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货币产生于交换(P2)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3)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3)一般价值形式(P4)4)货币价值形式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1)货币的理想条件(P5)(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一一6实物货币一一货币最古老的形态特征:作为
2、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金属货币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信用货币(P6)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电子货币一一最新的货币形态(P8)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代用货币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
3、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1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2)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
4、他商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3)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 .货币的职能(P11-P14)1)价值职能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三、货币制度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P14-P17)规定货币单位、确定货币材料、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2 .货币制度的演变(P17-P22)银本位币、金银复本位币、金本位币、不兑现的货币制度。3 .区域货币制度(P22)4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J(P23P27)1)国际金本位币2)布雷顿森林体系3)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定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成
5、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1、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牙买加体系的评价:(1)积极作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各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加强,各国开放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经受了多次各种因素带来的冲击,始终显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2)消极作用汇率变动剧烈。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内外均衡的冲突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大规模国际资金流动的存在而表现得日益复杂,政府对开放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困难加大了。5 .我国的货币制度-中国的人民币制度(补)1)人民币制度的建立2)人民
6、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第二章信用与经济一、信用概述1 .信用的定义与本质(P31)1)有条件的借贷行为一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2)特殊的价值运动-商品让渡与货币让渡在时间、空间上不统一,没有进行等价交换,只有价值单方面的转移。3)债权债务关系一体现了一种现代经济关系2 .信用的构成要素与特征1)信用的构成要素(P32)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内容、信用工具、信用条件2
7、)信用特征(1)暂时性:使用权转移,所有权未转移(2)偿还性:不同于捐赠,需要偿还。(3)收益性:以利息的形式得到价值补偿,形成债权人的收益。(4)风险性:债权人承受本金和利息不能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3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33)1)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P33)4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P36)1)信用的积极作用:现代信用扩大了投资规模、现代信用提高了消费总效用、现代信用节省流通费用和流通时间、现代信用促进了社会资金利润率的平均化2)信用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风险、经济泡沫二、现代信用形式(P3&P5。1 .商业信用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P37-P38)2 .银行信
8、用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P38-P40)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比较(P40)3 .国家信用的含义,特点及作用(P41-P42)4 .消费信用的含义、形式、特点、作用(P43-P45)5 .民间信用的含义、特点、作用(P45-P47)6 .国际信用的含义(P48)1)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P48-P50)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贷款、国外直接投资三、信用风险与危机(补)1 .信用风险:授信者在信用活动中提供信用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程度。2 .信用危机:信用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进而影响信用体系的信誉,导致其各环节发生崩溃的现象。银行自身
9、过度增加信用和信用管理不善,个别银行发生支付困难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发生危机的情况;经济危机而导致信用危机,当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债务,导致信用崩溃。3信用危机表现1)银行信用危机:( 1)存款人从银行大量提取存款。( 2)银行资金呆滞。( 3)大批借款人破产导致强制性清理部分银行信用。( 4)借贷资金极其缺乏和利率急剧提高。( 5)大批银行相继倒闭。2)证券市场危机:( 1)有价证券行市急剧跌落。( 2)有价证券发行量锐减。3)货币流通危机:(1)现货币饥荒。大量存款变现困难。(2)对黄金的需求激增。4 信用风险的类型1 )违约风险: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期还
10、本付息,不履行债务契约的风险。借款人经营风险越大,信用风险越大,风险的高低与收益高低正相关2)市场风险:利率波动造成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市场利率上涨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期限长,对利率波动敏感,市场风险越大。3)收入风险: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收入的风险。4)购买力风险:未预期的高通胀所带来的风险。实际通胀率高于预期,无论是获得利息还是收回本金时所具有的购买力都会低于最初投资时预期。5 避免风险原则1 )对称原则。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要有适当的期限构成。2)资产分散原则。投资时,应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证券和放款,尽量避免将资金集中于某种证券或某种放款。3)信用保证原则
11、。要求受信人以相应的有价证券或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由第三者承诺在受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承担履约的责任。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利息与利息率概述1 .利息的定义与本质(P54)1)利息报酬论认为利息是一种报酬,在古典经济学中是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最先由配第提出,后来在洛克的著作中也有涉及。2)资本生产力论认为资本具有生产力,利息是资本生产力的产物。这种理论最先由萨伊提出,受到不少庸俗经济学家的推崇。3)节欲论认为利息应该作为资本家节欲行为的报酬,这是由西尼尔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广为流传的一种理论。4)灵活偏好论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人们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这是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
