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目的《小学教育学》——第五章内容提要: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层次结构;2、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及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
——乌申斯基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望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广义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教育目的:把受教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应然的教育目的:人们依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
实然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一、教育有没有目的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把生长作为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1)把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与教育目的混同起来;(2)把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同起来;(3)把生长与进步混同起来。
杜威把教育目的区分为两类: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杜威在教育目的上的矛盾主张:“教育一事不可以无目的。无目的则如无舵之舟,无羁之马,教育的精神从何发展,其结果必不堪设想。”“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方针即目的;(2)方针非目的(方针包含目的、目的决定方针)
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理解:(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2)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的规定;教育方针是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所提出的要求。(3)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教育方针是由政府或政党等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目标体系,有时也称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目的的特性(1)抽象性(一般性)(2)预期性(理想性)(3)终级性(不可及性)良好教育目的的标准(1)应能与实际的教育情境紧密相联(2)应能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紧密相联(3)要具有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检验的可能性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层次结构(纵向分析)1、教育目的(国家)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3、课程目标(学校课程设置)4、教学目标(一节课、一单元或学期)
教育目的的层次
层级陈述名称
制定者
特点
举例
一级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政府/国家抽象,笼统,比较关注应然状态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学科专家课程专家
从“抽象”逐步过渡到“具体”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一至二年级语文课程目标(阅读领域课程)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本单元/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教师
比较具体,比较关注“实然”状态《沁园春·雪》的教学目标: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
二级培养目标
三级课程目标四级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2、调控功能
当教育活动偏离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和予以纠正。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
(一)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生产力发展状况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性的因素2)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建立在这种生产关系之上的政治制度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如:人性假设、哲学观念、理想人格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不能决定教育的性质与方向
所以,真正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思考: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挣大钱过好生活?能够找个好工作?将来能教好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让别人看得起的人?……东西方儿童观的差异老师怎么和孩子说话美国、英国:Doyouthink?建议、商量中国、香港、日本:命令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会“想”美国认为:2个月中国认为:2岁日本认为:3-4岁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日本:孩子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中国:孩子是妈妈的亲骨肉西方:孩子是独立于妈妈的另一个人对儿童的控制策略中国:对儿童的控制比较严格、严厉,希望儿童听话、守纪律。西方:低控制,尊重天性,顺其自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帮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教育结果中国:对成人高度依赖,看待事物的功利性,低报负,低自尊,低自信,对成人和权威的顺从。西方:独立性,做事凭兴趣,非功利性,高报负,高自尊,高自信,重视个人价值,对成人和权威不盲从。两个事实:一个悖论
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国心理测量专家的研究证明,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无显著差异;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比白种人高5%;比黑种人高15-20%。1980年代以后,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卓著。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
华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数比犹太人少得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也少得多。自1901到2000年,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只有8人,其中获诺贝尔科学奖的6人;但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24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倍。美国的“常青藤大学”中,犹太人占一流教授的25%,华人只占2%。美国航天科学家中,犹太人占60%,华人寥寥无几。(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
1、含义全面发展是人的精神与身体、个体性与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条件和社会分工的制约3、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对人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4、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途径。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一、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注重个人价值和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卢梭:培养“自然人”帕克: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教学上的自然方法。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有完美性的人。罗杰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内外和谐一致。
二、人格本位论
更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
裴斯泰洛齐: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小原国芳:全人教育(完人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协调、丰满地发展,形成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人格。
三、文化本位论
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
斯普朗格:个人是文化生命的一个关键。文化由四部分组成:团体精神、客观精神、规范精神、人格精神。教育是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个人的意识,并有所创造。
四、生活本位论
强调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斯宾塞:生活预备说杜威:教育即生活
五、伦理本位论
注重社会伦理的方面。
康德:塑造“文化—道德”人人的双重本性:一方面,人属于自然界,作为自然存在的人具有各种感性欲望;另一方面,人又是道德世界的理性存在,人能以理性来克制欲望,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教育就是要使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用社会规范支配自身行为的人。
赫尔巴特: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教育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能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德。
教育目的分为两类: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为将来能从事某种职业实施一定的教育,确切地说这只是教育的职责。
六、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柏拉图:培养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是社会政治的附庸。
涂尔干: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凯兴斯泰纳:为社会进行公民教育。“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公民”。“使他们热爱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明智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建国后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宪法》
(1982)
教育要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法》(1986)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心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1999年6月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二、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三、对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分析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主要理论依据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的规定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4、“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四、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
(一)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
(二)教育目标
1、教育目标的分类(1)认知领域知识: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领会:能把握材料的意义;运用:将习得的材料用于新情境;分析:能分解材料并能理解组织结构;综合: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评价:对材料作出价值判断。
(2)情感领域接受: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反应:主动参与;价值化:将特殊的对象、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组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能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成为普遍的、一致的和可预期的行为。(3)动作技能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定向: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心理、生理、情绪);有指导的反应: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机械动作: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为习惯;复杂的外显反应: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适应: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
2、教育目标的编制程序选择、分类、分析、具体化(避免用有歧义的、可有多种解释的词汇)3、教育目标的要求(1)主要陈述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应该做什么(2)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3)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行为目标:①谁,②实际行为,③结果,④相关条件,⑤判定达成预期行为的标准④①②⑤在一小时的考试时间里,/学生/要能拚对/50个字当中的45④①个,/这些字从课本第1及第2单元当中随便选出。/学生/随着教④②③⑤师口诵/写出/这些字,/每字的拚写必须要符合课本的要求。
4、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举例
3~6年级《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目标(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变压器施工合同修改稿
- 2024合法的工地施工合同样本
- 2024年印刷项目协议样式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肉牛购销合同范本范文:肉牛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合同3篇
- 2024年企业碳交易市场参与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国际旅游业务合作经营合同
- 2024合同模板建设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风险评估合同(2024版)
- 2024年二人餐饮股份分配合作协议
- 2024年会议室租赁标准化协议文档版B版
- 绿化恢复合同范本
- 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作业设计(含答案)
- 经济法学-计分作业一(第1-4章权重25%)-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自考《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最忆故乡年味红(2023年江苏泰州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年CDN项目建议书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
- 2024-2030年中国年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广东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