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标导航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思维导图自主导学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1)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2)案例: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已超过1亿。(3)社会结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2.大众教育(1)背景: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2)出现: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3)教育普及的影响: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知识点二 城市化1.城市发展: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2.城市完善: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
3、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知识点三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贫富分化: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释疑解难1.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教材P26:材料研读)“文明创造了自已的奇迹”指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指工业
4、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加深了西方工业强国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2.如何理解“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考点链接考点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2021·山西阳泉市期末)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
5、词“19世纪后期”可知,题干的词用来描述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D符合题意。A项是15、16世纪出现的现象,故排除A项。17、18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故排除B项。14、15世纪欧洲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故选D课后训练答案附后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这些史实说明工业革命( )A.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B.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C.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D.加快了移民的速度2.下列有关20世纪初英国劳动力结构的表述,正确
6、的一项( )A.农业劳动力人数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B.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工业劳动力人数相当C.农业劳动力人数大大少于工业劳动力人数D.不再划分农业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3.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几乎每个工业部门都可以看到女工的身影,到19世纪末,出现了不少女老师、女医生,还有妇女担任济贫委员会的委员,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这表明工业化( )A.转变了妇女社会角色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C.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D.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4.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由此,欧洲国家开始( )A.普及大众教育B.建立社会
7、保障制度C.改善城市环境D.提高妇女政治地位5.在工业化的背景下,184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说明( )A.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B.高等教育方面西方国家走在世界前列C.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改变D.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在提高6.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下列有关欧美各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德国最早建立系统教育体系B.1802年,美国开设中等教育C.1870年以后,英国和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D.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7.19世纪以后,西欧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造成
8、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B.农村的卫生条件差C.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城市住房条件优越8.【历史解释】下图是1801一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9.如图是英国画家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B.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10.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尖锐的双方为( )A
9、.农民和无产阶级B.农奴和地主阶级C.工人和地主阶级D.工人和资产阶级11.1905年,莫尼在富裕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英国4300万人口创造的财富为17.1亿英镑,其中25万最富者占有的财富为5.85亿英镑,375万相对富裕者占的财富为2.45亿英镑,而3800万贫困者占有的财富为8.8亿英镑。”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可中(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12.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
10、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品(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13.比较、对比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有富( )都发明了新的动力机器发明者都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都带来了环境、资源问题A.B.C.D.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1)请你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
11、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虽然人口平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的大于穷人对于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早期年代境况不错,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2)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3)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请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工业文明 科技 人类社会 工业 环境参考答案及解析课后训练1.B
12、 2.C 3.A 4.A 5.A 6.B 7.C 8.B 9.D 10.D 11.D 12.D 13.D 14.(1)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2)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加剧。(3)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汽车、飞机、人造纤维等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进人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工业文明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贫
13、富分化问题也困扰着人们。所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20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几乎成了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工人阶级不断壮大 B.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C.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 D.很多人放弃农业,从事工业和商业2. 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3.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
14、要C.促进社会发展 D.推动城市化发展4. 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5.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战争 B.工业化及城市化C.资产阶级革命 D.圈地运动6. 19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7. “这些巨大的建筑
15、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从这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二、非选择题8.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信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
16、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摘编自历史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摘自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1) 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几乎成了工业劳动力
17、人数的1/5,说明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材料中农业劳动力人口减少说明很多人放弃农业,从事工业和商业。劳动力人数的变化不能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2.【答案】D【解析】图中农业人口减少,工商业人口增加,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图中时间及人口的增长可以看出选C项。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5.【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越来越大。B项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业革命,主要考查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插画版权合同范本
- 预防医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滨州医学院
- 财务数据分析模板
- 制作安装窗户合同范本
- 2025 网点店铺租赁合同 标准版 模板
- 2024年中山市沙溪镇招聘真题
- 2024年榆林市吴堡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2025年高层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认定与合同续签策略
- 2024年龙岩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雷州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湖北省咸宁市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全真模拟卷
- 2025山东潍坊市天成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招聘30人查看职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股东身份证明
- 本科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三章 教学课件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国内外钢结构焊接标准体系及国标钢结构焊接规范介绍刘景凤PPT教案
- 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终稿(专家意见修改的)-副本
- 景观环境与行为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