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呼吸参考答案在后面!一、名词解释1 呼吸2、 肺通气3、 呼吸运动4、 肺内压5、 胸内压6、 弹性阻力7、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8、 潮气量9、 肺活量10、 肺通气量11、 生理无效腔12、 肺泡通气量13、 通气/血流14、 血氧饱和度15、 氧解离曲线二、填空题1、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_ 、_ 和_ 三个基本环节, 其中第一个环节又包括_ 和_ 。2、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_,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_。3、 肺通气的阻力有 _ 和_两种。弹性阻力用 _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_ 关系。4、 肺的弹性阻力来自 _ 和_,尤以 _ 为主。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 _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 _,
2、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肺泡液体分子层上,具有 _ 作用。6、 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 _ ,它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口径的影响,其中_是影响其阻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7、 肺总量等于四种基本肺容积: _ 、_ 、_ 与_之和。8 功能残气量等于 _与_之和。9、 生理无效腔等于_和_ 之和,其中正常人_ 接近于零,因此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 _,后者正常成人约为 _mL 。10、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 _ 、_ 和_ 。11、 正常成人的通气/血流比值为_。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 _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 _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缺氧。12、 Q 和 CO 都
3、以_ 和_ 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运输,以 _ 为主。13、 O2主要以_ 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形成 _ 和_。14、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 _ 、_、_、_和血红蛋白自身性质。15、 氧合血红蛋白呈 色,去氧血红蛋白呈 色。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_,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 _ 。16、 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 _ 和_,可感受动脉血中 _ 的变化。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_ ,可感受 _的变化。17、 当动脉血中 CO2 浓度_ ,H+浓度升高或 O2 分压_ 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三、选择题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1、推进气体进出肺
4、的直接动力是:A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C、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间的压力差D 、肺内压与跨壁压之间的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3、以下过程属于被动过程的是(C )。A、平静呼吸的吸气B、深呼吸的吸气C、平静呼吸的呼气D、深呼吸的呼气E、都不是4、正常呼吸形式是(D)。A、腹式呼吸 B 、胸式呼吸 C 、人工呼吸 D 、混合式呼吸 E 、用力呼吸5、 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呼气全程 B、吸气末和呼气末 C、呼气末和吸气初 D、吸气全程 E、呼吸全程6、 平静呼吸
5、时下列哪一时刻肺内压低于大气压:AA、吸气初 B、吸气末 C、呼气初 D 、呼气末 E、呼吸暂停而呼吸道通畅时7、 胸内压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E)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 、大气压+跨肺压 C 、肺内压+跨胸壁压D、大气压+肺回缩力E 、大气压-肺回缩力8、 胸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A、肺的回缩力 B、肺弹性阻力 C、大气压力 D、胸膜腔的密闭性E、胸廓的扩张9、 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A、等于大气压 B、低于大气C、高于大气压D 与吸气中期相等E 、与吸气末期相等10、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B 、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 C、胸膜腔密闭D、气道内压高于大气
6、压E、气道跨壁压等于大气压11、 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通常情况下呈负压 B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一肺回缩力C、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D、有利于肺的扩张E、气胸是负压增大12、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 )。A、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B、 呼吸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组成C、 生理条件下,胸膜腔内压均高于大气压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 、肺的扩大和缩小C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D、 胸膜腔负压可以维持肺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E、机体在新陈代谢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二、肺通气的阻力13、对肺弹性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0A、
7、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B、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性纤维C、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D 肺弹性阻力大小一般用肺顺应性来表示E、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变关系14、衡量肺的可扩张性大小的指标是:A、弹性阻力B 、气流阻力 C15、有关顺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C、与肺的弹性阻力呈正比关系1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顺应性增加A、肺弹性阻力增加B 、肺弹性阻力减小C 、气道阻力增加D 气道阻力减小E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7、肺的顺应性变大可由于(B)A、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变小所致B 、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变小
8、所致C、肺跑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增大所致D 、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增大所致E、以上都不对18、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D、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E 、能增加肺顺应性19、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由肺泡n型细胞合成和分泌的B 、可减小肺的弹性阻力C 使肺扩张,保证肺通气D 、防止肺水肿的发生E 、可增大肺泡表面张力20、 大小肺泡稳定性的维持,有赖于肺泡表面物质在:AD、肺扩散容量 D、肺顺应性E 、肺回缩力C )。B 、容易扩张,顺应性越大D、肺炎、肺水肿时会减小E 、都对A、由肺泡I型细胞分泌B、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与肺泡上皮细胞
