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1 麓版必修2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2/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1.gif)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1 麓版必修2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2/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2.gif)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1 麓版必修2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2/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280cd840-5e0e-487e-a493-dfd273105531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重点:过渡时期及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难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分析本课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个阶段的内容,回答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及名称一、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底, 基本好转, 提上日程。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 主张。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做出了优先发
2、展重工业的决定。 阅读课本8283页第一段,回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的条件、方针、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成就。(1)条件 (2).方针:优先发展 ,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 和 之间的关系。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到 年底完成。“一五”计划的特点: 和 同时并举;优先发展 ,兼顾 (3).实施历史原因:中国 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差。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势力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世界经验:中国借鉴 的经验各行业的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4)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 社会主义
3、工业化由此 。(5).成就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阅读课本83页第二段84页第一段,回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目的、过程、结果及意义。(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 的要求,早日建成 。 (2).过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3年试办,以 、 为特征。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颁布 。农业1951年,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决定推进 运动,开始从 方面入手,逐步按行业 改造;1955年改为 的办法,逐步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国家采取、 的策略,运用 、 和 等形式,将其纳入 轨道;1953年底,实行 的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 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3).结果: 年底,国家对农业
4、、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基本完成。(4).意义:社会主义 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 发展开辟了道路。结合以上学习,总结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3.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变革 和发展 有机统一;社会主义 和社会主义 同时并举。二、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阅读课本84页第二段85页前三段,回答1956年1966年经济建设有哪些成就、哪些失误。时间: 内容意义: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 蓬勃开展起来。基本形势: 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 之间的矛盾,对于 迅速发展的需
5、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 变为先进的 。1.1956年中共“八大”(1)背景: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 。(2)提出:1958年, 会议提出。(3)内容: , , 地建设社会主义。(4)影响: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大跃进以 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以 为特点标志:以高指标、 、 和 为标志。影响: 迅速发展;使 和 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 ;造成 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时间: 内容:“ 、巩固、 、提高”。核心:国民经
6、济转入 的轨道。作用:到1962年底, 开始好转,城乡 有所改善。4“八字方针”5评价: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19661976年(“文革”的十年)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回答:“文革”的十年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危害。 危害:严重干扰和破坏了 。导致 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严重。1956至1966年 失误本课小结: 社会主义1949至 工业化的开端1956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成就1966至1976年的危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已学完,你还有与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合作
7、探究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有哪些?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 ,从实际出发。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 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 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 的水平相适应。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5、必须坚持 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合作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国之初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是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并且告
8、诉大家:”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材料二:1957年,毛泽东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大跃进”中,发展成了“赶英超美”的口号.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怎么样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制定了怎么样的政策?成果如何?(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导致了怎么样的后果?合作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
9、采取的基本方针。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
10、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回答:(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当堂达标:A级1、“一五”计划的特点主要是( )A、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 B、将重工业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C、工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D、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A级关于社会主义工业
11、化与三大改造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后者服从于前者 B建设中两者同时进行C前者为主体,后者喻为两翼 D后者先于前者完成A级3.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暂时不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和农业 有步骤的促进三大改造A级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 A、废除旧的剥削制度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A级5“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战。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
12、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经济建设成就瞩目A B C DB级6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级7不符合过渡时期总路线特点的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互相促进C“一体两翼”的关系 D优先发展轻工业B级81958年“左”倾错误泛滥的原因应排除:A片面追求高速度 B修改了八大主要矛
13、盾的论断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D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B级9.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被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参考答案19: CDCBA ADCB探究二(1)状况: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体系不完备,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政策:制定了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果: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2)不同:建国初期对国情认识准确,较为实事求是的,1957年出现”左”的倾向,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脱离实际。后果:错误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积极性受挫,以至出现三年严重困难,十年”文革”也是这种错误发展的后果。探究三(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转型趋势及实施方案
- 锅炉工聘用合同
-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指导书
- 三农村农业综合开发方案
- 2025年东营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5年东莞货运资格证安检考试题
- 2025年安顺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保过版
- 2025年辽阳货运从业资格模拟考试
- 2025年荆州货运车从业考试题
-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练习含解析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华为eNSP模拟器)》项目1认识eNSP模拟器及VRP基础操作
- 民事诉讼法学 马工程 课件 第21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 钢结构考试试题(含答案)
- 彭大军桥牌约定卡
- 新能源整车装配工艺培训的资料课件
- 房车露营地的研究课件
- 园艺疗法共课件
- DB33T 628.1-2021 交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第1部分:公路工程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设立登记通知书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