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记叙文阅读考点与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综合归纳)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阅读考点规范答题格式,学习答题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答题的方法考点及考试要求阅读,答题方法教学内容记叙文阅读考点考点之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时间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
2、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类型 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
3、)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
4、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考点之三:表现手法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对策:1, 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
5、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
6、,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类型4、 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类型5、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
7、有强大的感染力。考点之五、结构层次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2、概括层意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
8、5;特征。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文章标题法;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一线串珠法六要素法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对策: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考查3 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对策: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9、)事件进行综合概括。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考点之七、语言赏析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对策: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
10、: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注意答题格式:我
11、喜欢 xx 句,因为它xx.考点之八。知识拓展题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如: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 对策: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合适答案。类型2、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策:1、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感情色彩;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
12、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海滨小城(片断)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1、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把这句话缩到最简:“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提问
13、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但是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目前,人们对禽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答:不能,因为疫情是先“发生”,再“发展”,最后得到“遏制”,这样排序符合人们认识规律和疫情自身进展的规律(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
14、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蛙蛙善捕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会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
15、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天边时时扯起鬼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谧(mì),使得一切生物朦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叫声,但声音那样细弱、遥远,也像是在说梦话呢!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起劲极了。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迸涌。千万只各自歌唱,却组成了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排盖一切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励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欢愉,是秋后
16、丰收的喜悦。辛弃疾西江月词中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然而也有人听不来蛙鸣,嫌它“聒(gu)噪”,例如韩愈便有“黾(mn)蛙鸣无谓,阁阁只乱入”的诗句。我以为这样的人,实在是不懂得田园生活的。1、文章中多处把蛙当作人来写,如 “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儿们都叫得起劲极了”等等,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7、?答题模式: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水就是生命 欧阳懿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就占了40千克。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都不能直接“长”在身体上。它们必须经过液体的溶解和加工,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嘴、胃、肠、肝脏等器官里就有各种帮助消化的液体。血液、淋巴液昼夜不停地在体内循环,把氧气和营养运到各个内脏器官;尿液、汗液又把废物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
18、谢的过程。呼吸、排泄和出汗还能带走热量,使人的体温一直保持正常。要知道,人一昼夜产生的热量,可以煮沸20千克的水,多亏水来调节帮忙。嘴巴又说又吃,工作繁重,眼睛也要东张西望不停地活动。唾液、泪水滋润着口腔和眼球,嘴巴、眼睛完成任务才有保证。腹泻可以排去不洁的食物,眼泪能冲刷掉飞进眼里的灰尘。如果没有水时刻警惕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清除?“液”“汗”“泪”“泻”“尿”这些字都带“水”,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水是优秀的运输兵,水是体温的调节器,水是良好的润滑剂。水是人体的卫士,勤奋又忠诚。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人体就像一部机器,口渴意味着大脑发出了尽
19、快补充水的命令。如果这时还不喝水,整部机器就会失灵。两顿饭之间至少应喝上一杯水,饮水也要讲科学、讲卫生。商店里卖的饮料滋味虽好却可能导致肥胖,其中添加的东西对胃还有刺激性。有的饮料粗制滥造未经消毒,喝下去甚至能引发疾病。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有特异的生物活性,不但能促进吐故纳新,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每天早起,把一杯淡盐水喝下去,既补充了盐分,又有助于防止便秘。这里讲了很多喝水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得靠每个人自己。读一读,填一填。文章第8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作用。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五年级窃读记)“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
20、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