9、之间A、大肺泡内密度低,小肺泡内密度高B 、大肺泡内密度高,小肺泡内密度低C、大小肺泡内密度均高D、大小肺泡内密度低E、大小肺泡内密度于呼吸周期中随机变化 21、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A、肺泡I型上皮细胞B 、肺泡H型上皮细胞C、气道上皮细胞D 肺成纤维细胞E、肺泡巨噬细胞22、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肺泡上皮细胞B 、增加肺弹性阻力C、降低气道阻力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 、降低呼吸膜通透性23、胸廓弹性阻力影响呼吸,主要取决于(D)A、呼吸肌舒缩程度B、胸内压大小C、肺弹性阻力大小D、胸廓所处的位置 E、肺内压大小24、胸廓向内回位的弹性阻力表现在A、深吸气时 B
10、、深呼气时 C、平静吸气时 D、平静呼气时 E、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25、 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DA、气流速度 B 、气流形式C 、呼吸时相D、呼吸道口径E 、呼吸道长度26、 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DA、对流加速阻力B 、层流 C 、湍流 D 、气道口径 E 、肺容积27、关于肺通气阻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肺通气阻力来自弹性和非弹性阻力B、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和胸壁C 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呼吸道气流的摩擦D 同样压力下,弹性阻力大则表示顺应性也大E、肺的顺应性过分减小或过分增大,对呼吸均不利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一)肺容积和肺容量28、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D
11、 )oA、肺活量 B 、时间肺活量C 、肺泡通气量D 、潮气量 E 、残气量29、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中的气体量是AA、余气量 B 、功能余气量 C、肺泡气量 D、闭合气量 E 、补呼气量30、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 CA、潮气量 B 、残气量C 、功能残气量D 、补呼气量E、补吸气量C、用力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吸气量B )。、肺泡通气量 D、潮气量E 、残气量(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6、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A、解剖无效腔B 、生理无效腔 C、肺泡无效腔D、气道无效腔E 、无效腔3
12、7、 肺泡通气量是指(C )。A、每分钟吸入的气体量B、每分钟呼出的气体量C、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D 、尽力呼吸时,每分钟吸入的最大气体量E、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38、 某人潮气量为 500ml,呼吸频率为 14 次/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C)A、3 L B 、4 L C 、5 L D 、6 L E 、7 L39、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 C )。A、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 、肺泡通气量D 、潮气量 E 、残气量40、 当呼吸幅度减小而频率加快时,下列哪一项受影响最大:B31、肺气肿患者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哪项气体量增加A、功能余气量B32、肺活量等于(AA、深吸气
13、量+补呼气量D 深吸气量-补呼气量潮气量 C 、肺活量DB 、肺总容量-肺活量E 、补呼气量+残气量33、 肺活量等于(C )。A、潮气量+补呼气量B 、潮气量+ 补吸气量CD 潮气量+残气量E、潮气量+功能残气量34、 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称A用力肺活量E 、补吸气量A、通气储量百分比B、最大通气量35、能较好的评价肺的通气功能的是(A、肺活量B 、时间肺活量CA、每分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无效腔气量 D、功能残气量 E、肺扩散容量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41、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A、气体分压差B、气体溶解度C、气体分子量D
14、 呼吸膜通透性E 、气体与血红蛋白亲和力42、 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肺泡气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动脉血 E、静脉血43、体内 CO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B44、气体扩散速率与(E)E、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的分压差高低有关二、气体交换的过程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一)影响肺通气的因素(二)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第二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一) 02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A、组织液 B 、细胞内液C 、毛细血管血液D 、静脉血液E 、动脉血液A、分压差成反比B 、温度成反比C、扩散面积成反比D 扩散距离成E、扩散系数成正比45、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
15、度呈反比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C )。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呈正比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46、0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B )。A、物理溶解 B、氧合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以上都不是A、物理溶解 B、氧合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以上都不是47、 有关氧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A、O2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B、Q 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血液中化学结合的 Q 量远大于物理溶解的 Q 量D Q 与 Hb 的结合反应快,不需要酶的催化,且可逆的E、吸入高压氧主要是增加化学结合的Q 量(二)血氧
16、饱和度48、 Hb 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B)A、Hb 的浓度 B 、氧分压C 、血浆 pH 值 D 、CQ 分压E 、2,3-DPG 含量(三)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49、 氧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CA、血红蛋白含量与氧解离量B、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含量C、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D、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E、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氧含量50、 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的是(E)A、PCQ 升高 B、pH 降低 C、温度升高 D、2,3-DPG 升高 E、库存三周后的血液51、 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是: AA、CQ 分压增加 B、2,3-DPG 降低 C、pH 升高 D、温
