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的颁布,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的进一步阐扬,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更为明确。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已愈来愈为同行重视。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的颁布以来,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力求在发扬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创新语文教学形式上作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本课题就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如何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高中
2、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教学策略,例举了部分教学实践探究的案例。二、课题的理论思考1. 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这种育人功能被趋于死记硬背或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到
3、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直接目标所囿。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理性的分析肢解下,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大量的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失却了洋溢的人文气息,精美的文字变成了缺乏人气的知识,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在教师精心构思的作文模式训练下,泯灭了学生充满幻想与创造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
4、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这些要求, 凸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真正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有着自身的优势,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非两个方面,其一,源于语文学习材料
5、的熏染。语文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语文层次,牵涉到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语文课程的知识精髓是在大量的学习材料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无论是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琴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的诗歌,还是莎士比亚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西方荒诞派的戏剧等等,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它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境界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它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毋容置疑的。其二,来自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较之于其他学科,有着其独特性,语文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感受、领悟,对作品“仁者见仁
6、,智者见智”的诠释,对生活自然、历史现实的思索,语文学习的习得过程尤能培养起作为文化创造力和创造态度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起学生一种自主、独立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实践上述基本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关注语文语言文字物质符号存在的同时,扩大阅读视野,体验学习人生,获得成长的滋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
7、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作品的语言文字、教师的课堂分析及教参所写的要点,学生对语文教学现实情景中的语言现象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从目标到教学到评价始终只能在浅层次中循环,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表面达成现象,收效甚少,而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教师说教之中,久而久之的熏染,消磨了学生内在于生命的崇尚民主、向往自由、探究创造、追
8、求意义的原始冲动,扼杀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灵性。因此,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首先要致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教学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互动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既然是一种对话与沟通,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灵性的大写的“人”,还学生以尊重,在课堂上正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其次,要努力使语文教学回归本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育者与被教
9、育者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沟通的关系。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权力的拥有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支配学生的学习,应极力主张教师要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指导学生明白如何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促进者的身份取而代之。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构建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渠道,将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利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前人的勇气,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构成多向互动的交流沟通网络,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
10、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的教学行为,来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比,在此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标实
11、施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认为,要致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通过体现教学民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的语文专题研究学习等有效方式的尝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书上写的和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转为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实践富有建构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倾向,改变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筛选、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与多种文本阅读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接触作者的灵魂,从而诱发自身缤纷的内心感受,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3重组教学内容,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
