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九年提化学上期第1单元走送花学世界单元检测新板新人教板349艺九年初喀上册箔1单元走进化学怛界译题1物质的轲色性质拓展训第新瞬队教版344 2力拜缎化学卜册第1王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7什学是I匚以实验为基犯的科学航展翻编新版新 由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聿元主进化学世界深髭3走迸化学实跄室托展W绘新版新人教版弘3 电九年皴化学上册第2单元倒口周围的空气单元颌惭版新人敕版犷5九年缎化字上册第2手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谆题1空气拓展小每背版新人教版及 斗;九年级化学_1_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谡题2氧气拓展训除普版新人教版34 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节元
2、我珀底围的空谀题3制瞬气拓展训练新版新人教版36 巴,九年兼化字上册第*单元携质均成的黑程单元松麻版新人教版426名九年级化学L啮第3羊元物质构成的奥城良题1分子和原子外展川II嫉明版新人教版321 二九年皴,行上班第理元塌质内成的臭比谀数原子的结棺拓展训赛新版新人敦康323 当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革元物质构辰的奥谢舁题m元素的展训每升版新人教版久5 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斯版新人教版壮5“二九年皴,分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谡题1打水资源行展训练新版新人教版32B 由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聿元白陆界的水谭翔2水的净化桁展小每新版新人教版工。 巴力耳级化学册第4羊元自然界的水谟题3水
3、的蛆戌栉展训练新版新人教版332 “九年皴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谡题4见学式与化合侨应展训建新假新人教版J34 省九讦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匕子方程式单元检炳版新人教版M2士力与级化字明第聿元片学方程式1果题1演旱守恒定律布展力1除新版新人教册33西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弹元化学方程式谡题浏何正褥H写化学方程式拓展SJI鳍新崎认敦版3 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调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拓展训舔新版新人教席 与;力皿化学I-册第6里元诲和福的氧化物里元桧洌前版新人教牌*4& 加亵化学_1_册第6单元疏和送的氧忆物课题1金刚石石星和C60拓展训冻新版声认教版?9 艺九年级化竽上册第8单元
4、筱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2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招展前练新版新人教版21 匕九年淞化学上册第办手元南村市的真化犒退差及氧化百和1箕比伊拓展训铸新版断入钻融如 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魅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新板新人教版319电九年级化竽上册第7单元魅料及其利用课题1场和灭*拓展训练新版新人教版316也九年级化字上册黑了手元影料及其利用i铺?整料的合理利用与开法苑时I喃版新人教版4 . 九年缪化学期未财式1检剜新版新人教版M5I y九年皴化学上册期末测盅检测新版新人核版350回J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坝田1检前的版新人教版35 W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
5、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K康科水杯立木制调或一日口流答案 A制作课桌的木材、用来雕刻的石料和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塑料是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2 .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食物、服装等生活用品的丰富B.深海潜水艇“蛟龙”号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特效药的研制D.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答案 D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在材料、医药等研究领域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故选D=3 .黑乎乎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下面提出的问
6、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答案 D A项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B项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C项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只 有D项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4 .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答案 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5.人类认识化学经过
7、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序是()靖拿蝌蹙制 育惘韩艮火我整料A.B.C.D.答案 A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青铜器早于黑火药的发明;塑料是在20世纪初合成 的;纳米铜则是新材料。6.2016年10月17日,载人飞船载着我国培养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升入太空,在轨飞行30天。请问下列哪项课题与化学没有密切的关系()A.返回舱外表面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B. “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C.发射“神舟”飞船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D. “神舟”飞船太阳能电池的研制答案 B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新型燃料的研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 畴;“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8、7 .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用于信号传输的光导纤维用来制造破冰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医疗上用的人造血管A. B. C.D.答案 D光导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纳米铜、人造血管都是利用化学研究的新材料。二、填空与简答题8 .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正方: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反方:化学正危害着人类的安全。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 ,你的观点是:;。答案正方化学能合成材料,丰富我们的生活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
9、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或反方 化工生产产生的废物对环 境造成破坏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资源枯竭高危化学品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一些物种的减少,甚至灭亡)(合理即可)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从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 述;支持反方观点从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2016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B.滴水成冰C.玉石俱焚D.百炼成钢答案 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正
10、确;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2 .下列语句中其原意不包括化学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B.海市蜃楼C.出头的椽子先烂D.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 B A中百炼成钢需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C中椽子腐烂是化学变化;D中包含蜡烛燃烧,涉及化学变化;B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不属于化学变 化。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香水挥发 C.湿衣晾干D.瓷碗破裂答案 A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4 .(2016海南三亚实验中学月考 )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下列制作过程中,一定发
11、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答案 B花朵掰成花瓣、水果榨成果汁、冰砖凿成冰雕等过程中均不产生新物质,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粮食酿成美酒的过程中有酒精这种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本题应选B。5 .(2015江苏泰州中考)普通食醋中含3%5%J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能溶于水C.易挥发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醋酸有酸性,酸性属于化学性质。6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物理变化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玉为床,金作马;野火烧不尽
12、,春风吹又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B.C.D.答案 A “冰封” “雪飘”均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是白玉、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花落知多少”是花的位置发生 改变,发生的均是物理变化;、中均发生燃烧,中块状生石灰遇水变成粉末状熟石灰(以后学习),均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7 .“真金不怕火炼”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C.导电性好 D.化学性质稳定答案 D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真金”在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即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D。8 .常用的
13、“灭火弹”内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变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汽化答案 B四氯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必须具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9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炸药爆炸蒸发 B.燃烧腐烂C.熔化发酵 D.变形沸腾答案 A解答此题时不仅要分辨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还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炸药爆炸、燃烧、腐烂、发酵过程中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蒸发、熔化、沸腾过程中均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形属于化学变化 ,如镁条燃烧变成白色
