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绍兴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一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chén x_中逐渐暗淡。(雪莱致云雀)我们也不需要这样 bié jio_的不中用的宣传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满园中播散着yù ti_而微苦的味道。(史铁生我与地坛)2. 默写填空。(1)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描写江水汹涌、浪花翻卷的壮丽景象后,用“_,_”过渡到人事。(4)劝学

2、中,以行路为喻,论述积累重要性句子是“_,_。”(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6)作者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言“_,_”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7)静女中描写男子见不到约会女子而焦急不安的句子是“_,_。”3. 下面文段中有几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分析和理解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写文学短评,有利于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

3、“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叙议有机融合,也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1)语句 修改 (2)语句 修改为 (3)语句 修改为 4. 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概括丁真持续走红的原因。2020年11月13日,一条不到10秒钟的怼脸拍短视频,让康巴小伙丁真走进了大众视野。丁真生活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他的天然、野性、真诚几乎统一了国民审美:“黑皮小帅哥”“潦草又精致”“又甜又野”一向戾气重、评论苛刻的网络舆论氛围瞬间变得“温和”。丁真在网络上爆红之后,四川省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媒体便开始积极布局,一套组合拳成功让丁真突

4、破传统网红标签,服务于本地文化旅游宣传。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丁真“纯真”“质朴”的形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四川文旅等政务官博在微博平台开启联动传播,甚至主动发起互动话题吸引网民参与讨论,使事件热度持续高位运行。可以说,“丁真效应”是“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1)_(2)_(3)_5. 请根据文意,在语段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_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没有势力的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5、。可是势力一变,_(写一俗语),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_能力。(费孝通乡土中国)二、阅读理解(40分)(一)(13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

6、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姚

7、鼐登泰山记)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贤_ (2)通_ (3)居_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相反的现象,如“韩愈字退之”“周瑜,字公瑾”。B.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C. 古人常以干支纪年、纪日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D. 姚鼐是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他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

8、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隋唐嘉话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二)(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9、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南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结果一败涂地的

10、古事影射现实,告当权者北伐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B.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达了作者的忧愤: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南宋统治者应立定决心谋求收复中原C. “惜春长恨花开早”二句,揭示词人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甚至于遗憾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更深一层的描写。D.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比兴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黯淡前途的担忧,其情感不同于一般词作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1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尾句与摸鱼儿的下阙均用典,简析其内涵。(三)(7分)阅读

11、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

12、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12. 解释“故都”:_13. 简析文章首节的句式特点及其作用。14. 作者写到了牵牛花、秋草、破屋等事物,相比于北平著名景点,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四)(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丰子恺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

13、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

14、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的

15、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

16、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一九二九年秋日(选自丰子恺人间情味,有删改)15. 文中画波浪线的

17、句子“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中的“老调”指什么?作者重复这句话用意何在?16. 请对第节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比喻进行赏析。17.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由“只慕春天”到“和秋十分调和”的原因,并说说作者从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三、作文(40分)18. 请以“失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绍兴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一语文(答案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chén x_中逐渐暗淡。(雪莱致云雀)我们也不需要这样 bié jio_的不中用

18、的宣传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满园中播散着yù ti_而微苦的味道。(史铁生我与地坛)【答案】 (1). 晨曦 (2). 蹩脚 (3). 熨帖2. 默写填空。(1)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描写江水汹涌、浪花翻卷的壮丽景象后,用“_,_”过渡到人事。(4)劝学中,以行路为喻,论述积累重要性句子是“_,_。”(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6)作者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言“_,_

19、”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7)静女中描写男子见不到约会女子而焦急不安的句子是“_,_。”【答案】 (1). 明明如月 (2). 何时可掇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江山如画 (6). 一时多少豪杰 (7). 故不积跬步 (8). 无以至千里 (9). 位卑则足羞 (10). 官盛则近谀 (11). 哀吾生之须臾 (12). 羡长江之无穷 (13). 爱而不见 (14). 搔首踟蹰3. 下面文段中有几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分析和理解写出来,就是文学

20、短评。写文学短评,有利于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叙议有机融合,也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1)语句 修改 (2)语句 修改为 (3)语句 修改为 【答案】(1)语序不当,应改为“理解、分析和评价”。(2)缺少介词“在”,在基础上。(3)关联使用不当,“也”改为“才能”4. 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概括丁真持续走红的原因。2020年11月13日,一条不到10秒钟的

