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_第2页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_第3页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_第4页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经典例题【黑龙江齐齐哈尔联谊校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 题。初发太城留别田父【注】范成大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题目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和目的。“留别”是诗人写诗赠给离别的人以作纪念。B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有难舍之情,

2、突出为离别而感到愁苦。C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2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6 分)1 B2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 美好的祝愿。【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和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看

3、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正误,最终得出答案。B 项“突出为离别而感到愁苦”赏析不当。诗人将要远行时,但以“秋苗五月未入土”开篇,用“心更苦”,点明虽有离别之苦,但更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对农事的关心是重点,这从下文“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为有雨浇灌禾苗而舒展眉头这个描写中也能得到证明。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方向,再结合诗句内容,把握意象,领悟情感,分析手法,体会效果,分析时注意抓诗句中的关键词。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4、的精妙之处,从语意和手法入手。“流渠汤汤声满野”这句写景,描绘的是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汤汤”,流水声,“流渠”“满野”是视觉感受。这是写的田野景象,是实写。“今年醉饱鸡豚社”中的“社”,意思是土地神或者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及祭礼。整个句子写的是今年喝醉吃饱,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联系注释和前文看,诗人别田父时,“秋苗五月未入土”,眼前没有丰收,没有祭祀活动。诗人对庆祝丰收景象的描写是虚写。通过分析可见,最后一联,从内容上看,写诗人由眼前所见到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从手法上看,运用了虚实结合 的手法;从思想感情上看,意在表达自己对成都百姓的美好祝愿。经典集训一、【安

5、徽阜阳三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调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9分)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 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 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 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 音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石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恬静

6、的氛围。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2、 【四川泸县一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9分)宿台城山绝顶【注】【元】萨都剌江白潮已来,山黑月未出。树杪一灯明,云房人独宿。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四月夜寒深,繁露在修竹。【注】此诗作于元至顺三年(1332),即萨都剌在江南任职期间。台城山在江宁府上元县(今属江苏南京)东北。A诗歌开篇写景,描述了诗人在台城山绝顶远眺,看到江面上潮

7、水涌来、月亮还未升起的景象。B树梢上看到一盏灯火,高可入云的房子里有人独宿,点明诗人借宿的地点地势高而险峻。C诗人以不同的视角把景物摄入诗中,有动有静,有远有近,体现出诗人精于捕捉瞬间景象的才华。D四月的山中,寒气仍然很重,层层露珠凝结在竹叶上,烘托出诗人对深山村民的深深敬意。2本诗的颈联“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3、 【辽宁沈阳铁实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 9 分)入塞沈彬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1下面对

8、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上句写沙场征战之事,将士因“苦战”而“卧箭痕”,突出战斗之惨烈。B首联下句写将士闲上戍楼,仰望天星,以寄托自己有家难归、思乡恋亲之情。C颔联直抒胸臆,表现将士力克强敌、誓死报国的斗志,对仗工稳而言辞豪壮。D“鸢觑败兵”“马惊边鬼”描写边塞之战的惨烈悲壮,为下文议论点题作铺垫。2这首诗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河南郑州八校2018-2019 学年高二下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9分)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宋 叶梦得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照野已惊横雉堞 ,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

9、醉尉 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注】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雉堞:指防守的壁垒。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 得夜宿亭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诗人重经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算是此行的可喜之事。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

10、事的深深忧虑。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6 分)5、 【黑龙江哈尔滨六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 9 分)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字,为全诗画面涂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

11、邈远。D尾联中将沾襟的泪水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6 分)6、 【湖南衡阳一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 题。(9分)蝶恋花 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 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注】作者为本词做小序曰:于康熙十六年(1677)重阳前三日,亡妇百日之后,自梦中得句。谓临别之时,妇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故此,即将天上月,作为歌咏对象。玦:半环形之玉。无那:无奈。1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前三句写爱情的欢乐转瞬即逝,恨多乐少。这三句较之苏子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更为深情,但豁达之感则减之。B“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一句可见作者对亡妻的爱情之坚贞。只要爱情得以圆满,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C下阕借帘间燕子、花丛双蝶两个意象来寄托哀思,巧用比喻,乐景写哀。表达无尽哀思,永恒爱意。D整首诗缠绵哀婉,却又含蓄蕴藉,情感极为克制,字里行间皆以具体意象为依托,未直言愁苦,却已感人肺腑。2请赏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6 分)7、 【四川雅安中学2

13、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 题。(9分)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 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逆旅:旅店。只应:只以为,这里指“岂止”。1下列对两首宋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别”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虽久,可相见甚欢,情谊深厚,如春

