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题1:强化目标意识 提高课堂效率 一、问题的由来 了解背景: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针对教学效率明确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语文,却是大多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所谓不过关主要指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作文基本能力,没有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能力。 例如:背诵。在前年青年歌手比赛,一位美女歌手在基本功考察中,枫桥夜泊顺序打乱,叫歌手把它读出来。歌手竟答不上来。口语交际中如某些领导怎么读报告,学校的总结都是废话套话。引发了一次讨论。 从教学现状来说,仅就阅读课而言,虽然取得了不少进步,但课堂目标不明确,内容庞杂,解
2、读浅表,形式主义盛行,效率不高的顽疾仍然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雨点一课教学(南京):第二课时 教师问:雨点在干什么? 生睡觉。 师:什么叫睡觉? 学生说不出来。 师:做一个动做,学生做。 师:一起来睡觉,体会睡觉的感觉。 学生一起做睡觉的姿态。 师:能来读一读,把睡觉的感觉读出来吗? 课后老师请高老师评价,高老师说了五点优点,没办法说了一个意见(或问题):睡觉这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这里大家都懂,用得了教吗?我们要教什么?要教学生弄不明白的东西。 词语的意思应该理解体
3、会,词语的意思有三种: (1)字面意思:语言通常的含义和正常语法体现出来的意义。 (2)文体意思:借助上下文产生的特定含义。 (3)情景意思:借助语言和社会环境表现出来的潜在意思。例如2005年高考题目,就是由山水引申出文章,让学生写一篇作文。 二、原因分析: 1、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学科本题的泛化,二是教学目标的分治。 什么是语文,高老师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什么诗意语文,什么情智语文,什么深度语文,都不能离开语文文字。鲜明的比喻就是裤子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裤子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喇叭裤子,运动裤子,太子裤子,无论
4、怎么变都有一点没变,就是裤子有两条腿。 2、教学目标的分治从而造成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评价标准的离散,负担过重,效率并不高的被动局面。 例如我们现在的课其实可以分为三种:课标课、平常课、考试课。 就以平常课来看我们老师大都是一捅到底,讲完最后会说:讲的我都讲了,会不会是你们的造化。再说考试课,作业成堆,一张张试卷,一黑板一黑板的写。我认为要把这三张皮溶为一体。 三、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思路: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功能。 目标有外显和内隐之分,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同一
5、个事物的不同存在方式。 外显目标是内隐目标的载体;内隐目标是外显目标的内核。内隐目标的实现,是在外显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完成的。 (一)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外显目标 1、识: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其中2500个左右的字会写; 2、写:写字规范、整洁,有一定速度; 3、读:拥有基本的感受、理解能力。六年的阅读总量在200万字以上; 4、背:拥有较为扎实的语文积累,能够背诵优秀诗
6、文200篇以上; 5、说:能在交际活动中用普通话明白、有礼貌地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6、作: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在40分钟内写出400字左右,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注意我们对作文的要求现在明显都高了,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作文,带回家写是他爹妈的作文) (二)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内隐目标。 兴趣、习惯 我们也许用不了一年就把孩子教的不喜欢语文了。一次我问学生:最喜欢上什么课?生说:最喜欢公开课,老师不骂人,说错了老师还摸拟的头,还鼓励继续说。我看到公开
7、课上老师都是笑着的,但总觉得老师的笑是不自然的。 四、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目标要整合 (二)教材要钻研 (三)训练要扎实 (四)拓展有有度 第一:整合教学目标。 一是以课标要求为依据,努力寻求课标、教材、考核的共同指向,并以此作为教学重点。 二是明确不同学段的要求和重点,形成低、中、高衔接,不断提升和发展的目标体系 低年级阅读课的“四个必须” 1、必须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朗读课文; 2、必须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
8、: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教学重点; 3、必须把理解定位在适当程度: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和诗歌; 4、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加强有关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 中年级阅读课的三大特点 第一点:读书能力 坚持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能略知大意,能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第二点:理解能力 一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可以借助上下文理解,可以联系学生的已用经验,可以借助工具,如表演、图画、投影、辞典等。什么叫关键词句?
