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语文高分一轮复习专题04《组句成段》课件(含答案)_第1页
(通用版)中考语文高分一轮复习专题04《组句成段》课件(含答案)_第2页
(通用版)中考语文高分一轮复习专题04《组句成段》课件(含答案)_第3页
(通用版)中考语文高分一轮复习专题04《组句成段》课件(含答案)_第4页
(通用版)中考语文高分一轮复习专题04《组句成段》课件(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组句成段中考真题纵览1.2018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改变气质。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A.B.C.D.中考真题纵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再次,可以根据“

2、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等。本题几个句子谈论的是“精读”,是议论性的文段。所以句是发起句,提出观点;句是对句的具体阐释;句引用诗句加以论证;接着用句从读书的目的进行分析;句是得出结论。据此,句子的排列顺序为:。故答案为C。【答案】 C中考真题纵览2.2017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

3、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A.B.C.D.中考真题纵览【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也就是考查对句子内部关系的理解能力。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主要意思为“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句总写窗子的作用,这是第一层。然后第句概说窗子起到使内外发生交流的作用,第句诠释第句,第句举例说明第句,是第二层;同样,句再讲“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的交流作用,这是第三层。所以,按照这样的总分顺序来排列句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B中考真题纵览3.2016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

4、都要当作一首诗看。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A.B.C. D.中考真题纵览【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或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去排序,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等。根据内容可知文段写的是诗与小说等别类文学的差别,可

5、以先确定为首句;再根据选项确定或为第二句;句紧承句,讲文学作品都可以当诗来看;接着讲诗比其他文学类别的优势,因此可以确定这三句;最后只剩题是总结句,所以答案为B。【答案】 B中考真题纵览4.2015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如果故事很长,则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A. B.C.D.中考真题纵览【解析】通读整个语段,可以发现这是一个议论性文段,第句是语段的中心句,应放

6、在段首;同时,该语段应该先论述“谈天”(第句),再论述“说故事”(第句);第句进一步解释“说故事”的特点。确定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后,借助排除法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 B中考真题纵览5.2014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A.B.C.D.中考真题纵览【解析】审清题目要求,通读所有句子,感知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7、找出可以确定连在一起的句子。如本题中的第句明显在第句后,这样就可以排除一些选项。当然也可以比较各选项,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如A、B项以第句开头,而C、D项以第句开头。确定所要选择的答案后,一定要按照该选项的排列顺序通读整个语段,以检验是否合理。第句是语段的中心句,整个语段就是探讨“作文割爱”的问题,第句解释了“割爱”的原因,紧接着第句讲如何“割爱”,第句讲“割爱”后的好处。这符合阐述事理的一般逻辑顺序: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怎样做这样做后有什么好处。【答案】 B中考真题纵览【考情总结】年份考查内容20182017201620152014文体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议论性语段

8、材料内容如何“精读”园林艺术当中窗子很重要诗和别类文学的差别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作文如何割爱考查形式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均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分值为2分。给出56个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组成逻辑清楚、语序正确的一段话。(2)材料选取:所选语段均出自课外,且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组句成段题的语段与当年的议论文或说明文规避区隔文体,组句成段题句段多为说明文和议论文。(3)命题点:段落的结构;句子的连贯与呼应。(4)备考提醒:20142018年江西省中考连续5年考查了句子排序,可见江西省中考对句子排序的重视程度。预测在2019年中考中,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

9、变化不会太大,在复习时要注意掌握方法技巧,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真题定位】 江西省2014-2018年第4题都考查了此考点,分值为2分。2018年、2016年、2015年、2014年为议论性语段;2017年为说明性语段。考点技法突破一、辨别文体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体裁, 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1.说明性语段解题时,首先,应明确语段的说明对象,明确说明的顺序。其次,在明确说明顺序的前提下,按照说明顺序进行排序。时间排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等。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

10、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整体到局部来介绍。技法精讲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A. B.C. D.【解析】本题所给语段属于说明性文字,主要介绍了大殿的内部装饰。文字在介绍时,采用了先由中

