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_第1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_第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_第3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_第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记叙文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能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3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4积累并欣赏名言警句。5拓展延伸相关的名人,故事,名言,俗语,成语。6能根据现实生活对各篇文章提出并表述中肯的见解看法。复习重点1能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2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复习课时:二课时复习步骤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复习,学生质疑2、教师检查复习质量强调课文重点一、复习公输:1 了解墨子及墨子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

2、步骤:(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3、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丕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二、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本

3、文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道”指什么? “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 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一一分一一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

4、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三、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 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

5、,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 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 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 “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 突出地说明了 “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 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

6、”,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一句,这是历 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四、复习鱼我所欲也1、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义重于生,舍生取义, 不失本心。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5、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6、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 :例如以鱼和熊掌

7、比喻生与义的作用,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行道之 人弗受,乞人不屑的事例比喻守义不辱。对比论证:例如: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 钟对比,向合今对比。举例论证:例如: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论证以嗟来之食为羞。不 辩礼义而受万钟从反面论证丧失其心。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8、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9、写“鱼”和“熊掌” “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

8、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 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10、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 (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11、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1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 的例子:如

9、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 美国救济粮等。13、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者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 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永远值得后人学习。14、本文主要阐述了 “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 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试题公输一、填空题 公输选自 »

10、。墨子名 ,相传为 时期 国人,是 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 :,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二、给加黑的字注音公输盘_()至于郢()敝见 )也鱼()守圉之器() 禽道厘()三、解释加黑的字词 起于鲁(2)请说之 胡不已乎(4)胡不见我于王 (5) 虽然(6)以牒为械待楚寇矣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8)虽杀臣,不能绝也(1)子墨子九距之。(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讪。(4)公输盘不说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反语(1)宋何罪之有?(2)夫子何命焉(4)胡不已(3)胡不见我于王?乎?(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6)虽杀臣,不能绝也。六、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班和楚王放弃

11、攻宋的企图的?七、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八、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实词的解释。天时:地利:人和:城:郭环:是:兵:革:委:去:域:固:威:至:顺:池亲戚畔:道: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年草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2、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3、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解释1、舜发于吠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举:恒:过:作:征:喻: 苦:

12、劳:饿:出:曾:衡:二、翻译下面的句子。空乏:入: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三,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四,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五、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六、.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鱼我所欲也蹴()死亦我所恶()二、解释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2、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 , 的意思;_的意思的意思_通,.的意思4、乡为身死而不受._ 三、解释黑子1)、

13、, (4)万钟通义,(5)、箪,,(2)、得兼,豆_的意思(3)、苟得(6)、呼尔与蹴(7)、已(8)、本心。四、翻译下列句子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了论述论点作者如何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4、答案一、墨子 翟 战国 鲁 墨家非攻二、ban ying y u f u y u g u三、 出发 动身 (2)允许,敬辞 (3)停止 (4)引见 (5)这样 (6)用、拿 入侵 (8)杀尽四、拒 抵挡 防御 (2)御 抵挡 (3)屈 折服 (4)悦 高兴五、(1)宋国有什么罪呢? (2)您有什么见教呢? (3)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 (4)为什么不停止(进攻楚 国)呢? (5)虽是这样,公输盘替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轻取宋国。(6)即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六、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班和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的?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

15、入“窃疾”的圈套: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七、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 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八、(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己找)1.天时:

16、(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围。2.地利:地理形势。5.七里之(郭):外城。8.(池)非不深:护城河。6.(环)而攻之:9 .(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10 .(委)而(去)之:放弃。 去:离开。1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以:凭。12.(固)国:巩固。13 .(威)天下:威慑。14 .寡助(之)(至):至I。 至:极点。15亲戚(畔)之:通 叛”,背叛。16 .天下(顺)之:归顺。17 (以)天下之所顺:凭借。二(略)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1、本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

17、,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己找)一、1.(发)于吠亩:起,被任用。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3.举于(士):狱官。4.举于(市):集市。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使命。于:给。是:这。6.(苦)其心志:使 痛苦。7 .(劳)其筋骨:使 劳累。8.(饿)其体肤:使 饥饿。9 .(空乏)其身:使 贫困。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舌L:扰乱。11所以(动)心(忍)性:使 惊动。 忍:通韧”,使坚韧。12 (曾)益其所不能:通 揩”,增加。 13.人(恒)过:常常。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15.(衡)于虑:通 横”,梗塞,不顺。16而后(所

18、):有所作为。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色:脸色。 发:抒发。18.而后(喻):明白,了解。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 弼",辅佐。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20 .(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二(略)21 .生(于)忧患:在。3、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 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5、 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