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工商管理专业_第4页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工商管理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2Abstract2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概述2第一节 信用证欺诈的概念2第二节 信用证欺诈的种类3一、 受益人单独实施的信用证欺诈3二、 受益人与开证申请人串通实施的信用证欺诈3三、受益人与第三人串通实施的信用证欺诈3第三节 信用证欺诈的原因4一、信用证制度的本身具有很大局限性4二、信用证格式不统一、使用不规范4三、信用证欺诈相较其他诈骗活动而言风险比较低5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特点及危害5第一节 信用证欺诈的特点5一、 信用证的国际性5二、 信用证的复杂性5第二节 信用证欺诈的危害6一、 买方或卖方成为遭受损失6二、银行利益受损6第三章 国际贸

2、易中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6一、买卖双方的防范6(一)慎重选择交易对象6(二)合理选择信用证的种类7(三) 规范使用信用证条款7(四)按时反应货物的动态7(五)进口方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8(六)提高贸易人员素质8二、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防范8(一)做好审查工作8(二)要做好与贸易工作人员的沟通8第四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措施9第一节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9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9第二节 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措施10一、 向法院申请止付令。10二、及时与付款银行取得联系, 通知银行拒付。10三、 起诉买方或者承运人。10第五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立法完善10第一节 完善国际立法11第二节

3、完善国内立法11一、完善刑法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规定12二、完善民事诉讼法关于信用证欺诈方面的保全措施的规定12结语12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摘要】:国际贸易的纷繁复杂以及货款支付收取的方式转变,催生了信用证的产生,但由于贸易方式的不断转变以及信用证本身固有的特点,信用证在使用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信用证欺诈不仅会引起金融上的秩序混乱,而且也会给当事人以及银行带来难易预计的损失。这篇文章通过探讨信用证欺诈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产生的原因及信用证欺诈的种类,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立法上的意见,以此希望对信用证欺诈的预防和救济有所帮助。【关键词】:信用证 欺诈 防范对策 司法完善AbstractCred

4、it as an international trade settlement,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t can ensure safe receipt of payment the seller, the buyer makes the timely receipt of shipping documents, but also make funds available through the issuing bank of the applicant, the issuing charge a fee. Ho

5、wever, due to changing trade patter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dit itself, credit card fraud has occurred frequently, seriously disturbed the normal ord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redit card fraud causes and types, to make some major preventive measur

6、es. Hope for fraud prevention and relief help.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focus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event fraud.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etter of credit frau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generated an overview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redit car

7、d fraud, types and causes.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credit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fraud.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credit card fraud prevention measures. Buyers and sellers into prevention and preparedness bank.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8、international trade, credit fraud remedies. Introduction fraud exception principle and the three main remedies.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islative fraud. Introduced from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Key words:Letter of Credit;Fraud;Guarding;Perfect

9、 justice.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概述第1节 信用证欺诈的概念 有关信用证欺诈的概念的判断,世界各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使21世纪全球经济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要统一制定或界定信用证欺诈概念仍然需要更长远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历史原因,又为信用证欺诈概念的确定标准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阻碍。经济基础决定了交易方式的转变,而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欺诈形式也不断刷新了我们的认识。各个国家接受了ICC保留的给予各个国家自己界定信用证欺诈的任务,ICC的这种做法使得国际惯例UCP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信用证欺诈可以划分为两类:首先,狭义的信用证欺诈是

10、指受益人(即卖方)提交单据方面的欺诈,即卖方故意提供全部或部分虚假单证骗取货款的行为【1】。其次,广义的信用证欺诈不光表现在单据方面实施的欺诈,也表现于基础交易方面实施的欺诈。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0月24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规定问题的规定首次对信用证欺诈作了相应的列举式规定,信用证欺诈是有主观上的故意的。我认为,信用证欺诈指的就是信用证的某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利用信用证相应的运作方式,故意隐瞒真相或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或没有贸易却故意伪造出基础交易的存在,而意图使相对人蒙受损失,自己从中牟取不法利益的行为。 第2节 信用证欺诈的种类1、 受益人单独实施的信用证欺诈 受益