12、斯提出的理论。2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P56)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收益=本金利率(B=p*r)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为:50元+0.05=1000元。3 .利率的定义及其种类一一581)利率的定义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即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1)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短期利率:借贷期限为1年或1年以内长期利率:借贷期限在1年以上(2)年利率、月利率与日
13、利率年利率二月利率X12,年利率以百分数()表示月利率二日利率x30,月利率以千分数(%。)表示年利率二日利率X360,日利率以万分数(?)表示我国:习惯上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均以“厘”作单位,如称年息5厘,即为5%;月息4厘,即为0.4%;日息3厘,即为0.03%。2)利率的种类(P58-P61)(1)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一一58(2)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一一59(3)固定利率、浮动利率一一60(4)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60(5)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613)利率体系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二、利率的计算
14、1 .单利与复利(P63)1)单利:本生利,利不生利2 )单利的计算公式禾I息I=P*r*n本利和S=p*(1+r+n)S终值P现值I利息i利率n时期2 .复利:本生利,利也生利631)复利的计算公式本息和S=PX(1+r)n利息I=S-P3 .现值与终值1)到期收益率:一一66如果票面金额为1000元的两年期债券,第一年支付60元利息,第二年支付50元利息,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50元,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95060(1 r)501000(1 r)2(1 r)2Ytmr5.5%4 .收益的资本化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
15、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B=P-r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为:50元+0.05=1000元。三、利率的决定1 .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利润的一部分0禾I息率平均禾I润率2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1 )古典利率理论一一69利率是对人们放弃现时消费,即储蓄的一种补偿,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S=S(r)投资水平取决与投资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2 )可贷资金理论一一71“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可贷
16、资金供给:同一时期的社会储蓄流量与货币供给的变动,即:SL=S+MsSL的具体来源:1、储蓄量、随利率上升2、MS增加额3、实际资本的流入可贷资金需求:某一时期内投资流量和人们希望保存的货币余额,即:DL=I+AMDDL具体包括:1、企业投资2、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需求3、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增加3)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一一69(1)凯恩斯对古典利率理论的批评:将利息看成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补偿是错误的,利息是丧失流动性的报酬(购买债券)储蓄和投资曲线不能得出均衡利率水平,因为他们都是和实际收入相关的,不可能独立变动。(2)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特点:利率的决定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是纯粹的货币现象;
17、利率的变动使货币供求而不是储蓄-投资趋于均衡,但它的变动会影响到投资及实际收入水平;是一种短期利率理论。4)IS-LM模型与决定利率的因素分析3.影响利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一一72四、利率的作用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1 .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白7引导作用一一742 .利率对投资公司的影响作用一一763 .利率对经济核算的影响作用一一764 .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一一765 .利率对调节经济的作用一一76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2)优化产业结构3)调节货币流通4)平衡国际收支6.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一771)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2)利率市场化需要的外部条件3)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五、习题答案1、假定现有
18、一个投资项目,投资期为十年,总投资额为1000万,市场利率为10%且长期不变。企划部提供了两个投资方案,方案甲是第一年集中投资550万,以后九年每年只需投资50万;方案乙是每年平均投资100万。试问哪种方案更好?550方案甲:投资现值=505050=837.951(110%)(110%)2(110%)9方案乙:投资现值=100100100100(110%)(110%)2(110%)9=675.9022、某公司为筹集资金,公开发行5年期附息债券。债券面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按票面利率支付一次利息。如果此时市场利率利率为3%,试以市场利率为贴现率计算该债券的理论价格。P=p=4 (1
19、3%)42(1 3%)一 5(13%) 5100TT7 5(1 3%) =104.6第四章外汇与汇率制度一、外汇与汇率P84)1 .外汇的定义和特征一国货币通过汇兑活动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实践过程,通过这种活动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一种支付手段.1 .)范围:其他外汇资,特别提款权(SDR)欧洲货币单位,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票据,存款凭证,外国货币2 ).特征:85外币性、可兑换性、可偿性(P85)3)分类一一86(1)根据外汇的来源与用途不同:贸易外汇: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非贸易外汇:如劳务外汇、侨汇和捐赠外汇等金融外汇:金融资产外汇,例如银行同
20、业间买卖的外汇(2)按照外汇进行兑换时的受限制程度自由兑换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记账外汇:也称清算外汇或协定外汇,在签订有清算协定的国家之间使用(3)按照外汇汇率的市场走势的不同2.汇率1)汇率标价方法一一88(1) .直接标价方法(2) .间接标价方法2)汇率制度的分类一一89(1) .基本汇率和交叉汇率(2)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3)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3)汇率的决定一一90(1)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论(2)购买力平价理论(3)利率平价理论二、汇率制度1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一一932 .布雷森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一一943 .浮动汇率制一一944其