11、间(大殿正中)到两边(方台两旁),再由上(殿顶)到下(正对着下面的宝座)的空间顺序,思路非常清晰,所以选项最恰当的是A。2.议论性语段议论性语段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解题时,首先,要确定文段属于议论文体,弄清语段谈论的中心论点;其次,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顺序为论点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论据的总结,其中“对论据的总结”部分的顺序一般可以由结论句中的相关词语的顺序来决定。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

12、类。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A.B.C.D.【解析】题目给出的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议论文的语序一般是把表明观点的句子放在前面,把论证观点的句子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段文字也不例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这段文字的论点,通读材料不难发现第句是论点。接着再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思路:第句提出论点,第句和第句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第句打头的“它”指代“双刃剑”,所以第句应紧承第句,排在第句前面),第句是结论句,应排在最后。所以上面这段文

13、字的恰当顺序是B。3.记叙性语段记叙类语段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以时间为序,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以空间位置为序,应分析每句话里的方位词,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排列;以事件发展的先后为序,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次到黄山看日出。凌晨,我挤在人群的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须臾,彩云渐红

14、,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然后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A.B.C.D.【解析】通读语段后发现,该段叙述的是在黄山看日出时烟云的变化。结合4个选项句中“一转眼间”“最初”“须臾”“然后立刻”几个词语可判断这道题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排列的。排列时,可以根据关键词确定语序。正确选项为B。二、借助关键词语段中的某些词语往往是理清句子含意和先后次序的重要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包括关联词语、指示性代词,也包括表时序、次序、总括和举例解释等过渡性词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语句的顺序。关联词语: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等。代词:这

15、、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其中、此、彼等。暗示性词语:也,又,再,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过去,现在,例如,可见,首先,其次等。 重复出现的词语。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等。 下列各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春雨如丝。 A.B.C.D.【解析】我们先来看第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代词“这”,搞清了“这”指代的内容,就可判断出第句话应排在哪句话的后面。通读题目给出的五句话,不难知道“这”指代“春

16、雨”,可见第句应排在第句的后面。接着看第句话,这句话有一个代词“她”,通读材料可以知道,“她”指代的是苗女,所以第句应排在第句的后面。最后再看第句和第句,因为第句以“然后”打头,所以第句应跟在第句的后面。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很快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为C。三、寻找关键句要保持语言的连贯,首先要注意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中心。做排序题, 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材料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抓住了中心,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依此快速排定语序。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

17、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从远处看,郁郁苍苍, 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在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 使人难忘的是毛竹。A.B.C.D.【解析】通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材料描写的对象是井冈山的毛竹。据此我们可以快速判定第句话是这则材料的总领句,应排在最前面。利用排除法,我们可以排除两个错误选项B和D。再根据人们观察事物先远后近的习惯,我们可以断定第句应排在第句的前面。这样,我们又可排除选项C,剩下的选项A才是正确答案。【小贴士】 1.借助选项确定首句。江西组句成段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一般有两个首句选择,答题时可以先辨析这两个首句,

18、哪个更恰当,一旦确定了首句,后面的排序就会容易许多。2.联读语感检验。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感觉不对的地方,如果有,给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随堂巩固训练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B.C.D.【答案】 C【解析】这五个句

19、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句是领起句,引起回忆;第句是“这个星球”“最古老时代”的样子;第句是“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后的情景;然后第句由“土壤”过渡到“黄土高原”;第句是对“黄土高原”的赞叹。从人们的认识规律来看,肯定是先认识到地球土壤的形成过程(每经历千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后才会由衷地感叹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最后再结合前面的分析,的顺序就出来了。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

20、也趁了航船进城来。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A.B.C.D.【答案】 D【解析】文中只有句和出现了代词,而其他几个句子都省略了主语。因此,这两个句子肯定是比较靠前的。比较一下,句是引入一个人,介绍他的外貌,接下来才可能出现他谈自己的经历,肯定句应该是放在段落首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排除A选项和C选项。接下来只要对比一下二者的不同之处,把不同的地方分别连起来读一读,就能从中选出正确选项了。很明显,句后面接句比接句更符合逻辑,故选D。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每到兰花绽放时,我便会将它从阳台搬到书房、卧室和客厅,让兰花醉人的馨香弥漫整个居室。我从种养花