11、人由于自身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一旦受益人着手进行欺诈往往会取得成功。此时,受益人只要利用自己的名义伪造相应的单据来对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进行欺诈,骗取相应的货款。这种欺诈与一般违约的情况相比,会给对方带来更直接更巨大的损失。2、 受益人与开证申请人串通实施的信用证欺诈 这种欺诈通常情况下是由进出口商互相勾结,伪造信用证及相应单据,编造虚假或根本不存在的基础贸易关系使银行有理由相信存在基础贸易关系,从而骗取开证行的货款,而银行就因此承担损失。一般情况下,申请人会充分利用银行的议付程序,因为银行只遵循表面相符原则,而诈骗者出具的虚假单据银行也只是进行表面审核,所以银行常常蒙受损失。三、受益人与第三人

12、串通实施的信用证欺诈(一)受益人与承运人串通实施信用证欺诈 这种欺诈一种就是指受益人事前跟承运人商量好,将货物装船以后,由承运人倒卖给不相关的其它人之后隐匿踪迹。然后受益人在货物装船后到交付给买方之前这段时间内去银行利用信用证提款,这时候买方就会钱货两空。另一种就是承运人没有按照约定时间装船,就开出相应的提单,逃避延迟装船的责任,将延迟的风险转移给买卖双方。(2) 受益人与其他第三人串通实施信用证欺诈这种欺诈方式是:首先由第三人主动联系开证申请人,然后第三人作为中间人促成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发生基础交易,最后由受益人利用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进行欺诈。第3节 信用证欺诈的原因一、信用证制度的本身具有

13、很大局限性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产物而不是法律的产物。信用证有两个原则:独立抽象性的原则以及单证严格相符的原则。独立抽象性原则是指只要信用证开立,就不受买卖双方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束,而当事人则只要遵照所列条款行使权利及义务。UCP600明确规定,信用证独立于其可能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和文件。使信用证援引有关合同的规定,银行也与该合同完全无关。在信用证支付中,银行付款与否并非取决于卖方实际履行合同的状况,即使卖方履约有瑕疵,银行也不能拒绝付款,因为银行付款与否是依据“严格相符”的原则。同时,依照信用证的独立原则,买方无权以卖方履约有瑕疵而对抗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买方负有付款赎单的义务。基

14、于此局限,不法分子往往就有可乘之机。 二、信用证格式不统一、使用不规范 信用证随着贸易的频繁交往而发展起来,但是自信用证结算方式出现以来,就没有实现过一国范围内的统一,更不要说实现信用证全球范围的统一。各个银行有自己独特的信用证模板,不法分子就是钻此空子,伪造各种信用证,令人眼花缭乱。比如:不法分子假冒出的虚假单证以假乱真。银行工作人员由于鉴别能力不强以及银行的硬件设施并不能完全辨别单证的真假,致使诈骗者得逞。 三、信用证欺诈相较其他诈骗活动而言风险比较低 贸易往来的相应特点使得交易者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贸易规则、贸易水平、贸易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方面的差异。另外,也是因为节约成本和资金、运输

15、的难易程度方面的综合考虑,造成进行欺诈活动的风险比较小,欺诈者承担的后果也不严重。但是,与风险的大小比起来,欺诈者所能欺诈到的数额却是十分巨大的。这正是欺诈者能够无所顾及的进行多次大规模欺诈的重要原因。另外,信用证欺诈并未形成完善的规定,国际立法上也相对空白,各国的规定也只适用于各国国情,完全不能够满足国际贸易者的需求。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保障了各国立法的独立性,防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且这种做法清楚的认识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法制水平和法制环境的差异性,但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也令欺诈者可以很容易地规避各国法律的制裁。更由于缺乏统一的惩罚标准,使得欺诈者付出的代价太小,进而在客观上也鼓励了欺诈

