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作业】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作业】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作业】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作业】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场经济【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跟踪检测|基础达标练|1 .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A.七大B.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大解析:选C根据“明年”“建国三十周年”可知,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建国二十九周年时,即1978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排除A、B、D三项,故C项正确。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D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此会议之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故D项正确。3 .1980年,美国记者尤布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已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重新定位个体经济的价值解析:选D材料中“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反映了个体经济在城市的恢复和发展,说明当时对个体经济的认可,故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

3、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中国已从法律上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故B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发展,故C项错误。4 .1984年,中共中央规定“允许务工、经商、从事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此规定()A.加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B.表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C.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D.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活跃解析:选D为了满足当时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户籍改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流动,这满足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故B项排除;材料的重点不是强调农业的发展,故C项排

4、除。5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调整工业布局B.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D.鼓励租赁经营解析:选C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6 .下图为1986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这说明()A.社会经济富有活力B.经济体制出现剧变C.商品市场非常繁华D.民众生活有重大改善解析:选A从示意图可知,当时商品销售出现多种途径,出现多种社会经济成分,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活力,故A项正确;由示意

5、图可知,当时公有制企业零售总额占多数,说明经济体制并没有出现剧变,故B项排除;仅凭零售总额的构成比例,无法得出商品市场繁华和民众生活改善的情况,故C、D两项均排除。7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指的是()A.中共十四大B.邓小平南方谈话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解析:选B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A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共十四大提出,故C项排除

6、;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8 .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D.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199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导致了下海创业,故B项正确;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故A项排除;对外开放战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故D项排除。9 .1955年11月我国

7、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所有制形式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解析:选B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B项正确。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21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自()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解析:选D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

8、化,但是当时我国确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故排除B项;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故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能力提升练|11 .它“使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格局,从而使得农户在生产经营、产业结构的选择上都以市场为依托”。由此推断,材料中的“它”()A.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C.加速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化D.推动了

9、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解析:选D材料中的“以市场为依托”说明农业生产是面向市场进行的,因而密切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故D项正确;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但这不是材料信息所体现的,故A项排除;材料信息说明的是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而不是生产发展的程度,故B项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排除。12 .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A.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

10、离解析:选B材料信息说明政府为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下放权利,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结构指的是农、轻、重的比例,故A项错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1984年确立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则,故D项错误。13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33.92703.72850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据王玉茹中国经济史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理论

11、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C.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解析:选B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故B项正确;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A项排除;中国始终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故C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故D项排除。14 .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都很显著,而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这主要是由于()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C.工农业实现了同步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解析:选D1

12、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波动幅度减小,故D项正确;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不断提高,这无法解释材料现象,故A、B两项均错误;工农业是否同步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减弱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说:“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

13、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材料二: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1)据

14、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当时存在的不足之处。(2)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表现在哪些方面?(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国企改革。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可得出,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由“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可得出,设备陈旧;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可得出,缺乏技术人员;由“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企业存在政企不分,企业缺少自主权等问题。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可得出所有制形式;由“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得出经营目的;由“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可得出利润归属;由“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