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签:标题篇一:小学语文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 这是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整节课的出色之处有几点: 一、 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例如:分析课文中的七种大自然的语言时,都配以形象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把握文中所描述的现象。在讲解“三叶虫”化石时,配上图片,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感观认识。因为“三叶虫”并不是学生所熟知的。如果只是用大量文字解释,则不利于学生把握。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二、 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于是,这位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学生自由读与默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有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到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
3、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三、 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自古以来,文、中、哲也是不分家的。而且语文特有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因此,这位老师很好地拓展了三叶虫、地壳运动等知识,拓展了大自然的各种语言,引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而且,让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浏览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培养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 一、 陈月琴作中心发言: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无私奉献”,艾滋病小斗士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巩固运用
4、的作用。课文讲述了南非黑人儿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与他一样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动人故事。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用词准确生动,融科学知识、语言积累、思想启迪于一体,为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凭借。要想使学生被课文中的主人翁恩科西感动,作为授课老师先要被感动。课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制作了课件,我和孩子们在一些图片及文字中被恩科西的坚强感动着。带着饱满的情感带着学生走入文本,抓住课题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进行展开,你认为什么人可以称为“斗士”。学生踊跃回答。通过老师的范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抓住文中
5、的相关词语和句子进行理解、感悟恩格西的“不幸、顽强、抗争”。了解恩科西是如何与社会偏见作斗争和如何呼吁人们一同关心其他艾滋病人的,从而加强对“斗士”的深层理解。不足之处是学生“静中有余,动中不足”。即默读沉思多了一点,而朗读表达少了一点,形式单调了一点。 二、 评课过程记录 赵科: 老师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感情诵读和个性表达中,体会了恩科西的精神品质。同时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生命体验,在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过程中,实现情智合力的生成。陈老师理解了阅读是阅读主体特定的心智活动,做到了“目中有人”,让学生和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直接的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文本,边读边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孩
6、子的真实感受,孩子在“潜心会文本”的读书过程里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让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追求情智融通的合力、魅力和张力。 许斌: 陈老师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通过真实的课堂情境传递给学生。展示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智慧。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课标提倡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课上教师创设语境反复进行朗读,重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本堂课,书声琅琅,语文味较浓。 王伟: 注重情境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还有意识的创设“学习场”。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人们
7、对艾滋患者的歧视,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轩然大波”在文中的意思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老师,恩科希到你班上上课,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拒绝恩科西?如果是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是其他同学的家长呢?通过七嘴八舌的议论,把学生带到了“轩然大波”的氛围中,为后文的“抗争”做了很好的铺垫。 戚荣慧: 陈老师抓住关键词句解读课文,突破难点。课堂上陈老师抓住“竟然”、“挺”、“轩然大波” 等词语,在对话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恩科西的“顽强抗争”。还设计了“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既深化了文本的中心,又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了对关联词“不是?而是?”的准确运用。 蔡琴: 陈老师善于抓
8、住文中的语言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 如:“恩科西入学时,一年级的老师、家长们、校长会怎么说?恩科西会怎么想?他和养母会如何劝说别人?”通过语言描述来体会当恩科西要入学所掀起的轩然大波,深切体会人们对爱滋病患者的不理解与歧视,同时体会恩科西的坚强。 葛桂红: 课堂细腻自然,以情感人。 陈老师在课堂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很到位。无论是对字词品读的教学,还是对恩科西悲惨遭遇的渲染,以及巧用多媒体感悟恩科西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精神,每一个环节可谓考虑得极为细致周到。她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荡着学生的心灵,步步深入又分寸准确地体验并演绎着文本丰富的深层信息。置身情感的磁场,感动的情愫在学生心中,也在我们听
9、课者的心中悄然流淌? 王校长: 陈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采用多种方式读书,不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学生在品味语言、感情诵读和个性表达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不断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生命体验,在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过程中,实现了情智合力的生成。情智的天空是个宽广的舞台,是个生命的舞台,是个充满期待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是教师自我才艺的展示,不是精巧设计的追求,不是学生个性的束缚,而是孩子生命的灵动、情感的放飞、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每一个语文老师共同期待着,期待着给生命撑起情智的天空! 周校长: 执教者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让学生对主人公恩科西和艾滋病有一
10、个总的了解。然后围绕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一是“可怕”,二是“顽强”。让学生在自主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自觉地产生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读书重在感悟。在具体的感悟研读中,教者力求避免琐碎的提问,引导学生结合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确立了学生的自主地位。感悟不仅细致入微,而且绝不琐碎杂乱。 抓住重点词教学往往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了一些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思考,如,“竟然、挺、轩然大波、随时、悲观消沉、坦然、痛切”等等,这样做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北风和小鱼评课稿 听课评析: 北风和小鱼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肆虐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小鱼却不怕它,
11、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的情景。 王老师整堂课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师设计了多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后,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听到了什么,以及听了这些声音有什么感受;再如:让学生观察北风向梧桐树、草地、鸟儿吹一吹,梧桐树、青草、小鸟发生变化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通过看图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又如:“北风气急了,它怎么想,学着北风的口吻来说一说”等等,像这样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王老师课上还有多处。可以看出,整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
