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古诗文默写。(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二则)(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礼记二则)(3)世有伯乐,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宫使驱将惜不得。 , 。(白居易卖炭翁)(6)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ang)IO (yu)翌日(l T轻歌慢舞(man)B.缄默(ji a)n彷徨(peg )肤浅(f D袖手旁观(xi

2、 i)C.缅怀(mi目睹(du)绚丽(xu cn)不修边幅(f。D.衷爱(zh o ng奠定(di fn)寤寐(w/u)自园其说(yucn)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儿视野真是开阔,他有种雄踞人间烟火之上的感觉。繁华的无锡生活在他眼前次第展开:房屋、河流、道路、野地和远处的山;炊烟从家家户户细碎的瓦片缝A ( 飘摇 飘荡)而出,孩子的哭叫、大人的呵斥与分不清确切方向的几声狗吠;有人走在路上,有船行在水里;再远处,道路、河流纵横交错, 规划出一片苍茫的大地。大地在扩展,世界在生长,他就这感觉;他甚至觉得这个世界正在以无锡城为中 心向四周 B ( 蔓延 绵延)。以无锡城的这个城门为中心

3、,以城门前的这个吊篮为中心,以盘腿坐 在吊篮里的他为中心,世界正轰轰烈烈地向外扩展。(徐则臣北上,有删改)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A: B :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王选,被称为“当代毕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是作者在北大的演讲稿。B. 中国文化崇尚“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C. 卖炭翁选自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所创作的

4、,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D.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罗贯中采用了喜剧性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揭露和嘲讽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八股取士制度。二、古诗文阅读( 19 分)(一) ( 16 分)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 礼记 二则)【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

5、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选自荀子劝学 )注中:符合、合于。糅:使弯曲或伸直。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砺: 磨刀石。5.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 / 学/ 然后知不足B. 其/ 此之谓乎C 学/ 不可以已D. 其/ 曲中规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不知其旨 也( ) 学 学半( ) 学不可以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7. 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虽 有嘉肴虽 有槁暴B.故曰:教学相长也C不知其善也两狼之并驱如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兑命曰:“学学半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知不足

6、,然后能自反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9.找出【甲】【乙】选段中表达作者(二)古诗词鉴赏。(3分)10.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A.首联,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的地点,然后把目光由关中地区转向风烟迷蒙的蜀州,一个“望”字充满了深情厚 谊。B.颔联,诗人和友人分别,去外地做官,面对友人浓浓别意反而安慰友人:离别乃常事,同是为求官漂泊在外的人,何必悲伤。C.颈联,诗人把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D.尾联,诗人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面对离

7、别,我们不要哭哭啼啼,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使全诗具有 了开阔的意境和高昂的格调。三、现代文阅读(38分)(一)(10 分)阅读下面名著的不同译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呵,正好,正好,”保尔喊出来,“来吧!”他挥起小拳头,横里就给 A脸上一拳,正当 A还来不及加以招架的时候,他已抓住他的短褂,猛力拖着他跌进水里去;这时候, A已站在深达膝盖的水中,把发亮的皮靴和裤子都浸湿了。A竭力想挣脱保尔的铁手,但保尔已把他拖进水里去了。一分钟后,保尔已跳到岸上,掉进水里的A,发狂似的追着他,好像要把他撕成碎片似的。当保尔一站在岸上,回转头看着他时,他马上想起 :“左脚顶用手。”于是他依着这方法做去了。随即

8、是一阵牙齿吱吱作响的声音。A因为舌头咬破了,下巴挨了可怕的打击,一面哀叫着,一面举起双手,在空中乱抓,最后终于倒到水里去。(梅益译,52-53页)【乙】“怎么,真打呀?那可别怪我不客气了。”话音刚落,便朝着A的面孔猛然地狠打了一拳。接下来,不容他还手,就紧紧揪住他的制服领子,狠狠地用劲一拉,便把他拉下了水。A站在没到膝盖的水中,把程亮的皮鞋和裤子弄得全都湿淋淋的,使尽吃奶的劲儿,想挣脱开保尔那像铁钳似的手。保尔把 A拉入水中之后,立刻纵身跳回岸上。A更加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冲着保尔反扑过来,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撕碎。保尔刚站到岸上,急忙转过身来应战A这时他想起了朱赫来说的拳击口诀:“左腿站稳,撑住

