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_第1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_第2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_第3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_第4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其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着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作为题材, 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歌曲为二段体,其中第3、4、 11 小节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有趣,使音乐更有动感,描绘了小溪流水欢乐奔流的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情绪转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结尾处的“啦”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优是小溪欢乐情绪的体现,仿佛使人看到了潺潺溪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景。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

2、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开始有独立见解,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通过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具有较好的识谱和视唱能力,体验、感受音乐和探索、创造音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音乐课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及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让学生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愉悦。设计思路基于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 “小溪” 这一主题,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歌唱实践为主体,情感体验为主线,通过“聆听小溪”、“歌唱小溪”、“演绎小溪”等环节,引领学生逐层感受、学唱

3、、表现歌曲,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抒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的深情爱意。在歌唱教学中,我从歌曲旋律入手,通过反复聆听、画旋律线、模唱旋律等方式,让旋律流进学生心中,然后采用 “师生合作唱”“随琴轻唱”“深情演唱”这一循序渐进的歌唱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唱歌,并适时结合歌曲教学将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进去,如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等节奏,以及一字多音的唱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把知识技能与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目标1. 学会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抒发对祖国的深情厚意。2. 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切分节奏、

4、附点四分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 引导学生模仿小溪的声音为歌曲伴唱,激发学生找寻生活中“美的音响”的兴趣,培养合唱意识。3. 引导学生用纱巾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溪流动,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及音乐表现力。5 重点难点重点: 指导学生用连音与断音唱法,以及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及弱起的演唱;用多种方式演绎歌曲。6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纱巾、打击乐器等。7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律动感受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和音乐一起流动起来吧!(课件播放小溪之歌,带领学生律动进教室)【设计意图】:律动进课堂,为学生营造一

5、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迅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同时为导入新歌作铺垫。活动2【活动】二、聆听小溪(一)感受小溪,模仿“叮咚”声1. 听小溪声导入。2. 请学生用纱巾表现各种小溪流动的样子。( 1)师:溪水会怎样流动?(学生表现,教师评价)(2)师:老师看到了优美的小溪、活泼的小溪、热情的小溪,现在就让小溪流淌起来吧!(音乐响起,带领学生用纱巾表现不同的小溪流,教师轻轻加入叮咚声)3. 学习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叮咚 叮0 | 口冬00 | ”师: 你听到了怎样的声音?这个 “叮咚” 声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2)模仿小溪的“叮咚”声,把节奏念准确。(3)指导正确的发声方法,把声音念好听

6、。师: 来把后背拉直,眉毛扬起来,面带微笑,声音在这儿(教师示范引导,让学生感受声音位置,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告诉学生要带着这样的感觉来歌唱)(4)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学生用“叮咚”伴唱,邀请两位学生模仿老师演奏串铃和三角铁进行伴奏。【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在找小溪、模仿小溪流动、模仿小溪的声音等活动中,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目的地多次聆听歌曲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要素,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为学唱歌曲、演绎歌曲作好铺垫。(二)学习断音和连音的唱法1. 展示各种小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各种小溪的水流有什么不同。(课件播放小溪的图片,

7、学生说出不同,水流有急有缓)2. 指导断音和连音唱法( 1 )(师边唱边用纱巾表现跳跃的小溪)师: 是的,小溪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欢快跳跃,它们的歌声也不同,你听543 0 | 1 032|1060 |啦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现在小溪的歌声是怎样的?是的,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溪,它的歌声轻快而有弹性。(课件出示旋律及图谱)( 2)师:你听,现在小溪的歌声又是怎样的?(师边唱边用纱巾表现优美的小溪)5 12 5 | 3 ?1 | 21 7 | 1 | 1 0 II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啦 啦(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上面的旋律及图谱)是的,小溪的歌声变得优美连贯了。( 3)引导学生听琴画着图谱默唱曲谱。(

8、师唱引导学生画图谱)( 4) 师生接唱曲谱,让学生体会断音的跳跃和连音的连贯,唱准X? X节奏,要关注学生的声音状态。( 5)随琴完整演唱“啦啦啦啦”一句。( 6)再次演唱,用纱巾表现不同的小溪。【设计意图】: 学习断音和连音的唱法是本歌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活泼跳跃的小溪和缓缓流淌的小溪中感受断音、连音的不同唱法,让抽象的音乐知识技能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并表现断音的轻快跳跃和连音的优美连贯。有趣的师生接龙演唱,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这一难点乐句。21 教育网活动3【活动】三、歌唱小溪1. 整体感知歌曲。( 1)课件出示歌谱,教师范唱歌曲。( 2)听后

