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真题_第1页
语文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真题_第2页
语文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真题_第3页
语文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真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真题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课外我还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如_,我还能写出其中的一句_,_。2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_、_、_三幅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_。二、 教材回顾。1湿润的东风_,在竹林中_。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2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_像_,飘哇飘哇,_。3生活中不缺少美,_。4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写出了西沙群岛的两个特点:_、_。5日记记载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积累

2、素材。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正文上面要写_、星期、_。6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_,暖于布帛;_,深于矛戟”所说的意思是一样的。7感受诗句的魅力:从“天门中断楚江开,_”中,我们感受到天门山的雄奇;苏轼的诗句“_,_”用对偶的手法再现了西湖山水的美景;而从“_,芙蓉向脸两边开”中,我们又仿佛看到一位采莲姑娘美丽的形象。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自然的声音介绍了大自然中_的声音、_的声音和_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之情。2父亲、树林和鸟一文通过写父亲一生最喜欢_和_的故事,赞美了父亲_的情感,启发我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大自然。3带刺的朋友一文,作者通过记述_的过程,表达了作

3、者对刺猬的_之情。四、 初读课文,填空。1_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_是不同的。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有关系,比如_;还有的花跟_的活动时间相吻合。3一位植物学家根据_,修建了花圃,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_小时内依次开放。五、 课文内容我会记。1.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林外的几枝桃花、_、_和_的描写,表现出了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_之情。2.燕子的作者是_。全文描写了燕子的_、_和_,赞美了_的燕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之情。3.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由天上洒落着,_,红的白的黄的花,_,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小蟋蟀_

4、和_之间的故事,_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2.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_。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捉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会小声地吟诵:“_。”4._,无理寸步难行。5.赠刘景文是诗人_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描绘出秋末冬初萧瑟的景象;后两句议论,告诉我们_。6.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有望天门山中长江的_;有_中美若西施的西湖;那么_,那么_的西沙群岛。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1望着远处两岸的青山和那只从远方而来的小船,我想起了“_,_”这两句古诗。2眼前的洞庭湖水光与夜色交融,湖面十分平静,我想用

5、“_,_。”这两句古诗来描绘此情此景。3富饶的西沙群岛讲述了西沙群岛是_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_,_,是个_的地方。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1.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人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表现这一情景的诗句是_,_。2.池子与河流揭示了一个道理:_3.纸的发明一课是按照_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告诉我们:按照蔡伦的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_ ,可以_制造,价格又_ ,能满足 _ 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能够传承下来。九、 古诗练习。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水面平静的诗句是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湖面比作_。2宋代诗人苏轼在

6、赠刘景文中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应乐观向上,不应意志消沉的诗句是_,_。3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有很多。当我游览三峡,看到两岸青山扑面而来,我不禁想起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_,_。当我坐在顺水疾驰的小舟上,两岸的景色一晃而过,我又不禁想起李自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_,_。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还写道:_,疑是银河落九天。4杭州西湖闻名天下,许许多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宋代诗人_也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以绝色美人喻西湖:_,_。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也赞美过美丽的西湖:_,_。十、 按课本内容填空。1.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橙红色是给_的,橘子、柿

7、子_,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_(国家)的_(人名),文章运用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这篇课文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3.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_的事。十一、 教材回放。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因为_才越长越长的。2老师常用“_,泰山移”来教导我们:“同学之间应相互团结,这样才能办好事情。”3“_,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多办法多,团结力量大。4“二人同心,_”的意思是两个人齐心,其力量如锋利的刀剑,能切断金属。这个八字成语说明了_的重要性。十二、 知识积累,完成练习。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_。2

8、课文蜜蜂节选自_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_。3_,野渡无人舟自横。4通过放蜜蜂的实验,作者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十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1 _,泰山移。2 一时强弱_, 万古胜负_。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_。4夜书所见的后两句是:“_,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_之情。5“_擎雨盖,_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_橘绿时。”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苏轼。十四、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的小朋友们_不同,_不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_。2.“牧童骑黄牛,

9、歌声振林樾。_,_。”这是_代诗人_的作品。此诗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_的情景,表现了_。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我将一直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十五、 日积月累。1秋天,看到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我不禁想起杜牧的诗句“_,_”。2老师经常用墨子中的名言“_”教育我们要关心身边的人。3望天门山中,描写长江水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诗句是“_,_”。4老师的指点使我恍然大悟,真是“灯不拨_,理不辩_”。5“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_。”其中,“儿”的意思是_,“庭”的意思是_。6大自然的声音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_、_、_的声音。7通过学习灰雀

10、一文,我知道列宁是一位_的人,小男孩是一个_的人。十六、 填空。1.灯不拨_,理不辩_。2.“_,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唐代诗人_的诗句。3.“远上寒山石径斜,_”出自诗人杜牧的_。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破瓮救人的_,“不懂就要问”的_,尊重与呵护小男孩的_十七、 课内外内容填空。1这学期,我们随着课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1)当我们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_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_。(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_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3)我们还来到湖南省,与诗人刘禹锡一起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_,潭面无风镜未磨。2课文还让我们认识了砸缸救人的_,

11、冷静又沉着;用_鼓励残疾同学的孩子们;炮火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_。3传承经典:梅花_,为有暗香来。题西林壁_,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_。勿以善小而不为,_。答案1、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晓 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林中采蘑菇 欢乐和有趣2、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红红的枫叶 一枚枚邮票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日期 天气 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荷叶罗裙一色裁3、风 水 动物 热爱 树林 歌唱的鸟 热爱大自然 刺猬偷枣 喜爱4、一天 时间 温度、湿度、光照 昙花 昆

12、虫 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 二十四5、鸭子 芦蒿 芦苇 早春时节春江 喜爱 郑振铎 外形 飞行 休息 活泼可爱 喜爱 微微的吹拂着 如毛的细雨 千条万条的柔柳 青的草 烂漫无比的春天6、青头 红头 误入 翠鸟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有理走遍天下 苏轼 荷尽、菊残 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波浪汹涌的气势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 富饶7、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南海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可爱8、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时间 得到 大量 便宜 大多数人9、湖光秋月

13、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庭湖面的波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 铜镜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10、金黄色 金色的海洋 果树 你挤我碰 印度 泰戈尔 拟人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孙中山 提问11、沾了果酱 人心齐 三个臭皮匠 其利断金 团结12、不同的 法 昆虫记 春潮带雨晚来急 本能13、人心齐 在于力 在于理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知有儿童挑促织 思念 荷尽已无 菊残 最是橙黄 宋14、民族 服装 友爱和团结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 林中牧童想要捕捉鸣蝉 牧童的天真烂漫以及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