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届高三佛山联考(二模)全国卷语文标杆作文及评分说明 ( 南海区 )一、材料及题干的解读写作题题干材料分为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以我国文学的源远流长引入,然后直接给出 8 个关键词,要求任选两词来写作,写作目的是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第二段文字对此作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明确 要求所选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作文题是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有两大写作任务:第一个写作任务:从8 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个,并且两者必须形成有机关联。 8 个关键词,大致从“视野特征” 、 “表现形式” 、 “风格特点” 、 “意义影响”来分类,考生可以关注到材料提供的关键词的分类特征,也可跨类别来选择关键
2、词,只要能够形成稍有逻辑的联系即可。 具体逻辑关系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考生可以选取心目中的关键词,用关联词造句形式来表达对中国文学的感悟与认识。第二个写作任务:两个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的目的,是要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中国文学的概念范畴较大,考生重点要写的是“自己” ,要写出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的个性化。概念的理解参考 如下:“人民性”是中国文学在内容视野方面的特征,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 “世界性”既可以指中国文学在内容和表达方面与世界的接轨,也可指把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普遍性,当然也可理解为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浪漫”与“现实”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传
3、统,是中国文学表现主题的两大表现形式。 “浪漫”侧重于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现实” 侧重于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当然,考生也可把这一组词理解为中国文学的题材特征。 “瑰丽”形容文辞华丽,参照“浪漫”与“现实”, “瑰丽”也可理解为中国文学的形式特征罢。“现实意义” 和 “深远影响” 是就中国文学的作用而言的。 “现实意义” 与 “现实” 稍有理解上的重合,准确来说, “现实意义”应该指文学在当时的社会功用,也可指文学在当今时代的社会功用。 “深远影响” 既可指文学对后世的影
4、响,也可指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看,又与“世界性”稍有重合。二、评分标准从题意和表达的角度确定本次作文评改的标准:一类卷 54-60 分。 选择的关键词形成了有机联系, 写出自己 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深刻。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材料与观点一致,语言有文采。二类卷 48-53 分。选择的关键词形成了有机联系,写出了 自己 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中心突出,内容较充实,结构严谨,材料与观点一致,语言流畅。三类卷40-47分。45-47分。选择的关键词形成了有机联系,写出了 自己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材料与观点较一致,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40-44
5、分。选择两个关键词,但两者 关联不太明显 ,或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较为浅陋。中心较突出,内容较充实,材料与观点较一致,结构完整,语言比较通顺。四类卷 36-39 分。选择两个关键词,但两者 没有什么 关联。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较为浅陋。中心不太明确,内容单薄,结构完整,语言比较通顺。五类卷 36 分及以下。选择的关键词只有一个, 建议最高不要超过 36 分。 不选择关键词,或表达的不是对中国文学的感悟或认识, 36 分以下。注意:如果文章选择了3个或以上的关键词,只要是以两个关键词的关联为立意基础,其它关键词只起补充作用或一笔带过的,不可视为未完成写作任务。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
6、起炉灶的,才在 36分以下打分。字数不足的文章: 超过 600 字不足 800 字的文章, 每 50 字扣 1 分; 不足 600 字的文章, 不超过 30 分; 不足 400 字的文章, 不超过 20 分; 不足 200 字的文章,不超过 10 分;缺少标题扣 2 分, 只写标题得1 分。三、标杆文章一号文: 静水流深泱泱举国五千年文明, 成就文化一片余韵悠长, 都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对于中国文学,余以为是质朴共瑰丽一色。中国文学的每个汉字都如一滴水珠,汇成一条条涓涓细流,编成婉转的文化长河,构成一片波澜壮阔的文学海洋。中国文学,或质朴如静水,或瑰丽如流水,共同构成了深厚
7、如海洋的文学成就。静,是外观的姿态,是质朴沉稳的态度。中国文学的质朴源于远长的农耕作业,哲学上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是农业大国,是故白居易在观刈麦如是写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生动而形象地反映农民的生活;中国还是个君子之国,这体现在文学的质朴上,四书五经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风骨, 三字经 、 弟子规启蒙孩童的道德修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文学的质朴与沉静滋润着每一个愿意翻开它们的文人,在静默中修养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流,是内存的力量。翻开静默的中国文学,接受文学的洗礼,感受文学的瑰丽。这种瑰丽,源于文人内心对美好的追求,对国与家的信仰,对自身的修养。品读使至塞上