16、行为的进行。第2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特点及危害第1节 信用证欺诈的特点1、 信用证的国际性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进出口双方多数情况是位于不同的国家,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信用证也有相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信用证欺诈的话就会直接产生“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每当受害人遇到此类欺诈,就要步入跨国诉讼这一流程,产生国家间法律冲突与司法协助等问题,牵扯的时间与空间成本太大。而受害人精力有限,跨国诉讼的费用高昂,所以往往只能是自认倒霉。2、 信用证的复杂性信用证业务由于其国际性的特点使得众多当事人来自不同国家,而且信用证的特殊性则要求从业人员了解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等繁杂琐碎的专业知识

17、。如果说银行只是就其相应具备的职责仅仅是审核单据的表面相符性,那么这就造成空隙使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另外,欺诈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诈骗手段也不断刷新我们的眼球,且欺诈者分工越来越细致,一环接一环,大大增加了预防诈骗和侦查诈骗的难度,也使调查处理难上加难。在进出口业务涉及许多不同的单据的时候,如何熟悉并判断各项流程,发现隐藏的细小的漏洞是许多当事人面临的难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在这过程中也难免地会存在一系列间隙与纰漏。第2节 信用证欺诈的危害信用证欺诈的破坏力十分巨大,由于一般国际贸易标的额巨大,如果发生欺诈并成功那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欺诈成功就会带来“荣华

18、富贵”,而这样的结果让欺诈者尝到甜头继续欺诈,这样的恶性循环永无休止,接着便是受害者叫苦连天和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2】。1、 买方或卖方成为遭受损失 由于信用证欺诈所带来的损失不仅会给买卖双方带来无休止的诉讼之争,甚至会使双方陷入破产的深渊。如果说信用证欺诈是由于银行审核单据的方式方法十分的机械,那么我认为,归根究底还是由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所导致的,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二、银行利益受损 信用证欺诈的后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是买卖双方受到重创,就连银行也是不能幸免,而银行所受的打击更会被放大。银行由于受到牵连而形成许多不可收回的账目,长此以往,交易者必然对其的承兑能力和资金情况产生怀疑,有

19、可能引起大量的撤资,这将对银行构成毁灭性的打击。第3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 正因为信用证欺诈所带来的后果如此严重,我们必须严格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欺诈的可能,让不法分子没有可趁之机,以更好的发挥信用证的独特优势。一、买卖双方的防范 由于银行在单证一致的情况下即承担付款义务,基于此,买卖双方更应该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 (一)慎重选择交易对象 买卖双方在交易之前都应该先对对方的情况进行“摸底”,通过对对方的了解对双方进行一个资信等多方面的评估,通过这样的事前了解可以减少与资信不良的客户交易往来,以此来规避被欺诈的风险。所以,在交易前一定要先通过方方面面对卖方进行

20、比对,挑选出适合的卖方。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资信良好的交易商来保障交易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中间商来转移相应的风险。如果风险发生,那么可以追究中间商的相应法律责任,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的损失。(二)合理选择信用证的种类 实践中信用证按照如何使用以及有什么限制条件来进行区分。比如,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受益人有权把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权利,比如向银行提示单据获取款项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即第二受益人)使用的信用证【3】,可转让信用证只能作一次转让。但是,信用证的转让并不等于合同随之转让。因此,如果第二受益人不履行合同,第一受益人(即卖方)仍需对其与买方签订的合同负责。如果有中间商参与的话,选择可转让信用证

21、可以预防因资信问题发生欺诈造成国内外贸企业收汇困难。除此以外,中间商也可以使风险转移。我国外贸公司也常要求外国进口商开立可转让的信用证。(3) 规范使用信用证条款 由于信用证是由各行开立的,所以信用证并没有统一的格式。这就直接导致了审核的非标准性,使得诈骗者有可趁之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卖方在签订信用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清条款,以免因为一些条款而落入陷阱。买家应该对卖家提出更为具体化的要求,以防卖家进行欺诈。(四)按时反应货物的动态科技发达的今天,船舶的运输设备也与时俱进,一般船公司都有船舶装载记录、航行记录,如果伪造单据或者倒签单据的话完全可以通过船舶记录查询。一旦货交第一承运人,卖方首