14、粉末,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形属于物理变化,如铁丝弯曲。二、填空题10 .现有以下描述: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11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 于化学性质的是。答案EC BDA解析 先要分析哪些描述是性质,哪些描述是变化,再进行判断。物理变没有蓄物好成恒物质匚丽是否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化学变化物理性质感瞰器感知或便器定 褥诉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同11.2016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干旱。各级政府实施多种抗旱措施 ,如在田头打井取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来缓解旱情。碘化银是当
15、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物质。碘化银 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到 146 C时转化为橙色晶体,熔点为 558 C,沸点为1 506 C ,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 剂。上述叙述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 。答案解析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关键一一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碘化银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熔点为558 C,沸点为1 506 C ,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故为物理性质;碘化银的毒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故为化学性质;加热时转化为橙色晶体,生成了其他物
16、质,故为化学变化;制造感光乳剂和用作冰核形成剂属于碘化银的 用途。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澄清石灰水,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答案 C猜想或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和实际相符,查阅资料有利于选择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只有通过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才可以确认物质。2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C.加热时应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石蜡燃烧只生成水
17、答案 D将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充分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Do3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答案 B该看法是学生类比推测出来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选B。4 .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答案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将可乐中的
18、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进行本金验,故选Do5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答案 B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选Bo 二、填空题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1)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受热时熔化属于 变化。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该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主要是 的固体小颗粒。答案(1)物理高水二氧化碳浑浊(2)石蜡解析(1)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木条处 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烧杯内
19、壁有水雾出现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该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7 .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 “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2) “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而一 环节;(3) “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4)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5) “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 节;(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填
20、序号)。答案(1)提出问题(2)获得结论 (3)猜想与假设(4)收集证据或实验(5)反思与评价(6)(1)(3)(4)(2)(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判断,解题时可结合语言叙述的特点来分析。“是什么?”一般是指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结论;“可能有(或无)”的描述属于猜想;实验操作属于收集证据的过程;评价是对实验优缺点的看法。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儿漏斗 B锥形瓶 二集气瓶 11反颈漏斗答案 D A项是漏斗,正确;B项是锥形瓶,正确;C项是集气瓶,正确;D项是分液漏斗,不是长 颈漏斗,错误。2 .(2016福建
21、厦门中考)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B A项,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项,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 项,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簿明棘休爪技取凌依仁注加清林D-梭生鹏量”密件答案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A错误;量取液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22、持水平 ,B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 ,胶 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C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里, 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D正确。二、填空题4 .经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 ,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甲乙(1)图甲是一个燃着的 (填仪器名称),用它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 焰;当实验结束需要停止加热时,应用 盖灭。(2)图乙所示的仪器名称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如图乙所示,所量取的液体体积为 mL答案(1)酒精灯外灯帽(2)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42.0解析(1)图甲是燃着的酒精
23、灯,用它进行加热操作时要用温度最高的外焰;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图乙所示的仪器是能量取一定量液体的量筒,在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乙所示的液体体积为42.0 mL。5 .(2016浙江金华中考)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图I图2图3(1)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 ,操作方 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请从图3中选取(填字母)与图 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2)在连接图1中 b 和 d 时,使 d 较易插入 b 中的措施答案(1)B(2)将伸入橡胶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
24、湿解析(1)控制反应速率也就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可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可将伸入橡胶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从而使d较易插入b中。课题1空气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2016甘肃兰州中考)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答案 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选项正确;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故B选项错误;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选项错 误;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D选项错误。2
25、.(2015山西中考)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答案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A项正确。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氧气次之;氧气 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B、C项均正确。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D项错误。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5飘浮在空气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h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A.可吸入颗粒物B. 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答案 A由题意可知,PM2.5属于可
26、吸入颗粒物,故选A。4 .(2017重庆七十一中第一次月考)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物质是混合物,小雨列出了以下几种,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B. 南昌啤酒C.阳光牛奶 D.滕王阁月饼答案 A水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其他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A。5 .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答案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压强基本不变,水基本不会流入集气瓶中故C错误。二、填空与简答题6 .“凡是洁净的物质都是纯净物”,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答案 不正确;因为洁净的物质可能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 氧气等气体 属于混合物。解析洁净的物质中可能含
27、有多种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7 .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倩设计了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 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处(填 T 2” “3”或“4”),但实验中液面往往偏 低,其原因可能是。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不污染空气或操作简便或实验误差较小1白磷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解析(1)红磷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2)从改进的装置来看,白磷 始终处于密闭容器中,不污染空气,操作更简便,实验的误差更小;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8、 1/5,所以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会上升至1处;如果实验中液面偏低,原因可能是白磷不足或玻璃管未冷却到室温就进行观察。课题2氧气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D.空气答案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过少,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B。2 .(2016江苏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答案 A液态氧具有
