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3. 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6.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辉煌。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8.春晓(唐)
2、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0.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2.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3.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4. 竹石(清)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5.九月九日忆
3、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6.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8.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9.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20.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1.夏日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昼
4、出耘田夜绩麻。2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3.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4.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5.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26.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7.池上(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28.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9.小池(宋)杨万里
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0.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1.春日偶成(宋)程颢(hào)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3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3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4.游园不值(南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
6、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6.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3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8.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3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0.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4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
7、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2.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3.大风歌(西汉)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家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5.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46.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间。4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
8、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48.如梦令(南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49.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ruò)笠,绿蓑(su)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新课标语文版79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一) 一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景,气象万千的壮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表现诗人宽广
9、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主旨:通过登山观海所见景物的描述,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想象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练习: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
10、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 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互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拟人)(颈联:写时间匆匆不可待。哲理: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产生对未来美好的遐想)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情)赏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quo
11、t;。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 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练习: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 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
12、想?(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4、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深韵,为后人所称道。5.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6.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
13、,“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生动传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生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早春美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流连忘返)(主题:描
14、写西湖蓬勃的春意,赞美西湖美好的春色)赏析: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练习:1、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15、2、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 3、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西湖,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4你知道的写此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第一层: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渲染悲凉气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三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16、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比较赏析: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练习: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4、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
17、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5、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断肠人”并没有宿在“小桥流水人家”。)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6、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表达的是
18、(豪放热情,乐观向上的情怀),而马却抒发了(凄苦的思想之情)。在表达方式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二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之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之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之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句,议论)(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境界。)赏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
19、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练习: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山北、 山南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
20、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
21、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恨别之情移于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忧国思乡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主题: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春城败象,饱含哀叹;抒思乡之情,充满离愁。反映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赏析:“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
22、,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练习: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稀疏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3“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
23、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4、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5、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
24、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主题: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达到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赏析:首尾两联叙事。颔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25、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练习:1、诗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诗人写征蓬、归雁有何用意?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踪;而且以蓬雁自比,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雁南飞常引思乡之愁。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3.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属国过居延”指“过居延属国”。)B
26、.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哲理:只要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境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心:描写山中景物,社日风光,流露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赏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颔联:意境优美而含
27、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练习: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说说现在有什么含义?常喻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
28、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三八年级下册(一)课内部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主题:表达政治失意的愤懑及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赏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
29、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练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2、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
30、 低沉悲愤 ),后四句( 高昂乐观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3、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颈联,名句:以“沉舟”、“病树”反衬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暗示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4 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台独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中的所写的:( )5、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见教、见谅、见笑。 【赤壁】(杜牧
31、83;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叙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主题: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赏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该诗作者(见解)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孙刘联军失败了。(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 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
32、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3、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历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忧国伤怀)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难忘经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主题:表现文天祥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其视死如归的大义达勇。)
33、赏析:首联回顾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 练习: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此处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D)A
34、.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颔联)3、“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请写出能够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不少于两点)。(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5、诗的尾联“人
35、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主题: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和弟弟的别离,中秋对月,抑郁惆怅。但他没有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
36、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写法: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叙,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练习: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古难全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
37、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3、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4、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山
38、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封建社会人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以往历史的概括和批判。批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如何改朝换代,人民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悲愤、伤感和揭示出人们悲惨命运所在.) 练习:1、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答: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2、这首诗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3、你
39、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它揭示了什么历史规律?理解: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规律: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日子。4.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A.“如聚”,山峰走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河,指黄河;山,指华山)。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
40、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乐源于心灵超脱世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主题: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表现与自然相契合。)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诗人居住在人多的地方,却不感到喧哗嘈杂,原因是“心远”,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
41、看飞鸟,望南山,悠闲自在,与世无争。“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练习:1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悠闲自得、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诗人形象。写一个“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42、、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诗中的“心远地自偏”与“而无车马喧”有何联系,你对这两句诗是如何理解的?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D.诗人善于
43、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抑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艰难险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积极乐观)(主题:表达作者苦闷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赏析: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
44、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最后两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练习:1诗中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谈谈你的看法。否,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句中运用了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作者想到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
45、苦后甜终成大业么?所以精神又昂扬起来。4.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5谈谈你对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
46、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主题:表现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练习:1、第一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茅屋为雨所破的无奈和伤感)2、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3、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4、这首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一例。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诗人在叹息什么?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3.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6、“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反映了这个事件?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7.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智能化营销策略-洞察分析
- 药品零售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洞察分析
- 行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研究-洞察分析
- 替米沙坦市场风险预测-洞察分析
- 移动支付市场趋势-第1篇-洞察分析
- 胸腺五肽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洞察分析
- 碳中性投资趋势-洞察分析
- 眼位稳定性研究-洞察分析
- 无障碍设计原则研究-洞察分析
- 物业服务合同监管策略-洞察分析
- 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招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9历期末】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2024年度物流园区运营承包合同范本3篇
- 第五单元第四节 全球发展与合作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化学试卷
- 期末综合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武汉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外国语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争做文明班级》课件
-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概论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