9、全身;右腿稍弯,以便腾挪。使劲用手,运力用臂,全身上下,贯通一气,出拳要猛,对准对方,专打下巴。”于是,他便依计行事,猛地出击一拳立刻听到A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只见这小子哀嚎了起来,舌头咬破了,下巴更是疼痛难忍;双 手在空中乱抓,乱舞,只听扑通一声摔倒在水里。(田国彬译,35页)11 .文段中和保尔打架的是谁?12 .他们打架的原因是什么?13 .试分析两位译者对“拳击口诀”翻译的不同,谈一谈谁的翻译更好。(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哪里来的“幺蛾子”大数据算出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张晔许天颖今年1月11日,我国云南普洱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3月11日,广西河池市发现草地

10、贪夜蛾成虫。进入5月,我国已有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 5个省区112个县(市、区)发现玉米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蚀,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超过12.74万亩。这是哪儿飞来的“幺蛾子”?为何一夜之间就兵临城下?接下来它们在我国将如何扩散?记者5月13日走访南京农业大学。该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信息生态课题组早在去年5月就密切关注其扩散动向,并于2018年12月率先做出准确预测。5月2日,课题组在bioRxiv服务器发布基于轨迹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的预测,对该虫在我国东部的迁飞路线进行预测。草地贪夜蛾是原发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杂食性和迁飞性害虫, 19 世纪中叶入

11、侵美国、加拿大,其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秋粘虫”,因为在北美,夏末秋初为害,且幼虫常成群结队、行军般地转移取食,故名行军虫。据南京农业大学胡高教授介绍,这只“幺蛾子”早在2016 年就开始在境外“肆虐”,它首次出现在尼日利亚和加纳,两年内入侵非洲 44 个国家,由于几乎没有天敌,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 830万到 2060 万吨。 2018 年 5 月草地贪夜蛾入侵印度, 3 个月蔓延全印度。 2018 年 8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 2018 年 11 月下旬进入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2018 年 12 月中旬入侵缅甸, 截至 2019 年 1 月 29 日,缅甸在 9 个邦(

12、市)发生面积80 多万亩。胡高介绍,课题组引入了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基于过去5年由美国NO徽据库提供的气象数据,通过自主设计的昆虫迁飞轨迹算法,将昆虫自身的飞行能力作为参数进行数据运算与分析,因而能够率先做出准确预测。根据预测,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威胁我国玉米生产。其西线路径,从缅甸进入云南,经贵州进入四川、重庆、河南,甚至到达陕西、山西。东线路径,从越南、老挝、泰国进入两广,依靠强劲的西南风,直达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进入我国玉米主产区华北平原,甚至东北平原。这种“幺蛾子”为何一入境,就飞满了庄稼地?南农大翟保平教授告诉记者,草地贪夜蛾的特征是“能吃”“能生”“

13、能飞”,祸害“特别快”,还特别容易肆虐。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 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 130亿美元;特别能生,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100 200 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 粒,每个卵只要两三周就长大生娃了;还特别能飞,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公里,有报道说草地贪夜蛾成虫在 30 小时内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路程达1600 公里。此外,草地贪夜蛾祸害还特别快,它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翟保平表示,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未有过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寄主植物、又有如此强大的迁飞能力、且对多种农药高抗的外来入

14、侵生物,其势不可挡的狂暴入侵和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以及“超级害虫”的诸多特征将对整个中国的玉米、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形成巨大冲击。翟保平告诉记者,由于是新迁入的害虫,农民们对它的认知以及防范方法都很缺乏,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防治的有效时机,如果只是单纯使用药剂防控,会增加农药的投入,危害生态环境。专家建议,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防控药剂的筛选、进一步预测明确迁飞路线、寻找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首先要强化预警监测,各地应强化成虫监测,及时掌握迁飞发生动态,发布虫情预报信息。其次要加强虫情普查,特别是南方省份应加强监测调查,组织各地开展田间普查,确保虫情发生的第一时 间掌握情况。此外

15、,要科学指导防控,组织制定防控技术方案,抓住成虫、低龄幼虫防控的最佳时期,优先选用物化诱控、生物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宣传培训,使得农技人员、广大农户掌握该虫的识别、调查方法、生物学特征、防治技术等,争取早发现、早防治。(科技日报 2019 年 05 月 14 日第 03 版,有删改)14. 本文围绕题目, ,从发现草地贪夜蛾、 、预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迁飞的轨迹(路径) 、 、科学防控草地贪夜蛾等方面进行说明。15. “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 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 130 亿美元;特别能生,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 100 200粒,一生可产卵 900 1000粒

