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训练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训练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训练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训练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 D C4、如图,若 AB84ADE则对应角有;对应边有(各写一对即可);第 十 一 章 全 等 三 角 形11.1全等三角形1、已知/ ABN / DEF A与D, 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 /A=52 , / B=67 , BC=15crp 则 F=, FE=.2、. ABC DEFAB=, AC=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ZA=, /B=, /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Jv图7 C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4、如图 1: AABN AA

2、CD AB=8cm AD=5crp / A=60 , /B=40 ,贝U AE=2 /C=o课堂练习1、已知 AB隼 CDB AB与CD是对应边,那么 AD=, / A=;2、如图,已知 ABEADCEAE=2cmBE=1.5cm, / A=25/B=48 ;那么 DE=cm EC=cm / C=f.3、如图,AB8ADBC /A=80 / ABC=30,贝U/DCB=E(第1小题)(第2小题)(第3小题)(第4小题)11.2.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课前练习1、如图 1: AB=AC BD=CD 若/ B=28 则/ C=;2、如图 2: AED阵A BAC EC=6on,则 BF弓3

3、、如图,AB/ EF/ DC Z ABC90, AB= DC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对。B(第12题)(第1小题)(第2小题)(第3小题4课堂练习4、如图,在 ABC 中,/ C= 90, BC= 40, AD 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DC: DB= 3 : 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解:在ABOffiDCS5、如图,在 ABC中,ADLBQ C已AB,垂足分别为 D E, AD 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4AE* ACEB(第4小题)(第5小题)(第6小题)(第8小题)6、如图,AE= AF, AB= AQ EC与 BF交于点 Q /A= 60, /B= 25,则/ E

4、OB勺度数为()A、6B、7C、75D 857、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A、相等R不相等C、互余D互补或相等8、如图,/ 1 = /2, /3=/4, EC= A口 求证: ABE 和ABDCM等腰三角形。1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课前练习:1、如图,根据所给的条件,说明AB8 DCO.D图.AB=CD 已知)()().ABO A DCO ()C2、 如图,根据所给的条件,说明 4AC整 A ADB.D解:在 ACBffi DCB图丁 () ( ) () .ABO2 A ADB ()课堂练习1、如图(1)所示根据SAG如

5、果AB=AC三,即可判定AABD A ACE.(1) (3) (4)2、如图 ,D 是CB中点,CE/AD,且CE=AD贝U ED=解:在 AABOffi DCB, 丁(已知)();,则/ C=ED/。3、已知 AABC EFG 有/B=68,/G-/E=564、如图(4),在A ABC中,AD=AE BD=EC/ ADB=/. .AB8 ADCO (AEC=105 / B=40 ,则2、如图,根据所给的条件,说明AC除 AADB./CAE=5、在 A ABC中,/ A=50 ,BO CO分别是/B、/ C 的平分线,交点是Q则/BOC勺度数是()A.600B.1000C,1150D.1300

6、CAB解:在 AC所口4ADB中,6、如图在 A ABC中,/ C=90 , AC=BCAD平分/ CAB交 BC于 D, DEL AB于 E,若AB=6cm贝UA DEB的周长是3、如图,使 ABC ADC成立的条件是(11.2.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课前练习:1、如图,根据所给的条件,说明 ABO2 ADCO.(A).AB=AD, / B=/ D; (B).AB=AD, / ACBh ACD图课堂练习:1、如图(3),2, AD=AE 贝UcBDq(C).BC=DC, / BAC之 DAC (D).AB=AD, / BACN DAC(3) (4)(6)2、如图(4)若 AB/ CD

7、/A=35 , / C=45 ,贝U/ E旗。(过E作AB的平行线)。3、如图(5),已知/ ACBN BDA=90 ,要使 AC整 BDA 至少还需加上条件:。4、如图(6), AB8 A ADIE / B= 35 , / EAB= 21 , /C= 29 ,贝u/ D=, / DAC=5、若AB8ADE(5 且 ABC的周长为 20, AB= 5, BC =8,则DF长为().A. 5; B. 8; C. 7; C. 5 或 8.11.2.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一、公理及定理回顾: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如图)边角边(SSSAB=ACBD=CD= ABN ACD(2)边角边(SAS

