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1页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2页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3页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4页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6 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页例3.教材与学情定位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1、乘法分配律在学

2、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系,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 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2、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导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

3、、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提炼,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难点:1.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 / 6 2.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2514=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个25是多少。 )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

4、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过程:2514100 25425 2510350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最后写+号)。 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10和254?(实际上是把14分成了10+4的和)师随生动:14分成(10+4)的和乘25指2514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可以画等号

5、吗?可以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2316=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1512=(10+2)25=1015+2152316=(10+6)23=1023+6231625=(10+6)25=1025+625现在还想等吗?1512=(10+2)25=1015+2152314=(10+4)23=1023+4231625=(10+6)25=1025+625生:相等。 师:为什

6、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个23是多少;右边10个23+4个23是多少。 两边都是14个23是多少,所以相等。 3 / 6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 (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20+3)37=(10+9)23=(32+25)

7、74=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 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屏幕红色字体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 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生一:(10+5)74=1074+574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

8、送给他生二:(10+7)52=1052+752生三:(10+9)24=1024+924生四:(30+2)52=5230+522设计意图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乘法分配律教案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51=(+)=引导出字母形式:(a+b)c=师:观察和班上和屏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4 / 6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

9、,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 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也可以写成a(b+c)=ab+ac设计意图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4+6)27427+627(14+86)391439+8

10、639(100+1)3710037+137362+562+262=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4判断:(1)(36+27)5=365+275()(2)(13+79)12=13+7912()(3)(34+61)43=3461+43()(4)(2+4+3+1)5=25+45+35+15()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情景剧:生活中的握手问题: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

11、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5 / 6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师:透露个小秘密,这是我们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距离我们还很远,而我们却掌握了这个规律,最后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在全校领导和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乘法分配律得到了比较好的呈现和展示,课堂中展示了如

12、下几个亮点:一、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渡到乘法分配律是可行的。 自我感觉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碰到乘法分配律问题完全可以退一步,来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譬如学生碰到10137 9926等等类似的题目计算起来将更加游刃有余,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错误的发生。二、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的自然过渡。 这样的设计与执行,教师的导引学生的观察,而后的给左写右,然后的仿写,说一说。 整整操作过程以庞大的数据说明问题,很大程度上自然有序的实现了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这个阶段奠定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基础的理解和其字母形式的最初也是最真实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知识连续性的发展

13、和练习中的应用。 三、情景剧的适时引入,促使学生认知更上层楼生活中的握手问题与乘法分配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在判断部分加上情景剧,其主要目的是提前的预见性,在学生没有形成问题的时候,我们预感到这里会出现问题而提前预设,从而生成学生的纠错能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四、评价给力,激发学生思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评价,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给力的动作都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教师的鼓励,给自己的鼓舞。 正是这样的兴奋才能促使孩子又不断地想法不断迸发出来,去发展,去实现教师所希翼的内容甚至还能出现更高的突破性发展,这正是良性评价的优点,也正是我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这只需

14、要我们教师适时的适度的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良性的评价,而不是哗众取宠,为了评价而评价。 6 / 6 存在不足:一、细节之处仍存有瑕疵。个别之处感觉总是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感觉放不开,不敢放开,这样的感觉制约了课堂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做好积淀的同时,给学生一个个升华的机会和时间以及空间,让他们真正的能够当家作主,用他们的语言进行阐述,进行思考。 二、落实上面书写部分xx弱化。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不听课现象,我大力落实学生听课制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关注黑板,关注教师,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 这样确实提高了学生听得质量,课下反馈,学生听得不错,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长此以往对学生反而会造成另一个极端的不良现象,这更不是我想要的。 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提高自己课堂组织能力,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机会和机遇,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能够玩的开心,听得进去,说得出来,写的正确。 保证人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研修将全面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