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全册学案_第1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全册学案_第2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全册学案_第3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全册学案_第4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全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于改革要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势必要涉及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不可避免的遭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反对。因此,改革总会遭遇阻力,充满曲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改革决定上层建筑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方式:改革、革命。肯定或否定一次改革、革命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梭伦改革古代希腊的发展简史爱琴文明时期 (BC.30BC.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荷马时代 (BC.11BC.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古风时代 (BC.8BC.6世纪)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

2、尼改革】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古典时代 (BC.5BC.4世纪) 【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代希腊的几次重要战争特洛伊战争 (约BC1240年)征伐战争希波战争 (BC.492BC.449年)希腊城邦联合对抗波斯帝国的侵略,最终以希腊的胜利结束,由此迎来了雅典的鼎盛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BC.11BC.9世纪)分别以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为首的城邦联盟之内战,最终以斯巴达胜利告终,但是希腊各城邦

3、开始陷入危机,不久为马其顿所征服。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 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无限制专制统治。独立于贵族和平民之外的统治者,“抑贵扬民”,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君主专制贵族政治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背景:(1)根本原因:社会矛盾激化(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2)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更激化矛盾(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3)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米危机 (4)主观原因:个人才能措

4、施作用经济领域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限制土地兼并保护平民基本权益;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鼓励发展工商业奠定民主政治的社会(经济、阶级)基础政治领域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扩大了平民参政权利尤其为富裕工商业奴隶主取得政权开辟了道路。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财产等级制度对哪个阶层最有利?其进步作用?这样的制度能给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对工商业奴隶主最有利;打破了血缘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但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官职,不是真正的平等。基本特点:(1)中庸性: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

5、面确认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2)革命性:触及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贵族专权;(3)法治性:以法律来解决社会矛盾;(4)民主性: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5)全面性: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材料二: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材料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

6、同仁。 1、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3、梭伦为何要“保护两方”“一视同仁”呢?调和矛盾,减轻改革阻力。评价:性质:奴隶主实行的民主改革影响:积极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局限性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不可能真正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法制基础等方面概括

7、)经济:部分地减轻了平民负担,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民主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提高雅典的外贸竞争力。 政治: (1)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事的权力,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2)为希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3)奠定了希腊民主制度的基础(三足鼎立),影响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或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改革国家权力机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改革前元老院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贵族法庭改革后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为常设机构)民众法庭(取得多数司法职权)这样的政治改革对后世有何深远影响?是近代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源头,首创了

8、陪审员制。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政治: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平民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革势在必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革,反对旧贵族专权,发展海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人贡献: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改革的可能性)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雅典城邦

9、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职期间比较短。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或评价)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科学文化的繁荣(民主政治下形成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条件和允许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氛围);公民表现出极高的爱国主义热情.消极: 民主范围狭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奴隶、外邦移民

10、,女性被排斥于民主政治之外)一切公职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的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1、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2、说明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3、说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4、说明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变化;5、改革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商鞅变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

11、直接动力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春秋时期的改革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不论公田私田都按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和私田,都征收实物税本质:承认土地私有特点:顺乎了时代需要; 重在经济改革(改革税制,增加收入)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核心:农战、法治背景经济: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变法运动兴起军事: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思想:

12、“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思想武器。 措施军事:奖励军功,严肃军纪。作用:(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2)极大提高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作用:(1)用法律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2)推动秦国经济的发展,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政治:实行县制,国君任免官吏;推行什伍、连坐制;强化法治, 轻罪重罚作用:(1)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2)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思想文化:焚烧诗书作用:加强了思想控制 习俗:禁止行贿,禁

13、止父子兄弟共居作用:有利于国家赋税和集权统治变法特点1、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2、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3、推动秦国社会的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变法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守旧势力的反扑导致商鞅之死,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3、商鞅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个人努力)4、干扰力量相对少(君强贵弱)5、秦固有文化低,易吸收较高的文化(认同法家)6、措施全面彻底(赏罚分明、执法如山、法不阿

