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诗三首20042011中考语文鉴赏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1(湛江市(湛江市2011)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面的问题。(4分)分)望岳望岳(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一联中的“割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答案:16(1)高大巍峨)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攀高的豪气壮志。2、成都市(、成都市(05四川省)四川省)阅读下面古诗望阅读下面古诗望岳,按要求回答问岳,按要求回答
2、问题。题。(4分分)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扔景物,其中“钟钟”“”“割割”两字用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割”字好在何处?字好在何处?(2分分)答:答:(2分分) 一个一个“割割”字写出了高大字写出了高大雄伟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雄伟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写出“突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这一意思的即。思的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是化这是化用了孔子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神和气概。(2分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心和气概。3、百色市(、百色市(06广西省)广西省)阅读杜甫的阅读杜甫的望岳望岳.19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错误的一项是:的一项是:()。()。(2分)分)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4、B全诗没有一个全诗没有一个“望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诗的前六句在“望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19D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3分)分)4、河南省(、河南省(0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共题。(共4分)分)望望岳岳杜
5、甫杜甫20“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一句,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分)20雄伟高大(雄伟高大(2分)分) 21请谈谈你对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理解。(2分)分)答:答:21示例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示例示例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概示例示例3:抒发了攀登人: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即可。2分)分)5、徐州市(、徐州市(06河南省)
6、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分)望岳望岳杜甫杜甫14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字展开,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秀丽的景色。(2分分)14(2分,每处分,每处1分分)望望高大雄伟高大雄伟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分)15(2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
7、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志。6、沈阳市(、沈阳市(06辽宁省)辽宁省)7对对望岳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分)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第三句中的“造化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是运气、福气
8、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C 7、十堰市(、十堰市(08湖北省)湖北省)(二二)阅读阅读望岳望岳一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一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3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一是标题中的“”字,二是诗句中的字,二是诗句中的“”一词。一词。23望,会当望,会当 24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
9、角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行品进行品析。析。24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内容内容)“钟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巍峨高大。(“钟钟”或或“割割”答一字即可,答一字即可,如果从对偶的角度回答也可。如果从对偶的角度回答也可。)(语言语言)(2分,分,合乎题意即可合乎题意即
10、可)8、贵港市(、贵港市(2009年广西省)年广西省)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分)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未了:未了: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会当:会当:不尽不尽终要,终当终要,终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分)A诗的每一联都有诗的每一联都有“望望”的意思,但的意思,但“望望”的的角度不同。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这是化用了孔子
11、的名言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是实写,下句是虚写。D 9、海南省(、海南省(2009年)年)17“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一句写出了泰山山的景色。的景色。(2分分)17。神气秀丽。神气秀丽(2分,只答分,只答“神奇神奇”或或“秀丽秀丽”亦给满分。学生若用其他词语,意思相同或相亦给满分。学生若用其他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近即可)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豪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
12、的豪情情?(3分分)答:答:18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情。切的豪情。(3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均给满分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均给满分)10、铜仁地区(、铜仁地区(2009年贵州省)年贵州省)9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说说“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齐鲁青未了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所展现的画面。(4分)分)答:答:“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的意思的意思是是:_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_4分;泰山是什么样子?(分
13、;泰山是什么样子?(1分);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1分),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分),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_(2分)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答案不求同一,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答案不求同一,意思对即可。)意思对即可。) 11、襄樊市(、襄樊市(2009年湖北省年湖北省 10诗中加点的诗中加点的“割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
