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立(zhtl)酝酿(血g)枯涸(he骇人听闻(hM)B.附和(2)落难(nn)看护(站门)忍俊不禁(jin)C.诱惑(ydu)雏形(chii)收敛(lian)猝然长逝(Zhd)D.玷污(di沁)泯火(niin)宽恕(shu)苦心孤诣(yi)A.诀别头晕目眩憔悴可望而不可及B.倔强班门弄斧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C.闲适心旷神贻慷慨玲珑剔透D.行乞泄投无路迷漫多姿多采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

2、,但我们仍然地制造不被的淸新。(2)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一个技术人员,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A 固执珍重不是而是B.固执珍惜不仅是而且是C.倔强珍惜不是就是D.倔强珍重不仅是而且是4.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 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C. 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D. 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山。评卷人 得分 二、句子默写5名句默写。(1)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虜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qu

3、ot;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2) 亚里士多徳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十分相似。(3) 终古高云簇此城,,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评卷人得分三.现代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 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 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亳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 边嚅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

4、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 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 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岀响声,不 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四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灵后一个顾客老人将店开在公路边,一开就是15年。公路边车来车往,却很少有行人下来。店里只 卖紫绒花,虽然好看,生意并不好。15年前,老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做紫绒花。他把剪得整整齐齐的红毛线用麻绳 一根根系紧,扎成球,外面再扎上一层细细的紫绒线。这样,一朵紫绒花就做成了。老人的 紫

5、绒花卖得贵,5元钱一朵:而别人摊位上卖的是机器做的,2元钱一朵。但有一样,老人 做的结实,除非置后因为太旧了扔掉,那中间捆得紧紧的麻绳.是永远都不会斷的。紫绒花,可以做钥匙链,也可以当装饰。不管摆在哪儿,都一样漂亮。店里的货终于都卖完了,老人打算今天关门。今天是他7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做 紫绒花球。他太老了,手不住地颤抖,做紫绒花越来越吃力。他没有多少钱,这最后5朵紫 绒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请问,您这儿卖紫绒花吗? '女孩嫩声嫩气地说。“从今天起不卖了。老人缓缓地说。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指指不远处

6、的加油站,说:“我爸爸给汽车加油了,加油站的 叔叔告诉我您这儿卖紫绒花。我们是去看爷爷的,爸爸说,爷爷喜欢紫绒花。所以,我想买 5朵紫绒花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老人看着女孩,心里有些感动。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问女孩:“是这样的吗?"女孩笑起来,说真是太漂亮了。她把花送给爷爷,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小女孩很可爱, 一笑两个小酒窝。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我把所有的钱都给您好吗?“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瓷罐,將进罐底子打开, 倒出一堆钢锚儿。数了数,2元3角。老人笑了,说这些钱,足够买5朵紫绒花。小女孩离兴极了,抱着紫绒花跑远了。关了店门,老人坐到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

7、酒。他正要喝,有人敲门。门口,一个中年 男人领着小女孩,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给您送钱来了。”一瞬间,老人愣住了。中年男人看着老人,也愣住了。半晌,他呆呆地叫了一句:“爸!"老人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等了 15年,他终于等回了离家出走的儿子! 15年前,儿 子16岁,他砸开别人家的小店,偷走了紫绒花。回到家,他狠狠地揍了儿子,叛逆的儿子 从此离家出走。儿子走后他才知道,紫绒花.是儿子偷来送给自己的。因为,一次醉酒后,他 曾对儿子说过看到紫绒花,他就想是他去世的妈。儿子走了,老人开始学做紫绒花.并把 店开在路边,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儿子能马上看到他。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举起紫绒花,大声说

8、:“爷爷,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7. 选文中最后一个“顾客"是谁?8. 请概括一下选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95朵紫绒花按老人的价格应卖25元,但小女孩却只给了 2元3角。老人为何这么便宜地卖了呢?10品味下列加点的词。(1)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小女孩为什么"失望"?) (2)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句中“迟疑"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11. 有人说题目“最后一个顾客“应换成“紫绒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城市的雾与霾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雾是无比新奇和神秘的。受图画、电影

