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浅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教学探索以笺像孽乞 白芹,张同斌2(1.邱县实验小学,河北邯郸057450;2.永年县一中,河北邯郸057150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 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 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 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

2、学既能强化学生对 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整合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200805003203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 流派纷呈,毫无疑问,这些成功的作文教学经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 文而作文”的怪圈。这样,由于都没有解决写作动机与写 作源泉的问题,因而也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根本性的效 果。长期以来,在很多作文

3、教学研究以及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有些遗憾地发现,还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在进 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 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至使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 脱节。特别是老师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习惯将 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接触的最多的也是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话就是用口作文。”可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几个部分,尤其是阅读和写作,其关系就更加密切。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生活和感受,另一方面写作又

4、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运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皆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胸中没有材料,笔下没有言词,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和提炼,这样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以至于作文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成了语文学科的老大 难。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二、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整合的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语文教 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 中外,包罗万象,它为

5、我们提供了适合学生阅读的范文。事 实上,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 挖教材,积累语言、积累素材,充分利用课本,发挥课本的 重要作用。这些作品不仅是模仿作文的范例,还为写作提教育实践与盟究。EducationaI Practice and Research32。掇 挲。漉 .数合 呼ko。,.一凄.整阕貔 文一练 藩谶 学文 万 方数据供了一定的素材。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 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 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 一认识,在阅读训练中应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应指导学 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

6、方法,指导多读,精彩的部 分还要多品读,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 的脑海中。学生的语言仓库越丰富,说话或习作时就越有 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 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正所谓“读书破 万卷,下笔好有神”!另外,如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在 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 前,学生们也会学得兴趣盎然;老师通过引导不但使学生 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使之知道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 写j以领悟写法,并在此基础上适机激发其作文的欲望,学 生们就会跃跃欲试,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兴奋表达。课堂 上这种读与写有机地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的

7、质量, 还使枯燥的作文教学妙趣横生,引人人胜,学生的习作兴 趣、能力、习惯得以培养,其思维力、想象力、创新力、表达 力随之增强,思想认识、语言储备、材料积累和写作水平也 日有寸进,不断提高。三、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整合的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 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 染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 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感知、理解、欣赏、评价,更 应注重文本内部各训练项目之间的链接,引领学生对文本 的语言进行加工、整合,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授之于 鱼,不如授之于

8、渔。”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概括与写作的方 法,最大限度的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各种语文实践中能有 所体验,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以下几种形式的练习,每一种都是学生以课文为凭 借,从读到写,以读促写,实现读写的结合,它不是拘泥于 课文的写作知识与技巧的简单模仿与嫁接,而是力求激发 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 学生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新的天地,获得一种新 的论证,追求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以此达到对学生进 行“头脑风暴”式的训练目的,收到举一反三,旧中求新,同 中求异的教育效果。1.改写。就是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原 文进行加工和改造。可以改变体裁,可以改变人称,也

9、可以 改变表达方式。比如:赵州桥这一课,它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向我 们介绍了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独特的建筑特点。那 么在习作训练中,第一,可以用“我”的口吻去叙述,这样把 书本上的知识,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会更加生 动;第二,还可以改成导游解说词,也能很好地激起同学们 说话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另外,还可以把古诗、现代诗改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比 如:学习了寻隐者不遇以后,引导学生想象贾岛为什么 去访友?怎么去的?经历了什么?结果如何?然后,把想象 到的贾岛访友的整个过程,包括一些细节,按照事情发展 的顺序记叙下来,这样古诗的内容、意境就更加丰富。学生 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2.补

10、写。补写也可以说是补白。补的是课文中有意不 写,或者写得比较简略的内容。它需要透彻地领悟课文内 容以及铺垫、暗示和照应等写法,并通过想象与描写才能 完成。比如: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文中说智慧的女儿引 导三个青年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一 回顾他们十年的经历时,只是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给别 人带来了好处,因此感到幸福。但是,他们是怎样在外边历 尽艰辛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又是怎样用自己的所学,用自 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的?文章里没有具体地写,这就 留下了一个“空白”。而恰恰是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 间。老师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 以习作的形

