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赠新平少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赠新平少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赠新平少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赠新平少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赠新平少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赠新平少年李白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缴鞠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中所能?【译文】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有市井少年欺凌他。他屈体而就,形若无骨,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他一遇上汉高祖这样的真龙天子后,从此叱咤风云。后来对在淮阴接济过他的漂母报以千金,获得了被人称赞的千古美名而我今天如何呢?苦寒相仍,坐立不宁。长风带着寒气吹入了短袖,袖手取暖却手冷如冰故友不相体恤帮助,而新交不予怜悯同情就像老虎被囚在笼子里,雄鹰被拴在臂驾上。何时才能高飞入云,长

2、大搏击,一中所能呢?【注释】新平:原邠州,大宝元年(742)改为新平郡,治所在新平县,即今陕西彬县。旧唐书地理志:“关内道邠州,开元十三年改豳为邠,大宝元年改为新平郡。“韩信”二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少年时贫困。曾在淮水边向漂 母乞食,曾受谁阴市井中少年胯下之辱。屈体:犹屈膝。指屈服、投降。遭:遇也。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 颜。啸咤(zh a)叱咤风云。“千金”句: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封楚王后,将从前在淮水畔接济 过他的漂母找来,予以千金作为报答。相仍:相续。短袂(md ):短袖。内手:将手纳人袖中取暖。一作“两手”。内,同“纳”。相恤(xU)相互体贴怜恤。

3、恤,救济。(11)见矜(j m):怜悯。(12闸(j I )勉(xi 6)用纯子拴住。辅(g(u):臂上架鹰的皮套袖。鲍照乐 府:“昔如赣上鹰。”刘良注:“辅,以皮蔽手而臂鹰也。”搏击:冲击长空或迎向风浪。【创作背景】涛王琦李太白年谱置此诗与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登新平楼等三首于天宝三载( 744)。今人詹铁李白诗文系年承此说,并注云: “长风入短袂, 内手如怀冰当是冬季作;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盖亦去朝失意之叹也。”李 白生于武周长安元年(701),天宝三载(744)是四十四岁,这里的所谓“去朝”是 指这年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亲近所容,上书请求还山,玄宗说他“非廊庙器”,赐金遣归这件事。1

4、962年,稗山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首先提出李白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至二十九年(741)之间初入长安。此论得到许多 研究者赞同,只在“初入长安”的确切时间这一点上还有分歧。郭沫若据李白与 韩荆州书中“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等语,推定李白初入长安在开元十八年(730), 李白三十岁(李白与杜甫)0郁贤皓、朱金城等也赞成郭说。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安旗、薛天纬著李白年谱将这几首诗的写作时间确定在开元十八年(730)。李白这年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写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书中说:“今也运 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言忽生, 众口攒毁。”又说:“

5、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 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 弹长剑乎?”上书的目的一方面在“自明无辜。”李白与裴长史的关系本来比较好, 有过八九次“承颜接辞”,但某些庸俗势利之徒背后散布流言蜚语, 使李白受了不白 之冤,内心十分痛苦,故上书自白,一方面仍是恳求引荐。裴氏听信流言,拒绝了李白的要求。李白冉向李长史献诗叙述衷曲,仍无结果。 遂决意西入长安,到京城去寻求出路。从“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二句,可见李白十分自信,以为凭自己的才能,一到长安,定会受到王公大臣的赏 识的。去长安为的是实现政治理想:“愿一佐明

6、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 托知音。”(留别王司马嵩)0于是在“荷花初红柳条碧”的时节登途,取道南阳, 到达向往已久的帝都长安。到长安时李白寓居终南山。因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出 家做道士)的别馆就在这里,他住进别馆等待谒见公主。这别馆其实是座荒园,连 伙食也无人料理,李白只好寄食田家。等了多日,终未得见公主,转而请求左丞相张说的儿子张珀帮忙。听人说,张 说素有文名,且“喜推藉后进,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王化”;张始本人又是玄宗女 婿,亦能文,深得皇帝恩宠。李白以为能得到这个有权有势的人引荐,一定可以实 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那样“中管、晏之谈,谋帝皇之术,奋其 智能,愿为辅弼,使