21、草到观察体味花草,已有20个年头。若是蕙兰、九里兰,花朵浓香远溢则更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状的。下班回家、双休日、特别是出差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那些花草盆景,因为无论是开花的还是不开花的,都有属于自己最美的季节或者说是瞬间。达到一定积温后,便不慌不忙地向主人倾吐它的幽香,而且持续较长时间,仅单朵的草兰、山兰就可开一周左右,而一盆兰草的香味前后可长达一月之久。开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花蕾迅速长高。就说兰花吧,立冬前后从基部就悄然生出花蕾。A.B.C.D.【答案】 B【解析】这是一段作者回忆自己种花经历的文字,所以第句是首句。这样可以排除C、D两项。作者

22、举养兰花的事例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立冬前后开春后达到一定积温后,所以这几句排列成顺序是,这样又可以排除A。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无论是男女老幼都习惯于打着赤脚光着膀子,企图在水库里把满身的疲倦、一整天的忧烦一洗而尽。乡村的夏夜是一首浪漫的诗。我想,这种自然相处成俗的生活习性,只有在民风淳朴、乡情真挚的边远山区才能发扬光大。人们在一起比水性、打水仗、做游戏,开心嬉戏,尽情欢闹。只要夏天一到,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村后的五机水库里就像一锅刚刚烧开的水立刻沸腾起来。A.B.C.D.【答案】 B【解析】这是一段描写乡村夏天傍晚人们尽情欢闹情景的文字。第句是总写,应当放在段首,由此可

23、以排除A、C;联系最紧密,而且句在前,句在后。所以正确答案选B。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冰河消退后会出现更多无冰地,南极半岛未来会变得更绿。科学家在横跨640千米的区域发现,当地苔藓过去半世纪来急剧增生,原因是南极半岛过去半世纪温度上升。英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全球暖化造成南极洲冰层融化,过去50年来植物陆续出现,白色大地也随之转绿。科学家过去只在南极半岛的极南单一地区发现此一现象,但如今整个半岛的苔藓对气候变迁都有反应。科学家在南极的象岛、阿德利岛和绿岛三个岛取得五种苔藓芯,也就是地下钻取的柱状样本,发现显示生物活动明显增加的“变化点”的证据。A.B.

24、C.D.【答案】 B【解析】本题排列句子顺序,也就是考查对句子内部关系的理解能力。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主要意思为“南极白色大地也随之转绿”。第句总写全球暖化,这是第一层。然后第句概说南极半岛过去半世纪温度上升,当地苔藓过去半世纪来急剧增生,第句诠释第句,第句举例说明第句,这是第二层;同样,句再讲如今整个半岛的苔藓对气候变迁都有反应,这是第三层。所以,按照这样的总分顺序来排列句子,答案应是B。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生来就有害羞基因的人,是不是一辈子都会害羞呢?未必如此。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携带着害羞基因,但是靠后天环境的影响,还是能改变害羞性格的。他们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

25、的人,虽然有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仍有1/3的人克服了这种害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有心理学家曾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A.B.C.D.【答案】 C【解析】这是一段说明“害羞性格可以改变”的文字,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句子,也就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排列。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先找出提出问题的句子,也就是第句,然后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再接下来说明研究的结论,最后对这一结论进行解释,即可得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B项。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

26、更将继续恶化。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这绝非危言耸听。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A.B.C.D.【答案】 A【解析】先把几个句子通读一遍,找出几句话的中心,中心句的位置一般是段首(大多情况)或段尾,再看其余几句的前后衔接就可以了。这几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以及遏止危害的方法。按“危害表现遏止方法”这一逻辑关系可找出正确排序是。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一天事就要卧三天床,你就是诺贝尔奖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