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教学设计_第1页
套中人教学设计_第2页
套中人教学设计_第3页
套中人教学设计_第4页
套中人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东一中校本培训汇报型公开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授课人 廖日红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小说的主题。 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的手法。 3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腐朽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别里科夫的病症,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医生的角度分析研究别里科夫的病症,从而更深刻地探究其时代意义。 2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扩展作品丰富的内涵,启发学生多维思考作品折射出的现实意义。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发现并

2、欣赏美的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今天我要强调的不仅是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还要能洞悉生活中的丑恶,因为只有洞悉生活中的丑恶,挖掘丑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理性地追求更多的美好。俄国作者契诃夫就是一位洞悉丑恶并挖掘丑恶产生原因的高手。二 作者简介:(投影显示)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3、。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三 研讨课文 分析病症 (一)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回答:假如在生活中你看到这样一个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有病”“不正常”。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一个病人,这节课我们都转变一下角色,我也不是老师,你们也不是学生,我们都来当一回医生,一起给他来个专家会诊。(二)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学生一起给病人建立一个基本档案(投影显示)病人档案姓名 别里科夫性别 男年龄 35岁左右职业 教师爱好 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喜欢的颜色 黑色 灰色口头禅: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三)“年轻

4、的医生”自由发言,你看到这个病人有哪些病症?(5分钟后总结归纳并板书) 主要症状:1 外表 (脸色苍白 行为怪异 情绪低落) 2 心里 (封闭保守 胆小多疑)(四)深度体验病人心理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病例,我们又是一群年轻的医生,仅仅把他当作作品中的人物来看待还不够,我们还要深入体验病人心理。设计两个环节体验病人心理:1 语言品读言为心声,像他这种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说话呢?请学生从课文中选一两句别里科夫的话,模仿别里科夫的语气语调读一读,说一说。2 行为想象课文写了很多别里科夫的怪异行为,我们自己也可以想象一个情节,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了,你觉得别里科夫会送什么东西给华连卡呢?(分组讨论,派

5、代表回答)(五)深入研究病症,设计四个小问题:1 给别里科夫这种病取一个形象的病名。2 这种病症有什么危害?3 致病的原因是什么?4 怎样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病?补充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沙皇政府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专制统治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沙皇政府到处都有耳目,老百姓少有“越轨”,就会遭到其无情的迫害。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

6、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装在套子里的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 四 会诊后反思 :意图教学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经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教师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1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标题装在套子的人“套子”是比喻说法,喻体“套子”的本体是“旧思想、旧生活、旧制度”,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束缚、禁锢”,因此小说主题是: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僵化陈腐的思想,要让生活有新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2 拓展延伸 学生思考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套子? 讨论之后,

7、师生共同小结: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无论什么时代,哪类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而改革开放最大的阻力就是有各种的“套子”,反对变革的人就是“套中人”。“套中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的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比如,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

8、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创新求活,守旧必死。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它的生命力所在。五、写作特色分析: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 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9、。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六 结束语:人生常有套中套勿作茧自缚世事难勉圈外圈且泰然处之七 课后练习: 以“套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作文。授课班级:高二411班授课时间:2011年 10月 12日教后感: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再者小说写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的沙皇俄国,离我们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学生的阅读很容易停留在表层,只觉得这个人物可笑,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更难以体会到本文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在教这篇课文时,采用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把别里科夫当作病人来分析,进而把握小说主题,启发学生多维思考作品折射出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较好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