9、 1、引起相关话题的词句。如掌声中的关键词句就是掌声 2、凸现课文内容的词句。 3、钩起内部联系的词句 4、阐释课文主题的词句 5、表明观点态度的词句 二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内容要抓好,考好。 三是了解、体会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点:积累拓展。拓展阅读范围,增加有效积累,为课外阅读示范、引路。 高年级阅读课的三个延伸点
10、 第一点:读书能力,在继续抓好朗读的基础上,提高诵读能力,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 第二点理解能力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思,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含,体会表达效果。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议论、说明、抒情、叙事、描写是表达方法)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不同体材的能力。例如蝴蝶谷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往往会在语言文字的优美上下功夫,而忽视了说明文的影响。 第三点:继续加强学生的有效积累,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基本能力。 第二:教材要钻研 要以课
11、标要求为依据,以教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和范例,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选择标准,开掘和利用教材的资源。(此处高老师略讲) 第三:训练要扎实 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依据范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组织、引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语文实践中,去实现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怎么进行训练?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构建阅读的话题(低年级更重要)中高年级以检查课前预习(主要是认读生字词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情况为主。(一般不超过5分钟) 2、初读课文:低年级要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810)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
12、地朗读课文。中高年级要逐渐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关键词句、层次、要点及主要内容的能力。(20分钟) 3、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低年级要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下解决问题,中高年级主要通过课堂反馈预习情况来完成。 4、课堂练习。低年级以有指导的练习写生字和写话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适当增加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 (课堂上我们的阅读课不读说的多,交际课却不说,讲怎么说,作文不做,只讲,写字不写,老师讲怎么写)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20分钟) 低年
13、级一了解词句的意思为主,中高年级以把握关键词句的作用,课文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为主。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中高年级对背诵的内容、篇幅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4、课堂演练(低年级仍要以写字和写话为主,中高年级段可适当开展欣赏、评价的尝试) 没有模式不行,但模式不能模式化。 第四、拓展有度 处理好五对关系: 1、正确处理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2、正确处理基础和拓展的关系。抓好基础再进行拓展,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正确处理情趣与常规的关系。 4、正确处理主要和辅助的关系。赞
14、成使用多媒体,但多媒体要用之得当。 5、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主题2: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 一、 目标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 功能:目标的主要功能是导向、激励和检测。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 (一)具有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 (二
15、)拥有一定的语文积累; (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 (四)在以上进程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是指: 1、感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拥有默读、略读、浏览的本领。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在300 字以上,并不断提高识记和概括的能力。 2、理解能力:拥有理解词、句、篇表达了什么和怎样表达的基本
16、能力,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联想、想象的能力。 3、辅助要求:一是拥有快速、准确辨认音节的能力;二是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书;三是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一定的语文积累是指: 1、累计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理解、熟记一定数量词语、成语、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认识基本的句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3、背诵诗文160篇(段)以上,其中低年级50篇;中年级50篇;高年级60篇。 (三)一定的阅读量是指:
17、 小学六年累计的阅读总量在175万字以上( 课文总字数大约30万字左右;课外阅读的总量在145万字以上:其中低年级达到5万字以上;中年级在40万字以上;而高年级则应在100万字以上)。 将以上的四项综合,“ 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当是阅读教学的归宿,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小学与初中阶段。 要真正落实 “九字诀”高老师给出了七条建议: 1、浓浓的读书氛围; 2、课内外紧密结合;
18、60; 3、刚柔相济的制度; 4、基本的物质保证; 5、教师的示范引领; 、多方的协调共管; 、经常的读书活动。 三、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1、诵读感受: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不错字
19、、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朗读(诵读)课文; 2、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教学重点; 3、理解应用: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低年级理解的重点 一是了解相关词句的意思。这类词句通常有三类:一是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20、 二是明确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对相关词句的了解及课文的内容的把握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熟读背诵: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二)中年级段的三个加强点: 1、感受识记: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注意边读边想(识记与概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2、理解应用:一是理解词句的
21、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二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三是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内容 复述 中年级的理解重点 一是要明确课文的要点及其联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感知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是要明确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思并关注它们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关键词句 1、关键词句的界定
22、60; 所谓关键词句,就是指课文中能反映主题、概括主要内容、暗示课文的思路、标示句段之间的关系,对课文表情达意至关重要的词句。 2、关键词句的类型及作用 、反映课文主题 、凸现人物性格 、标示内部联系
23、0; 、浓缩哲理深情 、彰显课文内容 、表明观点态度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一是能涵盖课文的所有要点;二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 复述的基本要求 (1)能恰当地引用原文; (2)能突出主要的故事情节; (3)能适度增加自己的评论。
24、60; 3、积累拓展: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在40万字以上。 (三)高年级段的三个延伸点 高年级理解重点: 1、感受识记:继续提高朗读和诵读的水平,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1分钟在300字以上,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边读边想的能力与要求; 2、理解应用:一是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敢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作
25、出自己的判断;三是提高对记叙性、说明性、诗歌等文体的理解与把握。 3、积累拓展:形成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背诵诗文60篇,课外阅读在100万字以上。 高年级理解的重点 一是理解关键词句在一定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其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 高年级词句理解的要求:明确语境意思
26、60; 辨别感情色彩 推想词句内含
27、; 体会表达效果 二是强化篇章意识:揣摩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 三是能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需要理解的重点。 阅读不同文体课文的要求 1、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
28、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以上三个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一个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重点,既突出学段不同要求,又前后联系、螺旋式上升的目标体系。 感受识记能力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29、160;朗读 朗读 朗读 学习默读 学会默读 &
30、#160; 提高默读速度 略读 浏览 逐渐提高识记能力和阅读速度,不断提高思维强度,螺旋上升,
31、形成良好语感。 理解应用能力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了解词句 关键词句、表达作用 理解、辨别、 推测、体会 &
32、#160; 揣摩表达顺序 读懂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 领悟表达方法 把握文体特征
33、160; 注:应用与阅读、积累紧密结合,以逐渐提升说写能力为主要形式。 适度渗透第四学段的阅读