12、高于一般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平时王老师这样不断训练的结果。 王老师整堂课非常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十分善于煽情,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抓住学习重点。老师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投入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整堂课上自始至终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如:一开始,由“呼呼地吹”去体会北风的凛冽,王老师不仅仅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说了自己的感受,还让学生也模仿北风的样子来吹一吹,当学生吹得不够用力时,老师引导学生“北风吹得还不够大,再大一点”,全班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力地吹一吹,很自然地体会了北风凛冽,不仅化解了难点,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
13、极性;再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北风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王老师让学生来演一演北风的样子,模仿北风的样子来说说北风的话,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再进行朗读指导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只是,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上应是书声朗朗。还有,对于朗读的指导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有些地方,如“北风气急了,猛吹一口气”等处,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读就是读,得有感情,老师可以进行范读,让学生试着比较一下怎样读更好。篇二: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共10篇) 篇一: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
14、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心情也被感动着。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直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通过自己讲课,聆听不同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1. 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
15、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同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
16、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篇二: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语文的阅读教学担负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人文),有人认为它还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读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优美呈现
17、,体现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者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审美的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欣赏也可能因人而异。这位老师不仅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她能在课堂上很好地作出诠释,能再现情景用真实可感的美图,用优美婉转的描述。电子图像或许已经不是现代课堂上的新鲜之物了,关键在于使用者这次并没有生硬地进行展示,而是以图片为引,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入生活。三者的结合还颇为巧妙,如她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放在了一起并适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在理解“应接不暇”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像姚淑华
18、老师说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觉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师还特意把这篇美文中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为此她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编排成诗的格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些尝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静心一想:散文与诗歌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积累,如开头词语的“个性化积累”,如后段播放“城市之美”图片时的背诵。后来,她还不忘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自由发现。学生因此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也用各自个性化的发现回报了老师的“慷慨”,民主的气氛也因此得以营造。但老师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作为切入点,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文
19、本的写作方法抓细节,体现美。最后对季老的清塘荷韵的同步阅读和创意仿写虽然时间不足,但也体现了老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苦用心。 总的来说,这位老师的语文功底出众,专业知识全面,教学智慧丰富,学科视野宽。她在不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站在了较高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教学,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对于这篇文章,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一己之见。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这位老师很明显是重视美的展示,而轻其它。我却觉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非只是一篇纯粹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者是按照由景到人
20、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相比于美景,后者才是作者写作的主旨。也正是这样,才使本文与众不同,令人一读难忘。可惜,在课堂上,我没有看到老师对这一主题的深入解读和这一重点的突破过程。它被淡化了,很模糊地过去了。或许听完课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文本中德国风景的美,但却错过了这篇文章独特的魅力,结构性阅读方面有所欠缺,牺牲不小哇! 提几点不太成熟的改进意见: 1、 2、 3、 重新确定重点,更合理地设计教学,避免舍本逐末。 注意容量,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丰富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篇三: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今天上
21、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
22、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
23、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
24、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王淑军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
25、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淑军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
26、的阳光、自信,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
27、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军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8、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
29、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阳谷第二实验小学 武亚博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有
30、以下几点体会。 一、指导个性朗读 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老师先让学生找到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自己做动作,感受抡的力度,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不理想时,耐心指导,问:“他抡起斧头时会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开。”就这样引导学生带着这份决心再读,体会抡的力量。并通过范读指导学生重音轻读。比如:引导学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轻声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重音读。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体会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31、而累得倒了下去。赵老师边范读边让学生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当老师读完,问你们有什么感觉时,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几分钟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三、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时,赵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 赵老师教学过程中很注重