8、)AB=AQ B=Z C=; ABD ACD角边角(ASA/ B=Z C=/ 1 = / 2; ABN ACD2、如图,在 AB/口ACD43, / 1 = Z 2, 请你补充一个什么条件,使 AB、 ACD. 有几种情况?A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对边对应相 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简记为(A.A.S.)(4)角角边(AA9ZA=Z A / C=Z C : ABeA B C课堂练习1、如图,/ ABC= / D, /ACB= / DBC 请问 ABC与 DB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 AB与CD相交于 O, /A= / D, C0= BQ 说明

9、AOCW DO晖等的理由.3、如图,AB1 BC AD DC / 1 = /2。试说明 BC= DC4、如图,AB BC CE BC,还需添加哪两个条件,可得到 ABF ECD (至少写两种)11.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D课前练习1、 如图,H为线段BC上的中点,/ABHh /DCH90 ,AH=DH则ABHm,依据是若 AE=DF,/ E=/ F=90 则4 AEBJA,依据 是.2、 已知 RtABC和 RtA B C中,/ C= / C=90则不能判定 AB8A B C 的是()(A) /a= /a ,ac=a C (B) BC=B CAC=A C(C)/A= /A,/B= / B

10、(D) / B= / B , BC=B c3、 已知 Rt A ABC Rt AAZ B C , / C= / C=90 , AB=5,BC=4,AC=3,则 A B C 的周长 为,面积为,斜边上的高 为。4、试说明BC与BD相等.课堂练习如图,AO AQ / D= 90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全等;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和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 一锐角对应相等B. 一条边对应相等C.两锐角对应相

11、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a3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B D C件是()。(8)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C.三边对应相等;D.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4 .在4ABC中,/A=90 ,CD是/C的平分线,交AB于D 点,DA=7,则D点到BC的距离是.5 .如图 8 所示,AD, BC,DE! AB,DF AC,D E、F 是垂足,BD=CD,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11. 3角平分线的性质一、课前小测:1 . OC为AOB的角平分线,则/ AOCN =/AOB2 .已知/ AOB=68 , OC为/AOB的平分线,则/ AOC=3 .如图3,在 ABC中,AB

12、 AC, BD是 B的平分线,若 BDC 72o,贝U A=o4 .如图 4,AB / CD,PB平分/ ABC,PCF分/ DCB则/ P=二、A 2571、铲平分线上田点到相等.2、/AOB勺平分线上一点 M M到OA的距离为1.5cm,则M到OB的距离为.3 .三角形中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4 .如图5, / C=90 ,AD 平分/ BAC交 BC于 D,若BC=5cm,BD=3cm,U点 D至U AB的距离为()A.5cmB.3cmC.2cmD 不能确定5、如图 6,在 ABC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AB=5cm,AC=3cm贝U $ abd: Saac=6、已知:如图 7, 4A

13、BC中,/ C=90 / A=30,点 D 是斜边AB的中点,DH AB交AC于E求证:BE平分/ ABC7、在 abc中,已知CEL AB于点E, BDL AC于点D, BDCE交于点O,且A计分/ BAC求证:OB=OC第十二章轴对称12.1轴对称(第一课时)、课前小测: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 cm,则斜 边的长为2、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交点。3、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则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个。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相等的角为锐角时全等相等的角为钝角对全等;相等的角为直角时全等A. 0B. 1C. 2D. 34、试确定一

14、点P,使点P到DA AB BC的距离相等。二、课堂练习:6、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线段)7、在线段、射线、直线、角、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o(A) 3个(B) 4个(C) 5 个(D) 6 个8、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o Co D。9、在“线段、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其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线段的对称轴是10、数的计算中有一些有趣的对称形式,如:12X 231=132X21;仿照上面的形式填空,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1)12 X 462= X (),(2)18 X 891= X一()。11、如图,

15、从镜子中看到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12、已知 ABC是轴对称图形,且三边的高交于点 C,则 ABC白形状是12.1。 轴对称(第二课时)一、课前小测:1、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弁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用工3工CA.2、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p/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1 Lb3、已知ABNADEF5 若/ A=60 , / F=90 ,DE=6cm 则 AC=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轴对称一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L 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关于某条直线对称;D.角一 J 是关于它的平分线对称的图形5、