16、,每个卵只要两三周就长大生娃了”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16. 请分析下面两句加点词语语言特点。 。( 1 )这是哪儿飞来的“幺蛾子”?(2) “由于几乎 没有天敌,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17.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草地贪夜蛾是原发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杂食性和迁飞性害虫,先后入侵了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许多地区,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B. 草地贪夜蛾寄主多,特别“能吃”,以吃玉米、水稻最狠;特别“能生”,而且从卵到虫,繁殖很快;特别“能飞”,飞行速度快,迁徙路程远;群体暴食,祸害特别快。C. 我国科学家通过引

17、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美国提供的气象数据及昆虫迁飞轨迹算法,将昆虫自身的飞行能力作为参数进行数据运算与分析,已经准确预测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线。D. 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诸如强化预警监测,发布虫情预报信息;加强虫情普查,确保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组织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加强宣( 15 分)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殖很快;自身的飞生的第一时受巨大损失。家乡有一野生植物,名为侧耳根。春天一到,它那蛰伏于大地土层的身躯,就冒出嫩绿红润的叶茎来,似乎是大地派到人间接收新春信息的信使。先是像荷叶一样卷曲的尖叶露出地表,紫红色的嫩茎拱出地面后,铺展成一片心形的单叶,颜色也由嫩黄而紫红,由紫红而新绿;第一

18、片叶子张开,其上又生一尖叶,逐渐铺展成上端尖下端凹的紫红色叶片。钻出地面十厘米许,侧耳根就有四五片紫红嫩绿的叶子,茎秆也呈现红白相衬的模样,红里透着白,白里透着红,像大地刚刚生出来的胖小子。惊蛰一过,万物苏醒。侧耳根是最早从地皮里冒出来打探春天气息的小精灵,只有它,才能听得懂天地语言,最先沐浴早春淅沥沥的小雨。也许就是因为它那竖起来的紫红色叶片,像是侧耳倾听天地之音的小耳朵,人们才把它叫做侧耳根吧?那轰隆隆的春雷声,就像是天地间的窃窃私语,然而,这些话语却早已被侧耳根倾听得清清楚楚。侧耳根,学名蕺菜,又名鱼腥草、折耳根,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生于山边沟边、田埂地头,其嫩根茎可食用,西南地区

19、人民常作为蔬菜或调味品。在重庆近郊金佛山脚下,山民们对侧耳根可谓情有独钟。每到仲春季节,乡村的农民便挖来侧耳根,用背篓背到城里卖,可以卖个好价钱。城里的人,也常常周末去乡下踏青采风,顺便去溪沟涧边、山脚地头采挖侧耳根,一天下来,总有丰厚的收获。有时候,踏青累了,就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把侧耳根用溪水洗干净,拌一些油辣子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又香又脆。当然,最惬意的,还是把侧耳根带回家,与家人共享。吃不了的,也可以送给朋友亲戚,说一声这是在山间田头亲手采摘的,那亲情友情就更加浑厚了。完整的一株侧耳根,地上部分是紫红透白的,地下部分是雪白嫩脆的,再加点从山中采摘回来的野蒜苗、柴胡尖,拌以辣椒油、山胡椒

20、、花椒等佐料,不用炒不用煮,生吃,脆脆响,香从鼻入,味自香来,生津开胃,不觉食欲顿增。春天的餐桌上,当地人们都少不了这一道凉菜。侧耳根长在溪涧沟渠田野之际,林边地头之间,与其他杂草共生共荣,不仔细找不易发现。随着周边的地丁、繁缕相继地开放,侧耳根反倒淹没在草丛中。但人们认真寻获的一刹那,一眼就能够从这春天的新绿中获得惊喜。而且发现一株,可能就会发现一大片。采的时候,最好有一把小铲子,左手扯住地上的茎叶,右手把铲子伸到根部切断根须,一株带着寸把长根茎和紫红色茎叶的完整侧耳根便采摘完成了。采摘的时候,一定不能只顾着扯地上茎叶,这可能会扯断地下那截鲜嫩的根茎,就不是完整的侧耳根了。侧耳根一年一枯荣,

