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27875企业经营管理复习试题[内部资料]_第1页
自学考试27875企业经营管理复习试题[内部资料]_第2页
自学考试27875企业经营管理复习试题[内部资料]_第3页
自学考试27875企业经营管理复习试题[内部资料]_第4页
自学考试27875企业经营管理复习试题[内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整理27875企业经营管理学习指南试卷结构:1.填空(6*1分=6分);2.名词(4*3分=12分);3.单项选择(24*1分=24分);4.判断并改正(4*2分=8分);5.简述题(5*6分=30分);6. 计算题(1 *10 分=10分)7.论述题(1*10分=10分)一、选择、填空、判断:1 .企业 是法人组织。(X ) P1公司是法人组织,企业不一定是法人组织。2 .企业是一种 营利性机构 ,其目标是创造利润,为了获取利润,企业必须具有 效率,企业的效率来自于它的制度效率 和 经营管理效率两个方面。P13、企业的特征:(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服空!二种以等价交换

2、的形式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提供的劳务活动 。(2)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1盈利是企业与行政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根本区别。(X )营利 P12利润是产品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反映。P1(3)企业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经营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经营管理的水平。P1(4)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自主权包括:产品决定权、产品销售权、人事权和分配 权。P1(5)企业是纳税单位。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 者,必须依法照章纳税。P1(6)企业行使企业应有的职能。企业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 等,企业不能行使政府职能。P14 .企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A )P

3、2 A.社会生产力 B .社会资源C .社会福利D .社会财富5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主要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活力和规模。(X ) P2素质6、企业的类型按生产要素所占比重分为三类:P3(1)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服装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程度低、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所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企业,是(B )企业。A.资金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D.只是密集型(2)资金密集型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单位产品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企业称之为( B )企业。A.劳动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C.知识密集型D.高新(3)知识密集型企业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的企业。7、企业系统主要是由

4、人、财、物、信息、目标等五个要素所组成。P48、企业系统中包含着四个组成部分,即四大流程: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和信息流程。P4属于企业系统流程内容的是(C )P4 A.生产管理流程 B.物资管理流程 c.价值流程D.工艺流程9.企业经营管理就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 的管理。(X )P5 经营活动10、企业经营观念 是对企业经营宗旨和经营过程中各种基本关系及其处理所具有的基本观点、态度和信念。是企业及其全体职工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和精神支柱,也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P511、企业经营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6(1)市场观念 ,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的要求为中心来组织开展企业一切活动

5、的观念。是企业经营观念的核心,其它经营观念以它为基础。P6(2)开拓创新观念 ,在竞争中取得和保持优势地位的基础的关键是创新 :企业经营观念的精髓就是创新精神。P6(3)人力资源观念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2企业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是(D )P7 A.技术资源 B .信息资源 C .资金资源 D .人力资源(4)社会责任观念,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福利而必须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P7(5)经济效益观念.应立足于企业的经营宗旨和使命,为满足顾客的需要而运用有限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营成果。P812、经营观念,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是一种制度。P813.经营目标 是

6、指一定时间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o ( V )P814、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内容是:贡献的目标、市场的目标、发展的目标、利益的目标 。P8-9以下属于企业经营目标内容的是(D )。P8A.经营方针B.经营方向C.产品销售目标D.利益目标15、企业的 经营方针是指导某个时期牛产经营活动的行动纲领 。P9(1)经营目标是指导某个时期企业牛产经营活动的行动纲领。(X ) P9经营方针(2)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贯彻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途径和指导规范,是企业的 (B ) P9A.经营方向 B .经营方针C .经营观念 D .经营理念(3) “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信誉”;“用户第一,信誉第一,效益第

7、一”;“顾客是上帝”;“全心全意,小天鹅”属于企业的(C )P10A.经营目标 B.经营战略C.经营方针D.战略目标16、企业经营方针的内容:P9-10(1)企业经营方向。企业经营方向是指企业为谁服务的问题。(,);(2)企业经营重点;(3)企业技术发展;(4)企业产品销售。17.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 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构成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P1118、从企业资产所有者形式来观察,企业制度可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类型。P11-12(1)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个人出资兴办、完全U3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合伙企业是