16、观察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它有条对称轴.二、课堂练习:6、 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7、点P是4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则一定有()A. PA=PBB PA=PCC PB=PCD 点 P 到 / AC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8、.如图 1, 4ABC中,AB=AC=14cmD是 AB的中点,DE,AB于D交AC于E, AEBC的周长是 24cm,则9、如图 2,在 RtABC中,/ C= 90 . BD平分/ ABC 交AC于D, DE垂直平分AB,若DE= 1厘米,则AC= 厘米.12.2.1作轴对称图形一、课前小测:1、平面内到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 A

17、B、C的距离相等的点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3、如图所示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已知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 称轴.5、如图,已知 ABC请用直尺与圆规作图,将三角形的面积两等分.(?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课堂练习:1、如图,已知点 M N和/AOB求作一点巳使P到点M N的距离相等,?且到/ AO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如图,EFG时矩形台球桌面,现有一白球A和一彩球A,才能使白球 A碰撞台边 EF,反弹后能击中彩球B?FB.应怎样击打白H 3、如图,直线AD;f线

18、段BC的垂直平分线,求证:/ABD二轴对称;A、B关于原点对称;若 A B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已知M (0, 2)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N,线段MNB勺中点坐标是()A (0, -2) B. (0, 0) C. (-2, 0) D. (0, 4)3 .平面内点A (-1 , 2)和点B (-1 , 6)的对称轴是()A. x轴B. y轴C.直线y=4D.直线x=-14、点P(-5,6)与点Q关于y轴对称,则点 Q的坐标为/ACD.12. 2.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课前小测1.已知 A 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 3), 则下面四个

19、结论: A B关于x轴对称;A B关于y5、点 M(a,-5)与点N(-2,b)关于y轴对称,则 a=,b=.二、课堂练习6 .已知A (-1 , -2)和B (1,3),将点A向 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与点B关于y轴对称.7 . 一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把横坐标乘以 -1 , ?得到的点与原来的点的关系是.8 .点M(-2 , 1)关于x轴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直线1/1值X?轴的位置关系是.9 .点P ( 1 , 2)关于直线y=1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0、已知点 P(2a+b,-3a)与点 P (8,b+2).若点 p与点 p关于 x轴对称,贝U a=b=.若点 p与点 p关于 y轴对称,贝U a

20、=b=.11 .已知点P (x+1, 2x-1 )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一象 限,试化简:I x+2 | - | 1-x | .12 .已知A (-1 , 2)和B (-3, -1 ).试在y轴上确定一 点P,使其到A、B的距离和最小,求P点的坐标.12.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一、课前小测:1 .观察字母 A、E、H、a T、W其是轴对称的字母是2 .点(3广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A)(-3,-2)(B)(3,2)(C)(-3,2)(D)(3,-2)3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最多有 条.4 .已知点A(a,-2)与点B(-1,b)关于X轴对称,则a+b=.二、课堂练习5 .在ABOp,

21、 AB=AQ 若/ B=56o,则/ C=.6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 ,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的度数是()A. 42B. 60 C. 36 D. 468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A.顶角的平分线B.底边上的高C.底边上的中线D.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7cm,另一边长是5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12cmB 17cmC 19cmD 17cm 或 19cm10 .如图,已知 ABC中AB=AC点P是底边的中点,PDLAB, PE!AG 垂足分别是 D E, ?求证:PD=PE.11

22、.如图,已知:AB=AE,BC=EDB=/E,求证:/ C=/ D12.3.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一、课前小测:1 .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分别是9和4,则周长为.2 .卜列图形中心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B)正方形(C)等腰三角形(D)线段3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 10cm和5cm,那么动!周BD(A、20cmB25cmC 20cm或 25cmD 15cm4 .如图,在ABC,AB=AC,D为 BC点,且,AB=BD,AD=DCJ叱 C=度.二、课堂练习5 . AABC, /A=70 , /B=40 ,贝UABC是三角形.6 .如图(3),已知。评分/ AOB CD/ OB若