22、先要将买方货物装船的时间以及装船的具体情况通知买方知晓,双方可以通过承运人提供的船名信息来查询船舶具体情况以及货物动态。网络讯息时代,买家能够及时追踪货物信息。在实践中,寻找货运代理人来查询船舶以及货物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节约了成本和买卖双方的精力。(五)进口方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 由第三方进行监督是避免遭受欺诈的有效方式之一,监督人要做到面面俱到,不仅要监督货物的采购的原料、货物的装船、监造和监装,而且对于货物有没有按时装船和货物质量的合格与否也要进行检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保障不知情一方的利益。买方可以委托当地信誉良好的第三方进行相应的监督,以保证货物的数量、质量、装运日期等。(六

23、)提高贸易人员素质 国际贸易的复杂多变是十分考验我们的能力和智商的,只有自身素质过高才能在第一道门槛“把住关”,避免欺诈发生。贸易人员要运用熟练的技巧冷静应对各种问题,把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避免损失惨重。要对贸易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知识培训,对最新的诈骗手段进行深入剖析,让贸易人员了解诈骗方式的及时动态,从而使他们在岗位上能够很好发挥相应的作用,抵御一定的风险。另外,也要对贸易人员进行定期的系统贸易知识的培训,让贸易人员自身武装起来,并定期进行考试,以保证贸易人员的高素质,从源头上把好关。 2、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防范 银行作为信用证欺诈的受害者之一,尤其要加强对信用证欺诈的防范工作,只有这样

24、才能避免银行的信誉受到影响。(一)做好审查工作 一直以来,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信用,加之信用证的独立性,银行总是对卖方付款,因而客观上纵容了卖方的欺诈。所以,银行应该对于未统一格式的信用证进行仔细的审查,议付行在收到提交上来的信用证单据以后,应严格按照信用证所记载的事项审单,并且一一进行参照比对,在确保表面完全相符后才能够付款给对方。如发现不符点,马上拒付。在议付之前,要确定该信用证的真实性,一旦发现不属实,也要马上拒付。议付行可以通过与信用证的开证行进行核实,通过双重检验的方式来保证信用证的真实性,做好两手准备。(二)要做好与贸易工作人员的沟通 银行工作人员和国际贸易的工作人员各有所长,如何充

25、分利用并发挥这些优势是最为关键的。比如,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掌握着银行工作者所不了解的贸易专业知识,却对金融知之甚少,银行从业人员精通国际贸易从业者所不具备的金融知识,却不通晓国际贸易知识。为了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这两种不同领域的人员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努力是要相互的,不管哪一方存在短板,这样所会导致的结果都是“致命”的。单纯从理论角度上来说,因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信用证与基础合同是分离开的,银行只要就信用证审核没问题就得议付;但是实际中,事情却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对买卖双方和银行都是很大的威胁。银行要充分发挥其审核的功能,不仅要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对于买卖双方签订的相应的与信用证有

26、关的贸易合同也要进行审查,尤其是对于信用证条款要进行仔细的审核,排除一切危险因素。银行也要积极的与贸易方做好沟通交流,对这笔交易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银行也要对信用证欺诈有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在发生之后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危险的扩大化,并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补救。 第4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措施第1节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如果说信用证的相应特点导致其在适用时被不法分子钻漏洞,那么“欺诈例外”就是对它的有益补充。这项原则的适用正是弥补了在规则与例外之间不能划出明确的界限【4】,这项原则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信用证的根基。盲目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往往会让不法分子有漏洞可寻,在

27、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滥用这项原则赋予我们的权利。在运用这项原则的时候应该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习惯,一般认为适用该原则应具备以下几种条件:(1) 欺诈事实确实存在 欺诈的必要条件是:当事人必须要有欺诈的故意,并且确实是利用信用证这样的形式进行欺诈。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形式就是:欺诈者利用信用证单证一致这样的规定来钻制度的漏洞。通过这个漏洞,诈骗者利用对方不知晓货物情况的优势,故意将不符合单据的货物发出,来进行商业欺诈骗取相应的货款。而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违约行为,这种情况就不能再认定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2) 欺诈必须是实质性的 欺诈是实质性的是指:单据确实是伪造的虚假的并且