8、指个人出资兴办,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 x ) P11个人业主制企业(2)合伙企业是由两个以上 企业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所有的企业;1合伙制企业制度属于 法人企业制度。(X)自然人;2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M)3合伙企业的产权转让须经 所有合伙人同意方可进行。4合伙企业的 所有合伙人,可以代表企业,对外进行经济活动。P125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企业是 (B )P11A .有限责任公司B .合伙制企业c .公司制企业 D .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制企业的本质属性:1公司是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2公司负有有限责任,因而公司企业实

9、际上是法人企业。1公司自负盈亏的主体是(C )P12 A .自然人 B .出资人 C .法人 D .股东2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就是 股份公司。P1219、现代企业的三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拥有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P1320、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P14(2)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是产权明晰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特征是产权明晰。P14(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企业法人资产制度。P14(4)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公司制度;公司制度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P15 21、产

10、权的内涵:P15-16(1)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在经济学中,产权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四项权能。1经营权 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生产或其他方式占有财产的权利。(X )P15 使用财产2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生产或其他方式使用财产的权利是(B )P15 A.收益权B.经营权C.支配权D.处置权3通过出租或出售把与财产有关的权利让给他人,从中取得收益的权利是( C ) P15A.所有权 B.占有权 C.支配权 D.使用权(2)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 ;所有权 是由法律规定的主体对于客体的最高的、排他性 的 独占权 。P161属于产权特征的是(C )P16 A .

11、不可让渡性B .共有性 C .排它性 D .广泛性2所有权是由法律规定的主体对于客体的最高的、排他 性的独占权。P16(3)产权所包含的各项权能是统一,不可分离的。(X ) P16产权所包含的各项权能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o(4)产权的权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P1622.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 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地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P1623、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P17-19(1)公司所有权的分离。公司所有权分解为出资者拥有的原始所有权和法人企业拥有的法人产权 。P171出资者原始所有权是指出资者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P172股权既是一种物权,同时又是一种债权。(X )

12、 P17 既不是一种物权,也不是一种债权3股东 有要求 退股抽出资本的权利。(X ) P17没有要求; 4股东有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M ) P175法人产权 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自由处置权。P18(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权 是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P18(3)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组织落实。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P1924、公司的组织形式:(1)无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人以上无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P19(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就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13、P19(3)两合公司:是由一人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人以上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P20(4)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P202在每个财政年度终了时,公司帐目必须对外界公开的是(D )P20 (09.1)A.合伙企业 B .有限责任公司C .两合公司 D .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制企业的两种主要形式。P2125、公司决策机构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第二层次为董事会,是公司常设决策机构。(1)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P22 A .股东大会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董

14、事长(2)公司的法定代表是(B )P23 A .股东会 B .董事会 C .董事长 D .总经理26、公司的法人产权集中于董事会;公司的法定代表是董事会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长。P2227、企业管理制度是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对系列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P2528 .现代企业领导制度应该体现领导民主化、领导集团化和领导 专家化的管理原则。P2629、企业经营战略是对企业较长时期全部的发展作出的纲要性、方向性 的决策。P2930 .没有市场竞争,也就没有企业经营战略。(V )P2931 .企业组织存在的目的或理由

15、是(C )P30 A .企业战略B .企业目标C.企业使命 D .企业方针3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所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为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奠定基础。33 .企业协同作用的值可以是正值,也会出现负值。(M ) P3134、属于企业经营环境直接因素的是市场需求。P3230.以下属于企业经营环境直接因素的是( D )。P32 A.社会文化B.政治法律C.国民收入D.市场需求27.对企业提供机遇,产生有利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B ) P33A.零的影响(稳定)B.正的影响(机会)C.负的影响(风险) D.无影响31、企业的市场定义比企业的产品定义更重要;企业经营必