11、式把这些“空白”补出来,从而起到获得知识上 的融会贯通和感情上强烈共鸣。比如:凡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礼拜,老板 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 鱼,直戳我的脸。”这句话中,老板娘的凶狠毒辣和凡卡的 可怜无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本来收拾一条鱼从哪儿弄起 都可以,但老板娘偏偏无中生有,故意找小凡卡的茬,欺负 凡卡,因此,就要求学生以找茬或恶婆或收拾鱼遭毒 打等为题,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想 象,具体描写老板娘心狠手辣的样子和凡卡遭受谩骂毒打 的情形,同学们会和作者一样,把对老板娘的无比痛恨和 对小凡卡的深切同情都融会在他们的习作中,因此,学生 的习作非常

12、真切感人。3.续写。有的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 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如:穷人一课。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已有五个孩 子的情况下,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壑盔宴塞量塑窒 EducationaI Practice and Research 33 万 方数据但是以后他们家的生活该怎么过呢?多了两个孩子会是如 何的艰难呢?课文没有往下写,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以西蒙 的孩子有了新家为题,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 性的表达。又如景阳冈上颂英雄一文,是对景阳冈一课的续 写。课文把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事写得形 象具体,突出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的英雄性

13、格。文章结尾 说武松打死老虎后,已筋疲力尽,往前走怕再遇到老虎,便 “一步步挨下冈来”,那么天色已黑,武松挨下冈来必会再 次经过冈下的旅店,但是此武松已非彼武松也,他已没有 了上冈前的神勇,而是“手脚酥软”,踉踉跄跄,满身是血, 那么店里的人看到这样一个武松会有什么反应?当人们知 道武松打虎以后又有怎样的表现?这些都有很大的想象的 空间,并能激起同学们想象的兴趣,因此,学生习作景阳 冈上颂英雄、夜宿客栈、武松夜下景阳冈等续写故事 都写得非常精彩。由于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的深入分 析,学生续写的故事一定合情合理,不会偏离主线。 4焉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一首诗、一篇文 章之

14、后,把感想、体会最深的一点写下来而形成的文章。它 是在认真仔细地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中生发出来 的,因此,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想象,比如:第一 场雪,这篇课文讲的是1962年我国胶东半岛在连续几年 遭受自然灾害、粮棉欠收的情况下,终于在入冬以后下了 一场罕见的大雪,作者对这场大雪进行了细腻、形象的描 写,并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那么,作者看到的雪 景同学们通过阅读是否也看到了?作者这种愉悦的心情同 学们在阅读中是否也感觉到了呢?他们读后都有哪些收获 呢?从我读第一场雪作文训练中,马良同学的一场别开 生面的大雪可以看出,他从文章内容的描写中真的感受 到TiJl;场雪的美丽,以及

15、这场雪给大人孩子带来的无限欢 乐;而张国宇同学的我读第一场雪,则可以看出她思考 的是作者怎样把一场普普通通的大雪描写得如此美妙? 如此的深入人心?她经过分析归纳出了作者“看得全面” “听得仔细”“描写得形象”“想象得深远”几个特点。这样, 从不同的角度引发的读后感,不光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作 品中的内容,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而且,一篇好的读后感,还可以让别人从中获得 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四、效果与价值实践证明,从整体的原理出发,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先读后 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办法,从而 较好地发挥了

16、整体优化作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 力确实效果较好。特别对于写作能力较低的同学,效果就 更为显著。这种办法,只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尝试,一 定是行之有效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体味和 感受,其眼界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展现,潜能得到激发,无 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 升。如果我们此时再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向写作能力上迁 移,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从写作的角度看,吕叔湘先生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 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这 些话很有见地。而教材是经专家学者检定的,无论从内容 还是形式上,都是值得学生借鉴和模仿的,从中的收获

17、肯 定是多方面的。这也就让教材发挥了它例子”的作用。 从学生的写作实际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才写一 篇文章,学生的写作训练量显然是不够的。经验告诉我们, 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多读多写。如果我们将阅读与写作 结合起来,做到课课练,使“读”不再是单纯地“读”,“写”也 不再是孤立地写,使同学们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 本之木,就可以降低该单元作文的难度。.不仅如此,对于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将阅 读教学与作文训练进行整合,还可以解决学生课外阅读资 源匮乏的问题。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寻找到的解决学生积累难、选材难的一把金钥匙,它开启 的是语文课本这个宝库,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里面的资 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它是有机地 将阅读教学同作文训练结合到一起,让语文的课堂成为学 生语言的训练阵地。它充分体现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和“应该让学生 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 语言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些精神,使同学 们在每一篇文章中充分地汲取营养,让他们健康地阅读, 快乐地写作。参考文献:1袁昌文.基础写作教程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2黄瑞夷.作文教学的趣味与境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撂M.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