29、助燃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A项正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1%,B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项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答案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酒精在
30、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A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 紫色火焰,B错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 ,C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 味的气体,D错误。二、填空题5.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的水还可以换 l-甲 乙简要回答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甲:;乙:。答案沙子防止
31、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析 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 ,会炸裂瓶底;硫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所以,都需要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 氧化反应的是。点燃A.铜+氧气一氧化铜催化剂B.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C.氢气+氧气二竺水D.甲烷+氧气二”二氧化碳+水E.氨气+氯化氢*氯化钱F.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答案 ACEF ABCDF ACF解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7.小明在做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下列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2、 :(1)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答案(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木炭从上至下缓慢插入澄清石灰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点燃(2)碳+氧气 一*二氧化碳解析本流程探究的内容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时应将木炭从上至下缓慢插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13t剂是澄清石灰水;得出的探究结论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课题3制取氧气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普通班第一次月考)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z= z
33、r加热-j-A.氧化水*水+氧气B.铁+氧气包四氧化三铁C.石蜡+氧气 上空 二氧化碳+水 D.木炭+氧气必整二氧化碳答案 A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故选 A2 .(2016湖北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答案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3 .下列关于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C.液氧是无色的D.分离液
34、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答案 B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加压液化再蒸发,先蒸发出氮气,剩下的物质主要是液态氧气,这个过程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 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B正确;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G D错。4 .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 ,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中正确的是 ()工发生融雪NM水热收变仅丁仁验懈1)再改氧气答案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A项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验满氧气时,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
35、瓶中,C项错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存放氧气的集气瓶必须瓶口向上放置,D项错误。5 .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镒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答案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镒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被排出,故会出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的现象。二、填空题6.九年级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 ,如果先后顺序颠倒,就会影 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发生。请将下列操作中的“先”补充完整。(1)用排水法收集气
36、体完毕,在熄灭酒精灯前应该先 。(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向装置中装入药品前应该先 。答案(1)把导管移出水面(2)检验气体纯度(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为了防止水倒吸,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2)点燃不纯 的可燃性气体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验纯;(3)制取气体时,向装置内装入药品前要先 检查装置白气密性,否则会由于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7.利用下列仪器可以组装多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A H C币 O 缶FGFl1!(1)写出仪器的名称:G;I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完成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
37、作是 O(3)从图中所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组合完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实验,该组合是(填仪器代号)。你所组合的装置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该实验中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答案(1)烧杯 酒精灯(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ACDE(或ACF)向上排空气法过氧化氢水+氧气解析(2)制取气体时,在加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因为所提供的仪器中没有铁架台,所以反应容器只能选择锥形瓶;若选用双孔塞,则发生装置中还需长颈漏斗 ;由导管的形状可知,应选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综上所述,所选仪器的组合为 ACDE或ACF。反应
38、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疆化乜水+氧气。课题1分子和原子测试时间:15分钟、选择题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 X 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答案 D水结成冰,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但并没有停止运动。2 .(2017福建福州期末)常压下,将一只充满氧气的气球缓缓降落到-30 C的液氨桶中,气球变瘪。下列有关气球内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分子体积急剧减小B.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C.氧分子逐渐停止运
39、动D.氧分子被分成氧原子答案 B气球降落到液氨中,温度降低,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导致气球变瘪,故选B。3 .(2015甘肃兰州中考)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答案 B操作或现象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物体的热胀冷缩湿衣服晾干1滴水中大约有1.67 X 1021个水分子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子间的间隔遇热变大遇冷变小,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B分子特性分子间有间隙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很小,A正确;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错误;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C正确;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X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D正确。4
40、.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答案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5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答案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A正确。6 .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间的间隔C
41、.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答案 A液态水受热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遇冷时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可见水的三态变化中,只 是分子间间隔或分子的运动速率或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水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简答题7 .试解释现象:少许砂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砂糖“消失”了,而水却有了甜味。答案 砂糖和水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当把砂糖放入水中后,在构成水的微粒的作用下,构成砂糖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中,故我们会看到砂糖“消失” 了,但水却有了甜味。解析 在解答本题时,应从
42、“砂糖不见了” “水变甜了”等现象入手,用微粒的观点予以解释。8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 釉元素的原子O忐不丹时疝露的用孑(1)该反应中的最小彳粒是 ;(2)该反应的类型为;(3)从微观的角度看,该变化的实质是。答案(1)原子 (2)化合反应(3)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多少,确定该反应的类型,由于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化学变 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课题2原子的结构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1 .(2016湖南永州中