9、和神话故事的影响,我们 这些孩子总把雾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偶然一场雾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天赐的仙缘,给我们带 来无限的遐想和快乐。 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无寻处Z薄雾 浓云愁永签,瑞脑销金兽皿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 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箸称,如“雾都"重庆。雾让重庆褪去了平 日斑斓的邑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营造出本真的宁前和婉约,仿佛一幅意 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在20世纪5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是103天,最多的一年达到了 148天,将近一 半都是雾天。不过,重庆

10、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 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可如果你去问重庆 的朋友:“你觉得重庆的雾减少了吗?"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没有呀,莹庆几乎毎天还都 是雾蒙蒙的。"气象部门说雾少了,为什么人们却感觉不到呢?统计分析表明,重庆浓雾呈 逐年城少趋势,修袒呈逐年上升趙奸。 ?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千米的天气现象。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證给出了这样的定艾:“当能见度小于十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

11、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蟲。" 所以雾与粽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 80%的为寂。80%95%之间的,是雾和銭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驱。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 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驱都'演变呢? “雾都二 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2013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和淸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城市不到1%。 毫无疑狡,中国的“蘊都&q

12、uot;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一位外国摄影师,在 中国某地上空拍下了这样一幅照片:浓厚的雾殛将整个城市笼罩得严严实实,只有两个高耸 的烟囱从雾霾层中探霹出来,烟囱口中还不斷地冒着白烟,为下面的雾蘊层做着"贡献"。这 幅照片仿佛是在讲述着一个悲观的预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務的前景 不容乐观,中国的'粢都"还会持续存在,并將继续增多,凝结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农还要很 久才会消散。(摘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12. 为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语意连贯。1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雾让重庆褪去了平日

13、斑斓的色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营造出本真的宁静和 婉约,仿佛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14. 阅读第段,说说下而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是103天,最多的一年达到了 148天,将近一半都是 雾天。15. 文章在第段细致地描述了一位外国摄影师的照片,有什么作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杏花暖千年以前,北宋王安石曾拿水边一树杏,来印证他孤绝的灵魂: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 南陌碾成尘。从此后,花吹雪,便屡屋在早春惊艳于我们的眉噪和想象了。百年后,西湖边上小客栈待诏的咄游,于细雨深夜,勾一枝杏花,略略排解郁网:小楼 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

14、枝杏花的倩影,便一直明媚着宋朝的诗行。还有,四百年前那个独爱声色的有趣儿老头李渔,醉里邂逅一树杏,竟无端为她下了妄 语“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想杏花那山野青涩的小女子,也定知晓了这番羞辱,她却照样 在山野石畔,素心开放,等待她钟爱的春风。如果翻个身儿,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顺着牧童的指向,走进杏花 村,细雨靠罪中,我们会端是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一是碰响心底的忧伤。杏花不顾世人言,冰雪一去,便开在春寒里。花下的草还黄着,花上的枝还黑着,花间 的风还凌厉着。她只凛凛的,暖暖的,照亮山野。寡言,羞涩,澄澈,不染一丝烟火味。你 说,她薄?怎奈得寒风苦雨绕眉梢。你说,她冷?却不见,她拼

15、將全身气韵照孤寒。杏花,在我,是心底里爺亲切的一种意象。那年春天,我请了假,将娘接到我们在南山上的场区小住。风日静妍的光景,我把娘扶 出来,坐在阳光底下,跟她一块儿,远眺近看,说闲闲的家常话。远近的树,有的在发芽, 有的在开花,春深如海。娘指着一树杏花,讲她的幼年,那时,她要看弟弟,背妹妹,春天 T,她能一手托着背上的小孩儿,一手攀着石缝,爬上墻头去,折杏花。她说,如果不背孩 子,一棵通天小树,她只消两手一抱,两脚一缠,一纵一纵就爬上了树梢。我姥姥一忽儿出 来,喊她吃饭,只听得答应,不见人,抬头,在云端的绿影子里,有臆脆的笑声跌落。去年,母亲去了。从此再没人,跟我亲切地讲那一段段有杏花闪亮的过

