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9-70页。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较短时间观念的根底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历。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如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根底。但是,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还不够理解,对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也比较陌生。因此,本节课要在学生生活经历的根底上,借助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化抽象为详细

2、,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开展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发现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开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根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记住各月的天数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自主探

3、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概括才能,以及合作交流才能。、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对学生进展珍惜时间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探究记录卡。教学流程一、设置悬念老师的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叫小明。他今天过生日。同学们看课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场面,小明吃得多开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个问题。课件配画外音:妈妈,别的小朋友岁能过个生日,可是,我为什么只过了两个生日呢?是呀,小明已经长到了岁,可为什么却只过了两个生日呢?同学们想

4、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就能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年、月、日说明:让学生在详细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小明过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悬念,能极大地进步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二、自主探究、从生活经历引入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谁来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汇报。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程度,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开展区,才能有的放矢。、验证一年有12个月刚刚有同学说一年有12个月,我们看看是不是

5、这样,请同学们任选一张年历,快速地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探究每个月有多少天看来,一年确实有十二个月,那每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同学们一边观察年历,一边在探究记录卡上把每个月的天数写下来。完成后,把你们小组的探究记录卡合在一起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填卡、交流、汇报发现。课件出示2019年-2019年每个月天数的汇总表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个月都有31天。课件闪烁31。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1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个月都有30天。课件闪烁30。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0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为它非常特殊,有时是28天

6、课件闪烁28,有时是29天,课件闪烁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叫它特殊月。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就能记下来?拳头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八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歌谣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如今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月份,是大月,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请女生站起来。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说明: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7、组织学生先分工,后合作。让学生先分工把不同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记在探究记录卡上,再合作把四个人的探究记录卡制成汇总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汇总表,比较,交流、发现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表达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根底上,老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就会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关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老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探究平年和闰年刚刚老师出示月份时,为什么你们男生女生都不站起来呀?根据月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月有28天的那一

8、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请看汇总表,根据2月份的天数,快速地说出2019年-2019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答案。仔细观察平年、闰年的排列顺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刚刚,我们是根据2月份的天数,来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假如我们不知道这一年2月份的天数,老师也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你考考老师。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吗?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快速判断卡片中的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卡片出示:194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1900年在判断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学生会出现争议。

9、这时出示1900年的年历,让学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时间小精灵给大家作以介绍。课件演示: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有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应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四年就比准确时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就在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日,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因为在设置平年时,是把5小时48分46秒当作6小时来计算的,这样常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历法又规定,凡遇到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说明:

10、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学生已经知道2月份是个特殊月的根底上,先提醒2月份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关系,再借助汇总表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老师创设的小悬念,使学生理解判断平年、闰年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年份除以。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打破了教学难点。、探究一年有多少天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那谁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闰年一年有多少日?三、应用拓展“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

11、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解疑:如今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明长到了岁,却只过了两

12、个生日了吧?谁来说为什么?那谁来告诉小明,他下一次过生日要等到几岁?小明还想知道,当他长到29岁时,一共能过多少个生日?说明:在帮小明解决了为什么长到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的问题的根底上,又提出了两个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