23、 OD=3cm则CD等于()A. 3cmB 4cmC 1.5cmD. 2cm AD/ C 片 0B -图7 .已知:如图所示,在 ABC中,AB=AC,CDR BE为三角形的高且交于点O求证: OB3J等腰三角形.8 、.如图,在 AB8, AB= AQ / AB俘/ ACDC求证:ADL BC12.3. 等腰三角形(第三课时)一、课前小测:1 .ABC 中,/A=65 , /B=50 ,贝 U AB: BC=2 . AABC中,/C=/ B, D E分别是 AR AC上的点,?AE=?2cm , ?且 DE ?贝 AD=3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 5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 的底角为.4

24、. 4ABC中,AB=AC / A=/ C,则 / B=二、课堂练习5 .等边 ABC的周长是15cm,则它的边长是 cm6 .已知 AD是等边4ABC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AD 与BE交于点F,贝U/AFE=7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分别是.8 .下列三角形:有两个角等于60 ;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A.B .C.D.9 .如图,E是等边 ABC中AC边上的点,/1=/ 2, BE=CD 则 ADE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A D1 E 2D.不能确定形状B

25、 C10 .在等边三角形 ABC中,BE是AC上的中线,D在BA 的延长线上,AE=AD请说明DE=EB11 .如图, ABC 中,AB=AC /BAC=120 , ADLAC 交 BC?于点 D, ?求证:?BC=3AD.12.4. 30直角三角形一、课前小测: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 8cm,另一边长是6cm,那 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14cmB 22cmC 20cmD 20cm或 22cm2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B)正方形(C)等腰三角形(D)线段4、如图3,在ABCP, AB=AC A亮BQi上的高,点E、 F是AD勺三

26、等分点,若 ABC勺面积为1*,则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是cm2./L酿二、课堂练习8D3 7c5、腰长为2a,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为。6 .如上图, MN中,/ P=60 , MNNP MCI PN| 垂足 为Q 延长MN!G 取NG=NQ若 MN的周长为12, Ma, 则AMGQ长是.7 . RtABC中,CD是斜边 AB上的高,/ B=30 , AD=2cm 则 AB的长度是()A. 2cmB 4cmC 8cmD 16cm8 .如下图,/ AB(C, AD! BC ABAC / BA屋30 ,且A作AE,则/ EDC于()A. 10。B. 12. 5。C. 15。D. 20。

27、/ B D C9 .在ABC中,AB=AC,Z A=12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 BC于M,交AB于E, AC的垂直平分线交 BC于N,交AC于F.C求证:BM=MN=NC.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5.1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 课前小测:1.同底数窑相乘,底数,指数.2. 106 1 05 =. 3. ( 5) ( 5)6 =.4342435.x x =; m m =.5. x x x =.基础训练1 .判断题(对的打“工错的打“ )(1) 3a2 4a2 7a2() ; (2) ( 3)4 ( 3)236()(3)b5b52b5() ;(4)(x)3(x)5x8()2 .下列各式计算,

28、正确的是()A.x4 x42x4 B,y3y3y6C.b3 b b4 b7D.a5a5a53a153 .填空: b3 b4 b4. ( 2)3 ( 2)2 ( 2)5,、24,、3,、2(x) ( x) ( x) .(p q) (p q)3n n/2.33r23(x ) ( x) .2 4 8 164.计算:6./3、4;(a )(1)( a3)(24223a ) ( a) 22.) m m m m15.1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7.(b3)m/ n 1、2;(a )课前小测1.23 24 223;(b) ( b)8.9./ 2、4 / 2、5 (a ) (a )-2 _3;(x y)计算:(a

29、2)4的结果是(A. a16B.- 8 162a C. 2aD158.a a2.32(x) ( x)(x)515.1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3.100 103 105课前小测4.(23)4232323 231.34)5n 6 (x )5.m 3(a )2.(2X3,5 x )n 2、n a (a )基础训练3.23 2a) ( a )(a)42 3(a )4.2(xy) (xy)(xy)(x x)(y y)2./ 34(m )5.3(ab) ( ab)(ab)(ab) (a a a)(b b b)3.基础训练4.(3)23 的底数是;(3)231 . (ab2)32.(2x2y)2;3. ( 3