21、冬去春回,听惯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也听惯天地间的万物私语。它深深扎根在土层中,哪怕冬雪摧残了茎叶,但蛰伏在大地之中的根茎,却能听懂天公与地爷的对话,在和风拂面的季节,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和美食的味道。夏秋季节,侧耳根开花结籽,茎叶被人们收割晒干泡茶喝,清热解毒消暑。冬天里,它坚强地孕育地下根茎,以待来年的发展。也许,在人类还没有诞生的洪荒年代,它就这么寂寞地倾听大自然和天地万物的呼吸。也许,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它也倾听过花草鸟虫的和鸣,倾听过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山歌号子。当隆隆的春雷响起,和风吹拂的时候,侧耳根就冒出地面,侧耳倾听万物的声音天地风云以及潺潺流水,还有勤劳的人们上山劳作的号子和歌声,

22、它在给人们送来一片嫩绿的同时,也送来一味可口的美食,传递着大自然对人间最美好的祝愿和厚爱。(人民日报 2019 年 05 月 27 日第 20 版)18. 侧耳根“像是侧耳倾听天地之音的小耳朵”,请联系全文,概括说说它都听到了哪些声音?19.请赏析下面的句子。(1)先是像荷叶一样卷曲的尖叶露出地表,紫红色的嫩茎拱出地面后,铺展成一片心形的单叶,颜色也由嫩黄而紫红,由紫红而新绿。 (从描写角度)(2)侧耳根是最早从地皮里冒出来打探春天气息的小精灵,只有它,才能听得懂天地语言,最先沐浴早春淅沥沥的小雨。 (从修辞角度)20 . “侧耳根,学名敲菜,又名鱼腥草",那能不能把题目“家乡的侧耳

23、根”改成“家乡的最菜”或“家乡的鱼腥草”?为什么?21 .结合全文,说说文尾句侧耳根“传递着大自然对人间最美好的祝愿和厚爱” 一句的作用。四、作文(63分,含书写分3分)22 .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横线处必须是初中推荐名著中的人物;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透露个人身份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古诗文默写。(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二则)(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礼记二则)(3)世有伯乐,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5)宫使驱将惜不得。 , 。(白居易卖炭翁)(6)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答案】(1).鹏之徙于南冥也(2).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选贤与能 (4).讲信修目(5).然后有千里马(6).千里马常有(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半匹红纱一丈绫(9).系向牛头充炭直(10).拣尽寒枝不肯栖【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徙、技、庇、直、栖。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ang)IO (yu)翌日(l T轻歌慢舞(man)B.缄默(ji彷徨(peg )肤浅(f 9袖手旁观(xi i

25、)C.缅怀(mi a i)目睹(du)绚丽(xu cn)不修边幅(f。D.衷爱(zh o ng奠定(di fn)寤寐(w/u)自园其说(yucn) 【答案】C【解析】【详解】A.翌日(l ( y,轻歌慢舞一一轻歌曼舞;B.肤浅(f。一一( f 屯;D.自园其说一一自圆其说;故选Co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儿视野真是开阔,他有种雄踞人间烟火之上的感觉。繁华的无锡生活在他眼前次第展开:房屋、河流、道路、野地和远处的山;炊烟从家家户户细碎的瓦片缝A ( 飘摇 飘荡)而出,孩子的哭叫、大人的呵斥与分不清确切方向的几声狗吠;有人走在路上,有船行在水里;再远处,道路、河流纵横交错, 规划出一片

26、苍茫的大地。大地在扩展,世界在生长,他就这感觉;他甚至觉得这个世界正在以无锡城为中 心向四周 B ( 蔓延 绵延)。以无锡城的这个城门为中心,以城门前的这个吊篮为中心,以盘腿坐 在吊篮里的他为中心,世界正轰轰烈烈地向外扩展。(徐则臣北上,有删改)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A: B :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 (1)飘摇,(2).蔓延 (3). (2)孩子的哭叫、大人的呵斥与分不清确切方向的几声狗吠不时传出。【解析】【详解】(1)飘摇:以不稳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动;在空中随风摇动。飘荡:在水上浮动;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飘荡”与语境不符;绵延:有连续

27、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多用于形容山,如:绵延的山径/群山绵延千里)。蔓延:指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 “蔓 延”符合语境。 (2)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不时传出” 。4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王选,被称为“当代毕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是作者在北大的演讲稿。B.中国文化崇尚“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 往方式,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C.卖炭翁选自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所创作的,当时安史之乱还未