17、度降低 E、CQ 分压降低二、二氧化碳的运输(一)碳酸氢盐的形式52、 CQ 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CA、物理溶解B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 、碳酸氢盐D 去氧血红蛋白 E 、氧合血红蛋白5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错误的是(C )。53、 CQ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 )。5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错误的是(C )。A、 Q 的运输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方式运输B、CQ 的运输大部分用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C、CQ 的运输大部分用 HC0-3 的方式D 氧合血红蛋白的结合是舒松可逆的,结合或解离取决于氧分压E、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形成碳酸氢盐进行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
18、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55、呼吸的基本中枢在(B )。56、调节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B)57、呼吸的调整中枢在(C )。58、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D、使吸气缩短、呼气延长E、接受肺牵张反射的传入信息59、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B)。A 延髓 B 脑桥 C 中脑 D 脊髓 E 大脑皮质60、 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D)A、变深变快B 、变浅变快C 、变浅变慢D、变深变慢E、吸气时相缩短(二)呼吸节律的形成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一)化学感受性反射A、脊髓 B 、延髓 C 、脑桥、下丘脑、大脑皮质A、脊髓 B 、延髓 C脑桥、中脑、大脑皮层A、脊髓 B
19、 、延髓 C脑桥、下丘脑、大脑皮质A、促使吸气转为呼气、促使呼气转为吸气、减慢呼吸频率5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错误的是(C )。61、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C)A、血液中的 CQ B 、血液中的 H+C、脑脊液中的 H+D、脑脊液中的 CQ E 、脑脊液中的 PQ 降低62、通过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增强肺通气的有效刺激是A、脑脊液 H+浓度升高B 、脑脊液 CQ2 分压升高C 、脑脊液 Q2 分压降低D 动脉血 H+浓度升高E 、动脉血 Q2 分压降低63、感受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引起肺通气增强最主要的感受器位于AA、颈动脉体 B、颈动脉窦 C、主动脉体 D、主动脉弓 E、延髓64、 动脉
20、血 PCQ 升高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实现的(C)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C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 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E 、直接兴奋呼吸肌65、 血液中 CQ 分压升高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途径是:BA、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的神经元B 、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而引起C、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的神经元D、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而引起E、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而引起66、 PCQ 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主要是通过( B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D 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E、直接兴奋
21、脑桥呼吸调整中枢68、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2,3-DPG69、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所必需的是(70、血液中日+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主要刺激下列哪一途径而实现:A、延髓呼吸中枢B 、中枢化学敏感区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E 、脑桥呼吸中枢71、低 Q 使呼吸运动加强主要刺激下列哪一途径实现:BA、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而兴奋呼吸中枢B、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C、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67、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D)A、QH、H+、CQ、NaHCQA、CQA、 缺 QB 、一、NaHCQ D定浓度的 H+E 、HCQ2、 呼吸运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D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E、直接刺激呼吸中枢72、 PO 降低,使呼吸运动增强,主要是通过( A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D 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E、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73、 H 浓度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主要是通过( A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D 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E、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二)肺牵张反射74、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说,错误的是:EA、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能训练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验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现代作家作品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乾安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纽约大学《分子生物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师范学院《应急管理与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新泰莆田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质量检查(I)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课件
-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2025年度文化产业竞业禁止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JJF(冀) 105-2011 烟气采样器地方规程
- 上海外服笔试题目
- 查对制度完整版本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全册各单元重点单词短语句式
- 角磨机安全操作培训(2023年版)
- 瞳孔观察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DB32T 2060-2024 单位能耗限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