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生物精品教学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一、有性生殖 1.花的生殖2 .定义: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而发 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j有性生殖 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受精卵最终会发 育成屋,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珠发育成种子, 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 成果皮。3 .好处:成活率高一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 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 的分布范围,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容易变异。二、无性生殖(常见的无

2、性繁殖的方式有:嫁接、打插、压条、分要、组织培养等等)L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 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等。4 .好处: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效率高。5 .无性生殖的应用雄医 画回 回受将卵舒的胚新一代桢株初中生物精品教学A.©B.D.第嫁接(苹果、梨、桃):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 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带芽的树皮)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J嫁接有枝接 和芽接。杆插(甘薯、葡荀、菊、月季、紫背天葵):繁育优 良品

3、种。压条(月季、牡丹等等)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 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 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好处: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 例:1.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 A. 一颗葵花籽长成一株向日葵B.紫背天葵的枝条长出了新的根系C.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D.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2 .在今年西湖花展上,有一株用嫁接方法培育出的桃树,同时开出了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花朵,这种繁殖 方式属于(B )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孑包子生殖D.分裂生殖3 .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拉犯而发育来的,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

4、生殖 方式叫有性生殖.4 .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C ) 用土豆块茎,培育出上豆幼苗甜瓜依靠种子繁殖试管婴儿的诞生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 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嫁接的柑橘;组织培养的麦苗。5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C),世代相续,生生不息。A,生殖B.遗传C.生殖和发育D.发育6,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果树和花卉,成活的关键是(B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C.嫁接的时间要选择好D.接穗和砧木的选择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幼虫 身体柔软,有环节,8对足吃桑叶,吐丝,蜕皮(5次)蛹光滑,

5、椭圆形不吃不喝不动,羽化成蛾成虫 软,有环节,8对足,光滑,椭圆形,有鳞毛不吃不喝不飞,雌雄蛾交尾产卵后死去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L家蚕的发育过程:蚕蛾产卵,幼虫,蚕吐丝作茧,蚕蛹,蚕蛾羽化,雌雄蛾交尾。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 程称为变态发育。二、其他昆虫的发育1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f幼虫一蛹f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蜜蜂,菜粉蝶, 蝇,蚊等昆虫。2 .不完全发育:经过卵合若虫一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发育,如:蝗虫、蟋蟀、矮姑、螳蜉。3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蝉蜕

6、就是“外骨骼”),外骨骼限制虫体的生长,所以 昆虫就会出现蜕皮现象。蛭虫的若虫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 跳跃,称为跳埔.要经过5次蜕皮。例:1.夏秋季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C.跳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很多古诗词极其形象的描述了动物的行为,如“穿花挟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 类昆虫的(C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

7、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3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C )A.受精卵一幼虫一蚕蛾B.受精卵一若虫-*蚕蛾C.受精卵-*幼虫一蛹一蚕蛾D.受精卵一蛹一幼虫一蛾4 .蝗虫的幼虫与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C )A.生活习性B.能不能跳跃 C.生殖器官D.蛹5 .家蚕(苍蝇、蚊子、蜜蜂、蝴蝶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也经过±就犯、纳速.、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 的发育过程称为座全变态发葺而蝗虫(蟋蟀、蟋站、螳螂、蝉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为一不完全变态发商二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青蛙、域蛛、大貌、蝶爆。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L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雄蛙鸣叫(求偶)、雌雄青蛙抱对(受精)、产卵(

8、黑色:吸收阳光中的热量, 减短孵化期)、蝌蚪(用缠呼吸)、幼蛙、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o (变态发育、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 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完成,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 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是水体受到污染)02为什么龟、鳄不是两栖动物:他们不是变态发育;他们使用肺呼吸;他们不是体外受精:他们的 卵,不需要在水中孵化;他们的卵有坚硬的外壳.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影响种族繁衍:影响个体发育C例:1

9、.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家蚕的发育以属于不完全变态B.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主要特征2 .一位同学在调查动物资源中发现,我们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我们居住的环境是(A )A.温暖多雨B.常年寒冷 C.炎热干旱D.工业化城市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观察鸟卵的结构 早成鸟(出壳有毛、睁眼睛自己觅食)、晚成鸟(出壳无毛没有睁开眼睛需要亲鸟喂养) L鸟卵的结构:卵壳、卵壳膜、气室、卵白、系带、卵黄膜、卵黄、胚盘,3 .鸟的卵细胞实际上由:卵黄、卵黄膜和胚盘组成的;4 .胚盘是一个盘状小白点,

10、里面含有细胞核,是受精的部位,已经受精的卵,胚盘色浓略大,未受精的卵的 胚盘色浅而略小,也是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5 .卵黄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黄是卵细胞 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勤 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 的繁殖行为。2,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的特点: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壳)o鸟卵即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

