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有力量”的道理。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单元选编的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2、。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预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

3、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8个生字。2、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3、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4、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5、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文言文

4、两则、匆匆、桃花心木;(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

5、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课时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时难点联系自己的实际理解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6、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

7、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

8、,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三心二意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时重点: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道理。课时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

9、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4.

10、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2.你同意他们

11、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视觉感觉学无止境教学反思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自行完成了课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改变了单一的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且有的小组学生自己设问,自

12、己指名叫同学回答问题,学生对此很有兴趣,积极性很高,当然效果也不错。2.在全部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后,我当堂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了反馈,提出了一些字词句让学生回答怎样理解,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修正理解。这样当堂检测,让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纠正,效果明显。3.把教师传统的串讲变成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复述,既能让学生主动熟悉课文,又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节课我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串讲,而是在学生基本理解了重点词句后让学生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对于不足的地方我也没有提示,而是让学生来补充,有的学生做得相当不错。这样不是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吗?当然,一

13、节课下来,总是有得必有失的。这节课的不足在于: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在课堂上不能主动从容地质疑讨论,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另外由于这种放开学习我使用得不多,学生在说的时候比较紧张,有点拘谨,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继续提高。匆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生活

14、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时重点难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

15、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3.

16、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点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

17、,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体会写法: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

18、、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

19、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1.读书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

20、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2.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板书设计匆匆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平无为教学反思教学时我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求全。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分二至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

21、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重点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有感情地朗

22、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课时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时难点找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

23、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2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重点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浇树

25、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

26、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5.指导朗读种树

27、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理解要点如下: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

28、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

29、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板书设计桃花心木浇水无规律生活考验借物喻人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30、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归纳到第三题的问题上“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种树人的一番话,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我来讲他们听,我只起到一个牵针引线的作用,也真正的让学生在学习上独立自主。顶碗少年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

3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1、出示课件杂技图片。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得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台上三分种,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赵丽宏老先生一起去看一场扣人心弦的表演。板书课题顶碗少年。齐读课题。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

32、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1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说说少年表演的过程。(2读课文, 找一找那一句话是作者对这一次表演的总体评价。(3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也可以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5有感情

33、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句子:“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

34、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三个句子。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1.引导写话。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

35、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学生齐读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四、摘录词语1.

36、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4.顶碗少年少年的动作(难度很大杂技表演(三次对碗的描写(气氛紧张(惊心动魄观众的反应(扣人心弦坚持失败成功教学反思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何谓略读课文教学?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

37、文读懂吗?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在本文教学中,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学生也已经能够找到相关少年失败后坚毅表现的句子来说明人物形象的了,这对进一步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这个少年最终获得的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我设计了让学生去了解姑娘和老者的动作和神态。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章多处找到相关的句子来品析。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手指

38、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教学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

39、?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板书:5*手指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1.学生自读。(出示

40、课件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瘙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然后分别具体写_,最后总结写_。(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

41、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读。其余句子略加点拨。(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3完成表格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议一议:(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

42、一句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这里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四、品读课文,升华感悟,迁移运用。 1 在读最后一段,升华内涵。 (1 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名言警句。 (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 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 (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 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3、a. 做饭时需要油、盐、酱、醋他们各有各的品味。 b.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 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 2.(课件出示) “阅读链接”的小诗手 ,自读感悟。 五、作业: 小练笔。 (任选一篇) 1。大家还记得五官争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据我们所学内容,以五指争功 为题,编写课本剧或小故事。 2、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以平 凡的人或事为对象,写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能 各有所短 教学反思 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了写大拇指的自然段。 在学生归纳出大拇指特点的基础上, 我让 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

44、抓住句子“身体爱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 他只有一个。 ”去体会作者的风趣幽默,把大拇指当成人来形容,不但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 具体,而且使文章显得活泼。学习“例如拉胡琴,总是其他四指按弦却轮不上他。 ”这 个句子, 学生知道了这是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大拇指的用处, 而且这里还用了排比的 修辞的手法,把大拇指的作用描写的淋漓尽致。总之,我觉得虽然是略读课文,我们教师也 应该抓住有效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接着,孩子们把学习写大拇指这个自然 段的学习方法迁移, 自学课文的写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的自然段。 学生分成小组自学, 并在书上进行批注。 课文本身有趣,

45、 学生的学习趣味也就浓。 孩子们的自学讨论热烈而有效。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 团结一致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 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 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 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的普通事物,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看看能否从它们的身 上得到启示或有所感悟。 2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两幅漫画,想想画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6、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 123 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 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 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 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 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 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明确说话要

47、求 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 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 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 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 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