16、须被看成是一个顾客满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 因此上求的满足 是顾客购买产品白勺真正目的。P37(1) 产品实体 是顾客购买产品的真正目的。(X ) P37需求的满足(2)顾客真正购买的是(A )P38 A .需求的满足 B .产品本体C .产品实体 D .产品功能32.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组织存在的目的或理由。( V )P3733、在确定企业使命时应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顾客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企业使命。P38(1) “我们满足人们办公的需要”,该企业的使命导向是需求(或市场)导向。P38(2)某家电企业的使命定义是:“我们生产优质的家用电器”,该企业的使命导向是(C )P3

17、8A .顾客导向B .需求导向C .市场导向 D .产品导向(3)某化妆品企业的使命定义是:“我们经营希望和美丽”,则该企业的使命导向是(C )P38)A .产品导向 B .销售导向C .市场导向 D .企业导向34.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战略目标。P3935、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是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企业在完成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最终结果。P39(1)企业使命 是指企业在完成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最终结果。(X ) P39战略目标36、战略目标的内容: P39(1)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等 。P39以下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18、是(B )。P39 A.市场扩大率 B.资本利润率 C.市场占有率 D.市场覆盖率(2)市场竞争地位:通常以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市场扩大率、售后服务项目、顾客抱怨不满意度等指标。1反映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指标是 (B )P39 (08.10) A.销售利润率B.市场占有率C.资本利润率D.成本费用率2顾客满意度可以反映企业的(C )P39 (08.1) A .盈利能力B .市场目标 C .市场竞争地位 D .资本利润率37、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属于朝阳 工业;污染环境严重、高能耗、产品性能差的行业属于 夕阳 工业。P3938.企业经营必须被看成是一个顾客满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生产

19、的过程,因此,在确定企业使命时应从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P3939、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主要分为成长型战略 、 稳定型战略 和紧缩型战略 。P4140、成长型战略:主要有产品 一市场战略、企业内部裂变战略、企业一体化战略、多角化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合资经营战略、联合与协作战略、企业集团战略等。P41(1)产品一市场战略:市场渗透(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的组合);产品开发(未来产品与现有市场的组合);市场开发(现有产品与未来 市场的组合);全方位创新(未来产品与未来市场的组合)。P421由企业现有的产品和现有市场组织而产生的战略称为( D ) P41A.产品开发战略B.市场开发

20、战略C.全方位创新战略D.市场渗透战略2企业通过扩大宣传、降低价格等措施,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该战略是(D )P41A.全方位创新战略 B.产品开发战略C.市场开发战略D .市场渗透战略3企业向现有市场提供多种改进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和扩大销售。该战略是(B )P41A.市场渗透战略 B .产品开发战略c.市场开发战略D .全方位创新战略4企业采取种种措施,把原有产品投放到新市场去,以扩大销售。该战略是(B )P42A .市场渗透战略B.市场开发战略c .产品开发战略D.全方位创新战略5企业通过发展、挖掘现有产品的新顾客层,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战略是(C )P42A. 市场渗透战略B.产品开发战略

21、C .市场开发战略D.全方位创新战略6企业采用种种措施,开发新产品,投放到新市场上去,以扩大销售,这种战略称为(D ) P41A.市场开发战略B.产品开发战略C.市场渗透策略D.全方位创新策略(2) 一体化经营战略:企业把业务范围延伸到产、供、销各个环节而使自身得到发展,是一体化经营战略,基本形式有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P42<1>纵向一体化战略(又称垂直一体化战略):P421在生产过程中,物流从反方向移动,称为后向一体化;如:某钢铁公司过去一直购买铁矿石,现在决定自办矿厂。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 (B )P42A .前向一体化B .后向一体化 C .水平一体化 D .横向一体化

22、2物流从顺方向移动,称为前向一体化。例1:某企业过去为别人提供原料,现在将其加工成成品,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A )P42A .前向一体化B .后向一体化c .水平一体化 D .横向一体化例2:某棉纱厂过去为织布厂提供棉纱,现在自己用棉纱织布。该厂的发展战略是 (C )P42A .水平一体化 B .后向一体化C .前向一体化 D .横向一体化<2>水平一体化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把性质相同或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同行竞争企业进行联合,发展成为专业化公司的战略。 (,)P42例1:企业合并、联合同行业竞争企业,发展成为专业化公司的战略是(C )P42A.多角化 B .后向一体化C .水平一