14、断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了一样,突山了泰山的形象。(的形象。(2分)分)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的理解。(理解。(2分)分)11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登泰山而小天下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或“这
15、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气概”;或;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可。2分)分)12、枣庄市(、枣庄市(2009年山东省)年山东省)5有人评价此诗有人评价此诗“割割字奇字奇”,品析,品析“割割”这个字,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指出奇在何处?(2分)分)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这是化用
16、了孔子的名言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分)答案:答案:5“阴阳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6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
17、誓言。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13、鼓楼区模拟、鼓楼区模拟(09南京市南京市)二、阅读(二、阅读(44分)分)(一)阅读杜甫(一)阅读杜甫望岳望岳和和春望春望,完成题,完成题目目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分)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望”字,都扣住字,都扣住“望望”字来写,统摄全篇。字来写,统摄全篇。B望岳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抒
18、发豪情壮志。C春望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5(2分)分)C(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6杜甫写诗追求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首诗加点字(“钟钟”和和“溅溅”)任选一例加以)任选一例加以赏析。(赏析。(2分)分)我选我选,赏,赏析:析:6(2分)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分)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
19、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2)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14、栖霞区模拟(、栖霞区模拟(09南京市)南京市)(1)诗中有两联运用了对偶句式,请写出其中的诗中有两联运用了对偶句式,请写出其中的一联。(一联。(1分)分)(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错的一项是(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20、2分)分)A首联借首联借“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起、参天耸立的形象。B颔联上句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颔联上句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山的高大,是实写。C颈联抓住颈联抓住“生曾云生曾云”“”“入归鸟入归鸟”这两个景物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写细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写的是实景。的是实景。D尾联写出诗人已经登上泰山极顶后尾联写出诗人已经登上泰山极顶后“一览众一览众山小山小”的感受,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写的感受,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写的也是实景。的也是实景。D 160
21、509各地期末考试题整各地期末考试题整理理“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山的_;“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一句蕴藏了了_。答案: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答案: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爱。(2)春望)春望杜甫(杜甫(19个题)个题)1、四川省(、四川省(04)1诗中诗中“草木深草木深”表面上写的表面上写的是是,实际上是,实际上是写写。(。(2分)分)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
22、样的情感?(2分)分)答案:答案:1(共(共2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非”意思的可记分)意思的可记分)2(共(共2分)抒发了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的情感。2、黄冈市非课改区(、黄冈市非课改区(05湖北省湖北省)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到。(2分分)8请展开想像
23、,描述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分)答案:答案:7望望(1分分)山河草木花鸟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分,每空05分分)8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怀。
24、(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分,意同即可)金华市(金华市(07浙江省)浙江省)、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一联中,诗人用诗人用“抵万金抵万金”来形容什么?(来形容什么?(2分)分)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分)答案:答案: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强烈的思念之情。19忧国思家的情怀。评分标准:第忧国思家的情怀。评分标准:第18题题2分。分。第第19题题2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4、沈阳市(、沈阳市(07辽宁省)
25、辽宁省)对对春望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收到家书时的无比
26、喜悦之情。答案:答案:D5、大庆市(、大庆市(08黑龙江省)黑龙江省)(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1分分)(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分)答案:答案:5(1)忧国思家忧国思家。(必须答全必须答全“忧忧国国”“”“思家思家”)(2)示例一: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示例一: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感时”,“恨别恨别”之悲。之悲。示例二:
27、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示例二: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如从修辞、用词等如从修辞、用词等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6、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2009年内蒙古年内蒙古)10.对对春望春望的解说,不恰当的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一项是(3分)分)A“草木深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B诗的前四句
28、都统领在一个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望”字中,诗人的视野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的心情。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C 7、滨州市(、滨州市(2009年山东省)年山东省)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中,“破
