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 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与详细解析_第1页
【中考模拟】 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与详细解析_第2页
【中考模拟】 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与详细解析_第3页
【中考模拟】 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与详细解析_第4页
【中考模拟】 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与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kàn)     取缔(tì)      开卷有益(juàn)B.惩戒(chéng)   蹒跚(pán) 浮光掠影(lüè)C.簇拥(chù)     栖息(q) 不屑置辩(xuè)D

2、.迁徙(x)      阔绰(chuó)   信手拈来(zhn)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_,他们因为不同的_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A.比肩接踵    理由    播撒    伟大B.不胜枚举 &#

3、160;  理由    传播    高尚C.不胜枚举    缘由    播撒    高尚D.比肩接踵    缘由    传播    伟大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4、。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A.第句B.第句C.第句D.第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 )理想产生欧洲艺术( )一是幻想( )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A.,;,。B.,;C.;D.,。 5. 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5、.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B.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C.颈联的“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日”“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更替,蕴含自然理趣。D.本诗描绘了停泊所见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广阔胸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羁旅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人体的独特性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

6、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

7、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

8、0%。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原文有改动) (1)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_; 长相; _;步态; _; _。 (2)选文第段有哪些作用? (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

9、么? (4)第段画线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至于负者歌于途(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出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B.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

12、乐的思想。C.文中用游人之乐衬托禽鸟之乐,又以禽鸟之乐衬托太守之乐。D.滁人出游的场面,体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以及太守治理有方。四、句子默写  在下面横线上,用课文原句填空。(1)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3)明月几时有,_。(苏轼水调歌头)(4)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5)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7)真正的勇气是:即使面对生死,也依然岿然不动,不改已志。正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歌叹的“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13、0;       高凤痴迷诵读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向,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 

14、;       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兔,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建初中,任隗举凤直言,到公车;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        注释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任隗:南阳宛县人,建武八年,被任用为“将作大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1)昼夜不息(_)   (2)风方悟之(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15、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高凤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仙人掌花曹乾石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

16、,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

17、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

18、花。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通读全文,请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2)第三段“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中的“啄食”一词形象生动,请写出你的赏析。 (3)第十三段中的“不甘泯灭的美”的含义是什么? (4)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综合性学习  文明交通是城市流动的名片,某班将开展以“文明出行在天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9、。        (材料一)天津市交管部门在多个路口安装了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曝光系统,对违规行人进行抓拍,并在电子显示屏和电视台曝光。据执勤交警介绍,安装该系统后,路口行人高峰时守法率从59%提升到73.2%,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材料二) 是三星在天津投资持续加码的一年,正在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动力电池生产线等新项目,新增高端制造方面的投资达24亿美元。   

20、;     (材料三)天津市中心城区新增添11处行人过街交通信号灯按钮。至此,全市共有69处。行人通过路口时,按下按钮,控制系统将根据情况调整红绿灯时间,从而让行人过街时更加安全、放心、方便,助力打造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交通体系。        (材料四)        天津“文明出行”宣传调查图        

21、;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文明出行在天津”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 (2)请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天津市为确保文明出行,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八、名著阅读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名。        作品        文段        儒林外史      

22、60;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益灯。 (1)_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朝花夕拾 (2)_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西游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行者道:“我是东土来的,叫作 (3)_和尚。” (4)_我把托盘放在桌子上,拍拍派洛特,轻声说:“躺下!”罗切斯特先生机械地转过身来,想看看这阵骚乱是怎么回事

23、。可是由于什么也没看见,便又转过身去,叹息了一声。  名著阅读。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这里的大圣指的是_,真君指的是_。他们斗法的原因是_,斗法的结果是_。 九、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发,让今年这个春天变得有些灰暗和寒冷。党中央一声号令,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便在全国打响在过去的这一段特殊的日子里,你们也一定会有许多的见闻、经历和感受,而这一切,也一定会让你思考、收获和成长。请以“这次疫情让我懂得了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补全作文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真情抒写,不得抄袭:书写规范,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