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二、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该课程是舞蹈专业基础训练必修课程,通过“动感、动势、动律”,递进式引导学生对民间舞蹈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各舞种来源的历史成因,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2、课程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四个民族(汉、藏、蒙、维)五个舞种的基本动律、动作,了解其文化成因。技能要求:要求技能上从单一组合训练到综合性的风格组合,循序渐进把握其风格特点。3、教学目标:掌握单一元素动作训练,逐渐递进至综合组合训练,进一步把握其风格性。 通过不同舞种的学习,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及表现力,以
2、达到外在形体运动的协调和内在精神气韵的和谐。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课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同舞蹈基训课、古典舞身韵课共同构建了舞蹈专业课程的基本框架,共同承担了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任务。5、教学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三、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 主要课程内容第一学期 藏族 第一单元 动律训练(1-4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体态,初步掌握颤膝动律与脚下的打点配合,以及上身被动跟随重心晃动的规律,初步了解屈伸动律的松弛柔和。2、教学重点:颤动律 屈伸动律3、教学难点:膝盖的松弛与脚下动作的配合 屈伸动律中抻韧性的把握 藏族舞蹈“一顺边”的运
3、动方式的把握4、教学内容:屈伸动律训练 颤动律训练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二单元 步伐训练(5-8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在颤动律和屈伸动律训练基础上,形成步伐的重心移动,带动上身的松弛运动,通过各种步伐的掌握,加强屈伸动律在藏族舞蹈动作中的重要性,下肢的灵活自如运用。2、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各种步伐的动作要领。 下肢步伐与上身、手臂的配合运用。3、教学难点:膝部的屈伸与脚下步伐的统一 不同步伐体现的韵律感,流畅性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规律。4、教学内容:撩步训练 踮步训练5
4、、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三单元 风格性组合(9-12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属于综合提高阶段,学生在把握基本动作基础上更高层次上体会藏族舞蹈的风格,以达到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及腿部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具有表演层面。2、教学重点:了解藏族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 熟练掌握不同风格动作的要求3、教学难点:娴熟动作基础上的表现力 手和脚、头配合的协调性4、教学内容:“卓 ”风格性组合 “依”风格性组合 “牧区”风格性组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6、作业形式:课下
5、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四单元 综合复习(1315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是复习巩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全面多方位的对所学内容加以复习,消化,练习,强化,对所有单一元素训练的掌握和了解融入风格性组合中,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应用技能,展示更好的学习效果。2、教学重点: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元素3、教学难点:复习所有组合 每个组合特点把握的准确度,每个组合所体现出的训练目的 全面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4、教学内容:复习所有所学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比较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
6、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蒙族东北秧歌:第一单元 动律训练(1-2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动律特征,以腰发力的上下、前后、划圆动律。2、教学重点: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在不同舞姿上的运用3、教学难点:以腰发力的运动方式4、教学内容:动律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二单元 步伐训练(3-5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以训练东北秧歌特有步伐为主,准确掌握膝部稍屈,身体略前倾的基本体态
7、和出脚急,落脚稳,胯部上提的基本动律,使学生了解到东北秧歌音乐“一拍紧催一拍”的节奏特点,同时将手巾花的运用和步伐的协调配合融为一体,展现东北秧歌的“美劲儿”。2、教学重点:踢步的快出,慢转移重心 手巾花的熟练把握 培养学生以情带动的表演3、教学难点:手巾花的运用与步伐的配合4、教学内容:踢步组合训练 手巾花组合训练 顿步组合训练 走场组合训练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三单元 综合复习(6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综合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贯穿东北秧歌“稳
8、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特点。2、教学重点:复习所有组合 提高表现力3、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处理 以情带动的美感特征4、教学内容:复习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示范教学、讲述重点、动态纠正和静态纠正、理论结合实践6、作业形式:整理课堂笔记,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蒙族:第一单元 基础训练(7-14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以蒙古族舞蹈的体态、肩部训练、手腕、臂部、步伐的训练,使学生从脚下的灵活敏捷,到膝部的屈伸控制,肩部的松弛自如,臂部与腕部的柔韧优美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要求从有节奏的呼吸到外在的体态动势以展示蒙古
