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教学故事_第1页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_第2页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_第3页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_第4页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音乐教学故事学校音乐教育,是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纳入自己的视野,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之后,我便凭借自己的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实践。回首这几年的新课改之路,起初也曾磕磕绊绊、迷惑无奈,经历着失败进步再失败再进步的演变。我更为深刻的感受到,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怎样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不让新课程改革过于形式化,变成一句空话,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一节突发奇想的音乐课堂的教学,我对新课改的“新”字有了更深

2、一步的理解。以下两个案例,是我在新课改的实践之路中的欣喜与收获,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教材内容是学唱歌曲渴望春天,我和往常一样进行常规教学,先听范唱,再进入新歌学唱。当我播放录音范唱时,学生越听越没劲,教室里闹哄哄,课堂纪律越来越差,有的学生竟然看着窗外,学着鸟儿叫了起来,我的心情也随即烦躁,但这鸟儿的叫声,又让我脑海中冒出了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换一个切入点,先让学生说说关于春天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寻找一切春天可以表现的音源。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生,并允许他们下位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商量。很快,教室里开始骚动起来,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

3、,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之后,我又对这一课型做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同时,为了能在下一个班级当中,表现得尽善尽美,我又给下一个班的学生布置了前置作业,让他们提前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捕捉到有关春天的声音,并表现出来,可以个人,也可以组合表现。并且,我将课题改为春之声。没想到,这个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充分,创造力让人刮目相看。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然应该有小鸟的叫声。”于是他用口哨模仿小鸟的叫声;其他孩子也跟着模仿起来,可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却完全不一样,有的孩子用双手合起来,模仿布谷鸟的声音;有的带来了小时候玩的模仿小鸟叫声的玩具,表现得惟妙惟肖;有的

4、甚至还通过音色来模仿乌鸦的叫声;就连平时我们不经意翻书的声音,也被同学们艺术的表现出了小鸟扑扇翅膀的声音。孩子们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每个生动各异的表现,都赢来了其他同学叹服的掌声。就在这一次次的掌声中,同学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有的同学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于是,她拿起准备好的报纸通过抖动来模仿下雨淅沥沥的声音;几位和她一起合作的小伙伴,也拿起报纸,不停地摩擦来表现雨声越来越大和渐渐消失的声响;还有位同学拿出一个饼干桶,敲打出雨点落在脸盆里的声音;最出奇的是,有一位同学竟然拿出了一个模仿雷声的玩具。实在太形象了,这个组合配合得最为默契,也是获得同学们赞扬最多的。另外一个组

5、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朗读了一首宋词西江月,借助词里有关春天的信息来模仿,有风声、雨声、蛙声、鸟声、雷声、水声。最令人叫绝的是,有位同学突发奇想,拿起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夹子,使它发出声响,模仿鸣蝉的声音。同学们看了都大吃一惊,一致认为这是最有创意的。最后,我让同学们又回到歌曲渴望春天当中,寻找歌曲传递给我们的春天的讯息。就在这种探索的热情当中,同学们轻轻松松学会了这首歌曲,并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结束了音乐课堂。置身这样的课堂氛围,我不禁百感交集,对于自己的一个闪念能激起学生如此强烈的兴趣,感到无限欣喜;同时,也对通过这节课所折射出的问题引发了反思: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6、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本当中的歌曲内容,导致课堂纪律难以调控。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并不是学生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唱歌,关键在于如何调动积极性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以及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二个课例,要从学校推行的生本教育教学模式说起。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

7、本教育模式也有它的“外貌”,基本上是:(1)课前的前置性学习;(2)上课时的小组交流,(3)班级交流、聆听、质疑与碰撞;(4)课堂成果展示或者课后的追根究底、延伸拓展、广义探究。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学习,我认为,它和新课标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供我们相互借鉴。我所实践的一个课题多变的节奏,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首先我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对于现今的中学生,似乎只有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离他们更近些。但为了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所以在民族音乐的课堂上我把春节序曲这首作品的重点,放在了节奏上。首先,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

8、业:第一,了解春节序曲的作品背景;第二,课前,就让学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以身边能发出声音的材料为主;并且,不允许有雷同的展示。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去想、去体验、去思考,使学生领悟并洞察到,生活中的节奏是无处不在的。正式上课时,孩子们给我带来了更多惊喜,比如:用塑料袋表现妈妈洗衣服;通过做家务劳动,发现洗筷子也是一种生活中的节奏;还有敲门声,切菜声;用弹舌的方式表现奔跑的马蹄声;还有一位同学,在平时打篮球时,体验到了运球时那种有规律的声音,等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融洽而活跃。对此我没做任何讲解,只是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节奏型,他

9、们从哪来”?经过体验思考后,学生们向我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从生活中提炼节奏,用节奏来表现生活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节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并产生自己创作创新的愿望,自然引入创作阶段。之后,我便让同学们倾听体会春节序曲当中的一段音乐情绪,(如果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欣赏的话,学生是很难静下心来倾听和体会音乐的。)而后,我将同学们分为四组,进行思考、讨论:“能否把平时生活中,我们找到的节奏和积累的节奏型,为这段旋律配上合适的伴奏?”在展示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一些课堂乐器,如:沙锤、三角铁、铃鼓、小堂鼓、钹等等,并要求每组同学自评,说明创编理由,由其他组同学点评优点或者不足。整堂课,都是在“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进行和结束的,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听课老师也给予了较高评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节奏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感动和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的认识到,对音乐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努力使教材少一份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