32、学习方法的指导,时刻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无论学生的程度是高还是低,无论学生体会得是深还是浅,他们都在品尝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收获着。 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我听了这节课后,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借助媒体教学,固然有它的独到的优势,但学生阅读文本还是要回归课本中来,近距离接触,或许效果更好。 2、 可适当添加小练笔。 看了罗老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匆匆一课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我深深地地感到,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了我校的语文课堂。 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
33、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与情感体验。 罗教师先设计了“谈话激情,导入读书”的环节,这就给这节阅读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生阅读情感上的基础。而后,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几个学科特点很突出的教与学的“点”。 1、是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个性地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可以说,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2、是注重
34、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匆匆这篇散文采取了多种修辞手段,用得精当。学生应认识这些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中有这方面的考虑。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堂背诵部分句、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设计。 尤为突出的是学习、积累与运用的紧密结合。学生调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法,学习作者的表达风格,结合自身对时光流逝,时光宝贵的真实体验,进行大段的读后语言训练,效果很好。 3、是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同时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
35、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那么,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课上,罗教师积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一方面,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引导学生读文,从文中内容想开去,适当延伸;另一方面,教师大胆扩展读书新领域。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了解朱自清这位现代著名作家的一些情况,课后,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读读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学设计中“延读”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体现了小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有趣。“品读、赏
36、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 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读各种修辞法的表达;三要品读重点句、段。赏析,教师把它融于品读之中,强调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婉惜;二悟旧时代年轻人已有觉醒又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心情;三悟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 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三、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这篇匆匆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比较规范且有
37、新意。尤其是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思考。但整体看,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设计注意教师的引导,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自悟会有什么困 难,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考虑不多,前面说“学习过程设计不够”就是这个意思。也许,教者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依点评者看,自读、自悟是根本,是基础,读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与互动。那么,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读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设计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样的教学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尊严听课评课记录 尊严听课评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 学写“尊”字
38、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来读一下课题。“尊”这个字你还在哪个词中见过它? 生:尊敬、自尊、尊贵······ 师:这个字在本课还需要会写,你觉得要将它写准确、写美观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注意中间的一个短横,上下部分要短一些。 师:好,下面请跟老师来书空一下这个字。(生书空)请同学们在田字格本上把这个字来写两遍,写完后同桌互相看一下,刚才说到的地方是否都注意到了。(生相互检查)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尊严,你认为什么是尊严呢? 生:要有自己的底线,要有自尊。 师:大家对尊严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相信通过今天所学
39、的这篇课文你对尊严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二、检查预习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 出示“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描写逃难的人的神态)2. 在文中是描写的哪些人的形象?(逃难的人)出示“逃难”“沃尔逊、哈默、杰克逊”这几个词读一读,说明这三个词一个是地名,两个是人名。 3.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件中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逃难的年轻人只有在工作之后才肯吃别人给他食物,最后成为石油大王的故事。) 三、理解重点语句 感悟人物形象 1.这篇课文题为尊严,在文中有一句话中提到了这个词,同时这句话也是杰克逊大叔对当时的哈默的
40、一个评价,谁能找出了给大家读一读?(生找到,读一读,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出示这句话,再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是本课中颇有深意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去深入地体味。像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会帮助我们理解得更加透彻。下面请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能围绕它提出什么问题?(生读,提问,为什么是说他是富翁,为何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3.要真正读懂这句话还要联系上下文,这里说那时年轻的哈默什么都没有,那他当时是怎样一个状况呢?文中有一句直接描写他外貌的句子,请大家找一找。(生找,指名读,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同学们,在这里描写这个年轻人的外貌就用了两个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你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生答,很饥饿,很贫穷,很可怜等等)请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我们还可以从这两个词中想象到在逃难的路上,他会遇到哪些困难?(没饭吃,有危险,差点死掉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度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
- 数据中心风险管理方案
-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物理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国际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阜阳师范大学《中国设计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泌尿系统感染用药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阜阳师范大学《外国音乐史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说课讲解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声乐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高考一轮复习:15位古代名人传记文言文挖空练习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总复习(全国)
- 2024-2030年中国电表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供应链管理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创意改善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应急救援方案
- 2024-2025学年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第1-4章)培优试卷
- 2024-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ICT行业经营状况及投资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细胞治疗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检测题(有答案)
- GB/T 44109-2024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治理实施指南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