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_第1页
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_第2页
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_第3页
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_第4页
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 什么是一节好课呢?好课的标准有很多,我选了一些与大家一起来学习: 1、 课堂里有生活。是指课堂里有放映生活问题的问题再现、碰撞和解决。“回归生活世界”本身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教育来源于生活”。课堂也要放映生活。 2、 课堂里有笑声。是指课堂里有欢快的、开心的和会意的笑声。这是愉快的、轻松的课堂。是有效率的课堂。笑声是生活的需要,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里少不了笑声。但也不是刻意去追求它。 3、 课堂里有辩论。是指课堂里有观点的、方法的和结果的辩论。新课程推崇的是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定应该有观点的、方法的和结果的辩论。辩论观点,辩论方法,辩论结果,这本身就

2、是探究的过程。现在是辩论不足,沉默有余。 4、 课堂里有尊重。是指课堂里有平等的、友善的和民主的尊重。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平等的、友善的和民主的尊重,构成现代教育课堂的灵魂。它使课堂赋有生命力。 5、 课堂里有规矩。是指课堂里有养成的、习惯的和人性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十分强调它。所以,课堂也应有养成的、习惯的和人性的规矩。它是自然的,不是教师硬性规定的,因而是人性的。 6、 课堂里有迁移。是指课堂里有预设的、生成的和随机应变的多学科知识的迁移。它使课堂充满乐趣,悬念和智慧。它也应该是多学科方法的迁移,让学生思路开阔,方法灵活,富有创新。 7、 课堂里有掌声。是指课堂里有鼓励

3、的、赞同的和敬佩的掌声。掌声来自教师,来自同学。有鼓励,有赞同,更有敬佩。这是班集体的功能。发挥好这个集体的功能,课堂会迸发出神奇的力量。 8、 课堂里有权威。是指课堂里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和真理的权威。作为中小学的教学活动,课堂需要适当的权威。有老师的,有同学的权威,更有相信真理的权威。但也要防止迷信权威。 9、 课堂里有默契。是指课堂里有教学的、讨论的和作业的默契。默契是和谐教学活动的组成,它不仅提高效率,而且有助改善课堂环境。它使教学智慧的表现。 10、课堂里有小灶。是指课堂里有针对个别后进学生的出于关怀目的的小灶。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好的课堂对此是充分重视的。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具体

4、表现。 从专家视角看好课的标准 确切地说,“好课”并不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而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与之相似的概念还有“优质课”、“优质教学”、“有效教学”等等。尽管这些概念的内涵不尽一致,但也有很多共性。以下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叶澜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提出“五个实”:(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郑金洲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

5、优质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崔允漷将“好课”标准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 王光明、张春莉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主要考察:(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文喆提出评价“好课”的5项标准,即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应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 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C

6、REDE)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标准包括:(1)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情境性学习: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促进创造性学习的理解;(4)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5)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一堂好课的标准 我始终认为:“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多媒体运用、提问、讨论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设计只要好用、实用、有新意即可。 一、设计情境有味 关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

7、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情景之于知识,就如汤之于盐。盐需渗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动和美感,这个比喻真是形象而恰当。同样,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疑起惑的作用,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二、学生主动参与 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跃跃欲试,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听说读写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争议不断。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

8、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三、教师语言生动 教师语言有三个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抑扬顿挫,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适时幽默更佳。 四、好课是生成的 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职业道德,毫无疑问.但预先设计好的教案,不能照本演讲,因为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丰实的课。 五、好课应有亮点 一节有亮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但没有亮点的课一定不是好课。亮

9、点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据一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突破某种常规而采用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或课堂上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学生学有所思,而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加以赏识,加以鼓励,是教师智慧经验的结晶,而听课者则对课堂上的某个设计,某个意外处理有衷欣赏叫彩或思考反思或余味不止。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我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有待完善,我们评课都不能求全责备,任何常态课如能达到一个基本要求,再加上有特色,学生学得主动、喜欢,就是好课。 浅析一堂“好课”的基本特点

10、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教学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我,在现阶段觉得一节“好课”应该是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好课”应该是“实惠课”。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不管课程如何改革,一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很多实惠的课,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课,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的“好课”,让学生有新的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着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想象思维,或着是触

11、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品质,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总之,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教学”乃至于“高效”,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第二,“好课”应该是“科学课”。既然是“好课”,就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某些“实惠”。既然如此“好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教情的。所以,“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不合情理的地方。 第三,“好课”应该是“特色课”。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教师和学生,由于

12、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社会在课堂里表现出一个个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的一堂“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教”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好课”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鲜明的“特色课”。有特色的课应该说都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都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第四,“好课”应该是“创新课”。在新课程合面实施的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创新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求新求时,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践和探

13、索,努力提升教学艺术,不断得高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当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一堂“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叠加,平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但只要我们做教师的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着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的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 从教学过程理解好课的标准 就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而言,从完整的教学过程来看,一般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当体现在以下六个维度: 一、理念是否新 教学不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的形式应该多样。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

14、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课堂也不是惟一的教学场所,应该挖掘课堂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形式与内容应该统一。小组合作不等于小组合座,合座是形式,合作才是内容。 教师主导不是教师不导,教师应当是课堂里的主心骨,应当起精神引领的作用。分数不是惟一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指标,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 二、目标是否明 教学目标是否明应当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第一,主题是否明确。一堂课的核心思想 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第二,思路是否清晰。解决什

15、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以后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第三,主体是否呈现。一堂好课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判断教学效益的依据是学生获得了哪些具体进步。第四,亮点是否突出。本节课的亮点是什么,教学高潮是如何设计的,实现高潮的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三、设计是否精 从设计原则看,通过教师的教材再处理,是否使静态的、生硬的知识,内化为动态的、 流畅的学科认识。 从设计问题看,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环节上是否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从设计思路看,该教学设计是否讲究学科依据,而不是对教材简单的增删、修改;该教学设计是否建立在对教材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就零散的知识点展开。 四、流程是否畅 一切以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学过程封闭、教学内容死板、教学进度随意,必然会使教 学过程僵化、课堂气氛低沉、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流程是否通畅取决于教师的素养。一要看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敏感度。新课改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加,程度加深,教学过程的预设更难,需要教师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施与调控的能力。二要看教师的教学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反映,教师应该如何调控;当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映时,教师应该用什么策略去应对,即在“预设与生成”之间考察的是教师的能力。 五、方法是否当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对教学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