8、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边塞的壮丽;咀嚼“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受战场的惨烈和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聆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感受心系天下的无私和对更高品行的追求。中国文学的内存是家国情怀,在每个文人的骨肉血液中流动,为每个有识之士传唱。深,是蕴藉与深邃。或质朴或瑰丽的中国文学著作编织成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庄重的文化成就,更重要的是蕴藉其中深邃的中华民族精神。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表达传递的是对国与民的忧虑;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贞不屈;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权贵的冷眼相看和对民众的无私奉献。中
9、华民族精神孕育在中国文学之中,熔铸华夏儿女的风骨,滋润干涸的心灵,培育社会责任感,可见其深邃。质朴与沉静,瑰丽而震撼的中国文学,如静潭,润物无声;如长河,掀起水花,涤净万物心灵;如汪洋,洗礼精神,打磨风骨,昭示博大与顽强。简评:文章选取了质朴和瑰丽这一组有明显对应关系的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学质朴和瑰丽特点的感悟。 “中国文学,或质朴如静水,或瑰丽如流水,共同构成了深厚如海洋的文学成就。 ”作者巧妙地以“水”为依托,把中国文学质朴与瑰丽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足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文章对质朴与瑰丽的特征理解准确,尤其是第五段写到了这些特征共同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挖掘了题意的深度。全文内容
10、丰富,中心突出,表达流畅。 评分: 55 分二号文: 于浪漫中展现质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从屈子那香草美人勾勒出来的浩瀚诗篇中,中华文学那浪漫玄妙的气息跃然纸上。但细细品之,一心向善,渴望明君赏识,那样质朴而纯真的感情, 又从浪漫美妙的诗文中流露 这正是传奇的中华文学, 浪漫之手法与质朴之情感共存,以美妙华丽的笔触,去勾勒人民心中那单纯而朴素的思想感情。“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像仙人那样凌驾于青云之上,是一种多么玄妙的场景,仿佛只有梦境之中才能见到,但在这富于幻想词句背后,何尝不是诗人想要追求自由,去摆脱烦恼的朴素愿望呢?是的,华夏民族绵
11、延千年,社会历史千姿百态。人们于社会生活中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喜怒哀乐,再加之劳动人民那丰富的想象力,一场外表华丽而内容朴实的文学盛宴便从中诞生。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以富有浪漫精神的诗词歌赋,去展示他们心中质朴而单纯的美好愿望。充盈着浪漫气息的中华文学,是人们用以表达个人纯真理想的舞台。质朴的思想是浪漫的文学的摇篮,而浪漫的词藻又时时闪耀着质朴思想的光芒。还记得那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年代么?社会一片死寂,吏治的迂腐和黑暗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于是人们开始向往自由和冒险,渴望冲破束缚,一部极具浪漫主义之奇妙气息的西游记便顺势而生。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孙悟空,迂腐守旧的唐僧,眼看着
12、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他们的存在,正是普通百姓那渴望挣脱思想枷锁,追求个性与自由的朴素无比的内心的写照。那样一部极致浪漫的中国文学啊,以人们最质朴真实的情感为根基,开出浪漫与炫丽之花,在它历经的数千年不朽之中,又无时不刻不在闪耀着人民心中质朴文化的精神之光芒。“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个多么豪迈的诗人形象展示在我们眼前,而它不过是一颗向往自由和洒脱的质朴的新; “人数有情泪沾襟,江水江花岂终极。 ”再夸张和口人心弦的画面,也不过是诗人悲恸之情的写照,而喜怒哀乐,正是人类共有的质朴而真实的情感!华夏文明仍在延续, 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仍在熠熠生辉, 而中国的文学依旧那样, 于浪漫之
13、中展示质朴!简评:文章作者的观点为中国文学“于浪漫之中展示质朴” ,所选关键词能够形成有机关联,而全文也就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中心比较突出。文章对观点的分析比较到位,有理论阐述也有具体事例,同时也有作者自己的思考。从表达的角度看,文章表达较为流畅,遣词造句都比较准确。不足之处在于内容还不够丰富。 评分: 54 分三号文: 展民族气派,赢世界共鸣当文学遇上中国,便诞生了璀璨辉煌的中国文学,从诗经到红楼梦 ,从屈原到鲁迅, 中国文学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它是人民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展现民族气派,赢得世界共鸣,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共光,为中华文化书写郁郁华章。中国文学具有人民性,它从
14、人民的实践中来,它是由人民创作、传承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如琢如磨,如切如磋” , 诗经的佳句传诵至今;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人民的勤劳与艰辛; 从红楼梦 到生死疲劳 , 不都是取材于人民的生活与实践吗?中国文学之所以是中国人民的,是因为它以小见大,刻画出中国人民爱国、勤劳、坚毅等民族性格,展现了我们“天下为公” 、 “大道至简”的民族信仰,中国文学如同中国民族般,有骨气、有血性而又寻求和谐,讲求中庸。中国文学,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精神品质,展现了中国气派、信仰,又引导中国人民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中国文学具有世界性,它的优秀不仅是因为展现了本民族的气派
