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麋鹿》课件 (1)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麋鹿》课件 (1)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麋鹿》课件 (1)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麋鹿》课件 (1)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麋鹿》课件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活习性及特点。 麋鹿体长大约2米。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为头像马、角像鹿、尾巴像驴、蹄子像牛所以俗称“四不像”,在封神演义中还是姜子牙的坐骑。所以更加有传奇色彩。麋鹿只有雄鹿有角,而且站立时,每只脚向后,是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蹄子宽大能分开,脚趾中间有一层薄膜,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夏天毛是红棕色的,冬季脱毛后为灰棕色。尾巴用来驱赶蚊子苍蝇以适应沼泽环境。 麋鹿合群,擅长游泳,喜欢吃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在此期间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出阵阵叫声,还用角挑地,翻滚。雄

2、兽之间时常发生对峙、角斗的现象。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所以成活率才那么低。一般在第二年45月产仔。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之后白斑消失, 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公斤。2岁时性成熟,雄性小鹿2岁长角分叉,6岁叉角发育完全,寿命为20岁。目前生存状况及原因麋鹿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故乡江苏大丰,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目前,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护区内,即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兴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江苏大

3、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麋鹿保护区,约占世界麋鹿数量的28%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适宜的环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麋鹿野生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都居世界首位。经过繁衍扩大,现在已达到1000多头。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大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放归山林。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麋鹿在商周以后,野生种群就急剧减少了。主要原因有:从自然因素看,由于麋鹿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的动物,而中国近5千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变冷,沼泽和水域也明

4、显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麋鹿有较大的影响。从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麋鹿食性狭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胁的自身因素。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侵占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类的捕杀,严重影响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学发现,1万年至4千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数量,与家猪骨骼的数量相当。可见当时麋鹿是被人类当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猎杀的。甲古文中记载,古代一次猎获麋鹿的数量达348只。另外麋鹿还被制成治病和强身的各种药品。漂泊的历史简述麋鹿有着特殊的身世和命运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

5、盛。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但它的正式英文学名却以外国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20世纪初竟在国内几乎绝迹;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园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重返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放养。故事发现那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爱尔温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大卫向内窥视,他双眼一亮,那是一群神奇的、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 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一群麋鹿。无奈皇家禁地

6、不允许外人进入。直到次年初,大卫才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猎苑的守卒秘密地以20两白银为代价将一对鹿骨鹿皮给了大卫。 一年后,经过动物学家的鉴定,大卫发现新物种的消息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 的名字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中国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了大卫神甫鹿, 至今其英文还是Pere Davids Deer。清朝末年, 麋鹿因大卫的缘故红极一时,从“养在深苑人未识”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1900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朝政府腐败、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中国本土最后一批麋鹿终于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像战俘一样被押上

7、战船,开始了长达百年风雨飘摇的流浪生涯。中国大地上,再也见不到一头麋鹿的踪影。漂泊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圈养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圈舍取代了湿地),种群规模逐渐缩小而纷纷死去,越养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他喜欢动物,尤其是鹿科动物。收养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唯一一群。从各处收集来的18 头麋鹿都被放养乌邦寺庄园内。这座庄园水草丰美,林木葱郁,芳野幽旷,曲径绕湖。据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整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呆立水畔,拉着长脸,表情呆板

8、地顾影自怜,像害了思乡病一样,但毕竟能正常的繁衍了。 转移1914年,一战爆发时,乌邦寺里的麋鹿已达88头, 二战时已达255头。二战以前,乌邦寺的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唯一麋鹿群”为荣而一头也不肯出让,但二战德军战火染指英国,当时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终于改变了主意, 他惟恐这惟一的一群麋鹿再次毁于战火而遭后人的唾骂,便将乌邦寺内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转让了许多。 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 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 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回归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其实,这也是乌邦寺主人的心愿。 1985年8月24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22头麋鹿乘专机从英国乌邦寺回到故土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麋鹿苑,终于实现麋鹿百年回归的夙愿。后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举行的一个欢迎中国领导人访英的宴会上致辞,曾把麋鹿的重返家园与香港问题的解决同列为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 铭记 作为麋鹿故乡的中国人,我们当记住爱尔温大卫的名字,记住十一世、十二世贝福特公爵,记住他们保护麋鹿、挽救麋鹿的历史功绩。同时也不能忘记,100年前中国麋鹿在本土绝迹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耻辱的历史。象征麋鹿的形象和精神,自古溶人中国文化。从屈原、班固、杜甫、柳宗元、苏轼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