34、要求 1、适度加快阅读课文的速度; 2、适度提高揣摩词句的要求; 3、适度进行如何表达的理解; 4、适度渗透语法、修辞知识; 5、适度安排欣赏评价的尝试。 四、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
35、#160; 2、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提示:低年级暂不安排第4项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2、3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第二课时 1、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重在把握课文结构以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高年级主要是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它的表达的方式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6、; 2、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3、适当安排拓展性阅读以及读写结合的练习。 主题3:关于中年级阅读与习作 三年级孩子较之一二年级的孩子,有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心理泛化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独立性提高了,第二,从学习成绩分析,走入低谷,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呈马鞍状。第三,从语文教学来说,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 一、关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 低年级有很大一块有识字教学,中年级除了延用习惯篇,有了许多改变。 第一、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效率,也就没有了考评的依据。因此,先
37、说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这也是将来考核评价的目标与依据。 目标的界定: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们要想达到的境界和目的。我所说的目标是这两年学生所要达到的境界。 目标的功能: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检测的功能。大家在上课之前,备课之中,要有目标,也是课堂操作的导向,有着激励功能。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它也有检测功能,你达到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有完成。现在全国各地有了个学派“目标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定: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里包括实践阶段的阅读教学,总起来就是
38、这八个字: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其实九年阅读教学就解决这四个最基本的能力。请注意,这里头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是高年级以后,到中学来提到。 课堂上让学生一读完书,就随口让学生评价。学生的评价,我概括起来说两句:“他声音很大,他很有感情。”他为什么不能评价呢?评价目标是有一定阶段性的。 (二)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一,要形成最为基础的语文积累,如认识三千个常用字,基本的写字能力,背诵多少篇文章,能阅读多少文字,有相应的口语与书面能力的能力,构成了最基本的语文积累。 第二,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应用的基本能力。与之同时,密切关注兴
39、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习惯往往是看不见的,但是重要的阅读教学目标。老师教了几年书,你的孩子不喜欢语文,就是你最大的失败。学生原来是最喜欢语文的,语文书上有字有画,真漂亮,不用三个月,让学生就不喜欢语文了。这是多大的能耐?我在一所学校看到上课了一个学生还在操场上玩,学生不想进教室,想玩,问他为什么,他说:“下节课是语文。”“语文怎么了?”“不好玩。”“教什么?”“ba ma。”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如果老师你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增加我自身的魅力。孩子最终学会语文是他自己的事。 (三)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1、感受能力:坚持抓好正确、流
40、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 中年级的感受能力是识记能力,主要手段是朗读。我们对中年级的朗读要求,是坚持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中年级与低年级不一样的地方,加强默读、略读的教学、指导。课堂上琅琅读书是好事,但不能一“哇”到底。让学生静下来,深思下来。现在的课堂都是扎针见血式,一个问题出来,说不出来,让学生坐下,再叫一个。好在学生多,总有一个英雄出来。课堂上少提问,多些让学生在回答前的思考。略读,省去多余的东西,抓住主要的内容。 2、理解应用: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
41、疑问,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从“了解”变成“理解”,词句是文章的砖瓦,每个年段都有对词句理解的要求。主要内容,大家在中年级的教学上把这一块也忘了。过去抓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表达了”主要内容不是这个意思。考评时建议老师加上这样一题:写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知道要点,怎么有顺序?能在不理解的地方提高自己的疑问,现在的课堂已经没复述。概括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复述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积累拓展:继续增加有效积累,为课外阅读引路。中年级两年完成的主要目标,到了四年级,特别是到了四下,可以向高年级进行