12、案。 语文教学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概念;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的架构中,在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有了一片不确定的相对疏远和弹性的空间。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在新课标实施中,作为较成熟的教师的教学也可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意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较好地使用教材;第二种境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第三种境界,不仅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且会开发教学资源,能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对课程进行开发、重组、构建,
13、用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架构和充实课程标准和教材间的空间,成为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因此,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高中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整体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潜能,富有创造地开发微型课程,设计教学模块。积极探索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 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
14、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能根据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选择语文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产生的影响:教师与课程内容之间发生同步或异步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获取各种课程和学习的资源的便利性空间增大;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将彻底打破;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将变得更加现实;信息媒体所具有的追踪记录和即时反馈等智能化功能将使教学的进程空前加快(钟启泉)。现代网络环境给学生语文学习创造了许多便利的
15、条件,现代社会生活向学生展示了许多鲁迅、钱钟书等前人笔下所从未涉及的诸多新生事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体现的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阅读内容的丰富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已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拘泥于教师学生教材文本,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界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网络共享世界文化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网络将给语文课堂开辟一条极为便利的捷径。我们的教师要以开放、自由的心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基于网络环境,创造现代语文教学的范式,将课堂、网络、生活,学校、家庭、社会一统,构筑一个立体的教育空间,利用必修、选修、自修多元的课程结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多种教学模式,真正实施“培养能在当
16、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念。三、课题的教学策略 1、科学人文并举 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本质特性,在新教材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特性得到了鲜活的体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贯穿始末的命脉。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计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使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与社会的书面接触中激活,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于社会信息的日益综合化,使得语文学科不能再固步自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以人文内涵的教材为基点,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增强了与其
17、他学科的联系,从而达到了紧贴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学习内容的扩展意味着学习方式也不能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高度关注现代科技文等自然社会科学各类文体的教学,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新教材为载体,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跨领域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饿综合运用能力。 2、整合延展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第一要求就是“积累与整合”,整合有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素的整合,更有语文教学知识系统内部的整合。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作品认知、作品赏析、作品熏陶、作品感悟内在的联系,从提高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角度,实现多方的整合。新课程标
18、准在注重课堂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向社会、生活延伸,尤其是选修课的模块设计 。知识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 ;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将会有效促进语文课堂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延展,从而实现教学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理念。 3、自主合作共存在以往的教材中,学问性知识占着主导地位,它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取得学习的愉悦。体验性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重视在学
19、习过程中学生感受的知识,相对于前者而言,更注重生本,教师、教材只起到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度重视两种知识的转换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练习与问题的设置上,也要摒弃机械的知识复习,崇尚精神实质的品味,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尽情享受置疑带来的愉悦 。同时,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学相长”的学习情境、“生生合作”的教学活动将变得更为实际而有效。现用人教社教材已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与“写作”同等地位的块状内容放在了每个单元的最后。综合性知识的加强使得学生不可能单枪匹马
