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变观念改进教法 培养创新意识 摘要:白天佑教授根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学说,结合学校的美育实践,构建了大成美育的理论的框架,大成美育就是美育的集大成,它是以大教育观,将教育领域的美育内涵高度集成,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美的熏陶中,让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更多地释放出学生的潜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大成美育的教育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体现了触及发展人的创新智慧的高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
2、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充分地得到开发和发展,让学生的思想彻底解放,促进完美发展。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此为教育目标,教育方向,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使之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从激趣、质疑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关键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兴趣,质疑,观念参考书目:心理学*在第三次全教会的讲话北京教育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时代,而这个竞争,表现在知识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上,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现实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比较注重知识及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学生各种能力及实践的培养。在国际竞赛中,我们的学生屡屡获奖,而动手能力、
3、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远不如人,中国学生的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外国孩子好得多,然而,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是外国孩子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可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是何等重要。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一提到创新精神,人们往往会想到达尔文,想到爱因斯坦,转而分析自己的学生,怎么也不能和科学家联系起来,特别是在小发明竞赛中,学生拿不出好的作品时,我便默认学生的现实,片面承认了他们的确有差异。认为创造是有灵感的,无形地给创造精神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教师缺乏了在教学改革中的创造精神,桎梏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其实,在青少
4、年时期,创造精神主要指求异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而发明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而发明了蒸汽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大胆的想象,善于联想。可见创造意识不是先天的灵感,而要靠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将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就会激发起创造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不断探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备课时,我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还备培养什么能力,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如,三册教材中有四篇描写秋天的课文,它们分别从天空、植物、自然现象等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几
5、篇文章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为了使学生进入情境,学一知十,我把几篇教材编排在一起,在学生自读自悟后,让有绘画兴趣的学生把文中的景色画出来,让爱玩的学生到校园,到街头,到公园去拥抱秋天,他们把文中描绘的与自己看到的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沉浸在美的喜悦中,有的说:“我听见校园中的杨树沙沙的告诉我秋天来了。”有的说:“我看到枫树举着红旗在欢迎秋天。”有的学生说:“大自然真美,但北京人为打扮自然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更美。”“我愿做一片叶,一朵花,去打扮北京的秋天。”这些美的感受是他们自发体验出来,是他们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升华。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与美育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体会到学习的
6、快乐,就能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主动去追求知识,超越自我。教师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就会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牵着学生走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教师问,学生答,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把教师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质量和效益就会很低,就会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愉悦感,扼杀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激活思维,发挥潜能,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得营
7、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学习中。 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我利用幻灯,把学生带入繁星满天的夏夜;春天让学生去捞蝌蚪,观察蝌蚪的变化,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感到亲切,把打雷、下雨的录音带入课堂,使学生很快进入雷雨的情境中,采来各种颜色的树叶,学习秋天、落叶,搭起葡萄架,把学生带入葡萄沟,引导学生利用配乐,讲故事等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多种手段的使用,创设了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身到学习中。学生动起来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推
8、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动力。比如:在学习葡萄沟一课时,学生受教室环境的感染,很快进入了情境,课上十分活跃,在“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疑问中,学生小组互助学习,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调动起来,不用老师牵着,通过独立思考,想象,就会开拓发散思维的空间。对课文理解后,他们并不满足,“我们没去过,为什么能喜欢那里呢?”是因为作者的语言魅力的感染,那我们能不能把北京特色小吃介绍给国内外宾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调动起来。举一反三,从北京的果脯、烤鸭、京西的大柿子、黑枣等一一描述出来,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后,又努力把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生感受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
9、力及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表现,达到了学一知十的效果。事实证明,教师适时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探求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就能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三、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就是指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激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他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的心理。我调查了学生与家长,100的孩子提出过生活中他们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少,当然,不否认他们知识多了,释疑的能力增强了,但也应该承认,教学方法的
10、陈旧,答案的一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会、不想或不敢在“为什么”,“怎么样”,“反之又会怎么样”等等的探求中主动去学习,去探索。“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的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三、四册教材中共有4个单元是集中识字,我不仅教识字方法更注重教学生总结规律。比如:湖、蝴、葫、糊一组字,先让学生自学,而后启发他们总结,这些字都有“胡”的音,但偏旁各表什什么意义呢?学生很快明白了字义与偏旁的关系,又如,学习了“河”“海”“湖”“江”等字后,学生也能很快的归纳出“氵”的意义,在学习尖、歪、琴等
11、字时,学生也能编成故事,或绘成图片,理解这些字的意义,避免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在字词教学中,用比较法、类推法、故事法、图解法等,启发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枯燥的字词教学中,产生探求的兴趣,从而找到汉字的一些规律,也体会到汉字的音美、形美、义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也逐步学会了从题目、从事件、从重点内容、重点词句,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经过训练,我教的两个班学生从原来上课只有23人敢问问题,到现在课堂活跃,时常在争论中使课堂产生一个个高潮,现在50的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他们还时常跟老师争论,敢于提出课文中的问题。如:学习雷雨“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学生说“雨停
12、了,天空没有彩虹,只有雨不停,太阳出来了,天空才有彩虹。”学习落叶学生问:“燕子不知道电话、上网比电报快吗?”对书中一些字、音的错误,也能指出来,虽然有些问题稚嫩,有些反映了学生知识面窄,但敢于提问,正是思维在运作,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给以鼓励,加以引导,使其产生对知识不断追求的信心及勇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两年来,在对两个班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正如江总书记所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采用鼓励性的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调动他们渴望得到知识的心理,而且,注意适时地设计一些悬念,引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