21、怼脸拍短视频,让康巴小伙丁真走进了大众视野。丁真生活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他的天然、野性、真诚几乎统一了国民审美:“黑皮小帅哥”“潦草又精致”“又甜又野”一向戾气重、评论苛刻的网络舆论氛围瞬间变得“温和”。丁真在网络上爆红之后,四川省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媒体便开始积极布局,一套组合拳成功让丁真突破传统网红标签,服务于本地文化旅游宣传。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丁真“纯真”“质朴”的形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四川文旅等政务官博在微博平台开启联动传播,甚至主动发起互动话题吸引网民参与讨论,使事件热度持续高位运行。可以说,“丁真效应”是“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1)_(2)_(3)_【答案】 (1

22、). 丁真自身的独特性迎合了当下网民的审美需求 (2). 政府部门、官方媒体的及时助推 (3). 互联网(微博、短视频平台)强大的传播能力5. 请根据文意,在语段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_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没有势力的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_(写一俗语),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_能力。(费孝通

23、乡土中国)【答案】 (1). 势力厚薄(“势力”一词必须出现,后面两字意思对即可) (2). 树倒猢狲散(意思相近的俗语也可) (3). 伸缩(意思相近即可)二、阅读理解(40分)(一)(13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

24、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姚鼐

25、登泰山记)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贤_ (2)通_ (3)居_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相反的现象,如“韩愈字退之”“周瑜,字公瑾”。B.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C. 古人常以干支纪年、纪日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D. 姚鼐是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他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

26、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隋唐嘉话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答案】6. (1). 贤,超过 (2). 通,全面(全都) (3). 居,停留 7. D 8. (1)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习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2)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9. 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二)(7分)阅读

27、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南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

28、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结果一败涂地的古事影射现实,告当权者北伐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B.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达了作者的忧愤: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南宋统治者应立定决心谋求收复中原C. “惜春长恨花开早”二句,揭示词人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甚至于遗憾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

29、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更深一层的描写。D.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比兴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黯淡前途的担忧,其情感不同于一般词作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1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尾句与摸鱼儿的下阙均用典,简析其内涵。【答案】10. B 11.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还借廉颇晚年虽有余勇却报国无门的事,表达了自己积极备战,不去逢迎权贵却不被重用的愤慨。摸鱼儿下阙中,作者以长门陈皇后自比,哀叹自己遭受小人妒忌,无法施展宏图的悲惨命运。并进一步借用飞燕、玉环的悲剧结局向那些打击陷害忠良、暂时得志的

30、权贵奸小发出警告。(意思相近即可)(三)(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

31、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12. 解释“故都”:_13. 简析文章首节的句式特点及其作用。14. 作者写到了牵牛花、秋草、破屋等事物,相比于北平著名景点,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答案】12. 原来的、过去的国都。 13. 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气氛的作用。 14. (1)作者描绘的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景象,带着老北京特有的悠闲、自如和落寞的感觉。(2)这些景物多半是冷色调,突出了“

32、清”“静”“悲凉”的特点,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心理。(意思相近即可)(四)(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丰子恺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

33、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

34、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的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

35、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

36、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一九二九年秋日(选自丰子恺人间情味,有删改)1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中的“老调”指什么?作者重复这句话用意何在?16. 请对第节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比喻进行赏析。17.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由“只慕春天”到“和秋十分调和”的原因,并说说作者从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答

37、案】15. (1)老调:争荣竞秀,不久就憔悴而化泥尘。(2)用意:用反复(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先荣后枯的必然,劝诫人们不要重复老调,不被“艳丽”遮目,要达观、踏实地生活(意思相近即可) 16. (1)作者将“三十这个观念笼在头上”比喻为“张了一顶阳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生之秋的到来给自己蒙上“暗淡”“阴影”(2)作者将人过“三十”喻为“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太阳依然炎热但节候已是秋,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生理状况未变、而心理年龄已大变的心态。(意思相近即可) 17. “原因”:(1)被秋景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2)人过三十由自然之春秋反思人生之春秋。觉得春“贪婪、愚昧与怯弱”,而秋“谦逊、悟达而伟大”。(意思相近即可)“道理”:领悟到生是甘苦悲欢的老调,只求此生平安的度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