14、日之和煦。B“惆怅”二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恰当地表现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心情。C“浮天”二句,写水天相接,似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山掩埋了一半。D“今古恨”三句,运用了反问手法,表达了古往今来离别与相聚总是牵动着人们的悲欢之情这一感慨。2同是写送别友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与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中画线语句作简要分析。(6 分)8、 【四川成都七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 题。(9分)满庭芳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 更好,又何必、临水

15、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 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注】江梅:一种野生梅花。何逊:南朝梁代诗人,有咏梅诗,句云“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横笛:此处指用笛子吹奏古曲梅花落。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词人从自身环境写起,置身于闲窗小阁、深幽画堂之中,表现出词人的寂寞与无限忧愁。B焚香烧尽、日影斜下帘钩的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词人心中百无聊赖与消磨时光的孤独。C下片围绕江梅而展开描写,主要写江梅的柔弱不堪风雨,借以表达自己凄凉和飘零之叹。D这首词语言细腻,情感深沉,对梅

16、抒怀,含蓄蕴藉,浓愁笼罩之中又给以哀而不伤的情怀。2词人对梅花寄寓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9、 【山西忻州一中2018-2019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 题。(9分)黄州浣溪沙五首(其四)苏轼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 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年)十二月,徐君猷携带酒探望苏轼。苏轼即景就事,油然生情,遂作此词。积苏:指丛生的野草。九陌:指田间的道路。随车: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也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写早上雪从田野里挟雨

17、而来,江上雰霭波涛一时全无,意境高远开阔。B下片即景就事,前两句承上描写而叙事,为“冻吟”句的议论发声作铺垫。C词作语言清新自然,毫无造作之态,比喻、设问的运用颇具匠心,耐人寻味。D此词豪中见悲,而又悲中见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较大差异。2有人评价这首词“油然而交聚,百感千结”,其“百感千结”如何理解?请结合下阕简析。(6 分)【答案】1 B2(1)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来暗写自己。(2)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诗人运用比喻,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3)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抒发无人援引的苦闷。【解析】1

18、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和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正误,最终得出答案。B 项,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捣衣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

19、别故乡的惆怅。选项说“恬静”与语境色彩不合,表述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读题干,明确要求;要兼顾诗歌题目、诗文内容和注释来理解语意,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各联诗句简要分析。首联“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对应“楚客,指贾谊”的注释,联系“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可知,这两句诗暗寓了白居易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颔联“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

20、尚卑”中,“年空长”和“位尚卑”,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结合“秋霜似鬓”,鬓发像秋天的白霜,“春草如袍”宫袍还是如春草的青色这样的描写来看,流露的苦闷之感更强。“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烟霄”:喻显赫地位,书写了作者自己只是词赋有名而仕途地位迟迟不能拥有的不得志的情怀。尾联“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是运用典故,再次表达内心的苦闷情感。注释中“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自然联想对比到自己,在当今朝廷,谁是自己的知己,谁是荐己之人?整体上讲,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 暗喻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白居易的经历,扣住诗句内容, 从不同角度概括作

21、答。【答案】1 D2因为太靠近江水,星星随着水波轻轻摇荡;银河仿佛要垂到台城山项的小屋上。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俯仰结合,营造出一个天空星光与江面波光交相辉映绮丽绚烂的世界;描绘出高山之巅仰望所见开阔恢宏的星空画面。【解析】1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同时结合手法加以理解。D项中“烘托出诗人对深山村民的深深敬意”错误,由诗词尾联可知,竹子历来被视为君子之风的象征,也是高风亮节的隐士所喜欢的植物,因此“繁露在修竹”一句隐含有艳羡深山隐居生活的意思。故选D。2本题考查体

22、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题的关键是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到诗句的特殊之处,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注意把握诗句的丰富内涵。此句为写景句,可以从写景的角度进行赏析,上句写水中星光是从俯视的角度,下句写景河汉是从仰视的角度,此处运用俯仰结合的手法;从景物的特点可知,诗人写星星“随水波动摇”,写银河“有伸手可摘星辰的错觉”,即借助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三、【答案】1 B2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功勋很多,无奈遍地遥远,无人为之记功,而朝廷竟日耽于享乐,歌舞升平。表达了将士们忠勇报国、生死以赴的忠勇之志,也抒发了对朝廷不体恤将士沙场之苦、赏罚不明的怨愤。【解析】1

2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寄托自己有家难归、思乡恋亲之情”不当,应是寄托自己有功而未得封赏的失落感。故选B。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句含义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