20、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能“合作”。合作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者除了知道相关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四、课题的教学模式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主要题材,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提出了教高的要求,这个要求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阅读鉴赏。在阅读中强调兴趣的培养,注重阅读中的鉴赏,注重鉴赏品味的提高。阅读优秀作品,朗诵或表演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
21、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提升审美境界。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对感兴趣的文学形式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第二, 理解思考。对文学作品的各流派有基本了解,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提出新颖见解的能力。探讨人生,感悟人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初步认
22、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第三,创新发现。尝试创作,进行探究性的专题研究。能够组成有共同兴趣的文学社团。对本校的校本资源进行有步骤的利用。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23、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一)诗歌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相对于小说、戏剧、散文来说具有较突出的独特性,相对于前三者的语言主要是为交流而服务的这一特点,诗歌的语言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凸现言语自身,具有强烈的陌生化效果,使读者从普通语言的麻木的感觉中苏醒,看到语义淡去之后,脱颖而出的
24、鲜明的语言自身的形象。因此诗歌的阅读教学应重点突出对诗歌的独特的语言之美的体味。新课程标准对于诗歌阅读教学能指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将诗歌单元的阅读教学课型拟分三类:诗歌印象课从语言结构的角度了解诗歌的“个性”;诗歌诵读课从听觉的角度体味诗歌的语言形象;诗歌品味课从意象与意境的角度去感受诗歌的语言形象的生成过程。1、 诗歌印象课从语言结构的角度了解诗歌的“个性”印象一:以诗讲诗。一首诗 北村诗应该是能吟诵的能上口上心能在饥饿时被大地吸入并且感到甘甜诗应该念着念着就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就飞起来了诗应该有羽毛用我的心和它的翅膀使我随时能起身
25、离去诗使白天明亮夜晚变黑有时诗会摘下眼睛让我佩带看见另一个自然的天空我熟悉的人都在飞来飞去他们的脸上没有痛苦只有信仰和雪白的表情诗应该一碰就发出好听的声音使漫长的一生变得可以描述成为可以邮寄的肖像呈现在宝座前诗使人感到口渴诗人额上出色的光环让人头晕当他神圣的形象破碎之后神的脸从后面浮现出来这就是诗人的一生根据这首诗中的一些诗句和学生总结出诗歌的特点。特点一:“诗应该是能吟诵的/能上口上心”:诗歌是有内在的韵律美的。特点二:“诗歌使白天明亮/夜晚变黑”:诗歌表现的是世界最本真的东西,让所有一切回到最本真的自我。特点三:“诗应该一碰就发出好听的声音/使漫长的一生变得可以描述”:诗歌是对生活感受的高
26、度浓缩。诗歌本身也是一种浓度最高的文学形式。特点四:“诗应该有羽毛/用我的心和它的翅膀/使我随时能起身离去”:阅读诗歌是我们心灵自由的通途。印象二:诗人谈诗。选择一些著名诗人对诗是什么的观点。和学生一起感觉诗歌。素材一:诗歌的用途就是让我们想起那些无用的事物的最大用途。诗歌的用途在于赞扬那种从表面上看没用但却是人类本质的东西。诗歌表达某些无法应用的体验。面对死亡的迷惑。或者面对生命的迷惑,同样是强大而又无用的。有些读者,在生存危机的时刻,总是去接近诗歌。读过诗歌之后,精神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战争年代,人们更多地读诗歌。恋爱时,读诗歌;有危险时,面对死亡时,人们都会读诗歌。诗歌的用途就在于此。素材
27、二:诗意就是一首诗里使你笑,使你哭,使你搓脚趾,眨眼睛、刺痛,沉默,以及知道自己虽然孤独,但在某个神秘的世界里并不孤独的东西。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诗歌阅读经历来体会诗人对诗的见解,也不妨纵谈自己对于诗的见解,不必求同,关键引导学生能够对诗产生亲近的热情。印象三:经典证诗。正如小说家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诗人大多通过意象来表达自我。对于与诗歌接触不多的学生来说认识意象是接近诗歌的一个最初的入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短诗,了解诗歌的意象对于诗歌的表达作用。用经典来印证前两个环节的印象。(1) 意象的生成:地铁车站庞德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28、在这首诗中,黑色枝条上的无数花瓣,对于幽灵一般显现的面孔并不是一种比喻,它们只是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的原始性叠加。它产生于刹那间对于直觉的捕捉。它产生于走出地铁车站时,在阴暗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面孔呈现的直感,花朵和面孔的印象在这里得到了几乎是完全相重的叠加。对此诗人在回忆自己的写作时,认为当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有一个外在的事物发生转化并进入他主观内在的一个事物结合而为意象。(2) 意象的叠加:我的记忆戴望舒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29、,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在上面的两首诗歌中作者都是以对自然的瞬间感受的材料和心灵状态叠和而产生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烟卷、笔杆、粉盒、木莓、酒瓶、花片、灯、水”和“酒盅、石路、映山红、桉树林”等原来属于视知觉的印象通过一个合理的叠和显示出一种心理的真实,从而无限扩展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3)意象的多维叠加方式: 弧线 顾城鸟儿在疾
30、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自然界各类生物的生存状态的四个抛物线画出了美丑褒贬混杂的状态,潜藏在这写意象背后的价值取向与前面两首诗歌的单向叠加方式相比显然呈现出一种多维状态。提供给读者多种的评价和选择,让读者感到一种充满诱惑力的美学体验。课后练习:以一种情绪为表达中心,选择一些意象通过不同的叠加方式来写一首小诗。2、诗歌诵读课从听觉的角度体味诗歌的语言形象可以在整个单元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主要采取单独朗诵,小组朗诵,二人朗诵,集体朗诵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开口”。具体操作:阅读的内容应略作区别,在诗歌单元开始教学时,组织学生诵读
31、自己喜欢的课外作品,谈体会,从而丰富学生对诗歌的感性积累。同时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趋向,扩大诗歌的阅读面。在诗歌单元结束时,让学生朗诵课内诗歌,体会学习之后对作品的新的理解。另外,在每一堂诗歌的教学中也应注意穿插诵读的环节。3、 诗歌品味课从意象与意境的角度去感受诗歌的语言形象的生成过程这一环节是诗歌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处理立足于对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把握从四个层面进行展开。(1)在诵读的基础上的意象的提炼筛选。(2)对意象的抒情特征的概括分析。(3)结合全诗对承载意象的诗歌语言的品位。(4)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的拓展阅读或不同诗人类似作品的拓展阅读。(5)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拓展阅读。比如同类
32、题材的小说和诗歌的比较阅读。(二)小说阅读教学 关于小说的特点可谓众说纷纭,而作为读者对小说的阅读也有着广泛的自由度和各自的侧重点。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为大多数初入文学之门的中学生而言,根据他们有限的阅读经历和阅读体验以及特殊的阅读兴趣,小说的阅读教学还是应该立足于将小说还原为“说小”而展开。这里的“小”字包括了以下几个角度: 将深厚的主题还原为“小”故事复述(说一说)将归纳技法还原为捕捉微妙的细节品位神来之笔(想一想) 将提炼语言风格还原为提炼字句推敲精彩之笔,建立“小说字典”(写一写)在这四个步骤中,第一个步骤其实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也就是明白作品是在“说