14、贵)7、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评价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积极性: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秦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局限性:(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2)加重剥削与压迫(3)改革不完全彻底:(4)重农抑商(5)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认识和启示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

15、;局限性(认识)、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启示)PS: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4、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5、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影响: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积极 3、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 4、导致

16、经济结构单一 改革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依据: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成败因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等等。对比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梭伦改革(BC6世纪):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改革;奠定雅典工商业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础,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商鞅变法(BC4世纪):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奠定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格局。孝文帝改革背景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2、民族大融合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危机4、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比较先进5、冯太后和

17、孝文帝的推动作用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 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创建新制度;后期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均田制目的:保证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发展:开始于北魏,隋唐进一步发展,唐朝中后期逐渐瓦解。核心内容:政府将国家控制的荒地授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徭役和兵役,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评价: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未触动地主利益;2、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4、为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能成功施行的原因:1、借鉴历史上的井田制

18、且北魏初年实行“计口授田”。2、地广人稀,战争使大量土地抛荒。3、皇权的巩固使改革能不断排除阻力。4、均田制规定奴婢和耕牛都可授田,贵族和大族收益最多。整顿吏治1、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从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2、下令正式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意义: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迁都洛阳条件比较从平城方面看从洛阳方面看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经济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军事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

19、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历史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迁都洛阳的原因:保证改革深入,促进民族融合革除旧俗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人通婚废鲜卑旧制,改行汉人的典章制度评价性质:少数民族政治家推行的封建化改革积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不足:忽视了北部边境;忽略了军事改革;全盘吸收汉文化;后继乏人认识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等。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大

20、融合的原因(途径):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 “和亲”、“册封” 。友好交往 王安石改革背景三大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和西夏威胁安全;财政困难,入不敷出。1、社会矛盾激化 内忧: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 外患:民族矛盾激化(辽宋西夏连年征战)2、积贫积弱的局面: 原因:加强专制集权制度带来的弊端 澶渊之盟(辽宋征战)背景:1004澶渊之战,1005签约议和内容:送岁币辽撤兵兄弟相称评价:对北宋是屈辱的

21、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困难。 但它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加强专制集权制度军事:杯酒释兵权 影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除割据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分割统、调兵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更戍制行政:分割中央机构权力 派文臣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经济:中央设三司 地方设转运使管理财政变法核心积贫富国积弱强兵内容1(富国:理财与利民

22、)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加政府收入B. 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市易法:

23、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内容2(强兵:节约开支与增强战斗力)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作用: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政府支出】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内容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求考生联系实际

24、。惟才用人择优录用,克服 “恩荫” 的弊病。整顿太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作用:发展了教育,使有真才实学的新进之士取代了反对改革的旧官。结果取得一定成效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失败原因(局限):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主要原因)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操之过急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评价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进步性:(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能够针对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25、,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局限性:(1)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失败根因),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2)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启示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B。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

26、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在两次罢相后,仍不动摇,坚持变法,这种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性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做事不讲究策略,不能知人善任,为“富国”而侵犯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他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给政敌以攻击的口实而导致了变法的失败。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1、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27、;(背景)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强烈的反对;(结果的原因)4、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结果)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内容)不同点:(1)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2)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4)结果:商:成功,对后世影响大 王:失败。欧洲宗教改革背景1、基督教的演变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3、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4、导火线: 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欧洲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

28、展根本原因主要内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分裂的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2、直接原因:赎罪券(导火索)二、经过1、开始: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2、主张:“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意义: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意义: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信徒皆为祭司”意义:追求地位平等建立廉俭教会意义: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建立民族教会意义: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三、结果:奥格斯堡和约加尔文宗教改革一、内容 因信称义 主张“先定论”(思想核心),宣扬选民和弃民 建立民主教会(比路德更为激进) 简化宗教仪式 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政教