23、体化 D .前向一体化(3)多角化战略: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称为多角化战略。P42(4)企业并购战略:企业兼并的方式有:吸收兼并、创立兼并和建立母子关系三种。P4341、紧缩型战略:这种战略采取从企业现有战略基础起点往后倒退的战略。紧缩型战略一般包括四种战略类型:转变战略、放弃战略、分离战略、清偿战略 。P45(1)企业经营由危机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的战略称为( D ) P45 A.放弃战略B.分离战略 C.清偿战略 D.转变战略42、中小企业的特点: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市场信息传递快、资金缺乏、经营风险大、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P46(1)下

24、列不属于中小企业特征的是( D ) P46A.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强B.市场信息传递快C.经营风险大 D.生产成本相对较低(2)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市场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较慢。(X )P46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传递快。43、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1依附型企业经营战略;2拾遗补缺型企业经营战略;3联合竞争型企业经营战略;4密集型企业经营战略;5后发企业经营战略。P47(1)将自己的经营和发展与某个大企业联系起来,为之提供配套服务的经营战略是(A )P47A .依附型战略 B .拾遗补缺型战略C .密集型战略 D .后发型战略(2)选择大企业不愿涉足的边缘市

25、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的经营战略是(B )P47A .依附型战略B .拾遗补缺型战略c .密集型战略D .后发型战略(3)依附性企业经营战略的实质是积极参与生产经营的社会分工与协作。P47(4)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小块目标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的战略,是密集型 战略。P48(5)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者地位的中小企业,又称作是后发 企业。P4844、经营决策的的概念及作用:(1)决策 是指根据预定的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 V )P50(2)企业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拟订出若干可行方案,并进行方案择优的过程,称之为 (A )P50A .经营决策B .经营方针C .战略规划 D .经营方向(3)经营决策的基本

26、目标是要使企业环境、企业能力和经营战略三者动态平衡。P50(4)现代企业管理认为,管理的重点在经营 ,经营的重点在 决策 。P5045、经营决策的分类:(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P511事关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布局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的决策,是战略决策 。P512事关企业存货控制、生产进度控制等问题的决策,属于 (A )P51A.战术决策 B .战略决策 C .风险决策 D .非确定决策(2)按作出决策的领导层次划分: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P51(3)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划分,将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非程序化 决策。P51(4)按决策问题 所处的

27、条件及结果 将决策分为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三类。P51例:事关企业设备大修、物资采购等问题的决策,属于 (C )P51A .风险型决策 B_非确定型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机会型决策46、经营决策的程序,分为 5个步骤。(1)调查研究经营状况与环境。1企业经营决策程序的第一步工作是 (D ),这是 经营决策的基础。P52A .确定经营目标B .拟定决策备选方案C .拟定可行方案 D .调查经营状况及环境2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是确定经营目标。(x ) P52调查经营状况及环境(2)明确经营问题,确定经营目标。例: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称之为(C )P5

28、2A.经营目标B .经营决策C .经营问题D .经营反馈(3)拟定可行方案;(4)对经营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 (5)经营方案的实施与反馈。47、定性决策的方法主要有 :领导决策法;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方案前提分析法;头脑风暴法。P53(1)属于定性决策方法的是(D )P53A .确定型决策B .风险型决策 c .非确定型决策D .头脑风暴法(2)属于定性决策方法的是(D )P53A .确定型决策B .风险型决策 C .非确定型决策D .德尔菲法48、定量决策方法有: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P5349、确定型决策。盈亏分析法。(1)盈亏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保本分析,是量

