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学教设计说明1.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同学收获不同的智慧。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历史的情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展示欲,增强学生爱党、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 2.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历史课堂改革综合教学模式 “三环”即: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展示课末知识升华 “五步”即:导入新课生生和师生交流自学内容激发学生展示自我(提出问题、角色扮演、设置情境、影视资料、历史小品剧等多种手段)小组合作收获智慧达标测试二、学教分析1.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

2、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2.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实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等能力。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与激励之下,充分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学教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

3、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五、媒体选择 黑板、多媒体课件

4、等六、学案设计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自学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 (2)能够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3)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自主学习】(1)结合课本第一段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课本内容完成长征的经过结构图,并能够结合示意图向其他同学讲解。 长征初期路线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知识网络】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师

5、: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用无畏牺牲的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为此,我们更有理由去读懂长征,去了解中华民族苦难与奋斗的历史,去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长征吗?生:齐答想了解。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如果想要了解长征首先要知道长征

6、是怎么发生的?结合学案自主学习(1)概括出长征的原因。师:时间到。哪位给大家回答一下。 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生: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生生与师生交流自学内容】师:回答正确,正是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那么长征的征途是怎样的?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小组间交流你们课下完成的学案中自主学习(2)、(3)、(4)内容,有什么疑问可以向老师提出。  【激发学生个体的展示】师:时间到。请同学注意观察幻灯

7、片长征路线动态图,哪位同学能结合自主学习(2)的内容讲述初期与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过程? 生:1934年10月中央革命要根据地(瑞金)出发 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弃湘西改向贵州 强渡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生: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师:两位同学讲述的很好,下面让我再一起回顾一下长征的路线吧。出示幻灯中的长征路线。 师:长征初期党内暴露出哪些严重的问题急需解决?生:

8、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师:正确。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危险程度胜过强大的敌人,对此党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请大家看有关遵义会议的影片。师:影片中博古是怎样分析长征失败的主要原因? 生:敌人力量的强大 师:假如你是毛泽东在会议上针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节节失利的原因,你会做怎样的发言。(小组间讨论)生1:假如我是毛泽东我会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指挥的错误,而敌人力量的强大只是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节节失利的客观原因”生2:假如我是毛泽东我会说:“首先,我以博古的说法持反对态度,针对当前的情势我们现在不能与敌人硬打硬拼,应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

9、60;生3:假如我是毛泽东我会说:“不能照抄照搬苏俄的模式,应该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抛弃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方式,重新选举新的军事领导核心”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究竟毛泽东作出了怎样的发言呢?会议最终做出怎样的决策呢?让我重新回到影片中去。 师:遵义会议的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可以结合学案中自主学习(3)内容回答)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师:补充,这是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内部分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好了,让我们学生继续到回到长征的经

10、过中来,(长征经过课件)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江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10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师:那么请同学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生:正确领导、人民群众支持、红军坚定的意志、艰苦奋斗、发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师:长征胜利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结合学案自主学习4) 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师:同学们请看学案中的知识网络,今天主要学习了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遵义会议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其中本课的重点是遵义会议。

11、60;【小组合作收获智慧】师:我们常说:“学史可以明智”,其实学史的一种最高境界就是从史中获得智慧,那么怎样从中获得智慧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对已知的历史进行感悟与认识。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征一课,你从中又能获得哪些认识?下面小组间探讨长征的认识看哪组获得的智慧多。(5分讨论,教师巡视)师:时间到哪组先来说一说? 生A组:我们应该学习红军长征中发扬的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 师:也就是说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那么在今天长征神又有哪些体现呢?生:抗雪灾、抗震救灾、三峡工程、“神七”升天等。生B组

12、:中国的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程艰难而曲折,但我们也要清楚长征了只是中国革命一个小组成部分之后,中国的革命又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的国内革命战争。也就是说,中国革命经历了艰难、曲折、漫长的过程。 生C组:南昌起、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长征初期的节节失利到遵义会议后长征取得胜利,都说明了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中国的革命要想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生D组:我们把长征中博古的军事指挥与毛泽东军事指挥的结果放到一起对比一下,不难看出正确的指挥和战略战术运用是否得当,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 生E组: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生F组:其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北上抗日,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策,一切行动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非常好,对长征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且也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