29、合一)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二、影响 日内瓦也成为“新教的罗马” 广泛传播(尼德兰革命的旗帜;英国资产阶级用来改革国教,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1、罗马教廷的控制2、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阶级、思想)3、王权日益强大方式:自上而下 目的: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二、内容:至尊法案三、评价:不彻底 清教运动尼德兰宗教改革背景:西班牙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时间:1566;方式:请愿活动、武装斗争结果:北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原因:(1)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2)抵御新教,重振声威。措施:(1)革除内部弊端;(2)坚持惟有教会有权

30、解释圣经;(3)加强宗教裁判所活动,加紧打击“异端”;(4)创立耶稣会。意义:(1)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其部分势力;(2)海外传教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相同:强调圣经地位,否定罗马天主教会权威主张信仰得救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廉俭教会不同:民主教会先定论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时间:16世纪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领域:宗教和政治。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和

31、政治运动。 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历史作用 (1)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2)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政治)(3)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4)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思想)简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核心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主张的“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仍承认神的存在。形式:文艺复兴是

32、在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则是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把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实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影响: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推动了德国和整个西欧反封建运动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范围:文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化领域里开展和进行.首先从德国开始,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与的社会运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经济上:废除

33、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在建立后面临怎样的形势?外患:英国等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内忧:奥斯曼的镇压、马木鲁克的威胁,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弱小改革的目的维护统治,富国强兵,抵御外侵改革的措施政治方面:1. 仿效欧美国家,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2. 大力压制马木路克的势力(撒拉丁城堡大屠杀);3. 整顿社会治安4. 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为建立中央集权新体制;形成严密完备的

34、行政网络,以保证中央政府政令的实施。经济方面:1. 废除包税制;2. 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3. 开办技校,培养本国技师,选派留学生学习西方技术;4. 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作用:为实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强盛的大埃及帝国军事方面:1. 创办步兵学校,聘请外国教官,培养军官;2. 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大力发展海军。 作用:为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真正独立,称霸中东教育方面:1. 创办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2.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管理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3. 开办语言学校,培养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作用: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

35、,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改革振兴提供人才。废除包税制n 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其中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新封建地主构成统治基础n 改革赋税制度,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并按土地等级制定标准n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承认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 阿里为什么要培养本国建设人才?1. 可以摆脱外国通过技术对埃及的控制,2. 也可以带动本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3. 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改革结果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扩张的原因:改革后国力增强,巩固了专制和独立。扩张的情况:从18111841年,四次出兵分别指向四个国家或地区,即东方的阿拉伯半岛、南方的苏丹、西北

36、的希腊、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的后果:一方面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使埃及元气大伤,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是导致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 的原因内因:1. 阿里对外战争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致使起义不断;2. 经济困难。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3. 外商挟技居奇。4.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外因:1.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2. 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

37、,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n 政府从农民手中榨取了尽可能多的财富,使政府大获其利,一方面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原料,积累了资金,提供了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给政府换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n 农民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深受其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n 由此可见,阿里政府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并未触动旧的生产关系。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实质是近代化的封建改革。进步性:埃及迅速强大,成为主权独立的中东强国埃及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局限性:以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进一步激化内外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政治-结束混乱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经济-建立近代工业,提高社会生产力

38、,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军事-增强军事实力,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事实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文化-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的性质为巩固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阿里进行了伊斯兰世界中第一次有利于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

39、动的相似点背景:内忧外患目的: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结果:失败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不同: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较全面,中国洋务运动更不彻底。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战争原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土耳其有重要经济和战略地位。经济: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奴起义、农奴起义)对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方法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性质内容上是资产阶级性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作用1.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

40、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2.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 进步性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地位)局限性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农民负担仍旧沉重。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结果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引发上层建筑的改革,全面近代化农奴制危害(1)农奴遭受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2)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