28、平定;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D.在儒林外史中,作者罗贯中采用了喜剧性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揭露和嘲讽了当时的社会风 气和八股取士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D.儒林外史的作者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而不是罗贯中。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故选Do二、古诗文阅读(19分)(一)(16 分)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礼记 二则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29、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选自荀子劝学 )注中:符合、合于。糅:使弯曲或伸直。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砺:磨刀石。5.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 / 学/ 然后知不足 B. 其/ 此之谓乎C. 学/ 不可以已 D. 其/ 曲中规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不知其旨 也( ) 学 学半( ) 学不可以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7. 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虽 有嘉肴虽有槁暴B. 故曰 : 教学相长也。两狼之并驱如故C. 不知 其善也则知 明

30、而行无过矣D.兑命曰:“学学半。”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9. 找出【甲】 【乙】选段中表达作者主要看法的句子。【答案】 5. D 6.(1). 味美(2). 教导(3). 停止。 (4). 过错7. A8. ( 1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 2 )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9. 【甲】教学相长。 【乙】学不可以已。【解析】 【 5 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D 句意: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停顿应为:其曲/中规。故选D 。【 6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就不知

31、道味道的甘美。旨,味美。(2)句意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教导。(3)句意为: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4)句意为: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过,过错。【 7 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虽:即使即使;B.故:所以原来;C知:知道同“智”,智慧;D.学:教导学习;故选 A 。【 8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知,认识。自反,自省自己。 (2)为,凝结。而,表转折,却。于,表示比较。【 9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甲文中“故曰:教学相长也”可提炼作者观点:教学相长。根据乙文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提炼作者观点:学不可以已。【点睛】译文:甲:

32、即使有美味的美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乙: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 (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 (就可以) 符合圆规 (画的圆圈) 。 即使又晒干了, (也) 不再挺直, (

33、这是由于) 人力加工使它 (变 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 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二)古诗词鉴赏。(3分)10.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A.首联,作者点出送别的地点,然后把目光由关中地区转向风烟迷蒙的蜀州,一个“望”字充满了深情厚 谊。B.颔联,诗人和友人分别,去外地做官,面对友人浓浓别意反而安慰友人:离别乃常事,同是为求官漂泊 在外的人,何必悲伤。C.颈联

34、,诗人把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D.尾联,诗人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面对离别,我们不要哭哭啼啼,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使全诗具有 了开阔的意境和高昂的格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和主旨的理解。B.去外地做官的是友人,而不是“诗人”。“诗人和友人分别,去外地做官”有误。故选 Bo三、现代文阅读(38分)(一)(10 分)阅读下面名著的不同译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呵,正好,正好,”保尔喊出来,“来吧!”他挥起小拳头,横里就给 A脸上一拳,正当 A还来不及加以招架的时候,他已抓住他的短褂,猛力拖 着他跌进水里去;这时候,A已站

35、在深达膝盖的水中,把发亮的皮靴和裤子都浸湿了。A竭力想挣脱保尔的铁手,但保尔已把他拖进水里去了。一分钟后,保尔已跳到岸上,掉进水里的A,发狂似的追着他,好像要把他撕成碎片似的。当保尔一站在岸上,回转头看着他时,他马上想起:“左脚顶住全身,右脚稍弯,使之易于伸屈。不仅用手及臂,且须运用全身,猛击对方下巴,打时先用足踢,然后 用手。”于是他依着这方法做去了。随即是一阵牙齿吱吱作响的声音。A因为舌头咬破了,下巴挨了可怕的打击,一面哀叫着,一面举起双手,在空中乱抓,最后终于倒到水里去。(梅益译,52-53页)【乙】“怎么,真打呀?那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话音刚落,便朝着 A的面孔猛然地狠打了一拳。接下

36、来,不 容他还手,就紧紧揪住他的制服领子,狠狠地用劲一拉,便把他拉下了水。A站在没到膝盖的水中,把程亮的皮鞋和裤子弄得全都湿淋淋的,使尽吃奶的劲儿,想挣脱开保尔那像铁钳似的手。保尔把 A拉入水中之后,立刻纵身跳回岸上。A更加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冲着保尔反扑过来,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撕碎。保尔刚站到岸上,急忙转过身来应战A。这时他想起了朱赫来说的拳击口诀:“左腿站稳,撑住全身;右腿稍弯,以便腾挪。使劲用手,运力用臂,全身上下,贯通一气,出拳要猛,对准对方,专打下巴。"于是,他便依计行事,猛地出击一拳立刻听到A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只见这小子哀嚎了起来,舌头咬破了,下巴更是疼痛难忍;双手在