9、族舞蹈典雅、优美、洒脱的舞蹈风格。2、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舞蹈的体态特征 熟练掌握肩部、腕部、臂部的动作要领 掌握各种步伐,与上身动作协调配合3、教学难点:呼吸的运用带动动作的起伏变化 肩部的松弛自如,展现出其力度、韧性、弹性、灵活性 蒙古族舞蹈体态在组合里的运用4、教学内容:体态组合 肩部组合 腕组合 柔臂组合胸背组合马步组合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二单元 风格性训练(15-16周)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在前面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将盅碗筷子这些风格性组
10、合训练有选择性的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技巧性,将道具的使用与身体韵律融为一体,加强学生对蒙古族舞蹈的风格性把握。2、教学重点:了解筷子、盅碗的使用方法 熟练的掌握筷子、盅碗在动作韵律中的运用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3、教学难点:综合表演能力4、教学内容:筷子组合 盅碗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第三学期 胶州秧歌、维族胶州秧歌:第一单元 基础训练(1-4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主要训练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体态,及脚下的步伐,以达到抬重、落轻、走飘,行动起来扭断腰的风格特点,脚下的
11、拧碾,促进膝部的粘劲儿,带动腰部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从而体现胶州秧歌的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2、教学重点:把握“扭”在胶州秧歌中形成的体态和动作发力点 体现“抻”、“韧”的身体内在力量控制3、教学难点:小臂8字走势,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 快发力,慢延伸的运动方式的把握 手绢、扇子道具的运用与身体的协调配合4、教学内容:正丁字拧步组合 倒丁字碾步组合提拧步组合走场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二单元 综合组合训练(5-8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在丁
12、字步伐训练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组合训练,运用胶州秧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动作,加以变化,学生从节奏、动律、风格全面把握其风格特点,做到静中有动,线条流畅,动作饱满、干净。2、教学重点:脚下的“拧”、“碾”,是自下而上的动作发力点 上下身的协调配合3、教学难点:以脚下的运动为支点,带动腰上的扭,形成“拧”、“碾”的动律 手臂动作与脚下的协调配合4、教学内容:综合型组合训练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维族:第一单元 动律训练(9-10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以训练学生维族舞蹈体态、动律
13、特征为主,以达到“挺拔而不僵”的体态要求,在此训练中,学生要立腰、拔背、挺胸、昂首,“点颤摇身”动律,要求学生在保持体态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的运动路线,且膝部有控制、有弹性的动律。2、教学重点:掌握维族舞蹈的基本体态 把握自下而上的螺旋式的点颤摇身动律3、教学难点:点颤摇身动律两侧发力平均而没有动感。 点颤摇身动律和手的配合4、教学内容:动律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二单元 步伐训练(1114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是步伐训练,通过维族舞蹈特有的步伐,训练学生脚下灵
14、活,节奏准确,维族舞蹈的节奏与动作多符点,体现在脚下则需要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步伐灵活善变,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膝部有控制的内在弹性,手臂在舞姿变化中的控制能力和手腕灵活运用能力与步伐配合运用,全面把握维族舞蹈的动作动势。2、教学重点:“微颤而不窜”,步态平稳中带有内含的起伏。 “脚下不离散”,脚下幅度小,很少离散开,但上身动作幅度要大。3、教学难点:脚下步伐跟膝部的微颤动律的融合 在步伐运动过程中体态的保持4、教学内容: 三步一抬组合 垫步组合 进退步组合 跺移步组合 滑冲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比较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
15、容相关的视屏资料第三单元 风格性训练(1516周)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是综合性的组合训练,强调学生在基础组合训练基础上把握维族舞蹈的风格性,节奏多符点是形成舞蹈风格动律的重要因素,通过赛乃姆和多朗奇克提曼不同节奏型舞蹈训练,已达到学生对维族舞蹈的全面把握。2、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不同节奏型舞蹈风格 综合表演能力3、教学难点:动作与动作的衔接转换 每个组合特点把握的准确度,每个组合所体现出的训练目的 奇克提曼节奏型的把握4、教学内容:综合表演性组合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比较法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巩固组合内容,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视屏资料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共开设三个学期第一学期,15周,每周6学时,共90学时 (藏族共15周) 第二学期,16周,每周6学时,共96学时 (东北秧歌6周,蒙族10周) 第三学期,16周,每周8学时,共128学时 (胶州秧歌8周,维族8周) 五、课程考核方式: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所有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电池研发与销售合同6篇
- 2025年度精密仪器制造承揽合同4篇
- 2025年度化肥行业数据分析与咨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单位与个人间租赁汽车风险防范合同3篇
- 2025年光伏发电项目安全责任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城市建设项目合同免责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器械研发用试剂耗材采购合同3篇
- 入职员工合同协议书(2024版)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终止合同协议书-@-1
- 2025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合同2篇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名词(含答案)
- 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课件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9001内审员培训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