29、本利分析 的重要内容,属于定量决策。(M)(2)盈亏平衡的条件是指(B )P54A.固定费用等于变动费用B.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C.销售收入等于固定成本 D.固定成本等于总成本(3)若盈亏平衡点不变,增加产销量,则可(A)P55 A.增大经营安全率B.降低经营安全率 C.降低固定成本D.降低可变成本(4)若盈亏平衡点不变,减少产销量,则会(B )P55 A.提高经营安全率B.降低经营安全率 C.降低固定成本D.降低可变成本(5)若产销量不变,降低可变成本,则可 (A )P55A.提高经营安全率B.降低经营安全率C.降低固定成本D.增加固定成本(6)若产销量不变,降低固定成本,则可增大安全经营率;

30、(7)企业的经营安全率与经营安全状况的关系。P551经营安全率为30蛆上,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安全;2经营安全率为25-30%,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比较安全;某企业的经营安全率为 28%,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 (C )P55 A .危险B.不大好C.比较安全 D.安全3经营安全率为15-25%,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不大好;某企业的经营安全率为18%,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B)。P55A.危险B.不大好 C.比较安全D.安全4经营安全率为10-15%),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要警惕;某企业的经营安全率为12%,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B)。P55A.危险B.要警惕 C.比

31、较安全D.安全5经营安全率为10-15%以下,则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为危憎;50、风险型决策。决策树分析法:P55(1)属于定量决策方法的是(A )P55 A .风险型决策B .专家意见法 C .方案前提分析法D .头脑风暴法(2)决策树由 决策点 、方案枝、状态结点和概率枝四个要素构成。P5651、非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有: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机会均等法。P57(1)决策方案受多种不可预知因素影响,方案多种预期结果都可能出现且其概率无法测算的决策是(C ) P57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D.常规方法决策(2)乐观法,又称 大中取大法;比较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

32、下的最大收益值,并选择其中最大者。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比较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并选择其中最大者。该决策方法是(D )P58A.机会均等法 B .悲观法 c .后悔值法 D .乐观法(3)悲观法,又称 小中取大法;比较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并选择其中最大者。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比较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并选择其中最大者。该决策方法是(B )P58A.乐观法 B .悲观法 C .后悔值法 D .机会均等法(4)后悔值法,又称大中取小法;1计算在每一自然状态下的各方案的后悔值;2找出每一方案的最大后悔值;3从最大后悔值中,选最小者,该最小后悔值对应的方案即

33、为决策方案 (5)机会均等法。52、企业计划体系纵向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营计划、业务计划和作业计划。经营计划 居于最高层 ,确定企业整体目标、战略 和布局,起着统率全局的作用。P6053、企业长期综合经营计划以利润目标 为中心,即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P6054、滚动计划法的基本特点:逐步延伸、远近结合、远粗近细、切合实际。P6155、产品整体概念包括三个层次 :(1) 核心产品是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效用和利益 ;形式产品,即产品的外在形式,包括 品牌、商标、形态、款色、特征、质量、包装;1属于形式产品的是(A )P66 A .质量 B .技术培训 c .安装 D .消费信贷2属于形式产

34、品的是(B )P66 A.送货上门 B .包装 C .维修服务 D .消费信贷延伸产品 是指消费者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信任感,包括技术培训、安装、维修、送货、信贷、售后服务。56、按新产品改进、创新的程度分类,新产品可分为全新产品 、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P66(1)新产品按改进、创新的程度可以分成三类。下面不在其中的是(A )。P66A.国家新产品 B.全新产品C.换代新产品 D.改进新产品(2)换代新产品: 对原产品部分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使产品的功能、性能、经济技术指标有显著改变的新产品,是(C )P66(08.10)A .全新产品B

35、.改进新产品C .换代新产品D .仿制新产品(3)改进新产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采用改进技术,对产品的功能、性能或型号进行局部改进而成的新产品,被认为是(C )P66 A.全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C.改进新产品 D.地区新产品57、按地域范围分类,新产品分为国际新产品、国家新产品和地区新产品。P66-67(1)新产品按地域范围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下面不在其中的是( C )。P66A.国际新产品B.国家新产品C.全新产品D.地区新产品(2)在国内已有但在企业所在省、市、自治区首次生产的新产品,被认为是(D )。P67A.国际新产品B.国家新产品C.全新产品 D.地区新产品58、不是新产品必须具备