21、他汇率制度5.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一95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以铸币平价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自发形成的自身“双挂钩”保证固定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以黄金平价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制度的通过外汇十块、管制和国内经济政策来维持固定比价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6.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p97)第五章金融中介机构一.金融中介机构概述P1021 .金融中介机构含义(对资金供给者吸收资金,再将资金对资金需求者融通的媒介结构)2 .银行的起源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不同地区使用的货币不一样,需要兑换各种货币业务)增
22、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由于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货币兑换业发展为商业银行)3 .金融中介机构产生与发展早期的商业银行(存、高利贷、汇)现代金融中介机构(高利贷终结)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金融机体系)P1033.金融中介机构的特点和分类特点金融资产比率高资产与资本的比率高高风险政府严格监管盈利性与安全性并存分类按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类别划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按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划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划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1 .间接金融机构1061 )存款类金融机
23、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特点:贷款与证券投资2)契约类金鬲蛀U勾一一107保险公司养老基金3)投资类金鬲蛀U勾一一108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金融公司2 .直接金融机构109投资银行(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公司并购和项目融资)证券公司(证券经销商、证券营销商、证券承销商)证券交易所3 .政策性金融机构特点:有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和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具有特别的业务领域。按照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划分经济开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三中国的金融中介机构间接中国人民银行一一113政策性银行一一113国家开发银行
24、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一一114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非银行金鬲蛀ZL构一一117证券机卞勾117证券投资基金一一118保险机卞勾118信托公司一一118金融租赁公司119财务公司119证券交易所一一120第六章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概述1 .商业银行的发展一一125传统商业银行和综合商业银行2 .商业银行性质-126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是劣I殊的企业-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3 .商业银行的职能-127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4 .商业银行的类
25、型一一128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全能型商业银行5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129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和连锁银行制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2 .负债业务(银行资本、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一一1323 .资产业务(现金资产、贷款业务、贴现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一一1354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1385 .商业银行创新一一14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自动转换服务账户、协定账户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创新贷款买卖、项目融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一一146安全性、流动
26、性、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一一147资产管理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预期收入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理论流动性、风险控制、资产与负债对称等问题第七章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构成要素一P157主体、客体、中介、价格功能集中和配置资金功能、分散和转移分险、降低交易成本、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经济调节分类按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金融交易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按交割期限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交易功能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特征以及直接融资的优势和局限性一一P162直接性、分散性、信誉上的差异性较大、部分不可逆行和相对较强
27、的自主性间接融资的特征以及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一一P163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性较小、主动性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三金融工具概念和特征P164-165分类P165-166货币金融工具票据(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资本金融工具股票(特征、分类)P170-171中长期债券P173-176证券投资基金(牛!征、分类)P176-179金融衍生工具P179-180四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P182-183同行拆借市场特点(融资期限短、参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利率较低)类型(头寸拆借、同行借贷)方式(要求拆入的银行直接与另一家商业银行接触并进行交易、通过经
28、纪人从中介媒介,促进借贷双方面议成功和通过代理银行沟通成交)利率(拆进和拆出利率)票据市场P184商业本票市场商业汇票(票据承兑-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流通一票据背书转让和贴现)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贴现天数/360贴现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例题:某企业持有一张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请求贴现,时间为某年5月20日,于该年8月20日到期,当时贴现率为10.2%,则有:贴现利息=1000000*10.2%*90/360=25500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P186国库券市场一P188五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股票一级市场股票发行的方式(私募和公募)、条件、程序P190-191股票发行价格(