29、破”和和“深深”字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分)8.对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释,你的理解是:(2分)分)答案:答案:7一个一个“破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字,令人满目凄然。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8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30、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蕴之丰富。 8、宿迁市(、宿迁市(2009年江苏省)年江苏省)二、诗歌赏析。(二、诗歌赏析。(6分)分)春春望望杜甫杜甫国破山河在,城国破山河在,城春春草木深。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胜簪。(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分)满头白发,愁苦不满头白发,愁苦不堪堪(2)结
31、合全诗,说说)结合全诗,说说春望春望中的中的“望望”字包字包含哪些含义。(含哪些含义。(4分)分)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分)诗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家安定。9、溧水县模拟(、溧水县模拟(09南京市)南京市)(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木花鸟。(1分分)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2分)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
32、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句,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此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鸟而惊心。此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或:或:因感时,花亦溅泪,因恨因感时,花亦溅泪,因恨别,鸟亦惊心。诗人将主观感情别,鸟亦惊心。诗人将主观感情“移移情情”或或“拟人化拟人化”到花鸟身上,使花到花鸟身上,使花鸟亦含悲,更显人的悲伤鸟亦含悲,更显人的悲伤。2分分 10、雨花区模拟(、雨花区模拟(09南京市)南京市)6.通过一个通过一个“搔搔”字,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字,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心情。(的心情。(1分)
33、分)忧国、伤时、思家的愁苦心情。忧国、伤时、思家的愁苦心情。 7.下面对本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下面对本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项是:()()(2分)分)A.本首诗写于本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期间,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期间,诗人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全诗以国事。全诗以“望望”字贯穿始终,诗题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春望”,就是,就是望春。望春。B.首联写春望所见。首联写春望所见。“破破”字表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字表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战乱景象;的战乱景象;“深深”字描绘草木茂盛、繁荣滋长的美好字描绘草木茂盛、繁荣滋长的美好春景。春景。C.对颔联有理解:其一,诗人感时恨别,见花落泪,闻对颔联有理
34、解:其一,诗人感时恨别,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其二,诗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惊心;其二,诗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鸟亦惊心。D.颈联中颈联中“抵万金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强烈思念。)B 110509各地期末考试题整理各地期末考试题整理1、春望春望是是“”代大诗人代大诗人的作品。的作品。2、诗歌为、诗歌为“春望春望”,诗人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诗人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3、颔联中、颔联中“的的“溅溅”和和“惊惊”
35、字在诗人表达字在诗人表达“感感时时”“”“恨别恨别”的情感时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全的情感时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简要赏析。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的句中的“破破”“”“深深”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5、杜甫的诗素有、杜甫的诗素有“诗史诗史”之称,试选择一个方面之称,试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进行赏析。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进行赏析。1、唐;杜甫。、唐;杜甫。2、沦陷的城
36、池,破败的山河,以及草木花鸟。、沦陷的城池,破败的山河,以及草木花鸟。3、国破家亡,满目荒凉,诗人睹视生活,寄情、国破家亡,满目荒凉,诗人睹视生活,寄情于物,流泪之人观落花,落花儿似在流泪,恨别于物,流泪之人观落花,落花儿似在流泪,恨别之人听鸟哀鸣,鸟儿也惊心,情景交融。这两个之人听鸟哀鸣,鸟儿也惊心,情景交融。这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4、一个、一个“破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家的残破;一个“深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的景象。5、示例:思想内容:这
37、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经、示例: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感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恨别的思想感情。时恨别的思想感情。9这首诗自问世起,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这首诗自问世起,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它反映的是诗人人口,历久不衰。它反映的是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的高尚情操和的情怀。的情怀。(2分分)10前四句写景,前四句写景,“城春草木深城春草木深”写的不是生写的不是生机盎然,而是机盎然,而是。诗的前四句,都统。诗的前四句,都统在在“望望”字中。字中。(2分分)答案:答案:9热爱国家(或家乡);眷念家人。热爱国家(或家乡);眷
38、念家人。10因战乱造成的人走城空的荒芜之状。因战乱造成的人走城空的荒芜之状。7第二联中的第二联中的“感时感时”和和“恨别恨别”分别与上下分别与上下文的哪些内容相照应?从而可以看出它们在全文的哪些内容相照应?从而可以看出它们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分)答案:答案:7“感时感时”是感叹时世,指首联的内容;是感叹时世,指首联的内容;“别别”是离别,指下面是离别,指下面“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在全。在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分,每处分,每处1分)分)13阅读上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上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分)_(2)请你对)请你对“”“”两句诗作简要的评析。(两句诗作简要的评析。(2分)分)_答案:答案:13(1)忧国思家()忧国思家(2)采用拟人的手法(一)采用拟人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移情于物)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经济平台13合同商定发展策略3篇
- 2025年海南陵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牛奶产品营养配方研发与应用合同4篇
- 2025年广西百益利康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2025年度消防安全管理合同5篇
- 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门诊医疗废弃物处理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统编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