24、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中,从字面意思看,最后两句“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的意思是“功勋很多,无奈遍地遥远,无人为之记功,而朝廷竟日耽于享乐,歌舞升平”。由此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话,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将士们忠勇报国、生死以赴的忠勇之志,同时也有对朝廷不体恤将士沙场之苦、赏罚不明的怨愤,如本诗开篇“苦战沙间卧箭痕”。四、【答案】1 B2“笑”是“感到可笑”的意思。当权者力主议和,长枪大剑将无用武之

25、地,可笑的是自己还想用它们收复国土。“空”是“徒然”之意。诗人一心报国,却已经年老,只有徒然自怜。“笑”“空”二字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悲凉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解析】1此题考察学生的鉴赏诗歌手法和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在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把握手法和诗歌情感。B 项,“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分析有误,该句表达了诗人对险峻局势的担忧和对主和派的谴责。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解答此类题型,要准确理解诗歌字词的意思,不能脱离诗句,要把字词置于原句并结合上下文去分析。答题时,应先解释字词的意思,接着将其置于原句中理解整句的意思,若使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应点明,最后指

26、出其表达效果。“笑”是“感到可笑”的意思。当权者力主议和,长枪大剑将无用武之地,可笑的是自己还想用它们收复国土。 “空”是“徒然”之意。诗人一心报国,却已经年老,只有徒然自怜。“笑”“空”二字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悲凉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五、【答案】1 D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重”“迟”二字化动为静,写出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的情形,表现出离别之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之情。寓情于景,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帆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渲染出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沉重的心境。“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

27、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 项,“尾联中将沾襟的泪水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错,当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

28、入耳鼓,撞击心灵。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表达与友人分别时的恋恋不舍,而非“对友人的思念”。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一句的意思是: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虽是写景,但“迟”“重”

29、二字用意精深。两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隐,浦树远滋,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六、1 D2(1)比喻:以玉的不同形状比喻月的圆缺,也是用月的圆缺比喻爱情的短暂易逝。(2)拟人:“辛苦”二字,移情于物,怜惜月的“辛苦,实则是怜惜人的辛苦。”(3)对比:一夕圆满与夕夕残缺对比,感叹美好短暂,欢乐易逝。(4)情景交融:既有“辛苦最怜”的直抒胸臆,又有对月亮圆缺的描写,深情而又形象。【

30、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分析,把握正误。 D项,“字里行间皆以具体意象为依托,未直言愁苦”错误,从词中来看,有直抒胸臆之句,如直言“辛苦”,如“愁未歇”,流露出无奈之情。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这是鉴赏诗歌语言,题干中明确指出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然后考生要理解诗句的

31、意思,看诗句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技巧,达到什么效果。“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这是说自己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都如玉块般残缺。诗句写的是“月”,却以“辛苦”拟之,以“怜”表达自己对其之感情,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把月亮拟人化;“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环”和“玦”都指玉,前为圆环形状的玉,后为缺玉,词人把不同形状的月比喻成“环”和“玦”,联系全篇来看,词人又以月圆和月缺来比喻爱情的短暂易逝,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前一句是说月亮一夜如玉环般圆满,而其他夜晚则都是如玉玦般缺损,前后构成对比,借以感叹美好之短

32、暂;词人虽然说的是“辛苦最怜天上月”,但实际上是在说人,“辛苦”直接表达情感,而“月圆”“月缺”又是融情于景。七、【答案】1 D2(1)苏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这是劝慰友人,人生如寄,无须为暂时的离别伤情。表达了苏轼旷达洒脱的情怀。(2)辛词:“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词人认为友人此行的风险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艰辛,来自小人的威胁和陷害才是最危险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自己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

33、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表达了古往今来离别与相聚总是牵动着人们的悲欢之情这一感慨”分析不当。“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意思是“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由于题目“送人”与下阕头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规定,所以“离合”,就只取“离”字义,“悲欢”就只取“悲”字义。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比较鉴赏

34、能力。做这类题(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临江仙·送钱穆父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表现了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鹧鸪天

35、3;送人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运用景物烘托、比拟和对照等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八、【答案】1 C2(1)无人相知相伴的孤独寂寥之感。词人无人相伴的境遇,好似同样对梅感慨的诗人何逊,思接古人,更显孤独之感。(2)对气韵高洁的梅花不堪风雨而飘落的怜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一曲梅花落更是吹动愁绪感伤。( 3)对梅花高洁品性的赞美。香消雪减之后,残花虽扫,但梅花之高洁品性仍存,在淡月良宵之时,依然疏梅摇影,依然具有风流姿态。【解析】1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 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主要写江梅的柔弱不堪风雨,借以表达自己凄凉和飘零之叹”错误,下片写梅,亦有“知韵佳”“疏影尚风流”之句,对梅花高洁气节的赞美,哀而不伤。故选C。2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