33、什么”;而后面的三个步骤则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就是明白作品是在“怎么说”。1、 多角度切入的复述课:将传统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熟悉作品的方式改为立足于作品的不同角色从多个角度复述作品。如在祝福的教学中,让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从我”“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四个角度复述作品。这样操作有两个效果:一方面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情节,另一方面用一种潜移默化地的方式让学生在复述的准备和操作过程中去认真思考并尽可能准确地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复述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就不同的复述角度的合理性展开讨论,想想作者的角度是否是最佳的,唯一的。2、回归感性的细节欣赏课:有一种流
34、行的说法,再好的文章只要一进入语文课本就一无可观之处了。为什么语文课会有“化神奇为腐朽”的罪名呢?这里,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度的拔高,动辄以简单的、武断的宣判代替感性的分析,抹杀直觉的印象是主要原因。小说试图显示整体,然而,当我们描述时,只能一点一滴地进行,我们要使孔乙己这个形象鲜活起来,必须借助于那些细节“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伸开五指将茴香豆的碟子罩住“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在这里,人物的性格、精神,就是出自于这一个一个的细节,那些美妙的思想与境界,也是出自于这一个一个的细节。 如:(1)补白与画外音式的细节捕捉:指节选性小说相关删节片段的捕捉。例如套中人中,华连卡的主要描写片段
35、;小说结尾处中学教师布尔金的感慨议论片段(2)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原著改编影视作品与原著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体会细节处理的优劣,从而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例如边城教学中将原著与剧本及电影演员的处理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充分领略到沈从文的语言魅力是“说不出的好”。(3)将以思想性著称的作家作品还原到细腻的细节中,化可敬为可亲。例如,鲁迅作品的教学,在课堂上被我们谈得最多的往往是它的思想意义。其实,鲁迅正是以他的炉火纯青的艺术使他的文字具有恒久不衰的魅力的。例如药的教学中,将作品的主题分析潜藏于对一系列的细节的品味之中。3、推敲字句的语言欣赏课:小说家在下一个字的时候总有许多言外之意,动笔推敲一二比空
36、谈语言风格要贴近得多。祝福中写到“我”与“四叔”的相见有这样一句,“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对句中的“剩”字,汪曾祺先生如此注解:“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这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的,也都未察觉,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可依据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字句,作出“批注”,体会小说的语言之美。以上的三个课型,主要是以“因小见大”为出发点的,主要立足于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一
37、篇小说的完整的阅读,还应在此基础上“小题大做”,即拓展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同类作品的拓展阅读,例如套中人之与醋栗的互补阅读。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的拓展阅读,例如边诚与汪曾祺的受戒的互补阅读。(三)戏剧阅读教学戏剧篇目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中国现代话剧雷雨、茶馆和三块钱国币;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节选)、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牡丹亭里的闺塾还有桃花扇里的哀江南;外国戏剧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和现代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但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由于戏剧的篇幅都比较长,所以在课本中往往以节选的面目出现。这也决定了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明显表现为需要纵深和拓宽相结合
38、。新课程标准对于戏剧阅读教学的要求:1、阅读理解层面:第一,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对戏剧的语言,结构乃至布景,道具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第二,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鉴赏思考层面:第一,了解传统戏剧和现当代戏剧的继承和发展,了解国外戏剧及各流派与中国戏剧的关系。对于本校的校本资源有系统的进行戏剧方面的开发。第二,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
39、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第三,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3、创新发展层面:第一,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第二、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第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剧本,相互交流。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戏剧阅读教学的设计中,我们注意下列几点: 1、从阅读理解到鉴赏思考对文本的由浅入深的阅读理解,是对戏剧的基本把握。由于
40、篇幅有限,教材中所选用剧本大多是剧本的节选,尽管部分剧本尚有读本作为其补充,但仍然不是全本的阅读。因此,文本的阅读,首先表现为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全本的阅读。从阅读理解到鉴赏思考,这在中国现代话剧这一环节中尤为主要,其纵深表现可为:(1)品读语言课在戏剧语言中体会台词中蕴含的人物感情,以及体会潜台词中蕴含的人物感情是加深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的首要一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对语言的体味,实际上将不能把握其内容。曹禺的雷雨作为高中戏剧教学的开场戏,对于剧中潜台词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雷雨中的周朴园是现代话剧中一个有着相当复杂的性格的人物。北京人艺几十年来的演出随着时代的不同对于周朴园
41、的性格也有了相当大的不同理解。那么,学生在对于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尤其是他对侍萍的爱情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如何引导学生从人物自身的语言着手来理解人物,而不是脱离文本进行超时代的对话。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几处相同的“哦”着手分析其中不同的内涵,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不一定将学生纳入自己的理解范畴,能够自圆其说即可。(2)语言表演课 分角色表演是戏剧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因为它能够最直接地将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经过学生自己的表演表现出来,所以,在戏剧阅读教学中,分角色表演也可以说是学生最期待的上课形式,学生们往往以最大的热情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舞台表演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自然而
42、然地传达出来了。例如在表演中应该始终与台下的观众形成一定的交流,而学生在表演时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只顾相互对话,而长时间让观众看自己的耳朵甚至后背了。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际和内心世界,通过表演,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并将这种理解通过自身努力再度传达给观众,这一过程事实上是戏剧剧本阅读教学所独有的魅力。分角色表演并不限于戏剧单元的篇目,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如高中语文第四册鲁迅的小说药,其中的场景主要发生在茶馆,在第三场中,茶客们与康大叔的集体表演,更直接地表现出了当时大众的麻木与愚昧。而学生们用方言表演的这一幕,可以帮助理解作品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了庸