42、铺垫,但要适当。有可能就渗透,但不是必须。 (四)中年级要为高年级提供的铺垫 1、适时加快阅读课文的速度; 2、适时提高揣摩词句的要求; 3、适时渗透课文结构的领悟; 4、适时开展如何表达的理解; 5、适时融入文体特征的感知;比如九寨沟这是说明性的文章,课堂上的提纲,这是要点。 6、适时强化主题单元的意识。到了四年级下册,有些组合,许多是主题单元,九色鹿是诚信单元,适当的时候可以渗透。 第二、中年级阅读课文的解读: (一)解读课文的基本思路 一是以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要求为重点
43、,适当兼顾低、高学段的要求,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充分挖掘课文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年级解读教材,还是以前面提到了三条,瞻前顾后,看看前面的基础,适当兼顾后面。语文靠是语言文字。河南豫剧靠什么?靠唱腔。 二是以学生的 “ 临近发展区 ” 为选择标准,为实现教学目标确立范例,搞好课前预设。上有天,下有地,我们要顶天立地进行教学。我们搞个性化教学,不是无法无天。 解读不能乱解读。有人解读穷人,穷人为什么穷人呢?桑娜与西蒙没搞计划生育。朱自清背影,他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江雪胡说八道,到处封锁了,哪
44、去钓鱼,学生说凿个窟窿。 (二)中年级解读课文的要点 1、明确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思,关注这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关键词句。 要能发现关键词,要能抓住关键词背后的意思。一个词就像钉在墙上的钉,露在外面的好看,钉在里面的不容易看。昨天的课上,老师问学生:“你看什么颜色了?”“黄”,“美吗?那就美美地读一读。” 小雨点一课,让学生模仿“睡觉”,让学生“带着睡觉的感觉读一读”,学生读得再低,也没睡觉。睡着就读不出声来了。我说,这是拿着昨天那张旧船票,登上昨天那艘破船。 关键词句的界定 所谓关键词句,
45、就是指课文中能反映主题、概括主要内容、暗示课文的思路、标示内部关系,对课文表情达意至关重要的词句。 关键词句的作用 反映课文主题:春雨“好” 咏华山“高”,四句都写高,没有一个“高”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凸现人物性格:哪吒闹海一课的关键词就在课题中的“闹海”。全课紧紧围绕着“闹海”这一关键词,分写了为什么 “闹海”?怎样 “闹海”和 “闹海” 的结果三个要点,从而突显出了少年英雄哪吒不畏权势,决心为民除害的胆识与精神。其实这就是“闹”,这个本是个贬义词,但这里的“闹”是一个少年英雄哪吒不畏权势,决心为民除害的胆识与精神。有老师把
46、“闹”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大,这就是文章的重点。 揭示内部联系:课文中的这一类词句,通常是指那些能够标示句、段、篇之间意义关系的词语或句子。如课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以及表示句段篇之间相互关系的关联词。“关联词”不用解释,有老师让学生解释“而且”,“进一步”的意思,一个学生造句: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跑步,我们就而且,而且再而且。珍珠鸟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 浓缩哲理深情: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钓”真好,他对未来的前途充满希望。这就叫“诗眼”,讲活这个诗眼,诗就活了。 表达准确生动:拉萨的天空“湛蓝”什么意思,蓝
47、得纯净,光亮,这个词讲明白了,诗就明白了。 表明观点态度:掌声最后那一段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啊, 2、明确课文的要点及联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根据主要内容,对记叙性课文进行复述,实现概括、演绎能力的协调发展。 复述的要求 第一,准确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课文很文雅,不能复述得粗俗。大俗大雅都不怕,不能突然还一句。 第二,恰当地引用原文,突出课文情节的主要线索; 第三,在复述中,适度增加自己的评论。可以增加自己的评论,看法,都可以。到四年级时,应该对孩子有个要求。有命题的老师,以后面试的时候可以复述。
48、0; 3、通过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去把握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书面语言的内化)寻找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把内容包括全,要最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三)解读课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目标导向与个性解读的关系; 2、正确处理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3、正确处理打好基础与拓展创新的关系; 4、正确处理教师研读与学生可能的关系;黄河的主人,三个学生读黄河、艄公、乘客,“为什么让你们三个连在一起读?”“反衬。”老师会装傻,于永正就会装傻。 5、正确处理总体目标与学段要求的关系;
49、 6、正确处理感知体悟与表达应用的关系。 第三、中年级阅读课的实施 总体设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组织、引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语文实践,实现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 1、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2、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逐渐将2、3两项要求变成课前预习,并通过课堂检查反馈予以落实。采取课堂安排的方式。第一课时要建构阅读话题,要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弄一句就行了,要说抓住要点,概括着说。周总理
50、让人汇报不超过五分钟。 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 1、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促进有感情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 2、熟读背诵,并适时安排对记叙性课文的复述; 3、逐步增加拓展性阅读,适时安排读写结合的应用性练习。 “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光靠课本,学得再好,不行,要靠课外阅读。因为没有课外阅读这个翅膀,你的学生学不好语文。胡适说,“是凡成为文学家的,大部分上课不听老师讲。”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东西。 二、关于中年级习作教学 第一、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 (一)中年级习作的隐性目标