36、的条件是( D ) P66A.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B.在产品性能上有所改善C.在产品结构上有所改善D.必须经过ISO国际认证59、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投入市场开始至完全退出市场为止所延续的时间。P67(1)产品寿命周期的长短是指产品的使用寿命的长短。(X )P67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存续时间的长短。(2)使用寿命短的产品,其市场寿命周期也短。(X )P67使用寿命短的产品,其市场寿命周期不一定长或短。(3)产品的寿命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能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尽可能延长其寿命周期时间,能做到永葆产品青春,最终不退出市场。(x) P67绝不可能做到永葆产品青春,注定最终还是要退出市场

37、。(4)产品销售量急剧上升这一特征应属于产品寿命期中的( B ) P67A.投入期 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60、新产品开发的方式包括:独立研制、技术引进、独立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P69 7061、提高新产品的“三化”水平,是指产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P7062、新产品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三个阶段。P7463 .产品设计包括产品的功能设计、性能 设计、内部结构设计与外观设计四个部分。 P7464 .新产品通过了鉴定,也就意味着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完成。(X)P75新产品通过了鉴定,并不能说是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完成。65、价值工程的目标就是 提高价值 ,价值

38、工程着重研究用最低的费用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P77(1)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指的是功能与费用的比值。价值(V尸功能(F)/费用(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价值与费用成反比;P77例1.在价值工程中的公式 V = F / C中,其中的C,指的是( A )。P77 A.费用 B.功能C.价值D.收入例2.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指的是凝名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X )P77 (08.10 )功能与费用的关系(2)价值工程中,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即产品的使用价值 。P77(3)费用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即产品从调研、设计、试制、制造、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全部费用。 P77

39、(4)实现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目标的途径是(C )P77A .保持产品功能不变,提高产品寿命周期费用B.保持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不变,降低产品功能C .产品寿命周期费用虽有增加,但功能大幅度提高D .增加次要功能,大幅度提高寿命周期费用(5)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是价值工程活动成败的关键。(6)价值工程是通过价值创造,使产品的价值得以提高的有组织的活动。(X ) P77功能分析(7)价值工程的目的是用最低的费用(D )P77 A.分析产品的功能B.降低产品的成本 C.提高产品的价值D.提高产品功能66 .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和( A ) P79A. ABC分析法 B.功能分析法

40、C.图表法D.回归分析法1把占产品总零部件数10%20%其成本占总成本50%60%,这类零部件划为 A类,因此,选择A类零部件作为价值工程对象;P792把占产品总零部件数 20%50%其成本占总成本 30%40% ,这类零部件划为 B至;P793把占产品总零部件数 60%左右,其成本占总成本10%20% ,这类零部件划为 O。 P7967 .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等内容。P79价值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A )P79 A .功能分析 B .收集情报C .方案评价 D .对象选择(2)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等内容。(

41、,)P7968、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技术进步。P8169、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积累等项工作。P8170 .把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称之为 (D ) P81 A .技术进步B .技术改进 C .技术发明 D .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工艺设想 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P81(2)技术创新包括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 扩散等活动。P81(3)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 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 成功。P8171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技术进步。(,)P8172 .技术创新 就是 技术发明。(X ) P81技术创

42、新不等于技术发明。73、根据企业技术和市场双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为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P82-83(1)属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的是(A )P82A.领先创新战略 B .补缺创新战略 C .局部创新战略 D .整体创新战略(2)以下属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的是( D ) P82 A.局部创新战略B.分段创新战略 C.整体创新战略 D.跟随创新战略(3)采取 跟随创新 战略的企业应把重心放在产品的开发上,而不是技术的研究上。P8374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三大因素有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和( D ) P83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环境因素D.产业因素(1)市场因素有四种:创新技术的市

