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共8页)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共8页)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共8页)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共8页)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4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8.4 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A课程目标:B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日本宪法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3情感态度价值观:1889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

2、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C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D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世纪6090年代,当我国以“中体西用”、“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不甘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进行了划时代的明治维新,90年代的甲午中日战争无情的检验了这两场几乎同时代的自强运动。回眸甲午风云,悲愤之余我们不禁沉思:明治维新究竟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变化?阅读课本分析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发展状况如何?课本又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 【讲授新课】一、性质: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推动

3、下,由天皇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合作探究】1: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族独立战争俄国和日本: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过渡: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结合变法前后日本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请同学们先回顾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状况:(1)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森严;(2)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缓慢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那么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状况如何呢?不妨也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二、积极影响(一)政治上:建立起近代立宪政体;1、标志

4、: 1889年日本宪法的颁布(1)宪法颁布的背景:设问: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明治维新时,农民负担过重,起义不断;中小资产阶级不满政府对大资本家的扶持政策;“自由民权运动”的广泛影响;时间:19世纪70、80年代内容: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认为进行政治改革,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目的)(2)宪法的制定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相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普鲁士宪法为蓝本)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3)宪法特点: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具有军国主义和君主权力的特点。(4)宪法内容:(略,以教材P120121具体内容

5、为准)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什么叫君主立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制度特点?),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有批准法律、颁布法律效力的“敕令”、任免大臣、召集和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的权力;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并对议会权力作具体规定;(见书P119) 设内阁和枢密院;(见书P119)【合作探究】2: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处。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君主权力突出,

6、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合作探究】3: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君主权力议会与君主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掌握实权者英国统而不治议会权力大于君主内阁对议会负责资产阶级日本至高无上(神权色彩)天皇解散议会内阁对天皇负责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5)评价: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宪法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表面上依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2、意义: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

7、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二)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崛起为东方强国);1、表现:(1)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2)19世纪90年代初,初步实现了工业代,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确立重工业发展迅速(以钢铁、机器制造为代表)(3)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意义:(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1、

8、收回主权:(1)过程:1894年,日英条约,英放弃治外法权。美国等国也与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20世纪初,日本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列强中的一员。(2)意义: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合作探究】4: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有利因素?(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害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欧美之间矛盾重重。感悟:国家综合国力决

9、定国际地位【合作探究】5:P120学思之窗你对此有何看法? 维新元老们富国强兵的思想不但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也是为了对外侵略。 过渡:由于幕府统治的腐败使日本遭受外来侵略,使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并积极投身到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实践着富国强兵的政策,使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最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同时富国强兵政策的贯彻也使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的道路,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对外扩张(军事):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

10、界(1)原因: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对外掠夺市场和原料(2)表现:明治政府成立时,便有对外扩张之心; 如:天皇“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威于四方”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中国琉球,改名为冲绳县;1876年侵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98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并赔两亿两白银给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出兵人数最多;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小结: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近代化道路: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加快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

11、义强国。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很快成为亚洲强国。(与课题相呼应走向世界的日本)(3)明治维新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合作探究】6:谈谈“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2、。三、局限1、政治上: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2、经济上:土地改革不彻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3、文化上: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4、军事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总之: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合作探究】7: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

13、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领导力量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具体措施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各地阳奉阴违。国际环境发生在19世纪中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合作探究】8:19世纪60年代俄国、

14、日本都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请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述改革内容的差异。并简要分析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1)差异: 政治上,俄国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对农奴制度没有采取进一步打击的措施,致使农奴制残余势力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日本削弱幕府权力,废藩置县,剥夺统治阶级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经济上,俄国农奴可以得到一份份地,但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的价格来赎买,导致俄国小农经济盛行,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日本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行会制度,扶植私人企业等。(2)原因:明治维新是在

15、武装倒幕以后,由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利益的明治政府实行的。俄国的改革是由代表农奴主利益的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合作探究】9:维新前后日本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维新前 维新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封建身份制度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土地封建领主所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本课小结】E布置作业: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点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