9、交流:歌曲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是啊,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又充满童趣的歌曲,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下歌名。(引导学生高位置齐读歌名)2. 模唱旋律。( 1)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进行。师:小溪流水流出了一条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课件出示旋律),来,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吧(师边用lu 模唱旋律,边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你看,老师画的像什么?(小溪,波浪)你知道吗,这些不同的线条代表了小溪流不同的歌声,来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去感受与体会吧!( 2)随琴完整模唱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3)难点乐句指导:如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比较,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指导等。( 4)听伴奏完整模唱旋

10、律,并画旋律线。3. 复听歌曲,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了解歌词内容。(课件播放歌曲)【设计意图】:旋律是歌曲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从旋律入手,通过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画旋律线、反复模唱旋律等方式,熟悉旋律,感受旋律的变化起伏,同时在模唱中初步解决歌曲演唱中的一些音准、节奏等问题,分散难点,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4. 学唱第一段歌词。( 1)师生合作演唱第一段歌词。( 2)第一次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随琴演唱,要求:初步会唱)( 3)难点乐句再次指导:(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问题:(具体根据学生的学唱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A、指导一字多音的演唱。(重点指导

11、“倾听洗衣姑娘歌声”一句)B 、再次比较2 5 3 1 和 2 5 3 的不同唱法,唱准“早晨问候光明的太阳”一句。C指导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演唱。第二次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随琴演唱,要求:准确演唱)歌曲处理:A、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图谱,感受乐句的不同情绪。师:同学们,小溪流缓缓流淌于山间,然后汇入江河,奔向大海,它的歌声也不同,你觉得歌曲哪几句是优美连贯的,哪几句是热情舒展的,哪几句是活泼跳跃的?B、交流讨论:(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教师结合旋律线进行引导)是的,小溪流时而优美连贯,时而热情舒展,时而又活泼跳跃。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觉来唱一唱!C、 第三次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12、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随伴奏演唱,要求:有感情地演唱)5. 学唱第二段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2)师:你发现第二段哪几句唱法与第一段不一样?(3)指导演唱“像面镜子清凌凌”和“带着祖国的骄傲奔向海中”两句。(4)有感情地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6. 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歌曲的学唱分为初步会唱、准确演唱、有感情地演唱几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就让学生反复聆听、演唱, 采用模唱、听唱、 跟唱、 默唱等方法,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加以引导。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

13、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活动4【练习】四、演绎小溪1. 用纱巾表演。( 1 )引导学生用纱巾表现不同的小溪:优美连贯的小溪(飘动纱巾),热情舒展的小溪(甩动纱巾),活泼跳跃的小溪(抖动纱巾)。21c,nj,y( 2)边演唱歌曲边用纱巾表现小溪。2. 用“叮咚”声伴唱。( 1 )复习小溪的“叮咚”声,在教师指挥下进行练习。( 2)将学生分成两组,明确分工。( 3)师:同学们,让我们和小溪流一起快乐歌唱吧!(课件播放歌曲伴奏,一组演唱,一组用“0叮咚I叮0咚01”伴唱,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三角铁和串铃伴奏,尾声在教师指挥下一起用“ 0叮咚I叮0咚0I”做渐弱处理。)【设计意图】在有感情演唱歌

14、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用纱巾表现不同的小溪,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表演。引导学生用“叮咚”声给歌曲伴唱,渗透了多声部教学思想,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活动5【活动】五、课堂小结师:太美了,老师都要陶醉了!同学们,让我们和小溪流一起唱着快乐地歌儿,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一起奔向我们心中的“大海”吧!同学们,再见! (听音乐模仿小溪流的动作离开教室)教学反思: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着诗情画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聆听小溪歌唱小溪演绎小溪为线索,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进行教学,较好地把握了整个流程的时间,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首先,我带领学生听着钢琴

15、曲小溪之歌像小溪般流进教室, 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很快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聆听小溪”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听伴奏用纱巾模仿小溪流动的动作,听伴奏用小溪的 “叮咚” 声伴唱等多种方式的聆听,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紧接着我让学生辨别小溪的不同歌声,学习断音和连音的不同唱法, 再用纱巾表现活泼跳跃的小溪和优美连贯的小溪,通过多种方式的指导,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断音和连音的唱法,难点乐句也迎刃而解了。2在“歌唱小溪”环节中,我抓住旋律这一主线,通过反复聆听歌曲、 画旋律线等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我分为初步会唱、准确

16、演唱、有感情地演唱几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我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加以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在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歌唱声音、歌唱姿势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演绎小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用纱巾表现不同状态的小溪,接着又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 “叮咚” 声为歌曲伴唱,首尾呼应,学以致用。学生投入的表演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让学生感受了多种歌曲表现方式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尽情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比如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可以更丰富,教学语言还可以再严谨些等等,我需要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