11、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例:1.右图所示是鸟卵的解剖结构图,据图回答:(1)填写鸟卵各部分的结构:3-1;:墨二嗤红3 &辽皿(2)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8黄&三夕(3)8卵黄膜、7卵黄和1 胚盘构成卵细胞。*(4) 7 (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部分,9 (卵白)除具有皿卵细胞的作用外,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 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6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 .孔雀开屏属于(C ) A.节律行为B ,迁徙行为 C .繁殖行为 D .觅食行为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生物的性状1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2 .变异

12、: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3 .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方式(先天性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一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但环境对性状的表现 有较大的影响。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证实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在雌雄小鼠交配后,要从榆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 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2,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13、注入小鼠核尚 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 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3.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榆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揄卵管中就有了两种 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榆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传递的是控制 性状的基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一2 .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某、一、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关系如右图所示)0 )1

14、 .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2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3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是DNA的最小单位。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4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DNA在染色体上)。5 .在生物的体细匏中的染色体、DNA、基因(除生殖细胞外)都是成对出现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 效染色瓶上。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DNA 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初中生物精品教学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也逡发现马回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

15、条染色体。2.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匏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家亨金对此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 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 细胞 保证后代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基因也是一样J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体细胞精子卵细胞 1玉米201010水稻241212马613232人46条(23对)23条23条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 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

16、,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 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例: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的少一半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数目相同D.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2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称为“继器官移植之后的第二大医学奇迹”.此项技术是解决不孕的有效 手段。这种技术的特点是(D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3,父方体细胞中的

17、一对染色体AA,母方体细胞中一对的染色体aa,则精子中染色体是.,卵细胞中染色体 是工,受精卵中染色体是_Aa4 .亲代的性状能在子代出现,亲代传给子代的是(B ) A,性状 B.基因 C.相对性状 D.血型5 .下列关于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比较中,说法错误的是(B )A.两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B,都有23对染色体 C.都有DNA D.都有决定性状的基因6,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C) A.精子B.卵细胞C.精子和卵细胞D.体细胞 7.下列有关DX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口附就是染色体:一个DMA分子中含有一个基因;DNA与 蛋白质构成染色体;DNA分子为双螺旋

18、结构(像螺旋形梯子)A.B. C. D.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奥地利人。2 .基因有显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和障性(控 制隐形性状的基因称为隐形基因)之分,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1)相对性状仃显性形状(第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和二性形 达之分。(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他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 吟 有幽一种(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由或画两种。(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 (隐性 基因)并没有受D (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父母的星四生

19、殖细胞的其国受用卵的基因父母的基因生殖维胞的基因"生物受徜卵的基闪纯种容翠魂豆X纯种矮茎碗豆高茎蜿X高茎燧豆T女的件状双眼皮单眼皮 孩子的性状 万常 正常例如: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 匕 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例如单 眼皮、双眼皮的遗传。(单眼皮与双眼皮遗传图)(白化病的遗传图)二、禁止近亲结婚1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2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如果一个家族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携带有治病的及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 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始配生育,这种

20、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常见的遗传病: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多指(六指)等。3 .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例:1.父亲能卷舌(基因组成:AA),母亲不能卷舌(基因组成:aa),他们的后代基因组成是Aa,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A.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中的A和a互不影响,都会继续遗传下去B.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中A会继续遗传下去,a不会继续遗传下去C.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中a会继续遗传下去,A不会继续遗传下去D.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中的A和a互不影响,它们控制的性状同时表现出来2 .西红柿果皮红色(D)对黄色西红柿(d)为显性,若将红色西

21、红柿(Dd)的花粉授到黄色西红柿(dd)的柱 头上,则黄色西红柿(多个柱头授粉)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A)A.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黄色B.种子的基因型为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C.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果皮的颜色为黄色D.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3 .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几率是皿。请提出降低 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建议:禁止近亲结婚,4 .右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为变异;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相

22、对性状,比小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亘电 是隐性性状。(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他。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地。府代(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或四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包体 的数目要减少一半。5 .绵羊的白色(B)对黑色(b)为显性,一只白羊与一只黑羊交配生了一只小黑羊。白羊和黑羊的基因组成 分别是(A ) A. Bb 与 bb B. BB 与 BB C. bb 与 BB D. Bb 与 Bb6 . 一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儿子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B ) A. XX B.XY C.X D. Y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L

23、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每个正常人的前22对染色体都一样,称为常染色体,男人和女人的 最后一对染色体不同,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o2.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同一对 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体细胞中:男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 (即22+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XX(即22+XX)。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1:1或者男女各占50%)L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排出上亿的精子,其中一 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