29、平价、溢价、折价)法和竞价确定法)股票二级市场两大类(场内交易场所和场外交易场所)债券市场债券一级市场基本条件、信用评级、发行要素确定债券二级市场条件和程序、价格及收益率(收益率六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特点P204金融远期市场金融期货市场、方法(市盈率法、净资产倍率法、现金流折现、程序和交易价格 P196P200-202二年平均收益额/投资额*100%期货交易方式(开仓和平仓、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及限仓和大户报告制度金融期货简介(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4)金融期权市场分类、盈利分析P208金融交换市场互换定义和种类P209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
30、论P217马克思的货币必要性量理论古典货币需求理论(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P219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费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P220总财富、财富构成、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一P221-222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P223-224货币的形成机制-P224-225信用创造三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影响存款派生倍数的其他因素现金漏损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部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综合考虑i.定期存款在备率Cr部分活期存轨转为走期存聂r为走期存氐D悟渚期存薇A的比例I,为定期存菽法定准售金率.存色准备率与存款总额比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四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五货
31、币乘数五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五-货币4共给夕卜生母与内生论二)货币供给计生论的理盖恢器题里所和蚱一域竟是督品it市优势升主黄茏屿各*代青*翼现值*5谨/蜿业主羹齿工,二三五AB*M>TmLjCitti;两千可及的一:_JI27茁荃鱼岳高版基建:上说,都是无中央阖行翦产负债业旁决定的.只要桂住:方年薪IS生效蚪勉量,登市俄络皎导闸门就可以把拿nJ五.货币供给外生也与内生地【三)箕市供络内生金的理至便建.从卖屋上W贵市加纳邦不矣全由十央粗行自主决定.在:报天程雄上是中央辐行娄牙地谴应公北董市至亲的阜聚.J2,黄市扶应境主姜是一个燮冰体系内电手四盍。赠和!白行曲化鼓内生宝在主委rib银行和
32、金亚的行为所决怎:而不是小中央钳行跖决定,!六、课后习题及答案1.假设某商业银行的宽产负债表如下:某商业银行的贵产负债表单位;元塔卢防俗旭晶金10000存聂-双全<OMO货费JDOOOC假定存款客户不提现,不转存定期存款)a>此时存款货而扩张倍数是多少?存款货汇总量又是多少?b.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该银行拥有的超赖港备金是害少?心、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如果该跟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市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町?d>在注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F,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而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6.在法定存款甚备金率为10
33、%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18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向透银行出售20000元政府使券并长期持有,请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集祥变化?公式汇总存款费而扩张倍量K=经过流生后存款总羲2/原始存款求=1/(Q+c+ef*t)Q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为现金漏报率:e为超额准缶金率:1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Dt占活期存款口的比例u经过派生后存款总飘9=序始存款4R+派生存款AL派生存款3L同时也是银行的新增贷款苴额,法定准备金率Q二法定席备金F活期存款,热额准备金率e=超颗准备金/活期存款,已如二话期存款为原始存款R50。仇准缶金一MOOO.日、存款货而扩版倍数K=ADJAR="LQE+m
34、+Jt)Q为法定存款准得金率;匕为现金漏报率:e为超颖津备金率:“为定期存款法定推叁金率*t为定期存款01占活期存款口的比例.由于假定存款客户不提现,不转存定期存款*所以.C-0,(-0i阳出:存款货市扩张倍数K=3DHR=1JQ*。),法定准的全率q=法定建品金F活期存款.超融准缶金率日=超领准悠金/活朗存款.准备金=法东碇备金+超额准落金,因此*Q+,=(法定准备金+郡额准备金)/活期存款=10000/50000=20%,存欷货币扩张倍数K=ADL+R=V<rflte)=1加%=5,行款货币总量XD-M(Q")-50000/20%-250000已知:活期存款为原始存款AR=
35、50000,准备金=10000,b、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该银行拥有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10%,由以上rd*e=20%,得出,超额准备金率e=20%-rd=20%-10%=10%,超额准备金=活期存/超额准备金率e=50000M0%=5000c.在法定存款酒备金率为10%情况下,如果该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吗?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q=10%,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则,超额准备金率e=10%于是,Q+e=20%,与问瓶b的情况一样,因此,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没有变化。己知:活期存款为原始存款AR=50
36、000,准备金=10000,d、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智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Q1。%,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则e=0,rd=10%,存款货币扩张倍数K=AD/AR=1/Crd+e)=1/10%=10,存款货币总量AD=AR/(rd+e)=50000/10%=500000,存款货ffi和存款乘数为原来的两倍-已知:活期存款为原始存款AR=50000,准备金=10000,e、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该银行不保留超额漉备金,中央限行向该银行出售200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诘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中央银行向该银行
37、出售2000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导致原始存款50000中,该银行能够贷放的资金虽减少20000.则能用于信用创造的原始存款AR,为5000020000=30000,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Q=10%,该银行不保留寻额准备金,则超额准备金率=0,能用于信用创造的原始存款AR.30000的扩张倍数仍为1/%=1。,则存款货市总量AD=AR“/q=30000/10%=300000,存款货币扩张倍数K;经过派生后存款总额AD/原始存款AR=300000/50000=6,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都会缩小。2.假设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5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500亿元.中央银行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法
