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 心理学系_第1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 心理学系_第2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 心理学系_第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 心理学系_第4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 心理学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设计心理学系一、 是非题1 “符号互动理论”是由戈夫曼提出的 (P8, F 2 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理论,个体在儿童早期得到发展的主要是主动性和内 疚。 (P55, T 3 我们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 首因效应是明显的, 而在对熟人的认知中则近因效应作用更 大。 (P92, T 4 海德在对后果责任的知觉的研究中指出, 在一个人对他引起的事件需要负的责任中, 因 果性责任高于可预知性责任。 (P131, F 5 人类常常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报复而抑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惩罚不但能够使人顺从, 还能够内化。 (P166, F 6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近代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2、曾就人际吸引和亲和提出生存论, 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亲近主要是为了生存。 (P196, F 7 根据查荣克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 当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简单的机械动作时, 则会在 他人在场时,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 (P241, T 8 当个体的个人空间圈受到侵犯的时候, 个人就要反抗, 保卫自己的空间, 这种保卫就是 领域性。 (P276, F 9 杂志广告由于专业性强,因而传播面小,出版周期长,难以及时传递信息。 (P297, T 10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 即群体往往容易铤而走险, 或极端保守。 (P235, T 11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人们各种心情状态,如关心、恐惧、爱情等

3、。12 认知、 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了态度的系统, 在这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 改 变情绪要比改变态度难得多。 因而我们在测量态度的时候通常测量的是情绪这个外显的 因素。13 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经验总是反复产生的,每次的经验总归有着相似之处。14 对于所有的攻击性行为,不是反社会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15 负面的情绪一定会造成利他行为的减少。16 社会比较理论指出, 每个人都会有自我评价的倾向, 在缺乏非社会性的客观标准时, 人 就必须在与他人比较中获得参照标准,目的在于评估自我。17 社会认同能够增强内群体的同类性。18 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 因此相似性就成为感染的基本条件,

4、 这也是感染者的心 理基础。19 弗里德曼提出的密度 -强度理论中,指出高密度加强了对社会环境的一般反应。根据他 的理论, 我们可以推断, 随着人所处在的环境拥挤程度的增加, 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也 随之增加。20 广告宣传要达到理想的效度, 必须在计划、 设计和制作方面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和行 为特点的研究,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一系列心理活动,诱使其购买。21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择偶时考虑的因素是收益和成本, 要求交换的过程中收益大于 成本。22 团体辅导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认为在群体间个体的思想、 行为会受他人影响, 通过 成员之间的观察模仿学习促进个体成长并获得他人认同。23 行为主义

5、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活动 (包括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 都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24 社会学家认为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关注人的精神气质、心态等文化视角。 25 存在真正的人类本能。26 人出生时,只是一个自然人,想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就必须进行社会化。二、 单项选择题1 从 20年代起,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时 期,以下那个选项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 (P16, D A. 从描述变为实证B. 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C. 从理论转变为应用D. 从小群体研究转变为大群体分析2 下列关于对自我表情的认知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94, AA.

6、在看喜剧时,如果用嘴唇含住一支钢笔,会比用牙咬住它更觉得剧情好笑。B. 在收听广播节目时,被要求点头的被试比被要求摇头的被试更同意广播中的观点。C. 在评价某一事物的时候,被要求手臂向上弯的被试,比要求手臂向下弯的个体对事 物的评价更高。D. 在电击触碰面孔时被要求皱眉的被试,比控制组个体更容易体会到愤怒的情绪。3以下关于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114, B A. 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显。B. 个体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C. 行为可以影响态度。D. 需要人们立即改变态度的话,宣传应该引起较强烈的压力和恐怖。4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 通常 ( 归因类型的个体相比于其他

7、类型的个体更容易沮丧、 抑郁?(P132, C A. 困难型 B.努力型 C.能力型 D.运气型5以下各个理论对于攻击行为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P160, B A. 有研究发现,人们对社交的偏好和冲动性攻击行为可能部分来自遗传。B. 弗洛伊德把攻击行为归咎于人因为被压抑而无处发泄的“力比多” 。C. 行为主义的挫折 -攻击理论认为, 攻击以挫折为前提, 挫折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D.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源于个人的后天生活经验。6以下哪一点不属于利他行为的特征:(P174, C A.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B. 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行为。C. 不应该带有外在或内在酬赏的期望。 D. 利他者本

8、身可能会有损失。7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恐惧、焦虑都和人的亲近需求之间有关系,在心理学家沙赫特 的实验基础上, 1961年,萨尔诺夫和津巴多在 1961年设计了实验证明,恐惧会(亲 近需求,焦虑会(亲近需求。 (P198, A A. 增加;减少 B. 增加;增加 C. 减少;减少 D. 减少;增加8以下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从众行为增加的是:(P246, B A. 刺激模糊性的增加 B. 群体人数的增长C. 群体凝聚力的增强 D. 个体对该问题的信息掌握量小9团体心理辅导中行为训练的一般步骤为:(P349, D A. 确定训练目标 选择情景 集体讨论 示范 正式训练 集体讨论B. 确定训练目标 选择情景

9、 集体讨论 示范 正式训练C. 选择情景 确定训练目标 示范 正式训练 集体讨论D. 选择情景 确定训练目标 集体讨论 示范 正式训练 集体讨论10以下不同流派关于健康的视角描述错误的是(A.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冲击和超我的压 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B.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异常主要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是后天习得的,只要强化模 式改变,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C. 人本主义认为,人们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健康人格是通过心理 发展各个阶段中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而形成的。D. 以上三项都没有错。11下列 4个选项中,那个理论受符号互动理论

