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2_第1页
西方经济学02_第2页
西方经济学02_第3页
西方经济学02_第4页
西方经济学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需求、供给和价格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价格与微观经济学市场、价格与微观经济学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需求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供给 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法则供求法则: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 第六节第六节 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价格与微观经济学市场、价格与微观经济学 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两个方面: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市场是将买者和卖者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易的一种机制。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关于交易的一种制度。 每一种商品和劳务在市场上都有自己的价格,生产要

2、素也都有自己的价格。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价格实际上反映了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它反映了需求者在使用该物品时的效用情况;另一方面,它反映了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时的成本情况。 市场价格图图2-1 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图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图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需求 一、需求函数一、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需求函数一、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决定这些购买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需求函数的理论研究中,西方经济学首先假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

3、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函数可以记做:)(dpfQ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表2-1 个人需求表和市场总需求表 微观经济学认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对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加在一起,才能显示出这种影响。 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总和叫做市场需求量,它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量在水平上相加而形成的。 用 QA,QB和QC分别表示消费者A、消费者B和其他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Qm为: Qm=QA+QB+QC。 二、需求表、需

4、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1086420 2 4 6 8 10PQ(a)消费者消费者A的需求曲线的需求曲线图图2-2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1086420 2 4 6 8 10PQ(b)消费者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的需求曲线1086420 80 160 240 320 400 PQ(c)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

5、关系,称为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假定曲线是线性的,且假定变化率是连续的,这些假设虽然并不实际,但却简化了讨论。这样,线性的需求曲线可以表述为: Qd a bP a为曲线的截距,b为曲线的斜率,两者都为常数。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水平与商品需求量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那么我们

6、就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Normal Good);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Inferior Good)。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茶是咖啡的替代品,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等等。 相关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汽油是汽车的互补品,显示器是电脑主机的互补品,左手套是右手套的互补品,等等。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

7、少。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方同向变化。 相关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 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图图2-3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PP0D2D0D1Q2Q0Q1QO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供给 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一

8、、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是指商品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同分析需求一样,微观经济学首先假定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其供给量变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函数可以记做:)(spfQ 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线性的供给函数可以表述为:dpcQs图图2-4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PSQO 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量就会减少。这条规律被称为供给定理(Law of Supply)。

9、 供给曲线一般是一条正斜率,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也有极少数商品的供给曲线形状例外。某些可能作为投机的商品,如证券、黄金等,在价格小幅度升降时,供给量按正常情况变动。一旦价格大幅度持续变动,投机者会由于价格预期而采取观望态度,待价而沽,甚至囤积居奇,供给量就会出现不规则变动。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生产成本对供给的影响 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当生产成本相对于商品的售价而言较高时,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

10、曲线的移动 相关商品价格对供给的影响 相关商品既可能是生产性替代品,也可能是生产性互补品。 一种商品的生产性替代品(Substitute in Production)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进行生产的另一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生产性互补品(Complement in Production)是指必须和这种商品一起生产的另外一种商品。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对供给的影响 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

11、供给曲线的移动 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 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生产率来影响供给的。生产率是指每单位投入的产出。生产率提高表现为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数量的降低,或者单位投入的产出数量的增加,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 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二、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图图2-5 供给的变化供给的变化POS2S0S1Q2Q0Q1Q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形成和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二、均

12、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图图2-6 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形成 PP2DSEQs2QeQ短缺短缺过剩过剩Qs1Qd1Qd2PeP1O 二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图图2-7 需求变动影响均衡需求变动影响均衡 PP2SQ0QQ1Q2P0P1D0D1D2E0E1E2O 二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图图2-8 供给变化影响均衡供给变化影响均衡 S2PP1S0Q0QQ1Q2P0P2DS1E0E1E2O 二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均衡价格

13、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第一,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第二,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第三,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二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供求同时变动有两种情况: 第一,供求同时同方向变动,即同时增加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数量将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均

14、衡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需变动的相对量,可能提高,可能下降,也可能保持不变。 第二,供求同时呈反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维持不变。 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 最低限价与过剩 PDSEQeQ过剩过剩QsQdPePsO图图2-9 最低限价与过剩最低限价与过剩 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 最高限价与短缺 PDSEQeQ短缺短缺QdQsPePcO图图2-10 最高限价与短缺最高限价与短缺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二、供给弹性 三、弹性

15、理论的应用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如下: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QPPQPPQQEd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一般形式为: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因为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呈反比。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 第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 第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根据公式可以看出,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由Q/P和P/Q两个因素构成的,其中Q/P是需

16、求曲线斜率的倒数;P/Q则是由需求曲线上所测量的点的位置来决定的。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图图2-11 同一需求曲线上的不同弹性同一需求曲线上的不同弹性PQCABEd 1Ed = OEd =1Ed 1Ed = OEd =1Ed 10EI 1EI =0EI =0EI 0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弹性 3.需求的交叉弹性 XYYXYYXXXYQPPQPPQQE需求 的交叉弹性公式一般形式为: 二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 计算公式为: QPPQEs

17、 二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 如果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即Q/QP/P,这种情况被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 如果Es1,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另外三种特殊的情况是: Es=1、 Es=和Es=0,它们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一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全无弹性。在图形上,分别用过原点的直线、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和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来表示。 供给弹性也可分为五种类型: 二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 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图图2-14 时间对供给弹性的影响时间对供给弹性的影响PQOSmSsS1 三三、弹性理论的应

18、用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一,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1),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图图2-15 Ed1: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PQCP1DAOBP P2+ QQ1Q2 三三、弹性理论的应用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二,如果需求缺乏弹性(Ed1),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 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图图2-16 Ed1: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PQCP1DAOBP P2Q +Q1Q2 三三、弹性理论的应用弹性理论的应用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赋税的归宿问题 图图2-17 香烟税的归宿香烟税的归宿PDDS2O2S11.50.511.910.90.1E2E1 三三、弹性理论的应用弹性理论的应用 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食物方面的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