38、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5%,流通中通货比率为20%,定期存款比率为4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18%。a、货rfi乘数是多少?b、狭义货市供应量M1是多少?相关公式:货币供给量Ms=流通中现金C+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基础货币B=流通中现金C+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R货币供给量Ms=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B通货-存款比C/D=流通中现金C/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准备-存款比RD=法定准备率Q+超额准备率£+1m=-CR一+一DD抵货币乘数是多少?b、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多少?法定活期存款准备率1d=10%,超额衽备金率e=18%,流通中通货比率C/D=20%,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5%,定期存款占
39、活期存款的比例t=40%,a、货市乘数m=(C/D+1)I(C/D+rd+e+rt*t)=(1+0.2)/<0,1+0.05*0.4+0.18+0.2)=2.4b、狭义货币供应量Vl=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总额基础货TfiB=流通中现金C十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R=500+15000=15500(亿元)Ml=货而乘数m基础货市B=2.4*15500=37200(亿元)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概述1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要点(三点)一一2382 .通货膨胀的分类一一239(1)按程度分: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2)按表现形式分:公开型通货膨胀;隐蔽型通货膨胀3 .通货膨胀的度量一一2
40、40(1)消费价格指数(CPD(2)生产者价格指数(PPD(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CNP)二、通货膨胀成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一2421)引发因素(1)财政赤字(2)消费需求膨胀(3)投资需求膨胀(4)信用膨胀2)治理对策(1)紧缩性货币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一一2431)因素(1)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2)对策(1)工资管制(2)利润管制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一一244拉中有推,推中有拉4.结构型通货膨胀一一2441)需求结构移动型通货膨胀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3)斯堪的纳小国通货膨胀4)瓶颈制约型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 .
41、强制储蓄效应2471)政府储蓄2)企业储蓄3)家庭储蓄2 .收入分配效应2481)工薪阶层、退休人员、社会保险金领取者是主要受害者,他们名义收入的上升一般慢于物价水平的上涨。2)对企业雇员、雇主的实际收入的影响不同。工会力量强大的雇员可尽早收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可尽早收益。3)政府既是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因为在累进税率和税率固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引起名义所得增加,使应纳税额的增加高于名义所得增加,政府受益。通货膨胀迫使政府增加支出,政府受害。3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248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1)实物资产一一通货膨胀对实物资产持有者的影响取决于其持有的实物资产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否一
42、致。2)金融资产一一面值和收益会随着物价上涨而贬值。4 .比价的变动与不同经济集团利益的调整一一2491)价格包括(1)每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一一收费标准(2)整体价格水平不同时间点,所有价格的总体的比较2)两种价格变动幅度不同,导致其生产商、提供商所获利益水平变动幅度不同。5 .通货膨胀与经¥增长一一2491)促进论2)促退论3)中性论6 .恶性通货膨胀与社会经济危机一一2491)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2)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本身7 .通货膨胀与事业的替代关系一一250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43、,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亦然。(2)政策含义:要想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就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要使价格保持稳定,就必须人少较高的失业率,二者不可兼得。2)垂直的的菲利普斯曲线(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2)政策含义: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3)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1)滞胀:经济停滞伴随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右移,长期看来其斜率为正。(2)政策含义:高度和变化加剧的通货膨胀,可能会不断提高“
44、自然失业率”。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 .通缩性货币政策一一2512 .通缩性财政政策一一2523 .通缩性收入政策一一2534 .供给政策一一253长期的反通货膨胀措施1)减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储蓄意愿和刺激投资;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2)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3)限制货币增长率。4)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动调节。5 .价格政策一一253五、通货紧缩1 .通货紧缩的定义一一25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下降1)商品有效需求不足。2)生产下降,经济衰退。3)投资风险加大。4)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进一步制约有效需求。2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一2541)可能形成经济衰退2)加重债务人的负担3)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协议范文
- 2025股权分配协议建筑工程用地合同
- 2025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
- 安徽省蚌埠市四校联考2025年3月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 桥隧工技能鉴定理论资源高级技师习题(附答案)
- 试管婴儿护理健康计划
- 违纪学生协议合同书范例
- 基于主机的反弹shell检测思路
- 政府与中原证劵最紧密战略
- 车位转让协议与租赁合同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总经理聘用合同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二十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预热演练语文试题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
- DB36 1993-2024 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 《经络与腧穴》课件-手太阴肺经
- 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件: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1~4+期中共5套学情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 《房颤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中考化学主题复习(重庆)专题4综合实验的探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