10、的影响最小(B A. 社会角色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参照群体理论 D.戏剧理论12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的(C A. 阿德勒 B.弗洛姆 C.荣格 D.马斯洛1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的客体恒常性观念形成于以下哪个阶段(A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4以下哪个效应更能解释“情人眼里出西施” (D A. 服从效应 B.顺从效应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15按照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如果希望对实体作出较为满意的归因, 则需要实体 表现出 区别性、 一贯性和 一致性(B A. 高、高、低 B.高、高、高 C.低、低、高 D.高、低、高16班

11、杜拉的攻击性实验是为了证明(A A.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B.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C. 攻击行为的本能理论 D.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17一女子晚上回家路上遭歹徒袭击,当时有 38位邻居听到呼救声,而在长达 30分钟的时间内却无一人给予救助或报警。这更可能是利他行为受到了(B 的 影响。A. 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时间压力 D.事件的紧急性18同样是住在学生公寓中的大学生(除居住环境外被试条件基本相同 ,你认为 以下哪种居住形式中的大学生社交能力及生活能力可能最差(C A. 独立公寓 B.短走道公寓 C.长走道公寓 D.用挡板在中间隔开的长走道公 寓19以下 4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广告创

12、作中常利用的消费者心理规律(D A. 逆反心理 B.好奇心理 C.眼见为实心理 D.服从心理20以下 4个选项中哪个不是个人空间的影响因素(D A. 年龄差异 B.性别差异 C.情景差异 D.时间压力三、 名词解释1. 习得性无助2. 晕轮效应3. 责任扩散4. 韦纳归因理论5. 社会致弱6. 亲缘选择假设7. 认知失调理论8. 工具性攻击9. 利他行为10. 服从11. 光环效应12. 得寸进尺效应14. 归因15. 态度16. 社会化17. 攻击18. 个人空间19. 社会学习理论20. 自我展示21. 认知失调理论21. 先期期望22. 武器效应23. 旁观者效应24. 社会酬赏25.

13、领域性26. 群体压力27. 暗示28. 生态理性29. 无差异观念30. 行为训练31. 生物反馈法32. 市场经济的核心四、 简答题1 请简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内容。(P42,答: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 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内容包括:1、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 2、行为规范 社会化; 3、社会角色社会化; 4、心理素质社会化; 5、政治社会化。 2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四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征。(P58, 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逐渐形成客体恒常性的观念; 2、前运算阶段(2-

14、7岁 ,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 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而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更促进了儿童的表象思维的形成, 这一 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高度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开 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 以后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3 请简述偏见的特征。(P120, 答:偏见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特征有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 印象; 3、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4影响利他行

15、为的个体因素是什么?(P186,答:对于助人者来说,人格特征、当时心境、助人动机;对于受助者来说,性 别和年龄、是否受他人喜欢、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5简要说明斯滕伯格的爱情三维度论(P309, 答:1、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归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 2、 激情:指驱力, 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 体态吸引、 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的 现象; 3、决定 /承诺:有两层含义, a 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 定、 b 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 6结合认知失调理论,简要说明如何消除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7 社会态度在预测行为的准确性方面

16、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利他或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哪些?9简述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10简述旁观者效应的产生原因。11)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1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3)请简述从众、顺从、服从三者的不同点。 14)印象形成有哪些方式? 15)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有哪些? 16)国外对电影有严格的分级制度,而我国对电影的分级制度迟迟没有推出,试从社会心理 学的角度考虑这会对中国的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 17)上海的地铁在高峰时间十分拥挤,有时候乘客会因为太过拥挤发生争执,这不仅体现在 没有座位的乘客, 有座位的乘客有时也会发生矛盾。 试从地铁座位设置的角度结合环境心理 分析这一现象。

17、 1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有哪些?分别是怎样的? 19)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讨论了攻击行为?他们分别是如何阐述攻击行为的? 20) 简述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的几种情况。 21)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性行为的解释。 22) 如何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 23) 什么是内群体效应?举例说明内群体效益对人们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24) 请列出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并分别写出各个阶段对哪一组人格特质有重大影 响,并简要说明,父母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该人格的形成。 25) 简述社会心理学 4 种主要的具体研究方法(分类、过程以及优缺点等) 。 26) 简述埃里克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八阶段理论。

18、27) 请结合相关经典实验简述从众、顺从与服从。 五、 论述题 1 请详细列举说明归因偏差的原因,并谈谈由此得到的启发。 (P141 答:1、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归因判断的分歧;归因的拟人 化错误;一致性信息失效;2、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防卫性归因; “公平世界”的偏差。 以上 10 分,启发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分,逻辑清晰明了能够自圆其说 10 分,立 意深刻有见地 10 分,书写字迹清晰、不拖沓 3 分) 2 请利用社会两难任务, 设计一个实验, 验证动机和性别对于群体合作与竞争的影响。 (实验设计要求包括:引言(条理清晰有逻辑 5 分、举出两条以上前人相关研究 6

19、 分、假设明确 2 分) 、方法(正确的方法使用 4 分、操纵自变量 5 分、控制额外变 量 2 分、明确因变量自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7 分) 、格式规整 2 分、字迹清晰明了 2 分) 3 试论述凝聚力对团体的作用或影响,并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4 请谈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从众行为。 5 请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谈谈你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 6 请简述社会心理学危机。 7 美国著名内隐社会心理学家 Greenwald 有研究表明, 美国社会对黑人存在内隐的偏 见, 而且并不在外显表示出来。 这种内隐偏见可以通过对有偏见的个体呈现受人尊 敬的黑人形象和臭名昭著的白人形象来改变。问:这种偏见可能产生的原因有哪 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