28、也确实违背了买方在订约时所期望达到的交易目标。由于相关法律的空缺,即使出现了所谓的“倒签提单”也并不意味着欺诈。因为这种“倒签提单”虽然时间上与实际的装船时间有所差别,但是根本上来说并不影响买方的利益。或者说,这样的“倒签提单”有时候甚至是为买方考虑而签订的。所以说,这样的情况很难将其认定为单据欺诈,因为这不满足违背买方最终目标这一要求。而这类情况也就只能将其简单定性为违约的行为。(三)使用“欺诈例外”的时间条件只有当卖方已经按照规定像向信用证的开证行提交了相应的正规单据以后,才能够开始适用信用证欺诈原则。否则,假如卖方并没有向开证行提示单据,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提前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29、第2节 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措施1、 向法院申请止付令。实践中由于信用证的表面相符的原则,所以往往银行只是简单审核就会议付,而不会轻易行使拒付权。但是这种做法却存在者极大的风险并且极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在银行未向卖方付款或承兑之前,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卖方确有欺诈行为,买方可向法院申请颁发禁止令,禁止银行向卖方付款。二、及时与付款银行取得联系, 通知银行拒付。 实践中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往往并不会行使拒付权,即使银行在收到买方请求后可以决定是否对虚假单据行使拒付权。但有时候这样的做法却换来了别有用心的欺诈者。所以,无论是出于对买卖双方的保护还是对银行自身利益的考虑,银行都应该在必要的时候行使拒付权

30、。3、 起诉买方或者承运人。另外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解决,但也由于国际诉讼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巨大,使得许多被骗者无所适从,只能任不法分子逍遥法外。而国际间和区域间司法协助也没有完全对接,及时法院进行判决,如何执行该判决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第5章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立法完善第一节 完善国际立法 由于国际社会除了国际商会制定的UCP外,不存在任何其它被普遍接受的、调整信用证交易的国际惯例。而实践中,信用证欺诈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就是世界各国并没有统一的公约对信用证欺诈的要件等做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这方面的法律缺失造成了信用证欺诈的泛滥以及现在拒开信用证的尴尬。这与信用证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我

31、认为国际上应该对于信用证欺诈的相应概念及构成要件形成统一的规定,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可以使各参与国能够在公约的统一规定下审理案件,这样可以避免多头诉讼并且适当的减少冲突。此外,还要发挥各个国际组织的作用,各国在其他缔约国审理案件时,应当按照协议提供司法协助,在文书送达、调查取证、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方面予以配合。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统一标准,促进国际贸易的相应发展。 具体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从而完善跟单信用证统一规定内容,才能使信用证欺诈立法更具操作性:首先,有必要将规定中的信用证“撤销”环节删除。信用证本是不可撤销的,除非双方当事人明示修改UCP的这一规定。如果信用证是可

32、撤销的话,那么就会给信用证欺诈者创造许多机会,对受益人是十分不公平的,受益人会因此出于被动的地位。而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对于受益人收款比较有保障,确保了受益人的相应权益,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做法。因此,将“撤销”这一环节的删除不仅会是开证行和受益人的合同关系稳定,而且也会避免别有用心的欺诈者利用这样的环节进行欺诈。其次,引入美国商法典的“实质性欺诈”原则。并不要求受益人所提交的每一份单据必须载明信用证所要求的一切细节,也不要求单据与信用证绝对相符。严格相符不等于绝对的“字面相符”。出现一些不影响合同目的的误差并不能认为就是欺诈。而只有真正使得交易的预期目的无法实现时,才构成欺诈。 第2节 完善国内立法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颁布任何与信用证有关的法律,也没有引述国际商会的任何解释性意见的案例。仅有的规范性文件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所以,要完善我们国内的立法具体应从以下做起:一、完善刑法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规定 刑法中对于确定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有欺诈的故意,应当存在具体的评价标准,我觉得标准可以这样制定:首先,应当检验单据或信用证的真实性,确系是伪造的,即可认定行为人的故意;第二,应当检验买卖双方的贸易背景是否属实,无真实的贸易关系,行为人进行欺诈就极具可能。如对于上述两点行为人都具备的话,那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