43、俗大众的深刻主题。(3)创新研究课在戏剧剧本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悟、体会表达出来,学写戏剧,学写戏剧评论,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品味理解舞台中的人生之时,理解并创建自己人生中的舞台。在戏剧教学中,学生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可以发挥无限的潜能。在雷雨的学习之后,有学生以一部雷雨前传很好地诠释了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周朴园与他所属的封建家庭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学生们以自身独特的思维创造性的完成了对经典名剧的理解。2、从继承传统到放眼国际相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古典戏曲和外国戏剧与学生的距离更远一些。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主要设计为专题研究课。 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
44、组成不同专题,通过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形成专题学习报告,交流心得。 譬如,戏曲艺术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经典昆剧从知道到喜爱。昆剧在当代可谓知音廖廖。如何继承这一古老剧种,使之焕发青春,不仅依靠像白先勇先生这样的超级票友,其实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应该在学校学生中培养。有一定的介绍,一定的时间安排,使学生不再一无所知。可以设置这样一些研究性课题:昆剧的程式化表演,昆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昆剧中的扇子等等。中国的先锋戏剧与国外的荒诞派戏剧有着较深的渊源,在新教材引进了等待戈多之后,可借此引导学生研究本国的先锋戏剧,或排演,或进行课题研究,并借此展开对现当代话剧生存环境的研究调查。而传统的莎士
45、比亚戏剧,可设置这样一些题目:莎士比亚与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与外国的悲喜剧心结,莎士比亚与关汉卿等等。将戏剧与小说巧妙结合。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探究中了解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对戏剧剧本阅读的独特兴趣,从而加深对戏剧的情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深入学习。3、从立足课本到丰富校本戏剧教学因其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开放度。利用戏剧的形式对校本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既可以是校史人物传记,也可以是校友作品改编。杭高是一所拥有丰富校友资源的学校,校友中名人辈出。教学中可以开拓思路,将语文课上活。例如:郁达夫典妻是一部已经比较成熟的剧本,可以让学生排演。鲁迅的孔乙己等小说则可改编成课本剧的形式。4、从
46、立足课内到丰富课外戏剧创作,自编自演,同志者形成有共同爱好的团体,相互交流,彼此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学氛围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展校园DV大赛,培养戏剧的群众基础。(四) 散文阅读教学 新普通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下列几点:基础性目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能灵活地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47、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发展性目标: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即进行个性化阅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力,思辨力和批判力。终极性目标: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在散文阅读和鉴赏过程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
48、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具有广泛的散文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能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乃至一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根据这一要求,散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层面:知识层面阅读和理解,能力层面思考与鉴赏,情感层面感受与体验。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主要可设计以下基本环节:1、阅读和理解(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读(默读)文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用普通话流畅地有感情地诵读,适当地背诵其中的名句名段与名篇,如荷塘月色中的文段,巴尔扎克葬词中的名句。(3)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善于抓住“文眼”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49、、观点和感受。例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教学时,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找出雨果评价巴尔扎克一生成就的最具概括性语句:“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然后再细读课文的前后两部分,找出能直接说明巴尔扎克的一生是“饱满”的概括性的语句,品味其深刻含义。2、 思考与鉴赏(1)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运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有的文章还要联系时代背景,体悟其象征意义。(2)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特点。例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教学,紧扣全文的重点句:“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抓住“ 短促”“饱满”等关键词进行诵读品味并理解其含义:一生“短促”是说他
50、只活了51岁,而“饱满”是指他的作品有91部。“作品比岁月多”是说他的一生很充实,对人类的贡献大。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作品和精神却是永存的。(3)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即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审美体验;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思辩力和批判力。(4)读写结合,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或写作读后感、文学评论等。(5)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举一反三,让学生自觉地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阅读,并学会与他人交流读书心得。3、感受与体验(1)了解有关作者及创作概括,丰富文学常识和文化积累。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导入语的设计:北