24、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只有一种: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X。精 子有两种: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X (22+X) , 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Y(22+Y)。2 .一个卵细胞只能结合一个精子。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为1:10D.都有决定性状的基因例:1.下列关于九船藤细痴口生殖细胞依A.两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B.都有2g寸染色体2.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旨的是(CA.精子 B.卵目施C.精子和卵细一体细胞C.X D.Y3 .一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儿子体细胞中的性或赤为产(B )4 .在男性和女性的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A )22对 22条

25、 一条X染色体 一条Y染色体A. B.(C. D.5 .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D )A. 2n2n2n B. nnn C. n2nn D. 2nn2n6 .小军是个正常男孩,那么他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C ) A.22条+XY B. XX C. 44条+XY D. XY7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所生子女(A)A.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B.不会患遗传病C. 一定会患遗传病D.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小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L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变异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 与环境也有关系,

26、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如:正常男女生下先天愚型病子女) 和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如:小麦在肥沃的土壤生长,长势良好,籽粒饱满:同卵双 胞胎分别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皮肤不同;甘蓝在北京和西藏长势不同等)02.变异取决于:.遗传物质(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但如果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也会遗传。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例如:高产抗倒伏小 麦、太空椒、高产奶牛等)。2 .南橘北枳是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改变: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是可

27、遗传的变异。袁隆平破誉为世 界“杂交水稻之父” O3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 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 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4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 起。5 .太空祖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例:1 .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色觉正常,有的人是色盲患者。上述形态,生理特征叫做(D )A.遗传 B.变异 C

28、.基因 D.性状2,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 ) A.白化病 B.细菌性痢 疾 C.艾滋病 D.肝炎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正确的是(D )A.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B.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D.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 引起的,有的变异则是由环境引起的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2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地球的条件:青逼、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大气层 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

29、大气中没有氧气,3.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建(简单有机物)。4.1969年,人们发现了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于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 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5 .细胞是由核酸+蛋白质构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6 .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脸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7 .科学家推测: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是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 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8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原始大气简单

30、有机物江河湖泊 原始海洋尚温、紫外戏、南电地球降温降雨流入有机物间极其漫长的相互作用原始生命例:1.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最主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02 .原始生命起源于(B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D.原始森林3 .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氧气等 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C.“始祖鸟”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D. 1981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核酸,它为生命起源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 .比

31、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 .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T古代鸟类)°化五是研究生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在越早 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同星、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3 .细胞色素C:可以通过比较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C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 .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一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单细胞T腔肠T扁形T线形T环节T软体T节肢T棘皮T鱼类T两栖类T爬行类T鸟

32、类和哺乳类)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古代的鱼类一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万苔辞工 哺乳类2 .植物:藻类一蕨类一裸子植物一被子植物;3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4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 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例:1.“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D)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陆生D.由胎生到卵生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原因: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2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

33、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 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不利于个体的变异则容易被淘汰(丕 适者被淘汰),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 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自然选择的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而人 工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人。模拟保护包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自然选择: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1 .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宸动当

34、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被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 .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这是变异现象3 .在抉乏青草的时期,颈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得到食物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 有利的变异。4 .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枝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这是不利变异。5 .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6 .由于生物的过度繁殖,使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 行生存斗争。7 .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

35、之间的斗争。8 .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9 .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叫做人工选择。10 .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对野生动植物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例:1.夏天用杀虫剂消灭蚊子是常用的方法,但明明的妈妈使用某种杀虫剂时发现,开始时效果还不错,但 长期使用后,发现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分析这种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 ) 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C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D.蚊子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它是朝着有利于蚊子生存的方向进化的11

36、 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1)对于桦尺蛾本身就存在着羞丑,有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变异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鳌殖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 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自然选择,(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朝着有利于桦尺蛾的生存,而选择是必然的°(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C) 的结果。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

37、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 能的变化结果是变成灰白色。(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 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生态平衡.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1 .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酶、和蚩生虫等生物。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尊、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 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

38、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 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案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 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桑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装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 客染上传染病。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1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

39、病的人群。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型)o易感人群:所有人。艾滋病(acqu i red i 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 音(AIDS)译为“艾滋病” o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 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则)"。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4淋 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应具有的态度 每年的12月1日都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艾滋病日都有 一个主题。2002年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

40、生命”。在这一天里,全世界关心艾滋病的人举行各种集会, 宣传丈滋病的有关知识,呼吁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善待与宽容,是人类的美德。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 者是病人,不是罪人,无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感染了艾滋病,都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意愿,特别是那些无辜 的孩子和由于献血和输血过程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如果以某个人有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为理由, 而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歧视和冷漠的态度,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关爱艾滋病病人,不仅仅需要羔待与宽容,更需要的是实际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我国有 关法规规定:丈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

