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检修及维护_第1页
皮带输送机检修及维护_第2页
皮带输送机检修及维护_第3页
皮带输送机检修及维护_第4页
皮带输送机检修及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皮带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皮带输送机是一种利用连续而具有绕性的输送带不停地运转来输送物料的输送机。输送带绕过若干滚筒后首尾相接形成环形并由张紧滚筒将其拉紧。输送带及其上面的物料由沿输送机全长布置的托辊支撑。驱动装置使传动滚筒旋转,借助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传动。二、二、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日常检修1.1检查输送带的接头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割伤、裂纹等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损坏1.2输送带的上下层是否有磨损处,输送带有否有半边磨损1.3检查清扫器装置及卸料器的橡胶刮板是否有严重磨损而与输送带不能紧密接触,如有则应调整或更换橡胶刮板1.4保持各个托辊转动灵活,及时更换

2、不转或损坏的托辊1.5防止输送带跑偏使输送带保持在中心线上转,保证槽角2定期检修2.1定期给各种轴承、齿轮加油2.2拆洗减速器,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应更换新齿轮2.3拆洗滚筒、托辊轴承。更换润滑油2.4所有地脚螺栓、横梁联结螺栓加油紧固2.5修补或更换输送带3小、中、大修小、中、大修小修:按具体情况自定;中修:6月;大修:12月。3.1小修3.1.1检查、修理皮带接头。3.1.2检查、修理托滚。3.1.3检查齿轮啮合、磨损情况、并清理加油。3.2中修3.2.1包括小修项目。3.2.2解体检查各传动机构、自动机构、滚筒及其轴承完好情况,进行清洗和换油。3.2.3消除皮带表面、侧面挡皮、

3、三角皮带的缺陷,调整皮带张紧度。3.2.4检修、调整皮带的清理装置及卸料装置,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3.2.5检查漏斗磨损情况,进行修补、刷漆。3.3大修3.3.1包括中修项目。3.3.2检修或更换下料漏斗。3.3.3解体减速机清洗,修理已损件,更换润滑油。3.3.4部份或全部更换运输皮带。3.3.5桁架校直、修理或全部更换、防腐、刷漆。3.3.6更换调节螺栓,修理皮带张紧装置及各种防护罩。1.3.7校正传动滚筒、末端滚筒和托滚支承位置。4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4.1桁架4.1.1在修理桁架时,必须拆去运输皮带,将桁架置于平整场面,逐段进行。加固补充的型钢,力求同型号,焊接必须牢

4、固,修好后找直、校平。4.1.2桁架不得有裂纹和变形,在设备运行时、桁架不得有异常震动和位移。4.1.3防腐、刷漆。4.2皮带4.2.1皮带卡子接口处裂开,可将接口处两端旧皮带各割去150200,根据所需长度另换一节新皮带。4.2.2皮带磨损超过其厚度的4050或皮带橡胶层严重脱落时,应予以更换。4.2.3小型皮带接头,采用圆形钩针或片状钩针进行皮带接合,根据皮带尺寸,选用皮带卡子。装配时应保证卡子和皮带中心线垂直,不得以滚筒为底垫进行打平。4.2.4大、中型皮带采用螺钉、盖板对口接合者,采用M10埋头螺栓,连接螺栓必须坚固,不得松动,拧紧后突出部份必须锯掉,其盖板应与皮带平面紧密接触,且盖板

5、尖爪必须插入皮带内。4.2.5大、中型皮带采用阶梯搭接时,其搭接长度约为皮带宽度的1.5倍,割开角度为20,每阶梯间距为200,搭接处需硫化处理。4.2.6大、中型皮带采用分层对角时,其搭接角度可取3045,搭接线应分层交叉,搭接处需硫化处理。4.3滚筒和托滚(不包括电动滚筒)4.3.1滚筒和托滚必须转动灵活,主动滚与主动轴配合必须坚固牢靠,不得松动。4.3.2金属滚筒表面及轮辐不得有裂纹或严重缺陷,否则应进行修补或更换。滚筒椭圆度不得超过滚筒直径的百分之一。4.3.3金属滚筒处皮厚度磨损超过60应予以更换。橡胶或塑料制的滚筒和托滚,其外皮厚磨损4050;或筒体出现两端膨大,使轴承与滚体发生松

6、动或脱离时,应予以更换。4.3.4安装托滚时,托滚架应与桁架上平面纵向中心线垂直,其检查方法可在桁架两端中心线拉一直线,然后用直角尺检查。4.4轴4.4.1轴与轴颈应无损坏、裂纹等缺陷,轴颈表面光洁度不低于7。4.4.2轴的不直度不大于轴颈公差设计的一半,否则应校直或更换。4.5轴承4.5.1滚动轴承:4.5.1.1轴承应转动自如,无杂音,滚珠或滚柱及内外圈工作表面上应无麻点、锈蚀及分层现象,否则更换。4.5.1.2用千分表测量轴承游隙,其最大磨损值按下表规定:轴承内径允许最大磨损值2050010558001285120020125150030155200040单位:毫米4.5.1.3滚动轴承

7、与轴之间的配合宜采用H7/m6或H7/k6,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配合宜采用J7/h6。4.5.1.4轴承和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付片。如间隙超过规定可镶套或更换。4.5.1.5拆卸轴承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得乱打乱敲。4.5.2滑动轴承:4.5.2.1轴瓦顶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轴颈直径顶间隙203000400.06030500.060.1050800.100.16801100.160.221101400.220.281401800.280.361802000.360.404.5.2.2轴与轴瓦接触角度应在底部6090度范围内、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应不少于2块印点。4.5.2.3轴承合金不应有裂