16、往。那个照暖浩 大的春天,远近的杏花,成为我一季季精神的食粮。若我是一枝杏花,母亲,必是我的春天。我失去了爱的依靠,便只有决绝地开放在山水 间。寂寞时,也曾去网上,搜寻一些画儿来养眼。看丰子恺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春 日山道,三两踏青者,闲闲地走:路旁大石里,斜伸一株柳一株杏,柳枝迎风,杏花明媚, 有胭红朵朵,落在山石缝、石阶间和行人的肩膀。白云静静游移,山岚淡若春烟,我又看到 了前年那,暖暖的,暖暖的,杏花。北宋赵昌的“没骨”画里,也见到了一枝枝杏花,饱满莹润,折枝可得,看了,便生怜惜 之意。明末陈老莲呢,笔下杏花,多了一层清愁,我看,更合杏花那无意争春、低调开低调 谢的淡荊。或许,大师的生

17、命里,从来不缺花香满径。以前是,现在也是。黄永玉对沈从文说:“三 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 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鸣叫。"黄永玉问表叔,这样是不是有点小題大做?沈从文微 笑着回答:“懂了就值了。”心灵的默契,对美的欣赏,与知己一超共度的时光,当真是生命中爺快乐的事情啊。对 于不懂的人,又何必相邀?那懂得你心灵深度的人,一定会欣然前来。在陌上花下,跟你一 道,静静地,静静地看杏花。16. 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17. 选文极力铺陈前人吟咏杏花的目的是什么?18. 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她只凛凛的,暧暖的,照

18、亮山野。寡言,羞涩,澄澈,不染一丝烟火味。19. 作者说:"杏花,在我,是心底里最亲切的一种意象"请从学过的诗文中写一句以杏花 为意象的诗。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20. 在一个集市上,卖萝卜的摊主在喊:"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他身边一个卖黄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喊道:"买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两个摊主的话,幽默 风趣。请说岀他们喊声的言外之总。卖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卖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总是:评卷人得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五.对比阅读王维传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絆,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

19、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 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4,谓是古作,乃子 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 右拾遗,迁给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 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賦诗曰:“万户 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r寺闻行在所。贼平后, 授伪直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节选自唐才子传王维)(注)习讽:熟悉

20、的、经常诵读的(诗作)。21. 下列句子中,全都正而表明王维才能的一项是() 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左罪,独维得免 仕至尚书右丞D.A. B.C.22. 本文写了王维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3. 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2)贼平后,授伪官者皆泄罪,独维得免。评卷人得分24.作文六.作文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以饱览路旁一道道的风 景;蜿蜒回环时,你需要走过途中的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成长进程中的一道坎,

21、 也许是我们生命历练中的一次磨砺。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爭的毕业,永远是另 一件事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將会获得生活的智 意,获得生命的升华。请以走过拐角为题作文。要求:能恰当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500字以上:书写工整,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文中不得岀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11贞参考答案1. D【解析】【详解】A. “酝酿“正确读作“yiin niAng";B. “忍俊不禁“的“禁”应读作“jin":C. “猝然长逝"的“猝”应读作“cil”:故选De2. A【解析】【详解】B. 磅薄一購一年之

22、际在于春计;C. 心旷神贻怡:D. 迷漫弥:多姿多一彩;故选A。3. B【解析】【详解】“固执”本指坚持不懈,后多指坚持成见:“倔强“(性情)刚强不屈,根据句意可知“我们仍 然坚持己见",据此可排除C、D两项;“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是小孩儿的特性,句意 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也像小孩儿一样迷醉大自然的景色,此处表示递进关系,应填入 的关联词是“不仅是而且是“,据此排除A,故选B。4. A【解析】试题分析:B语义重复。去掉“非常二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而且”改为“但是”。D语义重复。去掉“千里迢迢“。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而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