7、寰区大定,海内清一”的崇高理想。他想不到,张始这样的花 花公子不会一下子看上一名远道而来的穷书生。相反,他还在玉真公主面前说了李 白的坏话。据说李白二入长安供奉翰林,终因谗言被逐,进谗者之中就有张始。满腔热情, 得到的是冷水浇头,干谒其他王公大臣,也无结果。行路难(其二)有句:“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后作梁甫吟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阊阖九 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走投无路,于是在这年(730)暮秋再西出邠州。赠 新平少年就是出游邠州期间有所感而写下的。【作品赏析】全诗十八句,可分为前后二部分,前八句借韩信事自喻。淮阴人韩信,开始为 布衣,“贫无行,不得为更,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

8、人寄食,人多厌之者”。后来碰到一位“漂母”,她见韩信饥饿,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当时淮阴屠中有恶 少公开欺侮韩信说:你虽然个儿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如果你有 胆量不怕死,就用剑刺我,如果贪生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冷冷地看了他 们一下,忍受着暂时的屈辱照办了。 “众皆笑,以为怯。”后来韩信碰到汉高祖 刘邦,得到重用,为汉朝的开国立下大功,被封为淮阴侯。韩信出头后,“召所食漂母,赐千金。”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八句诗概述的就是这段史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李白自幼聪颖,满腹 经纶,自认有韩信那样的辅国才智,自比眼前遭遇有如韩信未遇汉王前在淮阴的处 境。“少年相欺凌”句,是否

9、李白在邠州也遭到过像淮阴屠中少年欺韩信那样的事, 今无可考。但落魄文人到处受人白眼,在李白诗中多有记载,其忍气吞声的苦状可 以由此体会。“屈体若无骨”句,原出蔺相如故事,此处承前之意仍应指韩信受辱事。 意思是说,韩信从恶少挎下钻过,是一时之辱,而心中却怀抱着自己的“壮志”。“一 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两句是说:韩信遇到刘邦后,受到重用,从此叱咤风云, 为汉朝的统一大业大大地干了一番事业,为人万古传颂。“而我竟何为"以下,由上八句咏史转入言志。这十句又可分为几层,前六旬 慨叹自己的困顿处境。李白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成都,下渝州;二 十五岁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游洞庭,登

10、庐山,抵金陵,二十六岁往扬州,西 达陈州;二十七岁娶妻孙氏,遂家安陆,直到三十四岁西谒长安。这期间他游历祖 国名山大川,饱尝旖旋风光。但其真正目的在于从事干谒活动,广交豪士,寻求政 治出路,希望以布衣直接进入仕途。据与韩荆州书所云:“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他的干谒活动从十五岁就开始了。其诗歌中明白记载的如:二十岁谒益州长史苏颁,得到称赏,说他“天才英丽, 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二十六岁由扬 州谒陈州刺史李邕,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自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 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以大鹏比,语极狂放;二十九岁谒安州李长史 遭辱,后来连

11、交情较深的裴长史也不理解他,一次又一次干谒失败。三十岁已是而 立之年,本望来京都能有所获,结果仍是一无所得,“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 山难,”“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长相思)。李白来邠州以后的遭遇,还是一派凄寒孤寂的惨景:“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这二句与前一句“寒苦坐相仍”是写气候,写环境, 写愁情。北风呼哨,客舍枯坐,两手如冰,一腔苦水,无法倾吐!同时同地之作邠 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有句:“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 “寒灰寂寞凭 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正好用作这几句的注释。“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是 写世态、写人情

12、。“故友”当指入长安前曾八、九次干谒过的裴长史等一班人; “新 交”或指来长安拜见的张始、来新平后结交的同族李粲等。投靠无门的一介书生, 旧友既不能扶持救济,新知也没有谁能怜悯。最后四句"摧残槛中虎,羁勉辅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中所能!”李白以猛虎、 雄鹰自比,说自己目前的处境,有如被囚的猛虎,任人“摧残”;有如束缚着的雄鹰,不能展翅。呼哨腾越、博击长空之宏志无法实现。李白自少以神鸟大鹏自况,廿五 岁那年在江陵遇见道士司马承祯,作有大鹏希有鸟赋,后改定为大鹏赋,希 望自己能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为国家建立功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是乐观的。这年他才三十岁,风华正茂,所以坚信“腾风云”,“中所能”的机会一定会到来。 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山川鱼鸟为比拟,咏史言志,赋物抒情,是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