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1.gif)
![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2.gif)
![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3.gif)
![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4.gif)
![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0c7420d8-e989-4ce8-88a2-50e27f05c9e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二. 重点、难点1. 重点:三国、两晋、2. 难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但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西晋的历史地位; 关系;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气势恢宏的文化成就令后世引为自豪。但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灵 涂炭。 36 世纪,中国历史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
2、上承秦汉,下启隋唐, 其基本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但统一的因素不断发展,走向成熟; 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逐渐改变。 同一时期,外部世界也有很大的变化,欧亚几个文明中心各具特色,分别出现了几个强大 的政权。此时,我国在许多方面仍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一)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壮大。各派势力之间争 斗不休,东汉名存实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使北方局势大为改观。此 后曹操大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并为统一全国作了准备。但居然兵 败赤壁,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我们可以
3、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客观原因:( 1)全国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 抗曹,具有取得胜利的基础。主观原因:( 1)曹军连年苦战,需要休整。( 2)曹军“不习水战”,以短攻长。( 3) 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之战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国鼎立,曹魏、孙吴、蜀汉三分天下, 彼此都无法消灭其他两方,但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各具特色,相对于东汉末年的 军阀割据而言,区域性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且魏、蜀、吴的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到三国后期,蜀、吴逐渐衰落,曹魏经济恢复较快,但其大权旁落于司马氏之手,力量对 比与政局的变化,使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结束。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
4、裂及其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六国时期的民族南北朝封建经济得到发展,2)孙刘联合(二)西晋的短期统一266 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280 年,晋灭吴,重新统一中国,但西晋是一个极其短促的 统一王朝。很快,战乱动荡就代替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西晋结束后的 270 多年间,中国处 于长期南北对峙的分裂状态。如何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西晋?(1)西晋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混战与分裂局面,尽管统一的时 间并不长,但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且在西晋前期,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2)西晋又是一个统治腐朽、政治败坏的朝代。西晋皇帝、官僚奢靡成风,高门大族用心 爱心 专心把持政权,形
5、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统治集团日益腐朽。(3)西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出现八王之乱;阶 级矛盾尖锐,流民起义不断发生;民族矛盾尖锐,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在北方 展开,匈奴、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其后,匈奴军队又攻破长安,西晋的统治被摧毁。(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317 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在北方各民族政权林立之时, 东晋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相对安 定。1. 东晋的发展 东晋初期,统治者力求加强内部团结,协调江南士族与南渡士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实 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以此维护东晋的统治。这样,一方面是江南地区 比较安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出现了“荆扬
6、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另一方面,士族 地主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南北官僚、 大地主肆意占夺人口和土地, 依仗权势 “封山占水” 。 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们不思进取,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也无心北伐恢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 的局面长期持续下来。到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 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错综复杂,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东晋名存实亡。2. 东晋的特点 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江南经济有明显发展;士族地主享有特权,势力达到极 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3. 南朝420 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 朝都在建康(今南京)定
7、都,史称“南朝”。(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 称“十六国”。此后, 439 581 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 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5 个政权,历史上成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 合成南北朝。北朝一度统一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实力增强,开始超过南方。 6 世纪后期,北周 武帝改革,使北周国富兵强,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周武帝死后,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 中。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阅读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两晋南北 朝是
8、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中国古代把这几个少数民族称为“五胡”。他们原来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 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迁徙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最初,这些少数民族大多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他们的内迁使民族关系日 益复杂,但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各族杂居必然使交 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到西晋时期,数百万人入居中原地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 一支力量。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还强迫他们当
9、兵,甚 至被掠买为奴。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的速度。 十六国时期,战乱纷扰,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和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同时, 由于相互征战、强迫迁徙、百姓流亡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原有部落组织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而且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加密切,各民族 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混战中,少数民族政权此消彼长,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有的统治者 任用汉族知识分子。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 改革的历史条件 北魏统一北方后
10、,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 北魏孝文帝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 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鲜卑族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进入以农耕文明为特点 的、封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先进文化,接受封建统治方法与制度,也是 历史的必然。2.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了官吏贪赃枉法。(2)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农民必须交纳赋税。有利于农 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
11、些少数民族 的民户也成为均田农民,促进了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对后世土地制度有很大影响。(3)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也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族典章制度和生活习惯,改汉姓、说汉话,仿南朝冠服, 与汉族通婚。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与隔阂。3. 改革的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 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改革也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使北魏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北方的实力 开始超过南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为后来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12、(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民族 不断融合中发展的。 3 6 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东汉末年以后迁 居黄河流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不断融合,各族人 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 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与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 过程。同时,在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如蜀国诸 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大批中原人口南迁 等,都促进了南
13、方的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实现,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封建化进 程,而且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30 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准确的有(A. 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B.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 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D. 士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势力2. 西晋王朝在内迁的少数民族进攻下迅速崩溃,主要是因为(A. 统一时间短暂,政权尚不巩固B. 汉末以来的经济破坏未得到恢复C. 豪强地主控制人口拥兵割据期D. 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3. 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主要原因在于(A. 司马睿本人具有雄才
14、大略B. 放弃北伐求得南北妥协C. 南渡大地主与南方大地主的支持D. 依靠长江天险据有江南4. 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 北方各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B. 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 西汉王国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D.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5.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 整顿吏治B. 实行府兵制C. 汉化政策D. 颁布均田令6.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二.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族大量流亡,西北各少数民族大量
15、内迁,是从西晋末年正式开始的,到隋 文帝灭周后才告结束。这中间相隔近三百年,形式上是接连不断的战乱,实质上是文明程 度不同的许多民族在“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征服了的民族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个历 史的永恒规律支配下,在中心地区进行融合活动。中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公元 529 年)梁将赵庆之入洛阳,战败逃回,对人说:“吾以为大江以北 皆戎狄之乡,此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资治通鉴 153 材料三:鲜卑八大贵族之一的陆俟,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三代陆秀“雅 好读书”,陆凯“谨座好学”;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五代陆旭与太和中为 “中书博士”;到六
16、代陆印“博览群书”,“即席赋诗,印必先成”,印子又于五经最精 熟,(文林)馆中谓之石经。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对,有陆印。”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 及他。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四:北齐初,高洋杀掉了主张“治国当用汉人”的汉族士大夫杜弼。甚至太子高 殷受汉化熏陶,也被认为是得了“汉家性质”几乎被废掉。北齐末齐后主高纬又大杀汉族 官吏,被杀汉官的家属必发往北边,妇女罚做官奴,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而北周奠基人 宇文泰(鲜卑人)却重用汉人制定制度,把汉人总结统治经验的“六条诏书”颁行全国, 下令官吏学习。北周后期,周武帝进一步解脱先辈旧俗,特别是释放奴婢,基本解决了魏 晋以来残存的奴隶制问题。据郭伯南新编中国史话整理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和实质。(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朝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成果。(3)据材料四,结合周齐以来的情况,扼要评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 A 2. D 3. C 4.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钼丝探伤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蝎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男子氧化标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环类锻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改性丙烯酸水性卓面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机械万向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内旋转式浓度变送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DL-肉毒碱盐酸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高强玻璃纤维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材专用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企业法律顾问方案
- 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2024年美国房屋租赁报告
- 农商银行贵金属分析报告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软件确认报告-模板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何)
- 《红楼梦第五回》课件
- 供应链管理 课件 项目一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认知
- 2023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英语)
- 2024年中储棉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微整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