30、a2b3)25.卜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4. (ab2)2 (ab)3 ; 5.4 320.2x y z)A., 3 ,47251 c 33(a ) a B. a a a C. a a93.26a D. (a ) a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2ab)2 4ab2() ; (2) (3ab2)3 27a3b5()(3) ( 2ab)2 4a2b2 () ; (4) (a3)2 a4 a9()综合训练IQ O 3、2232、442 ( x ) ( 2x ). 2. (x )( 2x ).1 52 52 1232 23 . (1) (); 3mn -mn- (mn ).23224 .下

31、列计算结果等于27a6y9的是()A. ( 27a2y3)3B. ( 9a2y6)3C. ( 3a2y3)3D. ( 3a3y3)315.1 整式的乘法(第四课时)课前小测1. a2 a3 a4 a ; ( 2)2 ( 2) .2. ( b)2 ( b)3 ( b)4 .3263、23. a a ; ( 2x ) x .4. (ab2)( ab2)3 ; 2x ( x)2 .5. ab2 2a ; 4x 2xy .基础训练1 . 2x2 x3; 3x2 ( x)2 .3a2 8a4 ; ( 2x) ( 3x) .3_2 _612.(2ab) 3ab ; ( 4x y) - xy .5.判断题(

32、对的打“工错的打“ )(1) 4a2 3a3 12a6() ; (2)2x2 ( 5x)310x5()(3)( 2x)2 ( 3x)12x3() ; (4) 8y3 ( 2y)216y5()2 52222 16. 4a b ( 3a b) . 7. ( 8c )( 2ac) ( ac).-88. 2x2y3z ( 2x2y)2 (4xy2z) .4.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 3 3 /2 2 x 15329.x ( x yz) x yz B. 4x 2x 8x432C. ( 3ab)( a2c)2 6ab18a6b2c2 D. ( 3x)2 (xy2)2 9x4y415.1整式的乘法(第五课

33、时)课前小测1 . 2ab ( 3a2b3) . 2 . ( 2x2 y)2 ( - xy) ; 43. (3 1 05)(5 1 03).4.( 2ab2)2 - ab.25. 2(2a 1) ; 5(2 y 4) .基础训练1 . 2a(3a 2) ; (3a)2 (2a2 b) 2 .x2(2x 4) ; (x 5y) ( 4x) .3 324 .(2 y 5)( 4) ; ( 2xy)2(3xy 5) .5 . x(x y) y(x y) .6 .判断题(对的打“工错的打“ )(1) (x 3y)( 6x) 6x2 18xy ();(2) a(a2 2ab 1) a3 2a2b 1 (

34、)(3) ( b d)( a2) a2b a2d ();(4) ( a b c d)( b) ab b2 bc bd ()综合训练1 . (4a b2) ( 2b)219592. ( 3ab)( 一a b - ab ).963. 3x(x 1) x(3x 2) .4. 计算:(2ab)2 (3b 2a)的结果是()A. 12a2b3 8a3b2 B. 12a3b 6a3b2C c 2, 3 , 3, 22, 33, 2C.6a b 4a b D . 6ab 8a b15.1 整式的乘法(第六课时)课前小测31. 6xy(2 xy x) ; 5a(1 a) 一152 222. ( 3ab) (-

35、a 1) . 4a(b b )3. (-a ab) ( 2ab) .2( a)3( a)2.55.计算:4a3 a5 7( a2)4的结果是(A. 11a8 B.11a8C.3a8 D. 11a15基础训练1. . (x 1)(x 2) =.2. (2x 2)(x 1) =.3. (2x 3)(2x 3) =.4. (a 1)(a 2) 3a .5. 2x2(x 3)(x 3) 5x2 .6. (y 2)(y 2) (y 4)(y 1) .7. (3a 2)(a 1) (a 1)(a 2) .8. 化简求值:x2(x 1) x(x2 4x 1),其中 x -. 29. 解方程:(x 1)(x