43、考)(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铀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58个质子 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B.58C.82D.140答案 B在原子中,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故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8,选B。2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的答案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因为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质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44、原子的体积由电子决定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最外层电子数决 定。故选Ao3 .(2015江苏南京中考)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0 )磷 )A B C D答案 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选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由Cl-和Na+构成B.Cl -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C.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 A NaCl由Cl-和Na+构成,A项说法正确;Cl -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1,B项说法错误;并非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不含中子,C项说法错误;分子是保持
4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选Ao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由于原子质量数值比较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D.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答案 B A项,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项,由于原子质量数值比较小,使用不 方便,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项,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将某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得出的比值;D项,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 B。6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46、误的是()A.该粒子是阴离子B.该粒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C.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D.该粒子原子核内有 16个质子答案 C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 ,属于阴离子,A正确;该粒子核外最外层有 8个电 子,是稳定结构,B正确;该粒子核内质子数是 16,元素名称是硫,属于非金属元素,C错误,D 正确。7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答案 C A项,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因此是阴离子;B项,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因此是 原子;C项,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因此是阳离子;D项,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因此是原 子。8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47、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 12个质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答案 C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A项说法正确;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B项说法正确;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C项说法错误;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D项说法正确。9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 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
48、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答案 A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构成反氢原子的微粒与构成氢原子的微粒所带电性相反,即一个反氢原子可能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故选Ao二、填空题10 .在翠绿晶莹、光彩夺目的绿宝石中,含有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一一镀。 钺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朗 则被原子的质子数为 ,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 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答案 4 2 失去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1 .如
49、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三种原子,“ ” “口”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是元素的原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0)答案氯解析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白球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大白球表示质子,黑球表示中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是氯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和中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故属于同种元素。课题3元素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 .(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B.SiC.AlD.Fe答案 C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是。Si、Al、Fe、Ca。因此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0、2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CD EA.原子序数:CBB.核内质子数:A=EC.B、C同周期D.A、D同族答案 B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元素的位置越靠左,原子序数越小,故A正确;A和E 代表不同的元素,其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故B不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是一个 周期,每一个纵行是一个族,故B、C同周期,A、D同族,C、D均正确。3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3N 3个氮元素B.O2 一氧气C.Al 一铝离子D.P-1个氮原子答案 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N只表
51、示3个氮原子;Al可以表示铝元素、一个铝原子、铝这种物质,铝离子的符号应为 Al3+;P可表示磷元素、一个磷原子、磷这种物质;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或一个氧气分子。故选Bo4 .(2016山东青岛中考)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 11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答案 C氯的偏旁是“气”,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 息可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99,故B正确;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52、即核内质子数为 11,而不是中子数,故C错误;根据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D正确。二、填空题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 (1)Al 金属 (2)7 万解析(1)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是A1;根据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 类,金属元素中文名称一般有“车”字旁 ,故11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9=2+x,x=7;其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工。6 .如图所示,、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
53、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B 0辑mmarA B C D(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为;(2)D 中的 X=;(3)以上A B、C、D四种粒子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4)B和 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填“A” C或D)。答案 (1)16.0020 (2)11(3)A(4)C解析(1)由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 (即质子数)为20;(2)由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表示原子,则X=2+8+1=11;(3)A表示窟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4)B和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
54、 素的不同粒子。课题1爱护水资源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少,因而缺水严重C.南方城市深圳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不必担心缺水问题D.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答案 A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 短缺影响人们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我国属于“贫水国”之一。2.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可采用的方法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A. B. C. D.答案 D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维度评估工作效果与效率计划
- 与作者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定制招商加盟合同标准文本
- 书加工合同样本
- 农行按揭合同标准文本
- 上海品质营销咨询合同样本
- 代购夫妻诈骗合同标准文本
- 代运营佣金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业务提成合同标准文本
- 2025青岛劳动合同范文
- 自来水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 2025贵州黔南州都匀供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绞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01-200题)
- 2025年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中小学组)
- 2025年早产儿培训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食品药品检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试题及答案共10套
- 节电质量管理QC发布降低办公大楼用电量教育PPT动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