀”多指由于距离远或因在虚幻想象的环境中而看不清楚,如: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鲁迅诗) “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让人无法看清,如:字迹模糊。还指由于人神志、认识等造成的判断不清楚、不正确,如:认识模糊。此外,还可表示“混淆”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 “飘渺”现常写作“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仙境或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胧。此外,还有:曚昽,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中。蒙眬,也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朦胧。 空中楼
53、阁,虚无_ 。 暮色_ ,月影婆娑。 认识_,混淆概念。 远处楼台,_可见。64.诚然、固然、委实 【同】“委实”和“诚然”都能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的意思;“诚然”和“固然”又都可作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异】“诚然”常见有三种用法:由两个词“诚”和“然”构成,表示“确实这样”这种用法多见于文言文中。副词,表示“确实”的意思,如:王羲之很爱鹅,鹅也诚然可爱。作连词,引起下文转折,如:文章结构巧妙诚然不错,但内容更重要。“固然”作连词时,除了和“诚然”用法相同外,还可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如: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
54、对,也可作为参考。“委实”一词现在不常见,多以“事实”和“实在”代替。65. 担当、担负、承担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承受下来”的意思。 【异】“担当”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用于重大的责任、任务、职务、风险等。如:再艰巨的任务,他也勇于担当。 “担负”表示“承担”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责任、工作、任务、费用等。如: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寻找水源的任务。 “承担”表示“担负、担当”的意思,常用于义务、责任等抽象事物。如:这起事故是因厂方随意排放污水造成的,厂方当然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66. 使命、任务 【同】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
55、任”。 【异】“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表示“派人办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责任”,是书面语。 “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即“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67. 缭绕、围绕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环绕”的意思。 【异】“缭绕”表示“回环旋转”的意思,只能用于烟、云雾和声音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小,是书面语。 “围绕”表示“围着转动”的意思,如:月亮围绕着地球转;还可表示“以某个问题或事情为中心”,可用于人,也可用
56、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围绕如何开展演讲比赛提出了很多建议。适用范围较大,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68. 抛弃、放弃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 【异】“抛弃”侧重在扔掉、丢掉,语意较重,表示“扔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为遗弃,其对象可以是人,多含贬义,如:这个孩子被他的后妈狠心抛弃了;也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如: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抛弃”的适用范围比“放弃”大。 “放弃”侧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语意较轻,表示“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的意思,其对象常是意见、原则、机会等抽象事物, 也可以是财
57、产、阵地等具体事物。69. 细腻、细致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精细”的意思。 【异】“细腻”侧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细光滑”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具体事物的光滑,如:婴儿的皮肤很细腻。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写等)细致入微”的意思,常用于描写、刻画、表演等行为的周密。 “细致”侧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细周密”的意思,常用于做事、思考认真、周全,如:老师经常耐心细致地教育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可以表示“细蜜精致”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这件瓷器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70. 绚丽、秀丽、壮丽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58、160;【异】“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表示“灿烂美丽”的意思,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事物,常与“多彩”、“缤纷”、“过目”等词语连用。 “秀丽”侧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美丽”的意思,多用于人的容貌和景色。 “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表示“雄壮而美丽”的意思,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连用。 71. 赞美、赞叹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称赞”的意思,都是褒义词。 【异】“赞美”侧重在夸奖,表示“称赞、颂扬”的意思,多用于美好的事物。 “赞叹”侧重在赞美,表示“称赞”的
59、意思,多用于高超技艺、本领等。72. 充分、充足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足够、不缺乏”的意思。 【异】“充分”侧重于多,指足够的意思,还可以表示“尽量”的意思,搭配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条件充分”,也可作定语,如:“我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问题。”还可作状语,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水源。” “充足”侧重于数量多,能满足需要,表示“多到能满足需要”的意思,其搭配对象可以是具体和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阳光充足”,也可作定语,如:“充足的水源”,但不能作状语。73. 必需、必须 【同】都可以表示“必要、一定要”的意思
60、。 【异】“必需”侧重表示一定得有某物,必不可少,即指“不可少的、一定要”的意思。“必需”是动词,能作谓语,也能做定语。 “必须”侧重表示一定得这样做,舍此不行,即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必须”还可以用来加强命令语气,如:“对这个问题,你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必需”则不能。74. 缺少、缺乏 【同】都能作动词,都可表示“没有或不足、不够”的意思,都可带名词性和非名词性的宾语,如“缺少零件”、“缺少理解和爱”、“缺乏经验”、“缺乏了解”等。 【异】“缺少”侧重不够用,语意较轻,多指人或物数量不够,可用于
61、人和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用于否定句式式时,常与“不可”“不能”连用,“缺少”后面常可带具体的数目词,多用于书面语。 “缺乏”侧重在非常少或没有,语意较重,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一般不用于具体的人,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缺乏经验”,也可用于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小,“缺乏”后面一般不跟具体的数目词,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75. 忧愁、忧虑、忧郁 【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苦闷、发愁”的意思,共同的语素“忧”,即“发愁、担心”之意,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 【异】“忧愁”:形容词,是“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心情苦闷”的意思,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常用于口语。 “忧虑”:动词,着重指“因担心而思虑很多”,还可指“担心”之意,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丰快递公司管理制度
- 长宁仓储管理制度公示
- 集团酒店质检管理制度
- 规范销售台账管理制度
- 超市会员入库管理制度
- 防疫物资现场管理制度
- 保洁管理员管理制度
- 餐厅食品成本管理制度
- 运输公司轮胎管理制度
- 高速养护合同管理制度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 银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ABB IRB 1100产品手册指南
- GB/T 19964-202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完整版)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12
- 篮球比赛记录表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形考作业单元自测2答案
- 消防安全评定等级
- 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总结报告
- 2024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ZAFT 4001.2-2023 金融科技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与评估指引(技术研发类人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