43、场特性、用户的需求及变化、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竞争对手的态势。P83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选择的市场因素是(B )P83A.企业技术积累 B.竞争对手的态势C.产品差别D.市场集中度(2)技术因素有四种:企业技术积累、外部技术供给、用户对技术特性的要求、竞争对手的技术态势。P84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选择的技术因素是(A )P84A.企业技术积累B.市场集中度c.产品差别D.竞争对手下的态势(3)产业因素有四种: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进入壁垒、产业的技术阶段特性。P84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选择的产业因素是(D )P83A.竞争对手的态势 B.外部技术供给C.用户的需求D.进入壁垒(4)

44、选择和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竞争领域是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问题 。P8375 . M型企业组织结构比 U型企业组织结构更具有战略协调能力,更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P8576 .技术引进的形式: 单纯的技术引进、进口设备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式的技术引进。 P87-89(1)单纯技术引进的主要形式有:许可贸易、咨询服务、技术服务。P881单纯的技术引进,主要体现在引进(C )P87 A.硬件技术B.成套设备c.技术软件 D.技术许可2技术引进首先是一种(A )P87 A .知识引进B .设备引进 C .消费引进D .产品引进3许可贸易的具体内容有: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转让、商标许可。P883

45、商标许可作为技术引进的内容,在引进形式中它属于(B )P88 A.专利许可B.许可贸易C.技术服务 D.咨询服务4在专利转让使用问题中,作为技术引进的内容,在引进形式中属于(A )P88A.专利许可 B .许可贸易C .技术服务D .咨询服务(2) “三来一补”中,三来是指在加工装配上实行来样加工、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一补”就是补偿贸易。P8977 .技术改造必须要有技术水平的提高。(,)P9078 .在技术改造中,企业进行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的变革活动属于(D ) P91A.产品的更新与改造B.机器设备、工具的更新与改造C.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改革D.劳动对象的改革79、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开发和

46、采用新技术的能力。P9280 .生产技术包括 设备技术和 工艺技术 。P9281、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能力积累、生产技术能力积累、管理技术能力积累。P9682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选择的技术因素是(A )P96 A.企业技术积累 B.市场集中度c.产品差别D.竞争对手下的态势83 .技术能力积累的核心任务是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体系 。P9784 .兼并式技术能力积累的实质是以产权交易资产重组来实现技术能力的重组。P9885、市场调查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调查目的和内容 。P10286 .正确选择典型是典型调查 的关键。P10487、按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划分为全面调查、典型调查和

47、抽样调查。P104例:把调查总体的各个体按一定标志排列,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此种抽样调查的方法称为(B ) P105A .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非随机抽样D.固定样本连续调查88.按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市场调查的方法可分为询问法、观察法和 实验法 法。P105(1)根据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的接触方式不同,询问法又可分为:集体问卷法、访问面谈法、信询调查法、电话询问法 。(2)企业将产品置于市场试销,来判定价格变动对销售影响的市场调查方法是(C ) P106A.询问法 B.专家意见法C.实验法D.分析总结法89、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来进行的细分。P111-114(1)消

48、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是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P111(2)每一个需求特点相类似的消费者群,被称作是一个(C )P111 A .目标市场 B .市场细分c .细分市场D.市场目标90 .市场细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A )P112 (08.10) A.可衡量性、可占领性、效益性B.可衡量性、竞争优势性、效益性 C .目标性、可占领性、效益性 D .动态性、差异性、可占领性91 .市场上客观存在的未被满足或未被充分满足的消费需求,叫做 (B )P112A .目标市场 B .市场机会 C .企业经营机会 D .市场目标92 .并非市场细分后的每一个子市场都是企业的目标市场。(,)P11293 .消费品市场细分

49、的一般标准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消费者性格和 购买状况四个方面。P11394 .工业品市场的细分一般是以( B )为基础的。P113 A.生产者 B.用户 C.中间商 D.管理者95、并非市场细分后的每一个子市场都是企业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有:无差异市场策略(成本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密集性市场策略 。P114-115(1)企业采用同一个营销组合并向市场推出同一个产品的市场策略为无差异市场策略。无差异市场策略 的优点是成本低 。1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采用密集性市场策略。(X ) P114无差异市场策略(成本策略)2无差异市场策略的优点是(D )P114A .能更好