41、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也正是由于保存了农奴制这样野蛮和没有效率的社会制度,才使俄国在19世纪中期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这次惨败加速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步伐。农奴的抗争原因:1.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2. 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3. 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的权利,发起反农奴制的抗争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评价:局限性:不敢发动人民;起义孤立无援。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标志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签订巴黎和约。导致俄国

42、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约内容: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和多瑙河口交给摩尔多瓦公国,将卡尔斯归还土耳其。性质:非正义战争。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导致俄国战败的原因是?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沙皇废除农奴制的原因1. 农民暴动频繁2. 革命的呼声高涨3. 农奴制危机深重4. 部分地主认为资本主义剥削

43、更有利可图5. 战争的惨败为什么俄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18591861年的农民运动与革命民主主义运动没有合流,“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二一九法令(1861.2.19.)主要内容: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土地仍属地

44、主所有(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要交付赎金承担各种义务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结果:并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虽然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农民支付土地的赎金总数超过了改革时地价的几倍,农民经济上还是不能独立,那他们的人身自由就得不到保障,成为虚假的自由,实际上他们的自由是选择重新向地主租地受剥削还是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而不是选择不受剥削奴役的自由。由于“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改革过程中就爆发了空前的农民骚动。1862年一年内,全国就有400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农村社会分化加剧资

45、本主义农业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原因:1. 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2.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3.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表现:1.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2. 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3. 工业产量迅速增长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方面: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建立城市杜马(议会)司法制度方面:城市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的义

46、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教育近代化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近代化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近代化近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城市化。或者说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原因:农奴制的废除实质

47、上是逐步废弃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便适应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必然对旧的上层建筑提出改革的要求。目的: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维护俄国专制制度和沙皇政府的统治内容:地方自治:城市杜马、自治局。司法改革: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军事:义务兵役制;军事管理体系;中等军事学校教育: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允许西方书籍的引进。俄国近代化的特点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其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依然使它相对落后。不过俄国的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因此俄国的近代化可以依赖于

48、内部发展和建设,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改革呈现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只有新兴的阶级进行的革命才能彻底革除封建制度。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1. 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2. 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 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4. 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 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和魂洋才”,“帝国宪法”。6. 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日本的崛起原因:第一次崛起(武力崛起)改革、侵略第二次崛起(和平崛起)基础、改革、国际环境改革:明治维

49、新封建弱国 军事大国(古代和近代的界线,落后与文明的分野)民主改革战败国家 经济大国(战争到和平的过渡,专制到民主的转折)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政治: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经济: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推动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思想: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呼声更加强烈。幕藩体制幕府时代,天皇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的将军手中,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掌管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的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称大名,拥有世袭的统治权,但必须

50、要听命于将军。将军大名都养有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俸禄,必须效忠将军和大名,武士拥有配刀权,是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黑船事件也称“佩里叩关”1853年,美国 佩里舰队进入日本浦贺港,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从此打开了日本大门。明治维新1868年,戊辰战争。通过武装倒幕,以天皇为首的、下级武士掌控的明治新政府成立,为明治维新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背景幕府统治1.阶级构成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被统治阶级:农、工、商2.政策政治:幕藩体制、等级制度经济:重农抑商对外关系:闭关锁国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1.自然经济

51、解体,资本主义因素成长2.社会矛盾激化3.列强侵略倒幕运动(倒幕力量;初步胜利;最终胜利)六大目标: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中央集权废除不平等条约世界強國目的1.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2.实现民族振兴3.摆脱外来压迫4.发展资本主义特点 “破旧”和“立新”内容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1889)政治上:废除旧体制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3.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资本主义制度作用: 1. 加强结束分裂割据,有利

52、于形成统一国内市场。2.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3. 废除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4. 废除武士的俸禄,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1.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2.殖产兴业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为什么大久保利通坚持“诱导奖励”政策?明治维新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A.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