37、空中乱抓,乱舞,只听扑通一声摔倒在水里。(田国彬译,35页)11 .文段中和保尔打架的是谁?12 .他们打架原因是什么?13 .试分析两位译者对“拳击口诀”翻译的不同,谈一谈谁的翻译更好。【答案】11.舒拉苏哈里科(舒拉或苏哈里科也对)12.保尔在河边钓鱼,苏哈里科为了在冬妮娅面前表现,让保尔收起钓竿滚蛋,踢翻盛蚯蚓的铁罐子,扑了过去推站在水边的保尔,保尔忍无可心T苏哈里科。13.两位译者都清晰翻译出原文内容【11题详解】梅译过于冗长,田译四字词组表达,简单明了,容易t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架。附原文:苏哈里科比保尔保尔胸口挨了这一下,忍“啊,你真动手?好吧,L苏哈里科站在没膝深的水尔那铁钳般的

38、手。保尔把他拖还手,一把紧紧抓住他的£脸狠狠打了一拳。紧接着,没容他下水以后,就跳上岸来。狂怒的苏哈里科跟着朝保尔扑过来,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撕碎。【12 题详解】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章的内容可知,保尔在湖边钓鱼,遇到了经过这里的冬妮娅,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机车库主任苏哈里科工程师的儿子。他是个愚蠢而又爱惹是生非的家伙,和他并排走着的是维克托。维克托与苏哈里科是朋友,苏哈里科为了在冬妮娅面前表现自己,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多次挑衅、欺负正在钓鱼的保尔,让保尔收起钓竿滚蛋,还踢翻盛蚯蚓的铁罐子,保尔本来就看不惯与自己不同阶级的公子哥儿。于是保尔打了苏哈里科。附原文:两个朋友已经到了冬妮亚

39、跟前。苏哈里科取出嘴里的纸烟,挺有派头地鞠了一躬。“您好,图曼诺娃小姐。怎么,您在钓鱼吗?”“不,我在看别人钓鱼。 ”冬妮亚回答。苏哈里科急忙拉着维克托的手,说: “你们两位还不认识吧?这位是我的朋友维克托列辛斯基。”维克托不自然地把手伸给冬妮亚。“今天您怎么没钓鱼呢?”苏哈里科竭力想引起话头来。“我没带钓竿。 ”冬妮亚回答。“我马上再去拿一副来。 ”苏哈里科连忙说。 “请您先用我的钓吧,我这就去拿。 ”他履行了对维克托许下的诺言,介绍他跟冬妮亚认识之后,现在要设法走开,好让他们俩在一起。“不,咱们这样会打搅别人的,这儿已经有人在钓鱼了。 ”冬妮亚说。“打搅谁?”苏哈里科问。 “啊,是这个小子

40、吗?他这时才看见坐在柳丛前面的保尔。 “好办,我马上叫这小子滚蛋! ”冬妮亚还没有来得及阻止他,他已经走下坡去,到了正在钓鱼的保尔跟前。“赶紧给我把钓竿收起来,滚蛋。 ”苏哈里科对保尔喊。他看见保尔还在稳稳当当地坐着钓鱼,又喊: “听见没有,快点,快点! ”保尔抬起头,毫不示弱地白了苏哈里科一眼。“你小点声,龇牙咧嘴地嚷嚷什么?”“什什么?”苏哈里科动了肝火。 “你这穷光蛋,竟敢回嘴。给我滚开! ”说着,狠劲朝盛蚯蚓的铁罐子踢了一脚。铁罐子在空中翻了几翻,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激起的水星溅到冬妮亚的脸上。“苏哈里科,您怎么不害臊啊! ”她喊了一声。保尔跳了起来。他知道苏哈里科是机车库主任的儿子,阿