5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有人说,我孩子读了许多书了,怎么不会写作文,要知道,孩子的积累有一个漫长的转化过程。有人说,我带学生去公园,回来不会写,怎么回事,那是他的无意注意,我们要关注他的有意注意。 (二)中年级习作的显性目标 1、这句最重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低年级写话,一句话也行,几句也行,连贯也行,不连贯也行,能写就行。其实中年级写作是个片段,有头有尾
52、也行,没头没尾也行,一定要是自己的,我们现在的孩子,一点点小人写大人话。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话,哪怕用得还不那么恰当,拽一句,就行。双截棍我都听了好几遍了,我一句都听不懂。 2、学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根据表达的要需,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要会用标点,不要一“逗”到底。 3、能用简短的书信和便条进行交流。老师教春联,老师自己把上、下联贴反了。我们学生写信封,把收信人、寄信人写反了,信又寄回来了。 为了让大家形象,到底什么是中年级作文,我例举两篇: 三年级学生的一篇日记 星期天 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看到三个孙中山,下
53、面的一个站着,是铜的。爬到上面,房子里有一个坐着,是白色的。屋子里面还有一个睡着的,是石头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蹲下来看孩子,文通字顺就行。 四年级学生的习作 我的不倒翁 我有一个不倒翁,是一个长着白胡子的圣诞老人。他整天嬉皮笑脸的。只要轻轻一碰,他就会左右摆动。碰得轻,摇摆得小,碰得重,摇摆得大。就是你把他板倒,他也会迅速地站起来。真有趣!一天,我的不倒翁没气了。我拿起充气筒就往不倒翁里面加气。不倒翁慢慢地挺直了腰。我忍不住对它说:“真勇敢!” 突然,“砰” 的一声,我的不倒翁破了一个大口子。
54、真倒霉! 人家有叙事,有抒情,150分。 第二、抓好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现在有两个学派,一派是把人人都懂的东西,说得人人都不懂,那是科学。 (二)端正对习作教学的认识 1、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需要。 2、有意识地增加写作素材、书面语言、表达方式、书面表达经验的积累,是写作的必须。别把写作看得简单,它要有素材,还要有意识地增加。我这个讲话语病不多。金波老师表扬我说话没有“废字”。千手观音没有语言,照样表情达意。写作的积累,绝不意味着多读几篇,多背几篇。 3、习作教学要重点解决 “为啥写”、“写什么”和
55、“怎样写”的问题。现在习作教学的失败把这三个颠倒了。只教“怎样写”,我问学生“写作干什么的?”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教给老师的。” 4、习作课要在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储备,培养 “得心应手” 的能力,即在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5、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看得懂,是衡量小学生习作最为重要的标准。是自己的意思,不是说官话、套话。我小时候最大的套话就是“长大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第一,他写通顺了吗?第二,是不是他自己的。第三,别人看得懂吗?就是语法。第三、习作课的实施 (一)习作课文的解读: 中年级习作以“我”
56、的存在为特点,目的是培养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意识,而对每一次习作教材都从四个方面给予了必要的暗示和引导。现在作文最大的缺失就是“自我的缺失”。 我们的教材从四个方面来引导。 一是导源。即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习作素材。习作必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教材对如何进行给予了必要的提示。 二是导路。即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明确选材、构思的方向。教材用例文示范或启发谈话的方式,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法。这次高考作文人与路,有人就真把他写成“高速公路”了。 三是导改。即引导学生自改习作。教材以给“样子”或提要求的方式指导学生的自改活动。 四是导评。即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作文。教材提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危急重症个案护理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C证复审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学教师的教学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1.5 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 思维导图集训6小时找到适合你的高效学习法第5讲 职业生涯规划让你看清十年后的自己
- 学校领导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培训课件
- 建筑相关知识
- 2025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密码法培训知识讲座
- 教师地震安全培训
- 牙体解剖-牙体形态及生理意义(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GB/T 22517.2-2024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
- 2024年项目投资居间服务协议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语法》教学设计
- 《工程经济学》题集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基础过关训练
- 《直播运营实务》 课件 5.3直播间场景搭建
- 华为产品战略规划全景训战两份资料
- 二手车交易定金合同范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