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语文园地四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i课时时间教学 目标1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谛言、神态, 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义章内容的理解。2 .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谛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3 .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 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4 .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 累古诗。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谛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 深对文章内容的

2、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谛言、神态 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教学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谛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 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谛言、神态 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8)分钟一、学习“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2】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 话中,既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3、。【出示课件3】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 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 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借助学 过的课文中的语句了 解体会人物内心想法 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 难度,激发了学习兴 趣。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 :”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 “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 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总结:抓住人

4、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 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方 法。2.练一练,学运用。(1)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2)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4】“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 不自禁地喃喃着。从对毛泽东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 毛泽东的悲痛心情。【出示课件5】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a.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泽东的什么?(心理活动。) 从中感受到什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泽东签字 时,他又

5、迟疑了,毛泽东在做艰难的抉择。)b. “黯然的目光”是对毛泽东的什么描写?(神态。)从 “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毛泽东经历着巨大的悲痛。)c.从毛泽东“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 用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 面表现毛泽东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 旦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毛 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 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3.我拓展,我积累。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 动进行描写。它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

6、文章的主题。【出示课件5】(1)直接描写:这种方法最常见。常以“想”等字眼为 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 可以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 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3)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学习”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例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 景,照样子写一写。1 .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6】新课 教学(22)分 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 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 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 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 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 造思维的能力。(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

7、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 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 几次。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从对毛泽东的 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出示课件71(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 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吧!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抓住了黄继光 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 接受任务的决心(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 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 分菜,每人一筷子。”小组

8、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抓住将军的动 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2 .练一练,学运用。(1)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一种 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2)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小组合作,互助修改。(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二)下面的语句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 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8】(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 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

9、中感受到什 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一向从容镇定”“双手却有些颤抖”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 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 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 生对病人的关心。(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 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 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 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 “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 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 也无法入睡”描写了 “我”

10、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我”前 后不同的表现中能够感受到“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使“我”无法放弃,无法 割舍。2.练一练,学运用。(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三、学习“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1)小组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 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2.学生自由练习书写一段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选择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相机指导学生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

11、位置。(2)段落要分明。四、学习“日积月累”。(一)学习古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问)。1 .出示古诗。【出示课件10】2 .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 .解题: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 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武威市,古西 北首府,六朝古都,凉国故地,天下要冲,国家蕃卫,雍 凉文化的发源地。元明清时,武威又被称西凉,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凉州乐舞不仅是西北乐舞的代表,也是中原 王朝乐舞中的精华,被尊为“国乐”。隋朝确定的9种国 乐,有七部是凉州输入的,其中西凉乐最著名。4 .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1】小组合作学习可以 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 机会

12、,增强他们对学习 的爱好,使他们接受不 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 视野,促进思维的发 展。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 西太原)。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 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 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 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5 .互相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12】6 .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7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8 .赏析。9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11.巩固练习:(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 ,是盛唐时 流

13、行的一种名。(诗题曲调)(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 阔苍凉之景。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 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二)学习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1 .出示古诗。【出示课件13】2 .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4】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

14、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 等多首。4 .教师简介创作背景。5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15、166 .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7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8 .赏析。9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11.巩固练习:(1)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 别的时间是,地点是,被送的人要去的地 方是。(三月黄鹤楼扬州)(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孤 帆远影碧空尽

15、,惟见长江天际流。)(3)诗中写事的诗句是:, 。(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4)诗中写景的诗句是:通过阅读引导学 生自觉积累文学知识, 使学生受到文学的感 染和教育。, 。(孤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三)延伸阅读: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送别诗隋代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 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i o hu g j i di n ch a y n() 烟 撒()(

16、)()紫()红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1 .他们俩躲在出(bing p in g )风后面,敛声|(b ing p in。气,生怕被人发现。2 .接(ji mg ji m j 领盘(ji mg ji (Ti )三、同音字填空。i cn :() 制呈()()害() 索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1 .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2 .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五、按要求写句子。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 星期五下午我们

17、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六、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三国演义吴承恩将相和西游记罗贯中猴王出世水浒传施耐庵景阳冈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草船借箭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七、按课文内容填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往船只很多,他(),毫不)。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大连碧水碧连天。无志空长百岁。同到牵牛织女家。不是遮头是使风。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地满红花红满地, 有志不在年局,如今

18、直上银河去,九、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2 .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十、语文实践。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 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一、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一语未了(li出16)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迟了,不曾(eng c mg)迎接 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忙()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者系(i j i ) 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这个人打扮 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

19、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维着朝(h卫ch d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璞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裾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绐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 闻。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个嫡 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 就去世了。”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部

20、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4、请用”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文段通过 和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 的人物形象。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 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 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