51、宋文学家苏轼为祭奠欧阳修之母,曾献上一篇20字的祭文: 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既告慰死者之灵,又安慰生者之心,不逊于长篇巨著。1936年10月19日,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著名记者邹韬奋先生发表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不战而屈,先生是战而不屈。后面对“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讨论,同样具有丰富文学常识和文化积累的效果。(2)感受课文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培养高尚的精神品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3) 体会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提升审美境界,从而逐渐培养诗心诗情,富有诗意地学习生活
52、。 新课程标准把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应更多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最多的应是应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程中应用类文本中的科技文、杂文(文艺随笔)、新闻与传记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综合运用在语
53、文和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读懂与自己学识程度相当的著作,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建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并能综合其他相关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54、关注社会发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评价建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五)应用类文本中的科技文阅读教学 科技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模式建构应遵循“开放、有序”的原则。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石,向纵深拓展,尽量整合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科学品位,促使他们了解科技在人类的昨天、今天及明天的巨大作用,明白科技与文化在深层
55、次的互补关系。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杭高丰厚的校本资源,通过阅读杭高百年中层出不穷的科技精英的文本,体会杭高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科技精英们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增加对学校的自豪感。1、以文本为基石,进行阅读理解,向纵深拓展,完成知识的构建阅读科技文应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为重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着眼于把握文本整体的内容,梳理关键信息。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就得让学生“领会结构”“理清思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要培养他们在准确、迅速地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提取文本的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一是要从认识上明确哪些信息是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辨别与筛
56、选的自觉性;二是要通过阅读实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可以提示学生注意的重要信息有:指示语、情态语、主旨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以及反复出现的一些句子等。在这个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引入拓展性文本(其中可以包括校本资源中的文本),加深学生对这类文本阅读的体验。2、以知识为起点,进一步思考鉴赏,整合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能力的建构在科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应过多介绍文体的知识,让学生纠缠于无用的术语,而应指导学生掌握筛选重要信息、分析结构、概括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实际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展文本,延伸知识,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学生
57、也就是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融会了知识,构建了自我能力。例如,在<物种起源>导言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关键句,教师简单评点,并提出问题:怎样的句子可以称作文章的关键句,它们有些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查找关键句的规律,重新定位关键句。从内容看,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的下结论。”从结构看,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从出现的频率看,如:第4 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的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最后,师生
58、共同确定筛选关键句的方法: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定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文意,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觉的对关键句的筛选的能力,从而达成能力建构的目标。3、启发学生创新发现,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和科学品位科学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但获得阅读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更要多多体会其中的人文色彩和科学精神。这对学生的阅读来说,不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是深层次上的追求,这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必定会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习惯,同时能提升他们的文化和科学品位。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把眼光放在文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上,让学生真正体会高中语文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事物,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办公设备及用品采购框架合同
- 电视接收器电视机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标的为课程开设与师资派遣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及技术服务合同标的详细描述
- 2024年度成都二手房屋买卖合同
- 2024年度家具行业物流运输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著作财产权变动
- 2024年度图书租赁合同:某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图书租赁
- 跨运车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全球供应链重组:挑战与机遇
- 《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
- 合伙开工厂合同范例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新药研究与开发本科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中医培训课件:《经穴推拿术》
- 综合智慧零碳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2024新版(沪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英语单词带音标
- 新概念二单词表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
- 空气动力学课后答案(北航)
- 《风险作业管理培训》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