15、,更是因为它引起了世界的共鸣,也让世界人民为之喝彩。两百多年前,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就曾褒扬中国儒家文化,并将其列入自身的思想体系,对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如今,联合国大厅的画壁上正镶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译文;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斩获雨果奖, 中国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更是有穿透力的:它表达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展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梦,让世界人民与中国文学不期而遇时,也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引发共同的思考。中国文学,既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中的无价瑰宝。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自豪于能在中国文化的滋养哺育中成长, 自豪于自身也可
16、以矫健自信的姿态属于我, 属于中国人民, 乃至世界的中国文学。作为学生,也当自觉挑起传承中国文学的匠心精神,弘扬中国文学的民族气派的责任,主动推动中外文学的交流借鉴,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中国文学,展民族气派,引世界共鸣,愿与君共勉,坚持人民性,愿与世界人民共享,展现世界性,继续书写中国文学的锦绣华章。简评:本文选取人民性和世界性两个关键词来谈个人对中国文学的感悟,两者的深度关联阐述较为合理。文章结构清晰,有分论,有综述,表达也较为流畅。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个别材料使用不是很恰当。评分: 52 分四号文: 受人民之光,照亮四方中华典籍,为世界存留之丰、规模之大;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17、,从诗经到红楼梦无不反映着人民的呼声,为中华儿女、各民族之林带来深远的影响。诵诗经中的风雅颂,可窥见先秦时人们朴素的生活,可知他们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吟唐诗宋词,可看见鼎盛的封建社会下百姓的生活多姿多彩,安居乐业;中华古书典籍中,一本本经典文学无不是再现历时历代百姓的生活,无不是记录他们那个时代的追求,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可见中国文学以人民为导向,关注并深入百姓生活,展现人民生活的时代性。回顾当下,亦是如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用其魔幻的笔法,结合乡村农民的生活,创造出红高粱 。 “人民性”的中国文学,亲民的作家,正为中华文化谱写独特的“人民乐章” ,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俗话说
18、“文以载道” , 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体现着鲜明的民族性。 从西汉至今,儒家经典为人们代代传诵,为代代中华儿女接纳并熔铸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其中的“仁义礼智信”更是鞭策着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未断绝,更是融入到时代的精神之中,从康梁呐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并为国争斗到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学所承载的精神理念影响着不同时代人的交往行为、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当中国文学自信地走向世界时,它给世界各民族文化添上一笔色彩。看,唐诗为外国人吟唱,儒经为外国人所研究,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际,中国文学以昂扬的姿态给予他们我们深远的影响,照亮四方。中国文学以人民为导
19、向,给予各国人民及中华儿女深远影响,是因为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在弘扬中华文化, 树立文化高度自觉与自信的时代之下, 亲民且泽被四方的中国文学更是一助燃剂。诵各家经典,读中国文学,增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产生持久不衰的影响。其“人民性”必将为更多作家所遵从,其“深远影响”必将影响千秋万代。中国文学受人民之光,照亮四方。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现于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所承载。简评:文章以“人民性”和“深远影响”为立意支柱,看似没有关联的关键词在作者笔下具有了有机的关联。 “中国文学受人民之光,照亮四方。 ”文章中心突出,较好完成了写
20、作任务。同时,内容上旁征博引,语言上表达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开头没有很好地点明关联。 评分: 50 分五号文: 现实与浪漫文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诚然,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学也随着演变,其中的现实与浪漫让我感受至深:浪漫是现实的延伸,而现实与浪漫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纵深发展、繁荣。纵观历史长廊,现实与浪漫是多么显著的特征;春秋战国,一个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铸造了现实与浪漫先源。南方,充满现实主义的诗经 ,而北方,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楚辞 。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让我深感封建时代动乱中爱情的现实之残酷;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21、民生之多艰” ,把屈原对现实的愤懑以浪漫主义式方式表达的淋漓尽致。 来到唐朝, 其诗歌中的现实与浪漫更是让人动怀:盛唐时期的李白,即使人生不得志,可我们总能感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旷达与乐观;到了中唐、晚唐,唐朝开始衰落,盛世浮华已渐逝去,辞藻的华丽浪漫也渐渐现实化。杜甫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把唐朝的衰落充分体现于诗歌中的感伤与无奈。盛唐之华丽、浪漫与晚唐之写实、现实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时代社会在变,人们的环境在变,人们表达诉求的方式也自然而变。在现实与浪漫不断转化的历史长廊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渊源,中国文学的根基与灵魂。