50、地满足消费者需求B .能提高企业形象 C.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D.能降低产品的成本(2)差异性市场策略指的是企业根据某种标准,把整体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市场面。差异性市场策略 的缺点是成本高。P1151差异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A )P115 A.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B.管理难度小c.能降低产品成本D.能节省营销费用2差异性市场策略的缺点是(B )P115 A .企业形象差B .产品成本高C.企业竞争力低D.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3)密集性市场策略又称为产品一一市场集中化策略,指企业把其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市场面,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P11596、市场定位代表了企业的“期望的位置

51、”,但是真正的位置,则取决于顾客的印象,顾客对企业的印象通常被称为顾客的“知觉定位”。P116(1) “潘婷洗发水,从发根至发梢的营养”;“海飞丝,头屑去无踪”采用的是(D )P117A.顾客定位B.服务定位C.特色定位 D.利益定位(2) “海尔,真诚到永远”;“全心全意小天鹅”,采用的市场定位类型是(B )P117A.顾客定位 B .服务定位 C .特色定位 D .利益定位(3) “宝马轿车,成功人士的选择”,采用的是(D )。P117 利益定位 B.服务定位C.特色定位D.顾客定位(4) “百事可乐,不含咖啡因的可乐”,采用的是( C )。P117 A.利益定位 B.特色定位C.位置定位

52、D.顾客定位98.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进行的有机组合。(X )P118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将可控因素进行的有机组合。99、物资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的管理,主要包括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储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P121100、物资 是经过人类加工,进入商品流通并具有实物形态,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P121(1)下列对物资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P121A.具有实物形态 B.具有可流转性 C.有利于社会简单生产过程D.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质资料101、原料 是指经过人类劳动,从自然界中生产出来被当作劳动对象的物资。P121(1)在生产中直接加

53、入产品实体的物资是( A ) P121 A.主要原料和材料B.辅助材料C.能源材料D.设备工具102.物资消耗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产品的有效消耗、工艺性消耗 和 非工艺性消耗。P123(1)企业物资消耗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不在其中的是( D )。P123A.产品的有效消耗B.工艺性消耗C.非工艺性消耗D.维修消耗(2)工艺性消耗定额是由有效消耗和计划消耗两部分构成的。(x ) P123工艺消耗定额是由有效消耗和工艺消耗两部分构成的。(3)在物资消耗构成中,如生产中产生的废品、运输和保管损耗,属于工艺性消耗。(x ) P123非工艺性消耗(4)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料消耗如废料等越多,其工

54、艺性消耗也就越小。 ( x ) P123越大103、物资消耗定额制定主要有技术计算法、统计分析法、实际测定法和经验估计法四种基本方法。P124(1)物资消耗定额制定主要有四种基本方法,下面不在其中的是( C )。P124A.技术计算法B.统计分析法C.产品定额法 D.实际测定法104、企业物资储备的种类包括:经常性储备、季节性储备 和 保险性储备。P126-130(1)在前后两批物资运达的间隔期中,为保证正常生产所进行的物资储备标准,称为(C )P126A .保险储备定额 B .季节性储备定额C .经常储备定额D .意外储备定额(2)建立了季节性储备的物资,在这一季节内,还需建文经常储备和保险

55、储备。(x ) P126凡是建立了季节性储备的物资,在这一季节内,不需要建立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3)通常情况下,期末储备量就是经常储备量加上保险储备量。105 .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企业物资供应计划的管理 与 企业物资供应组织管理两部分。P129(1)物资供应组织管理包括物资采购、组织货源和 合同管理 等内容。P129106 . MRP系统有三种输人信息,即 生产计划信息、库存状态信息和产品结构信息。P132107、产品质量的概念:(1)质量是指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殊性质。(V ) P136(2)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就是畅销的产品;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一定畅销。(X ) P136不一定都是畅销的产品(3)产品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尺度。P136(4)广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各方面工作质量。P1361工作质量可以直接说明产品本身质量的好坏。(x ) P136工作质量不能直接说明产品本身质量的好坏,但却对产品质量起保护作用。2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提高工作质量。P136(5)产品的选择权在消费者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