36、2) (x 3)(x 4) 20 .15.2乘法公式(第一课时)课前小测1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乘,再把所得的积.2 .计算:(x 2)(3 x 1) =.3.计算:(x 1)(x 1) = .4 .计算:(a 3)(a 3) =5.计算:(2 y 1)(2 y 1)= .基础训练1 . (3a b)() 9a2 b2 . ()(4x 1) 16x2 1 .2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各题:(1)(2x y)(2x y).(3a 2b)(3a 2b).(3) (m 5)( m 5).(x 3)( x 3).3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99 101= () ()4 .下列不能用平

37、方差公式计算的是()1 1A. (a 1)( a 1) B . (a -b)(-b a) C .( a b)(a b)2 2D. ( 3a 2b)(2b 3a)3 .计算:(x 2)(x 2)(x2 4).4 .计算:(x 3y)(x 3y) (x y)(2x y)15.2乘法公式(第二课时)课前小测1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与这两个数的的积,等于这 两个数的.用公式表示为 .2 .计算:(3x 5)(3x 5) =.3 . p2表示一个相乘,(p 1)2表示.4 .计算:(p 1)2 =. 5 .计算:(p 1)2 = .基础训练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下列各题:1 .计算:(x 1)2 =

38、 ; (y 3)2 = .(2a 5b)(2 m 3)2 = .(x 2)2 .(xy 1)2 .(2m -n)2 .323.计算:(2x -y)2=.4(x )2 x2 25.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n)24a2 n2B.(a3p)2a29p2C.( ay)2 a2 2ayy2 D.(x2y)2x22xy 4y23 .若4x2 kxy 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 6B. 12C.6 D.124 .用简便方法计算:(1 ) 1982 ;(2) 2032 .15.2乘法公式(第三课时)课前小测1 .写出平方差公式:;写出完全平方公式: 2 .计算: (x 1 y)

39、(x y) =. 3.计算: 224.计算:(3a 4b)2 =.5.去括号:a (b c)= .基础训练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1) abca (); (2) abca();(3) abca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b 2ca (b 2c) B . m 3n a b m (3n a b)C .2x y 3(2x y 3)D. a 2b 4c1 (a 2b) (4c1)3 .填空:(mn1)(mn1) ()1 () 1(xyz)( xyz)z()z2 () 2 .4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下列各题:(1) (xy 2)(xy2).(ab1)2 .(2ab 1)2.(4)(a b

40、 c)2.(x 2y 1)(x 2y 1)课前小测15.3整式的除法(第一课时)1 . x2x3=, (x2)3=, (x2y3)3=.2 .计算:(x+y)(x-y尸3 .计算:(2x - 3y)(3y + 2x)=4 .计算:(x + 3y) 2=5 .计算:(x - 5) 2=基础训练计算:1. 28+ 232.5 7+ 543.a 8+ a2(a 中 0)4.(-2005) 05. a3+ 2a26. 103+ 1037. am-an8. (2a) 7+ (2a) 49. (a+b) 9+ (a+b) 315.3整式的除法(第二课时)课前小测1 .(-0.5) 0=2. 37+ 34=

41、3. a2.a()=a8(a 中0)4. (-2) 5+ (-2) 3=5. xm+ x2=基础训练1. 54x3 + 9x=(54 +9)(x 3 + x)=2. -21x3y4 + 7xy2=(-21 +7)(x3 + x)(y 4+ y2)=3. 6x2y3 + 2xy=4 . -42 x2y3 + (-6x y3)=5. -21a3b4+ 7ab=6. x4+m+ xm-2=计算:1.(a4x4)+( - a3x2)2 . (8 X 109)+(-2 x 105) 264.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 8X108/秒,一架喷气式飞机 的速度是5X104米/秒,试问: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 是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的多少倍?15.3整式的除法(第三课时)课前小测1. 14吊n3+(-2n 3)=2 . 7a5b3 + (-3a 3b尸3 . -20x 4y3 + 2x2y=4. ( 6 X 108) + ( 3 X 102)=5 am*, * am*=基础训练1. (ma+mb+m C+ m=2 (9a2b 6ab2) (3ab)= c c3、2,2、3,1、3 . (16x3-8x2+4x)+(-2x)=5. 3(x ) (y ) (gxy)三4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 2+a3=a5(B)(3a) 2=6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