22、再细数今朝,现实与浪漫的运动变化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光明未来。在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历程中,充满了曲折与不堪,可却正是在这转型时代,孕育了超级大文豪 鲁迅。鲁迅,一直被我们称为“笔头上的革命者” ,其锋利的语言,堪比刀枪利剑。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现实的批判,可再细细品味一番,这其中不也溢满了浪漫的味道吗?他批判社会中“人吃人”的现象,而他是用大量夸张、比喻、象征等浪漫形式表达出来的,在现实中充满了浪漫色彩,而在浪漫中又能深感现实之悲痛。再说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的魔幻现实主义更是现实与浪漫的组合体,让中国文学发展走向新高度。纵古观今,不难体现中国文学之现实与浪漫,更是不难感悟二者
23、之间的联系之深切。现实与浪漫,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而现实与浪漫将不断发展, 不断推动相互转化, 将现实与浪漫融为一体,让中国文学更加繁荣,让中国文学更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简评:文章的观点是“浪漫是现实的延伸,而现实与浪漫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纵深发展、繁荣。 ”中心突出,较好完成了写作任务。不足之处在于第二段所列举材料近乎罗列材料,有点重新表述文学史的感觉。 评分: 48 分六号文: 中国文学,给人民以慰藉中国,地大物博,作为华夏子女,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在这辽阔的疆域里,中国文学同样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辉煌而悠久的历史,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相比中国文
24、学所具有的浪漫,质朴,瑰丽,令我所甚深的是其所具有的人民性与现实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学不变的,是给予人民以精神力量,让他们更好地面向未来。文学创作,必然离不开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又必须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活动中。中国文学也不例外。从诗经的“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展现关雎女子采菜的动容,再到狂人日记的狂人口出狂言, 最后到莫言的 红高粱 展现上世纪的农村风貌。 这些无不立足在当时人们行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一个经历了封建,解放的国家,深知人民的重要性,这也在中国文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文学是人民创造的文字,也反过来影响着人民,在黑暗中射出一片光明,在干旱中洒下一场大雨,在炎热中开
25、拓一片阴凉,让人民得以生存。所以,中国文学也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文库中的瑰宝,也是生活中的调剂品。读论语 ,深知做人要“三省吾身”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中国少年说 ,坚定忠于国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千年一叹 ,理解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更懂要维护和平。时代发展太快,连背景也不再留下,唯独中国文学以顽强的毅力,穿梭千百年,仍然给生活快节奏的人们一个难得的机会,放慢脚步,体会中国文学的人间百态,然后推动人们继续以顽强之身迎接生活的挑战。中国文学里,蕴含了从古到今无数代中国人的血与泪,他们以悲痛的哀嚎,或以喜悦的欢呼,一直警醒国人:要敢于面对生活的难处,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然而
26、,现代人似乎对中国文学失去了兴趣与信心,特别是对中国的古典著作。缘何如此?或许快时代下的人们的心灵难以恢复平静,或许科技的强大让人们遗忘了古典, 但我仍相信中国文学的魅力犹存。 中国文学还需要继续向前, 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困惑,借助科技,让中国文学大放光彩,推动时代发展。中国文学,是国人灵魂的一部分,是给中国人民以慰藉的文学。其人民性与现实意义是不可抹掉的。正如余光中所说: “祖国的山河, 文化, 历史都是我的 怎么当也当不掉 , 祖国的福祸荣辱是我的 胎记 ,怎么消也不能消除。 ”中国文学永远都是立足人民,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释放它巨大的能量。简评:文章选取了“人民性”和“现实意义”两个关键
27、词,这是题干中稍有重叠的词语,因此文章的切入点虽然集中,但思辩性不强。写作任务是完成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稍有不足。 评分: 46 分 七号文: 文学之光照四方在浩瀚的文化星空里,中华文化脱颖于万千星辰,屹立于星河之上。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用它的光芒装点了我们的中华,才使它光照四方。从诗经到红楼梦 ,中国文学的长河从不乏魅力四射的精彩篇章 有“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三国演义 ,有神魔鬼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游记 ,更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的 红楼梦 。 笔者认为, 精彩如斯的中国文学, 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 留芳百世, 必然与其具有的 “现 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特点密不可