41、尔焦姆就在他父亲手下干活。要是现在就对准这张虚胖焦黄的丑脸揍他一顿,他准要向他父亲告状,那样就一定会牵连到阿尔焦姆。正是因为这一点,保尔才克制着自己,没有立即惩罚他。13 题详解】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仔细比较两文作者的句子翻译,甲文句子的翻译,明显比乙文的句子要长,以长句为主,乙文句子以短句为主,都是四字短语,简单明了,容易记忆。甲文的翻译句子过长,冗长繁杂,不利于记忆。所以田译表达效果更好。(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哪里来的“幺蛾子”大数据算出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张晔 许天颖今年 1 月 11 日, 我国云南普洱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 3 月 11 日, 广西河池市

42、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进入 5 月,我国已有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5 个省区 112 个县(市、区)发现玉米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蚀,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超过12.74 万亩。这是哪儿飞来的“幺蛾子”?为何一夜之间就兵临城下?接下来它们在我国将如何扩散?记者 5 月 13日走访南京农业大学。该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信息生态课题组早在去年 5 月就密切关注其扩散动向,并于2018 年 12 月率先做出准确预测。 5 月 2 日,课题组在bioRxiv 服务器发布基于轨迹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的预测 ,对该虫在我国东部的迁飞路线进行预测。草地贪夜蛾是原发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

43、区的一种杂食性和迁飞性害虫, 19 世纪中叶入侵美国、加拿大,其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秋粘虫” ,因为在北美,夏末秋初为害,且幼虫常成群结队、行军般地转移取食,故名行军虫。据南京农业大学胡高教授介绍,这只“幺蛾子”早在2016 年就开始在境外“肆虐” ,它首次出现在尼日利亚和加纳,两年内入侵非洲 44 个国家,由于几乎没有天敌,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 830万到 2060 万吨。 2018 年 5 月草地贪夜蛾入侵印度, 3 个月蔓延全印度。 2018 年 8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 2018 年 11 月下旬进入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2018 年 12 月中旬入侵缅甸, 截至

44、2019 年 1 月 29 日,缅甸在 9 个邦(市)发生面积80 多万亩。胡高介绍,课题组引入了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基于过去5年由美国NO徽据库提供的气象数据,通过自主设计的昆虫迁飞轨迹算法,将昆虫自身的飞行能力作为参数进行数据运算与分析,因而能够率先做出准确预测。根据预测,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威胁我国玉米生产。其西线路径,从缅甸进入云南,经贵州进入四川、重庆、河南,甚至到达陕西、山西。东线路径,从越南、老挝、泰国进入两广,依靠强劲的西南风,直达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进入我国玉米主产区华北平原,甚至东北平原。这种“幺蛾子”为何一入境,就飞满了庄稼地?南农大翟保平

45、教授告诉记者,草地贪夜蛾的特征是“能吃” “能生” “能飞” ,祸害“特别快” ,还特别容易肆虐。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 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 130 亿美元;特别能生,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 100 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 粒,每个卵只要两三周就长大生娃了;还特别能飞,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公里,有报道说草地贪夜蛾成虫在30 小时内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路程达1600 公里。此外,草地贪夜蛾祸害还特别快,它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翟保平表示,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未有过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

46、寄主植物、又有如此强大的迁飞能力、且对多种农药高抗的外来入侵生物,其势不可挡的狂暴入侵和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以及“超级害虫”的诸多特征将对整个中国的玉米、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形成巨大冲击。翟保平告诉记者,由于是新迁入的害虫,农民们对它的认知以及防范方法都很缺乏,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防治的有效时机,如果只是单纯使用药剂防控,会增加农药的投入,危害生态环境。专家建议,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防控药剂的筛选、进一步预测明确迁飞路线、寻找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首先要强化预警监测,各地应强化成虫监测,及时掌握迁飞发生动态,发布虫情预报信息。其次要加强虫情普查,特别是南方省份应加强监测调查,组

47、织各地开展田间普查,确保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情况。此外,要科学指导防控,组织制定防控技术方案,抓住成虫、低龄幼虫防控的最佳时期,优先选用物化诱控、生物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宣传培训,使得农技人员、广大农户掌握该虫的识别、调查方法、生物学特征、防治技术等,争取早发现、早防治。(科技日报 2019 年 05 月 14 日第 03 版,有删改)14. 本文围绕题目, ,从发现草地贪夜蛾、 、预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迁飞的轨迹(路径) 、 、科学防控草地贪夜蛾等方面进行说明。15. “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 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 130 亿美元;特别能生,一只母蛾子每次