23、我们正 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 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 等错误。5.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四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解析】【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 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注意:“郎”“罔"“殆曲蹄”“嫌“。6. 美国人注重孩子的吃相,规矩;中国人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吃什么、有没有吃饱) 美国人注重培养孩

24、子的独立自主的个性:中国人对孩子不放心,什么都管,因而造成对大 人的依赖性。【解析】试题分析:对比阅读。通往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国人注重的是吃什么、有没 有吃饱:而美国人注重孩子的吃相和规矩(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由 此而得出结论:中国人对孩子不放心,什么都管,因而造成对大人的依赖性:而美国人注重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个性。儿童教育方式的不同,培养出来的人也不尽一致,这一点中国 人要向美国人学习。7. 小女孩和她的爸爸。8. 是一个倔强、任性、叛逆但又孝顺的儿子,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9. 小女孩很可爱;为了满足小女孩的心愿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10. (1)因为老人说“从

25、今天起不卖了”,那么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也就成了泡影。(2)不可以。删去后就不能表现老人对紫绒花的珍爱,对老伴儿的深情,对儿子的等待。11. 提示:回答不同意,囤绕文章的主人公及选文的中心来作答即可。回答同意,可用绕贯 穿全文的线索来作答。【解析】7. 本题考査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文本中的“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 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可知最后一位顾客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 孩,英实是他的孙女。8.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逐一分析,儿 子为了给父亲几朵紫绒花而到别人的店里偷,离家出走多年以后还想着父亲的生日,想送父 亲

26、紫绒花,可知儿子是一个爱父亲,懂得感恩的人。9.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他决左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可知老人 是想满足小女孩的愿望才会便宜卖给她。10.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英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即可。第一句话中的失望是因为小女孩想给从未见过面的爷爷买紫绒花,但老人却说不卖 了,所以内心失望。第二句话中迟疑是因为老人本来想把紫绒花留给自己作为礼物,但又想 满足小女孩的愿望,所以内心矛盾,才会有迟疑。11. 本题考査阅读探究的能力。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同 意的理由可以是因为紫绒花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人性

27、美好的象征。不同意的理由是最后一位 顾客点明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表述即可。12. 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或:那么,雾与霾有着怎样的区别呢)13.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雾中的重庆比作是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生 动形象地写岀了雾中重庆的宁静、婉约之美。14. “将近”表示快要接近的意思,说明重庆雾日最多的一年,接近一半天数都是雾天,但还 没到一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5. 这幅霾锁城h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警醒人们,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 中国的“霾都"还会持续存在,并将继续增多,凝聚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

28、消散。 引发读者对灰霾污染严重后果的关注和反思。【解析】12. 本题考査补充句子。补充句子要考虑到与前后文的联系,后文是对气象学上的雾的解释, 前而又是问句,考虑到与上一段的关系,填的句子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可以填:那么,什么 是雾,什么是霾呢?1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淀义、墓状貌、 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 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第段画线句把雾中的重庆比作水墨山水画卷,用了打比方的说 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雾中重庆的宁静和婉约。14.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答题格式:泄性。如:“比较”

29、“几乎“相当”等 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I有余"等表数量.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将近"表示快要接近的意思,表示估汁,说明重庆雾日最多 的一年,雾日天数之多,但还没到一半,符合客观事实。表述准确、严密。据此作答。15.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段说明的是对雾霾的治理前景,从外国外国摄彫师 的照片来看,一边在治理雾霾,一边在制造雾霾,这样的治理现状,必然导致中国城市治理 雾霾的前景不容乐观,中国的“霾都”还会持续存在,同时也引发人们的反思:为什么雾霾越 治越多?我们到底该怎么消除雾霾?据此作答。16