8、纹、脱壳、重皮、砂眼等缺陷。4.6外露传动齿轮4.6.1齿面应光滑,无毛刺、裂纹。尺寸符合图纸要求。4.6.2齿厚磨损超过14应予以更换。4.6.3齿厚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全齿宽的40,接触高度为全齿高的30。4.6.4齿轮啮合时,齿顶间隙应在0.2倍模数范围。4.6.5安装齿轮前,先将齿轮和轴清洗干净,在轴上涂上一层薄油膜,用专用工具均匀安装,其配合采用H7/m6或H7/k6。装配时不得使齿轮和键相互卡涩,以免发生偏移。4.7皮带清理器4.7.1清理刮板尖调整到使橡皮较紧地接触到皮带表面,但不得压力过大。4.7.2当清理刮板之橡皮磨损至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510时,必须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以防止

9、金属卡子与清理刮板之金属架接触,致使皮带卡子受伤,甚至撕断皮带。4.8下料斗4.8.1下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档板,以免划伤或卡住皮带。4.8.2修补或新制下料斗应防止焊接变形,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置高低合适、牢固。4.9联轴器4.9.1联轴器拆修应用专用工具,不得敲打损伤。4.9.2联轴器找正应符合下表规定:联轴器类型允许误差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弹簧片式0100.12008弹簧联轴器010006刚性联轴器006004爪式、齿轮式0120082.9.3两联轴器端面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类型联轴器直径端面间隙小型901401525中型140260254大型260500465 试车与验收试

10、车与验收5.1试车前检查各紧固件是否可靠,皮带接头是否良好,皮带是否装反。5.2各部轴承、轮齿、减速器的润滑油应符合规定。5.3滚筒、托滚应转动灵活,张紧装置、清扫装置、下料位置适当、牢固。5.4各部防护罩齐全,升降部位的安全销应插入保险孔内。5.5空负荷试车一小时应检查:5.5.1外露齿轮啮合情况及减速机运转情况,应无异常声音和震动。5.5.2皮带不跑偏,接头良好,皮带松紧适宜。5.5.3桁架不发生异常震动或位移。3.5.4轴承温度符合下列规定:滚动轴承不大于70;滑动轴承不大于65。3.6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加负荷试车符合上述要求时,即可按规定移交生产。6 维护及常

11、见故障处理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6.1维护6.1.1严禁皮带运输机带负荷启动,如在运行中因停电或其他有关联的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而被迫停车时,须将皮带上的负荷清除后再行启动,以免烧毁电机或撕断皮带。6.1.2三角传动皮带、运输皮带打滑时,应停车调整其张紧度,严禁将其他异物加在皮带槽或滚筒上启动。6.1.3经常检查运输皮带的运行情况,如发生跑偏,应立即调整调节螺栓、被动滚或压滚等,使其运行正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超过规定。检查各紧固件有无松动。发现皮带接头松动、托滚磨穿等现象,应立即停车处理。经常保持润滑良好,机体整洁。6.2常见故障处理现象原因排除方法皮带跑偏1.滚筒位置偏斜。2.托滚与桁架纵向中心线

12、不垂直。3.机架安装不平或变形。1.调整滚筒。2.调整托滚架。3.垫平基础,校正机架。皮带打滑1.皮带张紧度不够。2.滚筒外皮磨损严重。3.负荷过大或下料不均匀。1.调整张紧装置。2.更换滚筒外皮。3.控制负荷。现象原因排除方法清理器卡涩1.皮带接头坏,卡子螺栓起翘。2.配重刮板的平衡锤位置不当,使刮板对皮带压力过大。1.修理或更换接头。2.调整平衡重锤。轴承温度高1.间隙过大。2.润滑油量过多,或油品不对,油内杂质。3.安装不符合要求。1.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2.调整用油量,换油。1.按要求重新安装。现象原因排除方法皮带断裂1. 挡板损坏,坚硬物料落入皮带空边卡死皮带。2. 滚筒外皮磨损严重

13、。螺栓突出剌破皮带。3. 清理刮板上的橡皮磨损严重,其金属骨架划破皮带。4.下料斗金属划破皮带。5.严重跑偏运行,桁架将皮带卡子损坏,造成皮带撕裂。1. 修理或更换挡皮。2.更换滚筒或滚筒外皮。3.更换橡皮条。4.调整下料斗。5.立即停车,处理皮带跑偏。现象原因排除方法撒料1.超载2.加料偏心3.皮带跑偏4.挡板失效1.控制负荷2.调整进料口3.调整皮带避免跑偏4.及时更换挡板现象原因排除方法异常噪声1.滚筒严重偏心2.联轴器两轴不同心3.滚筒轴承损坏1.调滚筒托架2.电机和减速机重新对位3.及时换滚筒3.头尾轮倾斜造成跑偏,其措施是:对头尾轮进行调整,重新找正。其调整方法为:3.1调整承载托

14、辊组输送带偏哪一侧,托辊组的那一侧朝输送带前进方向前移或另一侧后移3.2安装调心托辊组调整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位置,调整方法与调整托辊类似。3.3转载点处与落料位置对输送带跑偏的影响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六六 皮带输送机安全防护措施皮带输送机安全防护措施 1.输送带滚筒、托辊清扫的安全措施1.1控制物料量1.2采用机械自动均匀下料器1.3安装调心滚筒1.4禁止在输送时人工清扫2.输送带撒料的安全防护2.1定期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输送带2.2输送机前设置异物分离器2.3重锤拉紧装置下方设防护栏杆2.4装设输送带撕裂探伤器及录像装置2.5提高检修技术水平,确保输送带连结质量3.输送带启动安全3.1对输送机设备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后再按开机程序启动3.2起动前全面检查输送机安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