48、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每个卵只要两三周就长大生娃了”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16. 请分析下面两句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 1 )这是哪儿飞来的“幺蛾子”?(2) “由于几乎 没有天敌,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17.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草地贪夜蛾是原发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杂食性和迁飞性害虫,先后入侵了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许多地区,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遭受巨大损失。B. 草地贪夜蛾寄主多,特别“能吃” ,以吃玉米、水稻最狠;特别“能生” ,而且从卵到虫,繁殖很快;特别“能

49、飞”,飞行速度快,迁徙路程远;群体暴食,祸害特别快。C. 我国科学家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美国提供的气象数据及昆虫迁飞轨迹算法,将昆虫自身的飞行能力作为参数进行数据运算与分析,已经准确预测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线。D. 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诸如强化预警监测,发布虫情预报信息;加强虫情普查,确保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组织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加强宣传培训,都是应该考虑的方案。【答案】 14.(1). 草地贪夜蛾的由来(原发地) (2). 草地贪夜蛾的特征及危害15. 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列举了草地贪夜蛾寄主、 造成的经济损失、 母蛾子产卵三个方面的数据,说明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范围广

50、、造成损失大、产卵多繁殖快的特点,使得说明具体、准确,很有说服力。16. ( 1 ) “幺蛾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方言(因为当地很多家庭储存粮食及其它有机原料,在天气转暖时总能生出或大或小的蛾子来,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最后去到哪里,像妖似的,故称“幺(妖)蛾子” ,农民们不论怎样都无法防止,年年如此) ,指的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或耍花招,出鬼点子,出馊主意等偏离正常思维的想法;作者用“幺蛾子”这个方言词汇,一方面代指草地贪夜蛾,另一方面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草地贪夜蛾神出鬼没,扩散快,危害大,行踪不定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吸引读者注意。 (大意对即可) ( 2) “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表示

51、程度,用“几乎” ,表明草地贪夜蛾对手极少,势力很大,危害极大,同时也表明草地贪夜蛾并非没有天敌,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 17. C【解析】【14 题详解】考查对文章说明内容的梳理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一段“我国云南普洱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广西河池市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对应“发现草地贪夜蛾”;第一空,根据第三、四段“这是哪儿飞来的 幺蛾子 ?” “草地贪夜蛾是原发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杂食性和迁飞性害虫”可知这两段是介绍 “草地贪夜蛾的由来” ; 第二空, 第七段对应 “预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迁飞的轨迹 (路径) ” ;第三空,根据第九段“南农大翟保平教授告诉记者,草地

52、贪夜蛾的特征是还特别容易肆虐。”“它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 ”可知介绍的是“草地贪夜蛾的特征及危害” ;最后几段对应的是“科学防控草地贪夜蛾” 。1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超过300 种,产卵 100200 粒,一生可产卵 900 1000粒”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列举这些数字,

53、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范围广、造成损失大,从卵到虫,繁殖很快的特点。【16 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幺蛾子”本义是中国北方地区方言。意思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多为贬义。也可理解为耍花招,出鬼点子,出馊主意等偏离正常思维的想法。要在这里是形容贪夜蛾,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贪夜蛾神出鬼没、行踪不定、飞行速度快、祸害特别快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几乎”是指“差

54、不多,接近”的意思,表示程度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7 题详解】C. “借助美国提供的气象数据及昆虫迁飞轨迹算法”说法有误,应为“通过自主设计的昆虫迁飞轨迹算法”故选 C 。(三) ( 15 分)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家乡的侧耳根余道勇家乡有一野生植物,名为侧耳根。春天一到,它那蛰伏于大地土层的身躯,就冒出嫩绿红润的叶茎来,似乎是大地派到人间接收新春信息的信使。先是像荷叶一样卷曲的尖叶露出地表,紫红色的嫩茎拱出地面后,铺展成一片心形的单叶,颜色也由嫩黄而紫红,由紫红而新绿;第一片叶子张开,其上又生一尖叶,逐渐铺展成上端尖下端凹的紫红色叶片。钻出地面十厘米许,侧耳根就有四五片紫红嫩绿的叶子,茎秆也呈现红白相衬的模样,红里透着白,白里透着红,像大地刚刚生出来的胖小子。惊蛰一过,万物苏醒。侧耳根是最早从地皮里冒出来打探春天气息的小精灵,只有它,才能听得懂天地语言,最先沐浴早春淅沥沥的小雨。也许就是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