21、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综合归纳: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 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
22、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3、)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悲壮的藏羚羊一提起藏羚羊就让人产生一种联想,想到它轻快敏捷优美的奔跑姿态,想到它一闻到空气中有危险气味时就迅速奔逃的动物本性。可是,藏羚羊也曾勇敢过,它跪拜过猎人的枪口,那是为了腹中孩子的生存;它凛然地站在幼仔和野狗、虎豹之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幼仔,那是母性的勇敢。而我要说的却是藏羚羊的悲壮! 那是一个不幸的年代。一个悲惨的日子。狂风在旷野呼啸,一队铁马金戈的围猎者正驱赶着一群
24、狂奔的藏羚羊。藏羚羊耸立的羚角,肥硕的身躯,把狩猎者的贪欲刺激得空前膨胀。屠杀者的阵阵狂呼,夹杂着藏羚羊倒地的声声哀号,把天地搅得混沌一片,仿佛进入了世界的末日。 这是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这是一场生死的大逃亡。没有谁可以阻止贪婪的魔掌,也没有哪位佛祖神灵肯从天而降,拯救弱小的生命逃离厄运!狂奔,追杀,流血,逃命,死亡血腥在继续,生命在挣扎忽然,藏羚羊停住了逃命的脚步,原来它们奔逃到了一个悬崖峭壁上。下面是万丈深渊,离对面的崖壁绝不是藏羚羊一越而过的跨度。后有屠杀,前有死亡!有几只强壮的羚羊,飞身而越,可惜才越过一半就坠落崖底,哀号声响彻山谷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悬崖上的一只老羚羊在羊群中引颈长号,
25、似乎在发号施令。羚羊们立刻列成两队,一队是由这只老羚羊带领的老弱伤残,另一队是成年健壮的。只见那只老羚羊后退几步毫不犹豫飞身跃向对面,而另一队的一只强壮的羚羊也飞身跃起,在前面的老羚羊还没有坠落的瞬间,踏着它的脊背再次跃起,终于越过了山涧,跳到了对岸安全的地方!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坠落,换取了另一只羚羊的生命! 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脊背,托起了一个生命,托起了一个希望。一对对,一双双,死与生,生与死,演绎了世间最悲壮的一幕! 这千古罕见的一幕,令人胆寒,令人肃然起敬。屠夫们忘记了猎杀,呆呆地注视着一对对藏羚羊前仆后继地扑向悬崖,直到最后一只老羚羊高扬起起骄傲的羚角,用冷漠绝望的目光横扫过追杀它
26、们的屠夫们,转身跳下山崖 1、 在你的印象中,藏羚羊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结合上文,说说你对“就这样,一只老羚羊的脊背,托起了一个生命,托起了一个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27、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28、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公式: 简略式:人物+事件 详尽式:(时间+
29、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本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 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 4.文段中的某一句话的作用?表达效果如何?若换成另一句的效果不好,为什么? 二、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思路) (1)看看句子写的是什么? (2)其中表现了什么? (3)和上下文有何联系? (4)和中心有何联系? 一般要是问哪句写得好,这句话为什么好,为什么比那句好。 你可以试用以下几个答题要点: 1发现这句话语上下文的联系(比如承上启下、画龙点睛、首尾照应)从而发现它的重要性 2观察词句所用的修辞:拟人、排比(使句子更有力度、更恢宏)、对偶、夸张等等 这句话突出说明了什么:就是要联系上
30、下文分析,最重要的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他总不会哪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来考你吧?!)所以问题就变成了:这句话是怎样体现中心的? 修辞手法:一般无非是比喻(更生动,贴近读者)、拟人(是所描写物更生动,或者是借物喻人!)、排比(突出表现重要性,气势恢宏)阅读训练:太阳的味道本文选自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2006年1、2月合刊一年四季,我最喜欢冬天。你一定以为我是贪恋冬天的雪花和雪人。不对,真正的原因是,我在冬天可以闻到太阳的味道!每到冬天,只要是有太阳的天气,妈妈就会把家里的棉被一一拿到太阳下晾晒。妈妈还会拿一把大刷子,不时在被子上刷一刷、打一打,小小的我也跟着妈妈呛出个大喷嚏。妈妈见了,总是慈爱地笑笑。
31、等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和妈妈就会把被子抱回家,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抱住被子的时候,有一股香气扑进鼻子,它是那么自然,令人觉得温暖。我问妈妈:“这是什么香味?”妈妈笑着回答:“这是太阳的味道。”晚上,在太阳的味道里我睡得格外香甜渐渐地我长大了,太阳的味道依旧在每个冬天出现。一次,我又和妈妈一起晒被子,我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不禁问道:“妈妈,我们为什么总是在冬天的时候晒被子?”妈妈笑着说:“冬天晒被子,可以驱除被子里的潮气,让被子软和一些。再说了,这样还能让被子有阳光的味道呀!”“太阳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我问。妈妈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小的时候也问过你外婆这个问题,外婆就是这样摸了摸我的头
32、。”我抬头看着妈妈,看到她眼角细细的皱纹在阳光下荡漾成温柔的微笑。我一下子明白了,太阳的味道,应该就是母亲在冬天对孩子的关爱吧。那一次次的晾晒,只是想让被子松软暖和一点,让孩子能在太阳温暖的味道中睡个好觉。这么多年,太阳的味道一直伴我成长,我会把它在心底好好收藏,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都冲淡不了这太阳的味道!A、“太阳的味道”到底是什么?本文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_ _B、本文作者同你一样,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你认为她的文章写得怎么样?请你用两三句话,给本文下一个评语,指出本文在写作表达上的哪些特点值得你学习(或者指出对本文的修改建议)?(5分) _ _爱的考核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pìn)园长,由于待遇极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众多,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里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不是她们,而是一个扎着小辫儿的极文静的姑娘她叫雯(wén)雯。请看最后一轮面试吧!面试试场在二楼,楼梯拐角处有个脏兮(x)兮的小男孩,拖着鼻涕,正站在那里泪汪汪地等着什么,当众多的应聘者穿过长长的楼梯去面试时,只有雯雯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孩子擦了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别哭,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哭,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找妈妈!”请再注意后来的情节:面试之后,众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子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 2025年汽车节油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第三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
- 2025年湿式氧化装置项目构思建设方案
- 2025年夹板模压门项目可行性建设方案
- 2025年专业仓储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建筑设备(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超声无损检测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课件
-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方案Word版
- 软管管理规定3篇
- 关于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
- 【课件】学堂乐歌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纳布啡在胃肠镜麻醉中的临床观察-课件
- 常用手术器械手工清洗
- 2022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疾病对照诊断内科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技术标范文
- 芭蕾基训课程课时教案
-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音乐彩灯控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