28、分。中国文学之于当下,有着它独特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学之于后世,又有着它穿越历史长河,代代留传下去的深远影响。如在诗经中,我读出了那份“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生活礼赞;我读出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和睦家庭;我读出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的美好爱情。这些,都市诗经中的精华。它们之于当下,有着歌颂劳动者辛勤劳作,家庭和睦相处,对爱情追逐的美好向往的现实意义。之于后世,它又能将书中的这份朴素的生活真谛传承下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再如 红楼梦 , 或许人们更多地看到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的恩怨纠葛。 但在我看来,书中对黑社会及封建礼
29、教的辛辣批判才更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在清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同样,在当代社会,如宝玉和黛玉一般敢于冲破世俗牢囚,张扬个性,更是当代青年的作派。书中的这种属于个性的精神,也将会对下一代的青年人产生深远影响,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再观清代袁枚的一首苔 ,在经典咏流传上让它大放异彩。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照亮了乌蒙山区孩子们的心灵。这短短的几句诗,却给了孩子们莫大的勇气,让他们明白,即使生活已定,但选择生活的方式亦可以由自己选择。它之于当下,有着催人向上的现实意义;之于后世,则是传递了这种昂扬向上,挺立于世的傲骨风气,对诸如山区孩子们产生深远影响。中国
30、文学的光芒万丈,在其中蕴含着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护航下,它必将照亮未知的远方!简评:中国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作者的笔下得以具体呈现。作者以诗经 、 红楼梦和台为例,共同阐述了中国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联仅停留在浅层的关联,文章并没有进一步挖掘内涵。 评分: 45 分八号文: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及影响从小时候,我们便开始了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与进一步认识。 弟子规 、 三字经 、 西游记等中国文学作品早已让人耳熟能详。 众所周知, 我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上至 诗经 , 春秋战国, 下至现代文学, 二十一世纪。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文学早已不是闭关锁
31、国了。而是它早已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人民感受着中国文学的魅力。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世界性其实是一个范围词,它不仅凸显中国文学涉及世界的范围广,它还凸显出中国文学拥有世界性特点。儒学是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主流,然而它的“仁”却是不仅适用于中国,就连全世界都适用。孔子 这位春秋战国时的伟大思想家也已经让千家万户所熟知。在世界上,外国友人为了纪念孔子和学习他的丰富而又具有影响力的知识文化,世界各国纷纷创办来了孔子学堂,学习中国优秀文学。可想而知,中国文学在世界是多么具有影响力,也可以得知,中国文学有世界性的特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中国文学其实是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的主干部分。就如中国文学是
32、一颗仍在成长的参天大树,而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则是它的叶子。中国文学仍旧发展,对现代文学、乃至各种类型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它能让各式文学中体现中国文学的特性,让它去影响各位读者,它仍旧会在世界文学中有巨大的影响。就如莫言的诺贝尔文学艺术奖一般,这个奖项不仅是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创作的一种肯定与欣赏,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中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未停止,对世界仍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可是,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应是积极的一面,而并不能是消极的体现。例如中国古时候的二十四孝图也是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但它对世界不能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因为它是属于过去的封建社会,而不是现在如此开明的二十一世纪。再者,中国文学应有更多的优秀文学来为他装饰,该文学应当体现中国文学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住宅装修设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权许可协议合同范本
- 采购蔬菜监狱2023年大宗伙食物资政府采购项目
- 包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李瑞教学课件
- 2025年度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猪场养殖设备合同协议
- 白酒体验店合同协议
- 电动车采购合同协议
- 特殊教育干预合同协议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英语4月二模质检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养老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公开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预防触电知识培训
-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生产车间主管月度工作总结
- 京瓷哲学学习与应用课件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手机终端采购合作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