30、. 杏花给“我”的美好记忆。17. 交代杏花给“我“的深刻印象,引出对帀绕杏花引发的故事的描写。18. 用拟人的手法,写岀杏花经得住寒风苦雨,以及她将全身气韵照孤寒的高贵品质。19. 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解析】16. 本题考查文章感情线索的把握。本文写自己先后想到王安右以杏花印证他孤绝的灵魂, 陆游对杏花的钟情,杜牧借杏花排遣忧伤,我对杏花的喜爱,以及北宋赵昌画杏花饱满莹润, 让人心生怜惜,明末陈老莲笔下的杏花无意争春、低调淡静,黄永玉被杏花吸引。据此可知, 我对杏花的美好记忆,贯穿了文章的始终。17.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前而写王安石吟咏杏花,给我留下“花吹雪,便屡屡

31、在早春 惊艳于我们的眉睦和想象”;陆游对杏花的吟咏,给我留下“一枝杏花的倩影,便一直明媚着 宋朝的诗行“:杏花被李漁羞辱“却照样在山野石畔,素心开放,等待她钟爱的春风"等等, 表现了杏花给我的美好印象。因为对杏花的美好记忆,于是特別关注杏花,就有了下文听母 亲讲她小时候带着弟妹采杏花的事情,自己赏杏花的行为。据此作答。18.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以选取修辞、用词、句式等角度,选修辞角度, 要指出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选句式角度,要分析是多用短句,简短有力,还是长短句 交替,显得错落有致。“寡言,羞涩"对杏花赋予人的情感,表现了杏花忍耐孤独的情景,是 拟人的写

32、法,“凛凛的,暧暧的,照亮山野“表现了杏花在寒风苦雨中勇敢的姿态。“不染一 线烟火味“赞美了杏花孤寒淸高的品质。据此作答。19. 考查语句的理解和古诗的枳累。以杏花为意象的诗,诗句中必含“杏花”,如:借问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0. 萝卜味道好(鲜美),如黄鸭梨一样黄鸭梨价格便宜,只有萝卜的价【解析】【详解】本题考査理解句义,理解某个句子的言外之意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中的 语境可知,因为鸭梨是甜的,所以卖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萝卜味道好(鲜美)如黄鸭梨一 样。因为萝卜便宜,所以卖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意是:黄鸭梨价格便宜,只有萝卜的价。21. C

33、22. 参加乡试前听从岐王的建议,得到九公主的举荐:安史之乱中,服药假装不能说话,拒 绝与叛军合作:王维虽在叛军中任伪职,但因其诗所表露的心迹未被降罪。23. (1)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 啊!“(2)叛乱平左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左了罪,只有王维得以幸免。【解析】21. 考査句子的理解与选用。解答此题,要理解句子意思,根据提示选用。“京兆得此生为 解头,荣哉''是九公主对王维的评价,属侧而描写,据此排除A和D。“禄山爱英才,逼至 洛阳,供旧职"通过安禄山对王维的欣赏表现王维的才华,也属侧而烘托,拯此排除

34、B。故 选C。22. 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疏通文意,梳理事件,并用“王维+干什 么”的形式表述。事件主要有:得到九公主的举荐:拒绝与叛军合作:身处叛军中仍以诗表 需心迹而未被降罪。2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语:(1)谓:认为;乃:竟然是:子:你:佳制:佳作:(2)授:被授予;独:唯独: 免:幸免。【点睛】参考译丈:王维,字摩诘,太

35、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丈。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 看重他。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淸秀拔俗,可抄录几爲,配上琵琶 新乐,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这一天,几个 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轮袍。”王 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 你的佳作啊!于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 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开元十九年王维考取状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拔军攻 陷长安洛阳,皇帝

36、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拔军擒获。他服药假装不能说话, 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 寺。叛军在凝碧池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王维痛悼賦诗:“万户伤心生野 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叛 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 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24. 走过那个拐角路遇天涯,途经海角,行至绝境,才发现所谓的“绝境“只是一个小小的拐角,轻盈地 转个弯,就会看到前方另一片天堂。-题记曾记得小时候热衷于电脑里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层层叠叠,变幻莫测,每碰上一个 拐角我总是犹豫不决,生怕走进了黑暗的死角。但渐渐我发现,拐角并不是那样可怕,每拐 过一个转角都有一片新天地,一份新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