41、权利和社会福利。对学生而言,能够做到的是: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 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隔离传染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透气、打扫 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注射疫苗、锹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居家隔离等)°特点说明举例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流感),结核杆菌(肺结核),HIV (艾滋病),肝炎病有(肝炎),蛔虫卵(蛔虫病),淋球菌(淋病)有传染性传染病能在人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传播流感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和 蛔虫病

42、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有流行性、地 方性和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传染病可呈爆发、流行以至大流行: 行的传染病只限于在某地区流行:有的传染病受气候影响, 只在一定的季节发病。流行性感冒: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疟疾有免疫性人们在患过某些传染病并痊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受该病的褴染。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可以预防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 的工作,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见教材第75页图8-3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年)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即采用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 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方法预防天

43、花的国家,到17世纪,不但我国广泛使用人 痘苗来预防天花,而且随着当时的国际交往,这种方法也传到了俄国、土耳其和英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叶, 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两大洲。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 17491823),观察到了挤牛奶的工人感染了牛痘(牛痘是牛的一种天然轻型传染病)病毒后,不再得天花的现象,并且用牛痘苗 进行实验,发明了牛痘接种法。从此,牛痘接种法逐步取代了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人 体 的道 防线0弟一道防线+组成;座堡隆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功能:阻挡和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第二道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44、(如逐胸)和蚕噬鲍感等防 线4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第三道组成:经医蓟宜(胸腺、淋巴结和胸脏等)和童直朝阂I防 线4功能:产生拉拄,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 免疫中特异 性免 疫川1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3 .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或异物等)(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如果人的免疫功能过强,人就会有过敏反应,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是找出过敏原

45、,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与病原体作斗争,逐渐形成的一种抵抗力。它可以通过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它的作用是对多数病原体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又 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 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的生活过 程中,受到病原体的作用,通过与病原体作斗争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具有特异性,如患过伤寒 只

46、获得对伤寒杆菌的免疫力,而对痢疾杆菌无免疫力,所以称为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o这种免疫 力不是遗传带来的,也不是人人都有,只是与该病原体斗争过的人才有)O 二、免疫的功能1 .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 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2 .免疫的三大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排斥。(器官移植遵循原则)过敏和预防:(食物、药物过敏,晕车、晕船等等) 三、计划免疫

47、L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3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根据 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 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要注意安全用药;药物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 .一、安全用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 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的不良反应或危害,药物

48、可以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 o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 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 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些.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 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二、急救:1 .紧急呼救(当遇到有人呼吸、心跳停止等情况时)o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紧急拨打“120”急救 电话;(2)人工呼吸(

49、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3)进行脑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2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随这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畅通,再 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人工呼吸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3 .出血和止血?出血和止血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e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 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颜脉出血和动脉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 血处理。夕卜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最常见的是毛细血管出血,出血时血外呈 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时

50、自行凝固止血。静脉出血时,血也呈暗红色.好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 亡。阁 V1II-I6IjBfKl上血示的:图用 VIII-17 上1缸;酢1上血小急田(图中红色小卓表示出血郤位)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2 .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3 .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4 . “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

51、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 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低于0.25席)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 高浓度的酒精(20%有致死作用)对水蚤的心率有控型隹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 促进作用越强。3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 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4 .吸烟对人体健康

52、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 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 癌等。5 .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6 .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配祭好,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 体活动。第八单元习题一、选择题L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A )A.控制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2 .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D )A.隔离传染病患者B.

53、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3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D )A.消灭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控制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4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D)A.带狂犬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5 .食用不洁的毛蛆会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蛆是甲肝流行的(A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6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A)(2)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54、B)(3)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B)(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C)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7 .我国政府规定,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B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8,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这些行为属于(B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死病原体9 .缺少下列哪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D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 A、B、C中任何一个10 .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B )B.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

55、人体的病原体B )B.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D.淋巴细胞乔噬侵入人体的病菌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C.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 11.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染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12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的原因是(B )A.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抗原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抗体C,患过麻疹的人不容易再接触麻疹病毒D.A和C二项13,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皮肤,不能用别人的皮肤,原因是(C )A.植自己的皮肤颜色相同B.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体C.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排异现象D.B和C两项14 .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56、,容易被细菌感染,其原因是(B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由于失血过多,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特异性免疫力降低D.由于皮肤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15 .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C )A.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16 .刘丽同学不小心被狗咬了手指,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你认为其中运用的生物学原理和注射 的药物分别是(A )A.特异性免疫,抗体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17 .下列哪一组全为遗传病?( A )A.白化病、色盲、血友病B.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C,糖尿病、色盲、伤寒D,白化病、血友病、感冒18,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血友病男孩,再生一个不是血友病男孩的几率和生女孩是血友病的几率各是(B ) A.50%、25%B.25%、0C0、0D.25%、50%19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